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重复肾切除术中的对肾血管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2007年4月—2010年2月期间12例重复肾患者术前进行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所得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指导术中对。肾血管的处理。结果术前经螺旋CT扫描获得的上下位肾血管的解剖及变异血管与术中探查相吻合,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出血及漏尿等并发症,下半肾功能良好。结论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术前能全方位清晰地显示上下位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血管,在重复肾切除术中对肾血管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重复肾切除术中的对肾血管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多层螺旋CT对2007年4月-2010年2月期间12例重复肾患者术前进行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所得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指导术中对肾血管的处理.结果 术前经螺旋CT扫描获得的上下位肾血管的解剖及变异血管与术中探查相吻合,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出血及漏尿等并发症,下半肾功能良好.结论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术前能全方位清晰地显示上下位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血管,在重复肾切除术中对肾血管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错构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对11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乏脂肪AML的螺旋CT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均为单发肿块,平扫表现密度均匀者6例,不均匀者5例。增强扫描5例肿块皮质期及实质期均表现为均匀强化;5例内有囊变区肿块,实质部分皮质期不均匀强化,实质期表现为均匀持续强化;1例表现为不均匀环状强化,边缘不规则。结论:均一强化和持续强化为乏脂肪AML的螺旋CT表现特征,结合临床多无明显泌尿系统症状的特点,可在术前与肾癌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探讨采用黄金分割法获得螺旋CT三维支气管树(SSD)重建图像的最佳间隔。②方法 螺旋扫描,螺距为1,扫描层厚10mm,重建间隔在10mm范围内用黄金分割成X1—X66个试验点,并用0.5mm间隔密集重建图像与黄金分割的重建图像进行比较。③结果 为得到清晰的三维支气管树图像选择重建间隔极为重要,间隔越薄噪声越多并出现伪影,间隔越厚则密度分辨率不佳,用黄金分割法仅用几次试验即可得到X4(1.5mm)试验点是最佳重建间隔,与非黄金分割密集重建间隔图像比较质量相同。④结论 黄金分割是三维支气管树重建图像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黄金分割法获得三维SSD支气管树重建图像的最佳间隔的可行性。②方法 螺旋扫描,螺距为1,扫描层厚10mm,重建间隔在10mm范围内用黄金分割成X1~X6 6个试验点,并用0.5mm间隔密集重建图像与黄金分割的重建图像进行比较。③结果 为得到清晰的三维SSD支气管树图像选择重建间隔极为重要,间隔越薄噪声越多并出现伪影,间隔越厚则密度分辨率不佳,用黄金分割法仅用几次试验即可得到X4(1.5mm)试验点是最佳重建间隔,与非黄金分割密集重建间隔图像比较质量相同。④结论 黄金分割是三维SSD支气管树重建图像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6.
乏脂肪肾错构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乏脂肪肾错构瘤(RAM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2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脂肪肾错构瘤的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共18个病灶均表现为实质性肿块,7个病灶呈较均一软组织密度,11个病灶内显示少量脂肪密度,1例伴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但低于肾皮质强化,分泌期肿块呈持... 相似文献
7.
