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颖  郭庆科 《医学争鸣》1994,15(1):28-32
作采用DNA斑点杂交方法,对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36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石蜡包埋组织中c-erbB-2癌基因扩增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例PA中,6例扩增(17.14%);36例MPA中,22例扩增(61.11%);两组扩增有显差别(P〈0.01)。扩增组PA恶变率(83.33%)明显高于无扩增组(3.45%,P〈0.01)。各临床分期的MPA c-erbB-2扩增率无显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2例大肠腺瘤(伴有或不伴有非典型增生)、57例大肠高分化腺癌的PCNA和C-erbB-2癌基因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在良性组、癌前病变组及恶性组中,PCNA指数(8.75%,28.73%,66.32%)明显递增(P<0.01),C-erbB-2阳性率(18.2%,36.7%,50.9%)也逐渐增加(P<0.05)。在癌前病变组内,轻、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PCNA指数(15.37%,29.95%,40.11%)亦有显著差异(P<0.01).C-erbB-2阳性率(25%,35%,50%)依次呈递增趋势,重度非典型增生C-erbB-2阳性率与恶性组相近。结果提示:PCNA表达程度与非典型增生密切相关,是反映细胞增殖的良好标志,PcNA和C-erbB-2过度表达与大肠腺瘤恶性倾向有关。PCNA和C-erbB-2组化研究有助于认识大肠癌前病变的本质和监测高危人群并早期发现腺瘤恶变。  相似文献   

3.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111例大肠癌及57例癌旁粘膜组织的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CNA表达状况。结果表明:①大肠癌组织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72.1%;癌旁粘膜仅为28.1%,14.8%;前者C-erbB-2(P<0.05)foPCNA(P<0.01)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后者。②C-erbB-2癌基因蛋白和PCNA阳性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测定C-erbB-2癌基因产物和PCNA,有助于对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认识及患者预后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用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u-PA)单抗(MoAb),以抗配体抗体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了35例胃癌和19例结肠癌组织中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u-PAR)。结果表明,胃和结肠癌组织中u-PA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57%和36.84%,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浸润型肿瘤组织的u-PM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膨胀型(P<0.05),且u-PAR阳性表达多见于癌组织中散在的肿瘤细胞表面,成团或巢状生长的肿瘤细胞表面表达则较少。同时检测同一组织标本癌基因蛋白C-erbB-2,经图像分析u-PAR和C-erbB-2表达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8028,P<0.05)。提示u-PAR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浸润能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单克隆抗体C-erbB-2肿瘤蛋白及免疫组化(LSAB)法,对8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C-erbB-2癌基因蛋白产物表达(简称C-erbB-2表达)检测并与随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C-erbB-2在本组病例的表达率为55.9%(47/84)。(2)C-erbB-2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复发/远必转移、5a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而仅与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和2a死亡率有关(P<0.005及P<0.05)。(3)有/无淋巴结转移病例的C-erbB-2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均无关(P>0.75)。结果提示C-erbB-2表达不宜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乳腺癌C-erbB-2基因的过度表达,探讨该基因对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乳腺癌标本98例,乳腺良性病变26例,正常乳腺组织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基因C-erbB-2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C-erbB-2阳性率(59.2%)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3.9%)和正常乳腺组织(0%)(X2=27.06,P<0.01,X2=12.78,P<0.01)。乳腺癌中高恶性的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阳性率82.4%,75%,低恶性的小叶原位癌、粘液腺癌皆阴性,C-erbB-2过度表达与乳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X2=7.06,P<0.01;X2=4.94,P<0.05),与雌激素、孕激素受体亦关系密切(X2=4.80,P<0.05;X2=3.91,P<0.05)。结论C-erbB-2基因过度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53、p21、及c-erbB-2蛋白与大肠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p21、及c-erbB-2蛋白在68例大肠癌、11例大肠腺瘤、26例癌旁粘膜及15例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正常粘膜及癌旁粘膜中无p53蛋白过度表达。大肠癌p53蛋白表达率比腺瘤高(P<0.05)。正常粘膜p21及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癌、腺瘤及癌旁粘膜低(P<0.01或P<0.05)。②正常粘膜以3种蛋白全部阴性者为多,癌旁粘膜以1种蛋白阳性或全阴者为多。③p53及c-erbB-2蛋白阳性的大肠癌和腺瘤的PCNA(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增殖指数高(P<0.01或P<0.05),而p21蛋白阳性及阴性的大肠癌和腺瘤的PCNA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p21及c-erbB-2蛋白阳性对癌旁粘膜及正常粘膜的PCNA增殖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蛋白协同表达可能与大肠腺瘤和癌的发生有关,尤其与p53蛋白的关系较为密切,似通过导致细胞过度增殖而使肿瘤发生和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8.
