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旋毛虫病治疗前后血清抗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观察旋毛虫病治疗前和阿苯达唑治疗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感染后(治疗前)第2wk开始出现阳性反应,第4wk后阳性率均达以90%以上,治疗后抗体阳性率第1wk为100%,第3wk开始下降,第5wk后抗体滴度维持于了性低水平,12wk后未见阳性反应,此现象可作为一种治疗有效的客观指标,对旋毛虫病近期及远期疗效考核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幼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旋毛虫病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幼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诊断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纯净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旋毛虫小鼠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抗旋毛虫抗体,在患者发病后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以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为对照。结果:15只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wk即可检出抗体,467例旋毛虫病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6.5%,而丝虫病、包虫病患者各45例和健康人血清56份均为阴性。48份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交叉反应率为16.67%。旋毛虫病患者发病后1wk的抗体阳性率为70.21%,至发病后2wk、3wk及4wk则分别升至91.0%、95.8%及100%。幼虫冰冻切片的抗原活性于-20℃可保存至5年。旋毛虫病患者治疗后1wk抗体阳性率从治疗前的87.5%上升到100%,血清抗体滴度比治疗前也有明显升高,治疗后1个月的抗体转阴率为24%,至治疗后4个月达75%。结论: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旋毛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用于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幼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诊断旋毛虫病的价值。方法:应用纯净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旋毛虫小鼠和旋毛虫病患者血清中的抗旋毛虫抗体,在患者发病后及应用阿苯达唑治疗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清,以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为对照。结果:15只小鼠感染旋毛虫后2wk即可检出抗体,467例旋毛虫病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6.5%,而丝虫病、包虫病患者各45例和健康人血清56份均为阴性。48份并殖吸虫病患者的交叉反应率为16.67%。旋毛虫病患者发病后1wk的抗体阳性率为70.21%,至发病后2wk、3wk及4wk则分别升至91.0%、95.8%及100%。幼虫冰冻切片的抗原活性于-20℃可保存至5年。旋毛虫病患者治疗后1wk抗体阳性率从治疗前的87.5%上升到100%,血清抗体滴度比治疗前也有明显升高,治疗后1个月的抗体转阴率为24%,至治疗后4个月达75%。结论:幼虫冰冻切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旋毛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可用于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4.
用胶纸条环蚴沉淀试验(GS-CLPT)和玻片法环蚴沉淀试验(S-CLPT)检测感染旋毛虫家兔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5.0%和97.5%。同时观察了实验动物在感染后血清中的抗体变化,结果二种方法在感染后第2wk均开始出现阳性,第4wk后阳性率达90%以上,持续至10wk。提示二种沉淀试验用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早期诊断价值、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二种沉淀试验在旋毛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胶纸条蚴沉淀试验(GS-CLPT)和玻片法环蚴沉淀试验(S-CLPT)检测感染旋毛虫家兔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5.0%和97.5%,同时观察了实验动物感染后血清中的抗体变化,结果二种方法在感染后第2wk仍开始出现阳性,第4wk后阳性率达90%以上,持续至10wk,提示二种沉淀试验用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有早期诊断价值,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旋毛虫病人治疗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观察了旋毛虫病人阿苯哒唑治疗后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后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此现象可作为一种治疗有效的客观指标。此外,对旋毛虫病人及时治疗也可将检测到抗体的时间提前1 ̄2周。旋毛虫病人从治疗后1个月开始抗体水平明显下降,至治疗后4个月时抗体转阴率已达75%。因此,IFAT对旋毛虫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考核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广州血管圆线虫大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广州血管圆线虫成虫切制成4μm厚的冰冻切片作抗原,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广州血管线虫大鼠血清的抗体,结果在感染后2wk的50份鼠血清中,呈阳性反应46份,阳性率为92。0%;在感染后4wk的19份鼠血清中,呈阳性反应19份,阳性率为100%;对照的明性血清及盐水均呈阴性反应。本法检出率高,且感染早期出现阳性反应,可作广州血管圆线虫病早期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宿主血清中旋毛虫循环抗原(CAg)以诊断本病和考核药物疗效。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94只实验感染旋毛虫小鼠,受染3d后,即有7%的小鼠显示阳性反应,受染30d,无论受染幼虫数目多寡(50、150及300条幼虫/只),全部受染鼠(100%)均显示阳性反应,给予丙硫咪唑治疗后的第1周,CAg的阳性率仍为100%,但在治疗后第2、3及4周,则分别降为60%、20%及10%。检测  相似文献   

9.
