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陈箴  姜均  胡小青 《职业与健康》2007,23(19):1783-1784
我国目前的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是世界上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以发现和控制传染源为主,而痰涂片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AFB)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痰涂片AFB镜检结果对诊断传染性结核病是一项重要指标[1]。我们现将应城市2004—2006年结核病痰检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应城市2004—2006年所有就诊的疑似肺结核病人。1.2方法依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痰涂片采用萋-尼氏染色法染色,染色试剂由湖北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配制提供。2结果2.1性别差异由表1可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灵山县结核病抗酸杆菌(AFB)痰涂片检查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收集2008~2009年灵山县结核病抗酸杆菌(AFB)痰涂片检查资料。结果 2008~2009年灵山县结核病抗酸杆菌(AFB)痰涂片镜检共2 098例,涂阳结核病例868例,涂阳率为41.37%;涂阳率为15~34岁组较高(54.34%),≤14岁组最低,男性涂阳率41.82%(639/1 528)略高于女性(40.18%):县城与乡镇之间结核病抗酸杆菌(AFB)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9.8886,P0.01)。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涂阳率为46.67%,其次是农民,为42.23%,再次是学生,为39.58%。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在农村。灵山县农村青壮年是结核病抗酸杆菌(AFB)痰涂片镜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3.
痰涂片镜检质量控制是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的重要内容,落实1994年卫生部结核病控制中心“痰检质控试行方案”以来,质控覆盖面不断扩大,建立了以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网为基础,以“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实验室逐级督导为基本模式的质控系统。山西省于1995~1999年对各级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进行痰检质控工作。痰涂片质控面从最初覆盖5个县到1999年发展到109个卫生部项目县,痰涂片阳性和阴性符合率以及涂片肉眼观察的各项指标连续保持较高水平。现就我省痰检质控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诊断的病原学检测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 《职业与健康》2004,20(4):20-21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 ,把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 1998年 ,WHO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1]。近年来 ,结核发病呈逐年增加趋势。实验室的病原学检测是结核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下面仅就目前普遍开展的一些病原学检测综述如下。1 细菌学检测1 1 涂片法 包括直接涂片法、直接厚涂片法和集菌后涂片法等。现代观点认为 ,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是主要传染源[2 ],痰涂片检查是肺结核病人诊断与鉴别诊断、制定化疗方案、疗效考核的主要方…  相似文献   

5.
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痰涂片镜检工作是发现结核病传染源重要的手段.痰涂片质量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水平[1].宁波市从1996年开始对11个县(市)、区实行室间质量评估(EQA).本文就2037年宁波市肺结核痰检室间质控抽查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痰涂片检查是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因此痰涂片检查在结核病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本市各区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涂片制作质量和镜检能力,提高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镜检质量,于2009年一季度采用双盲法复检痰涂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淑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7):816-817
<正>国家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及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是以早期大量发现和治疗传染源,即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为目标,最终实现控制感染、减少发病、降低疫情的目标。抗酸杆菌(acid-fast bacilli,AFB)涂片镜检是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及考核评价疗效的重要手段[1],也是制定化疗方案和考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痰结核菌检查对于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和制定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痰涂片镜检是最符合成本一效益的细菌学实验技术,有效的实验室质量保证是这项检验技术成功的关键。根据WHO推荐的结核病实验室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的技术策略和方法,杭州市每年对全市的结核病定点诊治单位和省、市级非定点医疗单位都开展全面的室间质量评估,现就定点和非定点医疗单位的痰涂片盲法复检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结核病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评估体系(AFB-EQA)的实施情况,评价两种不同质量控制模式对痰涂片镜检工作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2001—2003年(旧模式)和2005—2007年(新模式)两种不同EQA模式进行比较。[结果]旧模式痰涂片镜检阳性数复检符合率为100.0%(27 41/2 741),阴性数复检符合率为99.1%(3 388/3 420)。新模式痰涂片镜检阳性数复检符合率为99.5%(656/659),阴性数复检符合率为99.3%(4575/4605)。[结论]新旧两种EQA模式下镜检符合率虽然无统计学差异,但新模式更能真实地反映痰涂片镜检质量,有利于实验室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对规范结核病痰涂片镜检工作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远县结核病抗酸杆菌(AFB)痰涂片检查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方法统计分析2005-2007年宁远县结核病AFB痰涂片检查资料。结果2005-2007年AFB痰涂片镜检共4289例,涂阳肺结核病例1036例,总涂阳率为24.2%;涂阳率以35~54岁组最高(28.0%),≤14岁组最低(3.7%)(P〈0.01),男性涂阳率(26.8%)高于女性(18.9%)(P〈0.01);县城与乡镇、汉族镇与少数民族乡之间AFB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宁远县青壮年是AFB痰涂片镜检的重点人群。应加大结防经费的投入,确保乡镇(特别是少数民族乡)查痰点的建立和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1.
加强痰涂片质量控制,提高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检质量,提高肺结核病人的涂阳发现率己成为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实施中的重要内容。台州市从2004年开始对全市各县(市、区)的20家结核病实验室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EQA),进行实验室现场评估和痰涂片盲法复检的质控工作,全市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涂片阳性率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痰涂片结核菌检查工作在诊断肺结核,发现传染源,确定化疗方案,考核化疗效果,评价控制措施及流行病学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检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水平。本文就1992~1998年平罗县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痰检质量控制(质控)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 痰涂片来自1992~1998年县防疫站结核病门诊病人的痰样本。12 方法 按自治区结防所《实验室痰结核菌厚涂片检验质量控制方案》由结防所检验师对全部阳性涂片及随机抽取10%的阴性涂片逐张进行质量评价和镜检复核。13 痰涂片质量 玻片…  相似文献   

