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速览     
《中国保健营养》2007,(2):15-15
专家呼吁重视婴幼儿合理喂养本刊讯日前,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新西兰生命阳光婴幼儿健康研究院联合发起的“中国儿童营养与婴幼儿合理喂养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辅食添加质量在婴幼儿营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透过喂养问题的表面现象,探索喂养问题的内在原因,以期对儿童喂养问题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儿童喂养指导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方法 选择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主持标化的《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及上海版的《儿童气质量表》,对兰州市城区6~24个月的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与分析.结果 (1)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儿童的喂养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本地区婴幼儿喂养者对科学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本地区婴幼儿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首次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或预防接种的本地区婴幼儿喂养者,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包含20个喂养问题)调查,要求现场作答。结果参与调查的婴儿763人,男婴427人,女婴336人。喂养者对辅食添加知晓率较高(80.02%),而对食物营养知晓率较低(50.46%);文化程度越高,在婴幼儿营养及喂养知识方面掌握的越多,医护者对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合理添加辅食正确率达到了100.00%。结论本地区居民对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的了解仍然不足,迫切需要开展喂养者科学喂养知识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研究地区婴幼儿喂养现状,比较该地区与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婴幼儿喂养水平,探索我国婴幼儿喂养中存在的问题。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标准化问卷对我国中西部40个县3 708名2岁以下儿童看护人的喂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版《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中的8个指标并与世界卫生组织 2010年公布的46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 调查地区早开奶率、6个月以下儿童纯母乳喂养率、1岁和2岁时持续母乳喂养率均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7个国家中分别位列第34、39、44和45名。辅食及时添加率、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率位列前20%,辅食添加普遍过早。 【结论】 调查地区婴幼儿喂养中主要存在开奶不及时、母乳喂养伴随喂水、过早添加辅食和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短的问题。加强健康宣教,传播喂养知识,对婴幼儿喂养状况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喂养行为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婴幼儿期喂养行为与生长发育的关系,及时正确的给与家长指导. [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1 309名健康儿童(0~36月龄),对他们的生长速率及喂养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喂养行为中的各个因素(食物制备,喂养人行为,婴幼儿行为、喂养环境)与0~36月龄儿童生长速率密切相关(P<0.05). [结论] 喂养行为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建立合理的喂养行为,及时对家长进行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相关的喂养人喂养行为因素,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 017名来自全国69 个市(县、区)年龄在6~24月龄婴幼儿,采用标化的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评估其喂养困难发生情况,并对喂养人的喂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相关的喂养人喂养行为因素。结果 6~24月龄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为21.41%;不同月龄及不同性别间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有保护作用的喂养人喂养行为有根据儿童的饥饿饱足信号进行喂养,进餐时与儿童的言语性鼓励和情感交流,鼓励儿童自行进食和积极应对儿童进食困难。 结论 婴幼儿期为喂养困难的易发阶段,喂养人适时喂养、多鼓励儿童自行进食、重视进餐过程中亲子互动和交流及积极应对儿童喂养困难有助于降低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在贫困地区有效推广科学喂养婴幼儿的理念和方法的路径效果, 改善喂养人的喂养技能, 达到提高婴幼儿健康水平的目的。方法 为完成国家“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健康教育任务, 依托国家项目的政策、管理、技术平台, 采用临床路径及成人培训方法, 对基层业务人员及婴幼儿家长进行多轮培训;用婴幼儿喂养指数及喂养困难两个指标评价培训效果。结果 1)培训前后婴幼儿喂养指数各年龄组改善显著。培训前, 各年龄组均低于城市样本, 6~8个月龄低于农村样本, 9~11月龄与农村样本相似, 12~24月龄高于农村样本;培训后, 各年龄组均高于培训前的水平。2)培训前后喂养困难9~11月龄组改善不显著, 其余各年龄组改善显著。9~11月龄组喂养困难显示出涉及面宽、警示度低的特点, 依据是:问卷共14个项目, 该组有8个项目差异不显著;问卷每项最高分为7分, 该组干预前后分值分别为2.61±1.154、2.51±1.115。结论 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 可全面、有效改善家长的婴幼儿喂养水平;但对于喂养困难, 需要更加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情况,为有效指导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全省14个市州所辖15个区(县)的0~5岁儿童家长,用问卷法完成本调查。 【结果】 四川省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较高为91.10%。居住在城市、年龄在40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亲本人及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家长对科学喂养知识的掌握较好。医务人员是喂养知识的主要来源。 【结论】 利用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网,从围生期到儿童保健期开展科学喂养方面的健康教育。除母乳喂养外,增加对辅食添加和基本喂养知识方面的内容,指导家长更科学的对婴幼儿进行喂养。  相似文献   

9.