听骨链三维CT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正常及病变听骨链进行三维(3D)成像初步研究,探讨最佳成像参数及其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对正常43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4耳均采用内耳软件作螺旋CT检查,层厚1mm,螺距为1。3D成像主要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CT阈值取100~300Hu。结果 正常听骨链中锤、钻骨及镫骨前后脚、锤砧关节、钻镫关节等都得到满意显示,镫骨底板显示欠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听骨链破坏情况与手术所见相符。结论 选择合适的成像参数对要获得高质量3D成像至关重要,三维CT成像对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组诊断复杂胸部损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肋骨骨折其中伴肩胛骨骨折15例,胸骨骨折2例,锁骨骨折5例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利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法(SSD),容积再现(VR)的三维重组。结果SSD、VR对于胸部较大,移位较明显的骨折显示较好,图像立体感强、直观,MPR可以较细致地显示骨折、移位情况。本组三维重组CT图像清晰,立体、直观地显示33例患者骨折的部位、范围、骨块的移动方向和距离,使得治疗中得以正确地选择手术和引流切口位置。结论恰当地应用多层螺旋CT图像重组功能,可清晰显示胸部的空间解剖关系,较好全面直观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对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蔡庆国 《中国CT和MRI杂志》2014,(7):63-65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多房囊性肾瘤影像学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房囊性肾瘤的CT和MRI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多房性囊性肾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 5例多房囊性肾瘤均为单侧,直径从2.5-7.5cm不等,CT或MR扫描显示病灶囊壁完整,内由多个小囊腔和分隔构成,其中4例囊内分隔显示清晰,1例显示不清、边缘模糊。所有囊腔间无交通,囊壁和囊内分隔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均未见实质性结节。5例MR扫描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延迟期囊壁及囊内分隔显示CT图像清晰。结论多房囊性肾瘤少见,CT和MRI能准确、全面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学特征,为明确诊断提供依据,但在和多房囊性肾癌等病变鉴别时仍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hislicespiralCT,MSCT)三维重建对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中耳、乳突精细结构破坏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扫描机,对68例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行颞骨薄层扫描及透明化容积重建fvolumereconstruction,VR)、多平面重组(multipleplanereconstruction,MPR),正常对照耳观察听骨链的形态结构;病变耳观察中耳乳突结构的改变及骨质破坏情况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VR、MPR对锤骨、砧骨及锤砧关节均能清晰显示,MPR对镫骨及镫砧关节能部分显示。病变组76耳中耳乳突破坏MSCT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SCT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中耳的精细结构,对中耳乳突炎骨质破坏诊断准确,对镫骨、镫砧关节及其骨质破坏显示欠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对T1a期肾癌(小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59例小肾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59例小肾癌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完成.经腹腔途径27例,腹膜后途径32例,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2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2 min,平均19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均未输血.术中需缝合集合系统2例.无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应用Hemo-lok钛夹替代缝线打结13例,其肾动脉阻断时间10~18 min,平均13 min,与传统缝线打结比较热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55例,颗粒细胞癌3例,嗜酸性细胞癌1例,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6.2 d.术后复查双肾肾小球滤过率核素扫描及肌酐均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42个月,平均24.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有助于此术式的开展.应用Hemo-lok钛夹替代缝线打结可明显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技术特点及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的优劣。方法回顾性总结过去5年内完成的26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病例,其中包括11例腹腔镜及15例开放手术。将两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1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开放组与腹腔镜组对比,平均手术时间为(92±36)min比(138±9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68)ml比(176±88)ml,热缺血时间为(25±18)min比(12±5)min,术后恢复进流食时间为(31±7)h比(16±6)h,术后住院时间为(12.0±4.5)d比(7.0±2.4)d。结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时应阻断肾门血管,以剪刀锐性切除肿瘤,切实全层缝合切缘,以达到理想手术效果。此术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建立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下颌骨三维形态测量方法并初步获取其三维形态测量平均值,为建立三维虚拟可变形下颌骨平均值模型提供前提。方法:利用现有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头颅三维CT数据库(54例),应用三维重建和测量软件Mimics 10.01,建立下颌骨外形轮廓三维测量方法。