13.
小金县2003及2004年结核病痰直接涂片镜检结果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小金县结核病的病例,为完成四川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计划。方法: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痰涂片镜检法。结果:2003年涂阳率为35.2%,2004年涂阳率为42.1%。结论: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工作两年来,结核病痰涂片镜检,为积极发现和治愈肺结核病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征订启示     
AFB细菌学检验是定性技术,也是发现涂阳患病率、涂阳发病率、诊断传染性结核病的“金标准”。要加强结核病发现率,就要贯彻镜检盲法考核新标准以提高实验室镜检涂片整体水平和实验室检测能力认证。根据结核病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要求,于2004年第4季度,对沈阳市九个县区结防所检验人员进行盲法痰涂片镜检模拟考核。在考核中遇到一些问题。其中盲法多地点双向考核时间周期较长(2个月)不利于工作返馈,发现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全市13个区县结防所地域广阔,受检单位和复检单位距离较远,阅片后运送多有不便,样品玻片易碎,重复做功,浪费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5.
AFB细菌学检验是定性技术,也是发现涂阳患病率、涂阳发病率、诊断传染性结核病的“金标准”。要加强结核病发现率,就要贯彻镜检盲法考核新标准以提高实验室镜检涂片整体水平和实验室检测能力认证。根据结核病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手册要求,于2004年第4季度,对沈阳市九个县区结防所检验人员进行盲法痰涂片镜检模拟考核。在考核中遇到一些问题。其中盲法多地点双向考核时间周期较长(2个月)不利于工作返馈,发现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全市13个区县结防所地域广阔,受检单位和复检单位距离较远,阅片后运送多有不便,样品玻片易碎,重复做功,浪费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6.
痰标本质量对结核杆菌镜检阳性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现阶段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方法。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至今,痰涂片镜检仍是结核的诊断、化疗方案的确定与预后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同的痰标本质量对结核杆菌镜检阳性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对1355份痰标本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菊香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438-1439
目的了解衡阳县肺结核病人抗酸杆菌(AFB)检出情况,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9年衡阳县疾控中心初诊结核病人抗酸杆菌(AFB)痰涂片检查资料。结果 2009年初诊结核病AFB痰涂片镜检共968例,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例440例,总涂阳率为45.5%;涂阳率以35~54岁组和55~74岁组较高,分别为47.3%和48.0%,≤14岁组最低(14.3%)(P〈0.05);四个季度之间AFB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涂阳率以第四季度最高(54.5%),晨痰检出率为44.9%,明显高于夜间痰(31.1%)和即时痰(14.3%);男性涂阳率(46.6%),女性(42.6%);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痰涂片镜检结果显示:结核病感染、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35~74岁为肺结核发病的高峰年龄。建议加大对初、复治结核病人的痰检工作力度,发挥乡镇查痰点的作用,建立痰检质量控制系统,及时规范地治疗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18.
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指导思想是发现并治愈传染源.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结核病规划(GTB)中明确指出,痰涂片镜检是发现结核病DOTS的5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制订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判断结核病流行情况等有着重要意义[1-3].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 ,痰结核菌检查在肺结核病流行病学、发现传染源、确定化疗方案及疗效考核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必须把痰菌检查工作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痰涂片镜检质量控制是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对1 997年~ 2 0 0 1年扬州市肺结核病痰  相似文献   

20.
增设基层痰检点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涂片检查是当前发现结核病传染源重要手段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结核病规划中明确指出:结核病技术策略(DOTS)中痰涂片镜检是发现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最有效的方法。射阳县卫生局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把结核病的痰检工作普及到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农、盐场医院。实践证明普及痰检点方便了病人就诊,并能及早发现传染性病人,扩大了寻找传染源的范围,提高了肺结核涂阳病人发现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