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1,男性,67岁,因左侧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ry,UKA)后红肿流脓3周入院。3周前因左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科行UKA治疗,术后切口红肿、渗出、流脓,再次入院。入院完善血常规、生化、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检查,其中CRP10.2mg/L,ESR26MM/h,血常规白细胞3.97×109/L,空腹血糖4.32 mmol/L,切口渗出液的病原学培养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否认糖尿病等病史,未使用药物治疗,但回顾前次UKA后第1天空腹血糖12.64 mmol/L,因否认糖尿病病史,考虑术后应激一过性升高,未予以使用药物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郑州大学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126例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1例患者采用HTO技术治疗(HTO组),另外65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照组)治疗。统计学分析2组的手术创伤及术后康复指标、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膝关节影像学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HTO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个月、6个月,HTO组和对照组的Lysholm评分较本组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在术后6个月,HTO组和对照组的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髌骨角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2组患者的股胫角、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TO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效果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差异不大,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的优势,2种手术方法的远期疗效差异尚需要进一步延长观察时间后分析。  相似文献   

4.
宓云峰  戴雪松 《浙江医学》2016,38(11):857-861
目的评价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及假体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选用的单髁假体不同分为Oxford假体组(17例,18膝)和Zuk假体组(26例,27膝),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8~46个月。手术前后两组患者K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SS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且对手术疗效的主观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满意。Oxford和Zuk假体近期临床结果相当,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对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给予单髁置换术.比较两组AKS、VAS及Lysholm评分,术后膝关节屈曲角...  相似文献   

8.
《中华医学杂志》2022,(25):1904-1909
目的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UKA)手术前后胫骨后倾角(PTS)的改变与术中关节屈伸末端间隙压力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的关系。方法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38例(46膝)UK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压力传感器测量不同屈膝角度时内侧膝关节间隙的压力, 分析手术前后PTS变化(?PTS)与术中屈伸末端膝关节间隙压力及术后关节屈伸活动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38例患者46膝, 男14例, 女24例, 年龄(69.1±7.4)岁, 随访(11.2±3.7)个月。经计算, 间隙压力为(88.3±40.6)N;调整后的伸直末端间隙压力为81.7%±33.8%, 屈曲末端间隙压力为55.6%±31.0%。术后随访时固定屈曲畸形[M(Q1, Q3)]为0°(0°, 3°), 较术前0°(0°, 5°)减少(P<0.05), 术后最大屈曲度为115.9°±16.4°, 较术前的112.0°±16.8°增加(P<0.05), 术后PTS为8.3°±2.7°, 与术前的8.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 ?PTS与伸直末端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并探讨与膝关节单髁关节置换术(UKA)相关的胫骨平台假体周围骨折(TPF)的机制和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UKA术后TPF病例,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经病例分析及文献查询,对于拟行UKA手术的患者,术前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准确评估,术中谨慎操作,并重视围手术期骨质疏松的治疗;对于TPF患者的治疗,应因人而异,根据骨折块的大小、骨折移位情况、骨质疏松情况以及假体稳定性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结论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使TPF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臂临床试验的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使用双柱活动型单髁假体行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患者30例临床资料,于术前、术后7 d、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随访,分析其功能、血液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刘涛  李文华  周正新 《安徽医学》2021,42(7):736-739
目的 比较固定平台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与保留后交叉韧带型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膝关节内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与B组(n=52).A组患者行固定平台型UKA,B组患者行保留后交叉韧带型TKA.比较两组患者各围术期指标、静息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屈、伸膝情况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48.63±10.23)min、手术切口长度(7.63±2.42)cm、术中出血量(53.62±8.30)mL、术后引流量(80.80±10.68)mL,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静息时VAS评分和膝关节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第3、7、14天静息时VAS评分均低于B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膝关节HS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下地负重步行达1 min时间(3.63±1.51)d、屈曲90°时间(6.72±1.65)d、最大伸膝度数(1.43±0.13)°、最大屈膝度数(110.52±9.67)°,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定平台型UKA和保留后交叉韧带型TKA均能有效治疗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炎,但固定平台型UKA患者早期术后体验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与单髁置换术(UKA)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时间为:1980年1月至2020年6月,有关比较HTO和UKA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文献,检索《骨与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24例,8例行UKA,16例行TKA。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结果:除TKA组1例患者因膝关节感染行假体取出,关节框置术,随访期间2组均未出现感染、假体松动、关节翻修、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及HS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末次随访时,TKA患者术后疼痛缓解VAS评分优于UKA患者(P<0.05),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KA和T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相当,UKA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TKA术后疼痛缓解则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选取同时满足高位胫骨截骨(HTO)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 者,比较采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与Oxford Ⅲ单髁置换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 1 月—2017 年1 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0 例,根据患 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行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患者18 例(HTO 组),患者均采用开放楔形胫骨 高位截骨术;行膝单髁置换结合关节镜治疗患者22 例(膝关节单髁置换组),患者均采用Oxford Ⅲ单髁系 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VAS、KOOS、IKDC、Lysholm 膝关节评分,胫 股角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 两组患者末次随访KOOS、IKDC 及Lysholm 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 高(P <0.05),VAS 评分较术前低(P <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胫股角较术前低(P <0.05)。结论 对于同时满足HTO 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两种手术都是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均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后稳定型全膝假体行全膝置换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5个膝关节,术前HSS评分,30~40分5例,40~50分8例,50~60分2例,使用后稳定型全膝假体行全膝置换术,随访(7±2.1)月。结果:13例病人均获得随访。术后无感染及假体松动表现。按照膝关节HSS评分,优11例,良2例,中2例。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获取UKA与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RCT)和半随机对照研究(CCT)。采用RevMan 5.0.23对术后远期优良率、翻修率及关节活动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RCT 3篇,CCT 3篇。分析结果显示,UKA与TKA术后远期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07(0.97~1.18),P=0.19;术后翻修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84(0.86~3.91),P=0.11;术后关节活动度UKA优于TKA,RR(95%CI)=0.36(0.26~0.50),P<0.001。结论:U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在术后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TKA。  相似文献   

