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32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干预组进行系统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前及教育后6个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各项指标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不良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均比教育前显著改善(P〈O.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干预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3%(P〈O.05);干预组在膳食结构改变、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控制血糖,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规范管理对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思兰  周秋莲  梅洵  陈兵 《全科护理》2009,7(27):2496-2497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管理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市东湖区两个社区内的2型糖尿病医保病人32例作为规范组,采用糖尿痛社区规范管理.同时选择2型糖尿病的医保病人32例作为普通组,采用普通治疗和一般宣教。比较两组病人1年后的自我管理和病情控制情况。[结果]规范组病人在自我管理能力、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三酰甘油的控制方面与普通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规范管理可提高糖尿痛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糖尿病病人的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佛山地区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门诊及住院中青年2型糖尿病病人312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栓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312例病人中,血糖控制理想52例(16.67%),血糖控制良好165例(52.88%),血糖控制差95例(30.45%);不同年龄。学历、收入、社会支持、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人群HbAlc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与HbAlc呈负相关(r=-0.442,P〈0.01)。[结论]加强糖尿病教育工作,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家庭用药指导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家庭用药指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曾在我院住院后出院的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随访组30例,对照组30例。随访组定期以电话、走访、授课等方式给予药学服务。结果随访组药学服务前后用药依从性从66.7%提高到90.0%,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半年后用药依从性从70.0%提高到76.7%。随访组糖化血红蛋白随访前后从(7.10±2.73)%下降到(6.18±0.89)%(P〈0.05);与之相反,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从随访前到半年后由(6.18±2.59)%改变为(6.64±1.19)%(P〈0.05)。结论药师开展药学服务,指导糖尿病患者家庭用药,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陈华东  田中 《华西医学》2014,(5):851-853
目的评价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在2型糖尿病控制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7月在苏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档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自愿接受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患者56例,通过全科医师团队综合管理,由家庭医师负责档案管理、落实具体措施,规范化管理1年,采用问卷调查及糖尿病随访表记录评估管理前后效果(糖尿病相关知识、依从性、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结果人组患者进行1年规范化管理后,对糖尿病基本知识、并发症、治疗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分别由管理前57.1%、26.8%、19.6%上升至100.0%、92.9%、89.3%,用药依从性由51.9%增高至96.4%。糖尿病相关症状由75.0%下降至19.6%,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控制达标率分别由管理前的53.6%、53.4%、55.4%提高到管理后的92.9%、91.1%、85.7%,低血糖发生率由管理前的14.3%降低到管理后的3.6%,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全科医师团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提高控制血糖的依从性及达标率。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订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探讨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内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给予健康教育,包括饮食、运动、心理、督导药物治疗及定期血糖监测等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社区护理行为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定期体检、饮食控制、定期血糖监测和运动疗法等遵医行为人数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行为干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人户问卷调查法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205例。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行为与饮食控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630,P〈0.001),随着饮食控制自我效能水平的提高,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也在提高(r=0.565,P〈0.01);饮食控制行为与文化程度、在职与非在职有关(P〈0.05);饮食控制行为水平与饮食知识掌握程度有关。结论:饮食控制自我效能中高效能的患者139例,占67.8%.中效能60例.占29.3%.低效能6例.占2.9%。执行饮食控制严格的患者占47.3%,控制情况一般的患者占37.1%.15.6%的患者执行情况很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护士护理管理模式(NCM)与同伴互动支持模式(RPS)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74名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大于等于7.5%),随机分为NCM组和RPS组进行对照试验。比较两组6个月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胰岛素治疗方案,血压、口服药物依从性、糖尿病抑郁评分等。结果RPS组平均糖化血红蛋白由8.02%下降至7.73%,而NCM组从7.93%上升至8.22%。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32,P〈0.05)。RPS组8例开始胰岛素治疗,NCM组1例(P〈0.05)。两组血压、药物依从性、糖尿病抑郁分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互动支持模式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00例住院患者分为无血管并发症组(对照组),有血管并发症组(实验组),观察二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的差异,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1年后,观察实验前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综合护理1年后实验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较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血脂紊乱、高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有一定关系。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结构化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60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结构化教育模式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观察病人末梢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等。[结果]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糖尿病自我管理效能得分明显提高(P〈O.001),糖尿病知识及格率由36.7%提高至86.7%。[结论]结构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有明显优势,有助于控制病人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状况,并探讨影响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2型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擐表,通过方便抽样法,对135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和以自我效能总分及符因子得分为成变量、以一般资料的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总自我效能水平为(67.96±11.02)分,影响总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病程(P〈0.05)。影响饮食和足部管理自我效能的因素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病程(P〈0.05),影响医疗控制自我效能的因素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性别(P〈0.05),影响运动自我效能的因素是血糖控制的感知(P〈0.001)和低血糖发生的频率(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应注霞血糖控制较差的及病程较长的患者自我效能的提高,同时积极控制血糖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少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效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个体化健康管理的治疗效果。