应用ABC免疫组化法对9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原癌基因c-erbB-2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及共同表达的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和48%,二者共同表达率为21.5%,共同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P<0.05),临床分期(P<0.01),复发(P<0.05)关系极为密切。提示c-erbB-2和P53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尤其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并且二者可能有协调作用。同时检测两者的表达情况,可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70例胃癌、62例癌前病变、16例对照组应用改良Warthin-Starry法检测幽门螺杆菌,免疫酶组化SP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c-erbB-2等基因蛋白。结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前两组间无差别,肠型和弥漫型胃癌间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也无差别(P>0.05)。胃癌和癌前病变组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CNA、c-erbB-2及多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p53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幽门螺杆菌感染者p53表达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基因突变过程是使细胞增殖迅速,抑癌基因如p53失活及癌基因如c-erbB-2激活,使胃上皮向恶性转化,故幽门螺杆菌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84例乳癌组织中C-erbB-2癌基因产物和ER、PR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①C-erbB-2表达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0.05)。②C-erbB-2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级呈负相关(P<0.05);ER、PR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5)。③C-erbB-2癌基因产物在乳癌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提示:C-erbB-2、ER、PR联合标记是判断乳癌分化程度,估计预后及决定治疗方案的客观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腮腺基底细胞腺瘤(Basal cell adenoma,BC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等进行探讨。方法对4例腮腺BCA标本做常规石蜡切片及HE染色,并对石蜡切片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4例患者中有3例为典型的BCA,肿瘤主要由两种瘤细胞所构成,最显著的特点为基底细胞样瘤细胞在瘤细胞巢、条索及团块的周围呈栅栏状排列。1例为膜性BCA伴恶性变,特点为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及多形性,在瘤细胞巢、条索及团块内及其周围有多量玻璃样变性的基底膜样物质围绕。结论本文对BC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起源、良恶性BCA的诊断标准等进行了探讨。BCA应与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瘤及多形性腺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PMA)与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9年2月留存蜡块标本的68例PMA及32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蜡块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2.0 cm)galectin-3水平,并采集相应PM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4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影像特点,对肿瘤的部位、大小、边缘、形态、强化程度及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均位于腮腺浅叶,紧邻包膜下.肿瘤呈类圆形,无分叶,边缘光滑,直径多<3 Cm,2例肿瘤内见囊变,1例瘤体内见多个沙砾样钙化.增强扫描均呈渐进性中度强化,2例肿瘤强化均匀,1例呈薄壁环形强化.结论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特点为位于腮腺浅叶包膜下,单发结节,直径多<3 cm,边界清楚,瘤体常囊变,实质部分中度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总结河南省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首次收治的19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手术方式,对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行腮腺浅叶切除术患者155例,行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3例,行腮腺全叶切除术患者9例.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肿瘤复发,腮腺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腺体移位的状况、关系、可能原因及临床影响。方法:通过对2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病人术中测量腮腺浅叶腺体的位置、肿瘤的部位、包膜等,从临床的角度研究腮腺腺体移位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36%伴有腮腺浅叶移位,特别是领后区肿瘤伴浅叶后移明显。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可导致腮腺移位。这可能与肿瘤起源于腮腺腺体内以及腮腺对肿瘤提供营养有关。  相似文献   

16.
王传彬  程涛 《安徽医学》2015,36(5):548-55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基底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总结其具有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并复习相关国内外文献.结果 腮腺基底细胞瘤中老年女性多见,多表现为腮腺区无痛性渐大性肿块.16例单发,1例多发;12个病灶位于浅叶,紧邻包膜下;15个病灶呈圆形、椭圆形,3个病灶呈浅分叶状;所有病灶均边界清楚;病灶较小,平均最大径约6~36 mm;9个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实性,增强后动脉期多明显强化,静脉期多缓慢持续强化或缓慢减退;9个病灶呈囊实性,增强后呈均匀薄壁"环形"、不均匀"花环状"或"附壁岛状"强化.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MSCT能够对大多数病灶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Beclin 1和LC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eclin 1、LC3在正常腮腺组织表达为(1.045±0.002)、(0.779±0.0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降[(0.419±0.051)、(0.243±0.023),P<0.05],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二者阳性表达显著下降[(0.173±0.008)、(0.051±0.010),P<0.05]。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Beclin 1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侵袭性,不同淋巴结转移组与LC3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eclin 1和LC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调,自体吞噬功能改变可能在腮腺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 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Beclin 1和LC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eclin 1、LC3在正常腮腺组织表达为(1.045±0.002)、(0.779±0.0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降[(0.419±0.051)、(0.243±0.023),P<0.05],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二者阳性表达显著下降[(0.173±0.008)、(0.051±0.010),P<0.05].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Beclin 1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侵袭性,不同淋巴结转移组与LC3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eclin 1和LC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调,自体吞噬功能改变可能在腮腺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所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区域性切除术组(52例)和浅叶切除术组(30例),随访3~10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采用区域切除术的患者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手术的患者(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的CT特征,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9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学证实确诊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的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患者共计10个病灶,其中1例为单侧2个病灶,其余8例均为单侧单发病灶。8个病灶位于腮腺浅叶,1个病灶跨深浅叶,单侧2个病灶中1个病灶位于深叶。10个病灶中,直径小于3 cm的病灶有8个,平均直径为2 cm。9个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1个病灶呈浅分叶状,边界欠清。10个病灶中有6个为实性病灶,4个为囊实性病灶。8个病灶的实性成分在动脉期明显强化,达到峰值。静脉期其中6个病灶呈持续性强化或稍有减退。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多发于腮腺浅叶部,多单发且体积较小,边界清晰,易囊变。其内血管结构丰富,实性成分强化较明显,应用双期增强扫描时,大多数呈现出"快进慢出"强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