17.
PSKA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后方稳定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posterior stabilized knee arthroplasty,PSKA)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006年收治的31例(62膝)重症RA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PSKA手术的疗效。结果31例均得到术后随访,术后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4.3分增加至平均84.4分,其中优:19例(61.3%,85-92分);良:8例(25.8%,71-83分);可:4例(12.9%,61-68分);差:0例;术后优良率达87.1%。且术后在疼痛、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PSKA是治疗重症RA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有效方法,可使病人术后获得膝关节屈曲畸形的矫正、活动度增加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髌骨成形术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于浙江省海宁市人民医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9例,其中,行髌骨成形术48例(髌骨成形术组),行传统膝关节置换术61例(传统膝关节置换术组),记录其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和KSS评分。结果髌骨成形术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7.12±1.91)、(5.65±1.30)、(4.11±1.69)分,KSS评分分别为(48.12±11.88)分、(53.34±7.34)分、(65.12+5.37)分;传统膝关节置换术组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7.59±2.41)、(4.55±1.69)、(2.35±1.28)分,KSS评分分别为(30.25±10.95)、(66.55±10.37)、(78.01±13.12)分;传统膝关节置换术组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均较髌骨成形术组低,KSS评分均较髌骨成形术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治疗中晚期骨性关节炎,传统膝关节置换术较髌骨成形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5月施行的1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5例(16膝)中,优10膝(62.5%),良5膝(31.3%),可1膝(0.63%),优良率93.8%。结论:人工全膝置换术应用于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宁夏地区回族中老年人胫骨平台后倾角的测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量宁夏地区回族中老年人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大小,为宁夏地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地区回汉族中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侧位片426例及440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按照Danzig测量方法,测量两组人群的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测量数据在组间及组间不同性别、左右侧、不同年龄组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分别为11.3°±4.5°,11.1°±4.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左右膝、不同年龄组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地区回族中老年人胫骨后倾角研究数据与国人数据基本吻合,建议将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数值作为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参考指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