方法 268例老年T2DM患者分为A组134例和B组134例,所有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两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同时对A组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管理计划。结果经过90 d治疗后,根据糖尿病综合治疗主要内容,自行制定调查量表,A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评价高于B组,有69.4%的患者达到深认知水平,与B组相比P0.01;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A组患者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足部管理的能力均高于B组(P0.01);与B组比较A组患者各项临床检测指标: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管理能明显提高老年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设为观察组,10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10.00%者占51.00%,显著高于对照组(Х^2=68.46,P〈0.01);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程度越重,其糖化吼红蛋白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将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30例(糖化血红蛋白≤7%)及控制不良组33例(糖化血红蛋白〉7%);选取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查三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斑块发生率。同时测量空腹血糖和空腹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血糖控制不良组HOMA—IR、IMT及斑块发生率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5),且IMT与空腹血糖、HOMA—IR呈正相关(r=0.624,r=0.458,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高HOMA—IR组较低HOMA—IR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X-Strain技术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动脉应变参数,探讨动脉管壁形变功能改变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T2DM组88例,正常对照组44例,应用Xstrain技术检测股总动脉应变参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应变参数与生化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T2DM 组股动脉最大圆周应变和应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应变参数与各测量参数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且应变和应变率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LDL)、血管最大内径(Ds)、全血黏度(η)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最大血流速度(Vmax)、剪切力(τ)呈正相关;GHb、TG、HDL对应变(S)的影响显著(P<0.05), TG及τ对应变率(SR)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T2DM患者下肢动脉应变及应变率明显减低;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糖及GHb超标,血脂水平异常,血黏度高,血流剪切力低等因素密切相关。GHb、TG、HDL为应变的独立影响因素,TG及τ为应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在社区2型糖尿病饮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东莞市长安镇所辖社区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3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干预,干预组在常规饮食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在干预后3、6、9、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其他代谢指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单次血糖、阶段性血糖、血糖血压综合指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血糖血压综合指标控制率低于单次血糖控制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质指数、腰围等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因素与随访时间存在交互效应,随着随访时间的推进,两组干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管理手机软件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的效果优于传统的饮食干预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albumin,GA)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4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正常组)9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组)171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组)217例,检测3组血压、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糖、GA,并与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大量组舒张压、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GA、血糖均高于正常组(P〈0.05)。大量组、微量组和正常组GA分别为(33.O±9.3)%、(18.9±3.1)%、(14.1±2.2)%,均高于对照组((1.89±1.50)%)(F=311.511,P〈0.01);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与GA水平呈正相关(r=0.88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是影响糖尿病。爵病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多因素调整后OR=2.97,95%CI:2.228~3.959。结论GA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系统分阶段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分阶段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系统分阶段教育组(简称系统教育组)100例、随机教育组50例、未教育组50例。其中系统教育组要求全程参加系统分阶段模式的糖尿病教育,随机教育组凭患者兴趣进行间断教育,未教育组不参加教育。入组前及入组后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程度及其心理状况;进行病史询问和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及检测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PPG)、血脂、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晨尿)、心电图、眼底检查。比较3组患者糖尿病代谢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系统教育组教育3年后血糖、血脂代谢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其他2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教育3年后眼部、肾脏、神经病变的并发症发生率系统教育组分别上升3%、8%、2%,与随机教育组(10%、14%、14%)、未教育组(20%、22%、12%)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分阶段糖尿病教育模式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及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叽酐比值(IIAcR)与2型糖尿病(他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根据UACR检测结果将其划分为UACR正常组、UACR微量异常组和UACR大量异常组。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眼部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结果UACR检测值异常的2组患者的FBC、PBC、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和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检测值均较正常组患者显著偏高(P〈0.05);UACR正常组患者的DR发生率为15.9%,而uAcR微量异常组DR的发生率为43.1%,UACR大量异常组DR的发生率为60.3%。UACR异常的患者较正常组的患者DR的发病率明显升高(P〈0.05),且UACR的值越大,DR的发病率越高。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肾脏病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UACR异常的患者DR的发病风险较高,因而临床可以将ucER值作为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口服葡萄糖75 g)后胰高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T2DM 患者35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均禁食12小时以上后行 OGTT,采集0(即空腹)、0.5、2小时血样,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GLP-1浓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结果 T2DM 患者的0、0.5、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及 HbA1 c 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T2DM 患者0.5小时胰岛素及2小时 GL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餐后2小时胰岛素水平及0、0.5小时GLP-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餐后 GLP-1水平的上升与进餐刺激有关;T2DM 患者口服葡萄糖后 GLP-1的分泌水平可能与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