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评价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半定量参数预测肺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EGFR突变检测并行PET/CT检查的肺腺癌患者218例,采用EGFR基因检测试剂盒行EGFR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冀东满族患者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突变情况,并分析其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吸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的关系。结果 152例肺腺癌患者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2.76%(65/152),EGFR基因突变率为40.13%(61/152)。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显著相关(P<0.05),但与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冀东满族聚居区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状况与汉族人群基本相同,可为该地区临床实施个体化靶向抗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唐微  谭凌峰  以敏 《海南医学》2020,31(7):821-825
目的探讨表皮样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p53蛋白的表达在肺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柳州市工人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的肺腺癌标本106例(肺腺癌组),肺炎标本63例(肺炎组),采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EGFR、ALK、p53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EGFR、ALK、p53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GFR、ALK和p53蛋白在肺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11.3%、18.9%,明显高于肺炎组的9.5%、1.6%、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无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性别、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ALK和p5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肺腺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EGFR与ALK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56,P<0.05),而EGFR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腺癌新分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中日友好医院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经手术肺切除术后且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患者94例,对其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入组患者均按照2011 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ntem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分类方法进行肺腺癌亚型分类,分析肺腺癌新分类与EGFR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卡方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入组的94例肺腺癌患者,男、女患者均为47例;年龄24~79岁,中位年龄61岁,60岁及以上48例,60岁以下46例;既往或现在吸烟者34例,不吸烟者60例。根据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4例,Ⅱ期患者17例,Ⅲ期24例,Ⅳ期19例。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例数22,外显子20突变例数2,外显子21突变例数26,外显子10和21同时突变例数1,入组患者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54.3%(51/94),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例数24例,伏壁状为主型肺腺癌14例,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与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均为5例,微乳头状为主型肺腺癌3例,黏液腺癌为0;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 vs. 46.6%, P=0.057);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体状为主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 vs. 61.3%, P=0.005);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 vs. 57.3%, P=0.018)。结论:不同的病理亚型肺腺癌EGFR突变率存在差异,其中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较非腺泡状为主型肺腺癌的EGFR基因突变发生率高,实性为主型肺腺癌较非实性为主肺腺癌 EGFR突变发生率低,黏液腺癌较非黏液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代谢体积参数对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的临床及生存资料,应用SPSS19.0软件生存分析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以比较代谢肿瘤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是否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全组82例NSCLC患者中位生存期41个月,1年生存率为86%,2年生存率为79%,3年生存率为55%。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治疗方式、肿块最大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MTV差异对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 N分期、临床分期、MTV值进入了方程,其中MTV值是独立预后因素(RR=3.374)。结论 MTV值是手术治疗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窦晓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2):1642-1645
目的研究肺腺癌(LA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9例行LAC根治手术病人的癌组织石蜡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检测LA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情况,分析EGFR基因突变及突变丰度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79例LAC病人中,EGFR基因突变者共108例(60.34%),其中以19号外显子和21号外显子突变为主。不同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胸膜浸润程度的LAC病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吸烟情况、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的LAC病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和突变丰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LAC病人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吸烟情况、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组织学亚型相关,女性、肿瘤直径较小、不吸烟者、临床分期较早、腺泡状肺腺癌有较高的EGFR基因突变率。  相似文献   

8.