科学合理的辅食喂养不仅可以保证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利于婴幼儿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提出了婴幼儿全球喂养策略,建议婴幼儿应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然后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开始添加辅食.2007年国家卫计委出台的《婴幼儿喂养策略》提出了相同的建议.随着婴幼儿辅食喂养与健康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该文对欧美、澳大利亚、日本和我国最新发布的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南中辅食添加时间、顺序及种类、铁的补充和食物过敏等热点问题的最新建议与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基层开展婴幼儿辅食喂养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中国农村6~23月龄婴幼儿喂养指数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中国农村婴幼儿喂养指数与儿童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利用2005年中国农村儿童营养监测调查数据,根据6~23月龄婴幼儿的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情况,建立年龄别婴幼儿喂养指数,并分析婴幼儿喂养指数与年龄别身长Z评分(LAZ)和年龄别体重Z评分(WAZ)的关系。结果中国农村婴幼儿喂养指数为(8.61±2.56),6~、9~和12~23月龄儿童喂养指数均与LAZ显著相关(P<0.01),9~和12~23月龄儿童喂养指数与WAZ显著相关(P<0.05)。调整了相关影响因素后,婴幼儿喂养指数与儿童LAZ、WAZ依然显著相关(P<0.01),其中24小时辅食添加种类和辅食添加次数、1周内辅食添加与LAZ相关(P<0.01),母乳喂养、24小时辅食添加次数和一周内辅食添加与WAZ相关(P<0.05)。结论婴幼儿喂养指数可以反映我国农村儿童的喂养状况,并评价婴幼儿喂养行为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喂养因素并探讨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营养门诊就诊的喂养困难的0~36个月婴幼儿(排除疾病因素)54例,并按照同性别、年龄及家长文化程度等设立对照组,按照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两组婴幼儿的主要喂养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婴幼儿喂养困难好发年龄段,喂养者的喂养知识、行为对婴幼儿喂养困难的影响.结果 6~24月龄的婴幼儿为喂养困难的好发年龄(占81.48%);喂养困难组的(外)祖父母为主要喂养者(53.70%)高于对照组(33.33%),喂养困难组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正确率(31.48%)低于对照组(59.30%),不正确的喂养行为比例,如不合理提供辅食(χ2=15.753)、催食、吓食、逼食(χ2=15.621)等均高于对照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主要喂养者进行喂养知识、喂养行为指导,提高喂养者的喂养能力可帮助婴幼儿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减少喂养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幼儿家庭喂养行为与婴幼儿超重/肥胖间的关系,为婴幼儿超重/肥胖防治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喂养人自填问卷,对北京市牛街社区176名0~3岁婴幼儿家庭主要喂养人的喂养行为进行调查,同时,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BMI);依据BMI将儿童分为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组。将调查对象按照体重分为不同组别(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组),运用χ~2检验分析比较不同体重组间主要喂养人喂养行为的差异。结果经BMI计算分类,北京市牛街社区婴幼儿超重儿童占12.5%,肥胖儿童占8.5%。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人喂养行为中强迫型喂养行为在不同体重组(正常、超重/肥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幼儿家庭喂养行为中强迫型喂养行为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通过干预家庭强迫型喂养行为可降低婴幼儿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城乡婴幼儿喂养方式影响健康的现况调查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城乡婴幼儿喂养状况 ,探讨喂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方法】 对吉林省 4个不同经济和文化特征地区 8个市县 10 2 0户居民采用回顾法进行现场调查。 【结果】 社区婴儿疾病患病率顺位前三位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支气管哮喘 ;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首发疾病时间有关 ,并以人工喂养方式为最早 ;疾病发生与喂养方式具有明显联系 (χ2 =3 1.5 2 ,P <0 .0 0 5 ) ;幼儿 2周患病率高低与经济收入有关。 【结论】 科学喂养方式 ,对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保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云南15个特有少数民族0~23月龄内农村婴幼儿喂养方式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云南不同民族婴幼儿喂养方式的现状及差异,针对问题探讨在多民族地区实施儿童营养群体干预的策略、最佳方法和措施。方法2012年通过对2 175名云南0~23月龄父母为同一民族的15个特有少数民族的婴幼儿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喂养方式及营养状况调查,了解不同民族和不同年龄段农村婴幼儿的喂养方式和健康现状。结果不同民族间受文化、民族饮食习惯、医疗保健服务质量等因素影响,婴幼儿喂养方式和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母乳喂养问题较多,辅食添加的时间和食物种类摄入存在不合理性。结论在多民族地区应该针对民族差异性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干预策略。应重点对0~23月龄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喂养方式进行指导,改变当地不良喂养方式,促进各民族婴幼儿健康状况普遍改善和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2002年全国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建立我国婴幼儿喂养指数,评价喂养情况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喂养方式,选择母乳喂养、是否用奶瓶喂养、膳食多样性、食物频率等变量,建立喂养指数评分体系,评价喂养指数评分与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和身长别体重(WHZ)关系。结果城乡婴幼儿喂养指数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加,喂养指数评分显著增加(P<0.05),喂养指数得分与WAZ、HAZ和WHZ显著相关(P<0.05)。结论喂养指数可以作为一项综合判断婴幼儿喂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杜艳  王琪  王原  韦素梅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822-2824