对9只雄性尾蚴感染兔(检虫15-133条,平均53.1条)及9只雌性尾蚴感染兔(检虫1-102条,平均36.1条)定期采血,用ELISA、LA及CHR进行检测,至感染后1年阳性率依次为88.9%、55.6%及83.3%。3种方法检出阳性反应时间分别为感染后3-51wk、4-17wk及2-35wk,其中ELISA法波动性较大,LA及CHR则较稳定。此结果从一个侧面提示检测抗体的方法不应偏废,至少对于血防监测用于发现新感染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抗原IFAT检测216份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0.74%,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70.59%,第2周升至91.30%,有显著差异(x ̄2=6.59,P<0.025),至第3、4周分别达95.83%和100%。丝虫、日本血吸虫及包虫病人和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反应。华支睾吸虫、并殖吸虫及囊虫病人的假阳性率分别为3.33%、22.22%及3.33%。旋毛虫幼虫抗原片在-20℃至少可保存2.5年而不丧失活性。IFAT诊断人体旋毛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马来丝虫和牛丝虫(Setaria cervi)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及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均能显示马来丝虫感染沙鼠治疗前后血清IgG及IgM水平的消长情况。两者高峰分别在感染后12~14wk及2~6wk。IgG水平与感染时间长短有密切关系,但与感染度无显著相关。感染沙鼠治后6个月抗体下降。认为用同种和异种抗原作IFAT及IEST,对感染沙鼠均具有诊断和考核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应用马来丝虫和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家兔经3种抗原免疫后不同时期血清抗体IgG水平,均能显示免疫动物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IgG水平高峰(GMRT为76.11~861.08)均在动物免疫后第4wk,在第8wk时,均下降至低水平(GMRT为4.00~32.00);加强免疫后1wk时,又上升至高水平(GMRT为20.11~181.0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用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和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检测斯氏狸殖吸虫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DIGFA-kit和IEST检测流行区人群和病鼠血清抗体。结果斯氏狸殖吸虫病流行区人群和病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两种方法均为5.08%和100%。用此二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大鼠、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和蛔虫病人血清,除1例血吸虫病兔血清DIGFA-kit出现阳性反应外,其它血清两种方法均为阴性反应。实验动物从感染后第2周两种方法开始抗体检测阳性,第4周阳性率均达100%,持续至8周。结论二种方法对斯氏狸殖吸虫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马来丝虫感染沙鼠治疗前后血清抗体水手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 (IFAT) and immunoenzymatic staining technique (IEST), using frozen section of Brugia malayi and Setaria cervi adult worms, were applied to detect levels of IgG and IgM antibodies in jirds infected with Brugia malayi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oth methods could show the dynamic of antibodies during the course of infection. The peak of IgG and IgM antibodies were at the 12-14th week and 2-6th week after infection respectively. A high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levels of IgG antibody and the period of infection, whereas the antibody titer had no relation with the density of infection. During 6 months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antibodies detected by IFAT and IEST using two antigens decreased to low titre. It is considered that IFAT and IEST using heterologous and homologous antigens could be equally used for the serodiagnosis and the evaluation of cure in filariasis.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旋毛虫肌肉内成囊期幼虫的盐水浸出液为抗原,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旋毛虫感染家兔治疗前后血清IgG水平的消长情况。血清IgG于感染后7周达高峰,10周下降,治疗后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认为血清学检测在旋毛虫病的疗效考核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应用感染30条血吸虫尾蚴后7wk的鼠肝组织内虫卵冰冻切片抗原作免疫酶染色试验,采取单盲法检测606例经粪检确诊的日本血吸虫病人和310名健康人,阳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89.9%和4.2%;检测239例已治疗过的日本血吸虫病人,阳性率为24.7%,转阴率为75.3%;检测10例肺吸虫病人及60例华支睾吸虫病人,交叉反应率为0~6.7%。对不同感染期及不同感染度的血吸虫病兔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动态检测,能显示抗体的消长,免疫酶染色的反应性和反应强度与感染期和感染度密切相关。本文进一步证明该法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并有疗效考核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双抗体夹心-ELISA用于旋毛虫活动性感染的诊断及疗效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宿主血清中旋毛虫循环抗原 ( CAg)以诊断本病和考核药物疗效。方法双抗体夹心 -ELISA法。结果 94只实验感染旋毛虫小鼠 ,受染 3d后 ,即有 7%的小鼠显示阳性反应 ,受染 30 d,无论受染幼虫数目多寡 ( 50、1 50及 30 0条幼虫 /只 ) ,全部受染鼠 ( 1 0 0 % )均显示阳性反应。给予丙硫咪唑治疗后的第 1周 ,CAg的阳性率仍为 1 0 0 % ,但在治疗后第 2、3及 4周 ,则分别降为 60 %、2 0 %及 1 0 %。检测 61头感染旋毛虫猪血清中 CAg,4 0头 ( 65.6%± 6.1 % )呈阳性反应。 1 0 0头正常猪均为阴性 ,30头感染囊尾蚴和 30头感染弓形虫的猪 ,仅 1头感染弓形虫的猪出现轻度交叉反应。检测 36例旋毛虫病人血清中 CAg,2 6例 ( 72 .2 % )呈阳性反应。 50例正常人皆为阴性。 1 4 2例其他 9种寄生虫病人 ,仅 1例囊尾蚴病人出现轻度交叉反应。结论旋毛虫 CAg的检测具有早期诊断和考核药物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玻片法环蚴沉淀试验(Slide)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感染旋毛虫豚鼠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7.1%、100%和96.7%。用此3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豚鼠、血吸虫病兔、肺吸虫病大白鼠、蛔虫病人和鞭虫病人血清,除1例肺吸虫病大白鼠血清IHA出现阳性反应外,其它血清3种方法均为阴性反应。结果表明3种方法对旋毛虫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