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获得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各部位长度、宽度、高度、深度、厚度、角度等84组均数和标准差,其中66组测量项目在男、女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6组测量数据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此16组测量数据在下颌骨表面分布具有对称性。成年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外形轮廓高、宽、深度间不具相关性。结论:大致正常成年汉族人群男性和女性下颌骨形态长、宽、深、高度各具特点,男、女个体下颌骨三维形态各具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辅助下不阻断肾蒂血管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RF-LCPN)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RF-LCPN治疗肾肿瘤14例,共14个肿瘤。肿瘤直径平均3.1(2.2 ~4.0) cm。临床分期均为T1aN0M0。术前常规查血肌酐(SCr)(87±36)μmol/L、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 (45±11) ml/min。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 152±46) min,平均出血量(89±52)rnl,术中快速病理提示标本切缘均阴性。术后出现短暂漏尿1例,通过放置输尿管双J管及留置导尿后治愈。术后平均住院(5±2)d。术后SCr(90±38)μmoI/L,患肾GFR(41±12) 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平均随访17(6 ~25)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RF-LCPN安全有效,并能减少肾脏热缺血时间,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后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肾癌单纯性肾切除与根治性肾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34例无淋巴和远处转移临床资料基本相同的肾癌患者,选取69例肾癌患者行肾癌单纯性肾切除,另65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总结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复发情况、肿瘤转移、无瘤生存时间、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组手术时间60~135 min,出血量70~100 ml,胸腹膜损伤4例;术后禁食时间6~24 h,术后住院时间5~8 d;所有患者均获得肿瘤分期;随访5~15年,死亡4例(非癌死亡2例),肾上腺转移1例,复发2例.根治组手术时间105~185 min,术中出血150~2000 ml,胸腹膜损伤3例;术后禁食时间12~90 h,术后住院时间8~12 d;所有患者获得肿瘤分期;随访5~15年,死亡4例(非癌死亡1例),复发1例.两组手术并发症、肿瘤复发转移、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问明显少于根治组(P<0.05).结论 对无淋巴和远处转移的肾癌,单纯性肾切除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创伤及减少出血方面比根治术更优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腹解剖路径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60例T2N0 M0至T3 N0 M0期,经腹解剖路径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剂用量、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等。结果 60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及输血者,手术时间(106±23) min,估计失血量(112±37)ml;恢复饮食时间(2.1±0.7)d、下床活动时间(1.9±1.1)d,哌替啶用量(65±25) mg,引流量中位值100(50~300) ml,引流管拔除时间(3.6±1.3)d,术后平均住院日(9.4±2.1)d。结论 经腹解路径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各肾癌亚型在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中的表现特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术前螺旋CT双期扫描图像460例.分别观察各肾癌亚型的瘤体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及强化特点等指标.结果 肿瘤强化程度、强化模式、动-静脉期的强化落差、伴有变性、坏死及密度变化在透明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为高血供肿瘤,强化明显(80.9%),在皮髓质与实质期间的落差大,≥30 HU者占57.9%,以其为标准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57.9%,91.9%.强化模式以周边环状及不均匀强化居多(66.3%,94.6%);密度不均匀(91.6%)及常伴有变性坏死(60.5%).嫌色细胞癌为中等血供肿瘤,中等强化(77.1%),落差小(<30 HU者占80.0%),以落差位于0~30 HU为诊断标准时,其敏感性、特异性为80.0%、66.1%,强化模式以均匀强化居多(60.0%),密度均匀(65.7%)为其突出特点.乳头状癌为低血供肿瘤,轻度或无强化占70.4%,落差小(<30 HU者占92.6%)其中63.0%延迟强化(CT值升高)为其特点,以落差<0 HU为诊断标准时,其敏感性、特异性为63.0%、91.8%,强化模式以均匀强化为多(48.1%),密度均匀(63.0%).未分类癌常以周边环状(9/12例)、明显(7/12例)强化、密度不均匀伴有变性坏死(9/12)为特点.多房囊性肾癌表现为多房囊肿样,增强后囊壁有强化可能是其诊断要点.结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不同肾癌亚型的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依据肾癌各亚型CT扫描特点的不同,术前大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对于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肿瘤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10例施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肾肿瘤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收集包括一般情况、术前伴随疾病情况、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对患者术前CT或MRI进行回顾分析并进行R.E.N.A.L.系统评分,分析R.E.N.A.L.系统评分与手术方式、肾脏缺血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等的相互关系。结果: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与手术方式有显著相关性(P<0.001),但与围手术期并发症无显著相关性(P<0.611)。该评分系统与肾缺血时间(P<0.023)和围手术期血肌酐变化(P<0.025)都显著相关。R.E.N.A.L.系统各变量kappa值为0.52~0.89不等,均为P<0.001。结论:R.E.N.A.L.肾肿瘤评分系统是描述肾肿瘤解剖特征的综合性评估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协助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并能对围手术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评价其预测手术相关结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