胡斌  毛秋粉  王锦锋  谢新立 《重庆医学》2016,(16):2229-2232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及原发性胃淋巴瘤(PGL )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3例胃癌(23例黏液腺癌及70例非黏液腺癌)及58例PGL [31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及27例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MALT)]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的临床资料、胃壁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病灶最大厚度、CT值、病灶形态、合并脾肿大及肾门下淋巴结转移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的平均年龄、病灶累及贲门的比例明显高于PGL组(P<0.05)。胃癌组的SUVmax及脾肿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 PGL组(P<0.05)。病灶形态方面,胃癌组以Ⅱ型及Ⅲ型多见,而PGL组以Ⅰ型及Ⅱ型多见,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DLBCL的SUVmax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5),病灶最大厚度明显大于胃黏液腺癌及MALT(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SUVmax与病灶最大厚度之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18 F‐FDG PET/CT检查在胃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意义,不同肿瘤、不同病理亚型患者在SUVmax、病灶最大厚度、病灶形态等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恶性淋巴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18F-FDG(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诊断恶性淋巴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行PET/CT显像诊断为恶性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随后与其病理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46例中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淋巴瘤43例,其中1例右侧颈部及腹膜后多发高代谢结节患者经活检确诊为活动性结核,2例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伴代谢增高患者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腺癌,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3.5%,93.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恶性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与少数活动性淋巴结核以及原发灶不明的淋巴结转移癌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半定量参数SUVmax对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48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EGFR突变检测结果及18F-FDG PET/CT显像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价性别、年龄、吸烟状态、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转移状态与EGFR突变状态的关系。结果 248例患者中发生EGFR突变者共154例(62.10%),女性较男性多(54.55% vs.45.45%,F=6.17,P=0.01);不吸烟患者较吸烟及既往吸烟患者更易发生EGFR突变(124 vs. 24 vs. 6,F=8.56,P=0.01);转移患者共112例,其中78例出现EGFR突变(t=2.04,P=0.04);EGFR突变患者的SUVmax低于野生型患者(8.32±5.18 vs.10.06±6.17,t=2.38,P=0.02);当SUVmax的cut-off值为3.05时,SUVmax预测EGFR突变的敏感度为90.4%,特异度为82.5%。进一步分析发现EGFR突变患者中发生19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SUVmax低于野生型患者(7.90±4.80 vs. 10.06±6.17,F=3.25,P=0.04),而2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与野生型患者相比,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5.45 vs. 10.06±6.17,F=2.26,P=0.249)。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吸烟状态、转移状态及SUVmax值与EGFR突变相关,而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均与EGFR突变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EGFR突变患者经校正协变量后,SUVmax是预测EGFR突变的独立指标(OR=0.95,95% CI:0.90~0.99)。结论 SUVmax结合性别、吸烟状态及转移情况有助于无创性预测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小细胞肺癌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具有生长快、易早期转移、预后差等 临床特征。PET/CT是融形态与代谢显像于一体的分子影像技术,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期、治疗 方案的制订、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 对小细胞肺癌疗效和预后的评价方法、评价参数、评价标准、影响因素、临床应用及其价值。18F-FDG PET/CT在小 细胞肺癌的分期、疗效和预后评价上的准确度、灵敏度明显高于传统影像学方法,其主要的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 值、肿瘤代谢体积、病灶糖酵总量被应用到疗效与预后预测中,对制订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改善生 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18F-FDG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肺腺癌及其不同组织学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5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的PET/CT图像与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年龄、最大径、性别、吸烟史、是否转移、分期、组织学亚型及分化程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纳入分析的变量中与EGFR突变相关的因素,并制作计分量表预测EGFR突变状态。结果 EGFR整体突变率为63.6%(194/305),EGFR突变与女性(72.9% vs.54.0%,P=0.001)、不吸烟(68.2% vs.46.0%,P=0.001)、SUVmax ≤ 5.5(75.2% vs.57.1%,P=0.006)及中低危分组(67.4%,65.2% vs.44.9%,P=0.012)显著相关。计分量表得分与EGFR突变显著相关(P<0.001),ROC定义得分>2为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4%、59.6%及62.6%。结论 PET/CT对EGFR突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接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SUVmax,则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姚艳果  杜江波 《四川医学》2013,(9):1436-1438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18F-FDG PET/CT SUV摄取值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接受18F-FDG PET/CT 检查的37例胰腺癌患者资料,测量其SUVmax摄取值.以SUVmax值3.5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判断SUVmax值对胰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 SUVmax ≥3.5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SUVmax<3.5患者(P〈0.001).结论胰腺癌组织的18F-FDG PET/CT SUV摄取值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18、19、21外显子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肺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GFR外显子18、19、21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频率和类型以及临床特点。结果 90例肺腺癌组织中未检测到18外显子突变;检测到19外显子突变11例(12.2%),其中碱基缺失突变10例,包括2 235核苷酸到2 249核苷酸缺失3例,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缺失1例,2 240核苷酸到2 253核苷酸缺失2例,2 240核苷酸到2 257核苷酸缺失3例,1例同时检测到2 240核苷酸到2 248核苷酸和2 251核苷酸到2 262核苷酸2个片段碱基的缺失,另1例为P741L错义突变;21外显子突变18例(20.0%),表现为碱基的替换突变,其中14例为L858R,L858M、A722V、K875R、Q787Q各1例。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19、21外显子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外显子突变热点集中在19、21外显子,不同外显子的突变频率和类型不同;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115例肺癌和53例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肺部病灶的CT形态及PET显像的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结合临床、病理诊断及治疗资料,分析PET、CT、PET/CT对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CT对168例肺部病变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3.9%(85/115)、73.6%(39/53)、73.8%(124/168);PET分别为82.6%(95/115)、62.3%(33/53)、76.2%(128/168);PET/CT分别为90.4%(104/115)、81.1%(43/53)、87.5%(147/168)。55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中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31例,PET诊断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70.9%、95.8%、81.8%;CT分别为41.9%、87.5%、65.5%;PET/CT分别为90.3%、95.8%、92.7%。肺癌远处转移41例,PET/CT发现105处骨转移,单纯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