目的了解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社区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情况,为制定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儿保工作水平。方法 2011年3—6月对来儿保门诊的家长进行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问卷调查。共发问卷652份,有效问卷634份,有效率97.24%。结果该社区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按60分为知晓标准,知晓率为89.12%;80分及以上者占42.27%。科学喂养相关知识答卷正确率在40.15%~91.12%之间。结论该社区儿童家长对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了解比较充分,但母乳喂养、营养结构、喂养方式和技巧等知识有欠缺,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家长健康知识教育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对6~12月龄段婴幼儿体格生长与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婴幼儿科学喂养及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2月出生且在上海市闵行区所有13家社区完成6、9(8~10个月)和12(11~14个月)月龄段3次随访的婴幼儿,线上问卷调查其基本信息,门诊随访其喂养方式、体格生长(体质量、身长、头围)及营养状况(超重、肥胖、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缺铁性贫血),其中缺铁性贫血仅于6和12月龄段监测。依据不同喂养方式,6月龄段分为纯母乳喂养(EBF)、混合喂养(MF)和人工喂养(AF)组,9、12月龄段分为MF和AF组,分析各组婴幼儿随访结果的差异。【结果】共纳入470例儿童,其中6月龄段EBF、MF、AF组分别为130(27.66%)、288(61.28%)和52例(11.06%);9、12月龄段MF组分别为319(67.87%)和196例(41.70%)。不同喂养方式的6~12月龄婴幼儿体格生长(体质量、身长、头围)与营养状况指标(超重、肥胖、低体质量、生长迟缓、消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月龄段婴幼儿EBF组缺铁性贫血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食物喂养现状及其风险因素,为改善贫困农村地区家庭喂养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4年在陕南贫困农村地区收集的1 354例18~24月龄婴幼儿的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和食物喂养行为信息,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OL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结果 1)食物喂养行为不能满足WHO要求的最小饮食多样性标准和最小进食频率标准、最小可接受饮食标准的比例分别为18.09%、37.81%和66.17%,出生后从未补充营养元素铁的比例高达73.26%;2)独生子女,监护人为母亲,母亲教育程度,非低保户与营养元素补充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结论 应加强喂养知识的宣传力度,改善农村地区婴幼儿家庭的喂养行为,以促进儿童健康和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对婴幼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50例02岁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采用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保健及健康指导的50例02岁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采用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并与常规保健及健康指导的50例02岁对照组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喂养者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婴幼儿接受教育后9个月生长发育以及患病情况。结果干预组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喂养者,干预组幼儿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九个月后体重增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能提高02岁对照组婴幼儿父母或喂养者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婴幼儿喂养者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婴幼儿接受教育后9个月生长发育以及患病情况。结果干预组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喂养者,干预组幼儿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九个月后体重增长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幼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导入式健康教育能提高02岁婴幼儿科学喂养率,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要幼儿喂养行为与神经心理发育的相关关系,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常规体检的1 309名0~36月龄健康儿童,进行神经心理发育及喂养行为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母亲文化程度与喂养行为中的喂养环境,喂养环境评分在6月龄以上与神经心理发育呈正相关.[结论]喂养行为中的喂养环境影响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加强喂养人喂养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