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肥胖NIDDM患者血糖控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选择无蛋白尿及高血压病的非肥胖NIDDM患72例,检测其血TC,TG,LDL-C,ApoA1,ApoB及Lp(a)水平。其中HbA1c〈6%40例(组Ⅰ);HbA1c〉8%32例(组Ⅱ),结果:TC,TG,LDL-C,HDL-C,AboA1,ApoB及Lp(2)在2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糖控制对非肥胖NIDDM患脂代谢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9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作了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62例)尿液NAG排出量(32.20±3.80U/g·Cr)高于健康对照组(32例,7.01±0.42U/g·Cr)及非老年患者(34例,18.83±2.57U/g·Cr)(P均<0.01)。其增高程度与蛋白尿、糖尿病病程、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关系密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尿NAG水平的观察可作为识别是否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TOWARDSTHEUNDERSTANDINGOFTHEMECHANISMSOFFAECALINCONTINENCE.WeiMingSunM.D.,PhD.DepartmentofMedicine,RoyalAdelaideHospital,Univ...  相似文献   

4.
REGULATIONOFGIMOTORFUNCTION:ROLEOFBRAINPEPTIDES.V.MartinezandY.Tache,CURE:DiseaesReserchCenter,WestLosAngelesVAMedicalCenter....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299例Ⅱ型糖尿病患分为足部病变组(DF)和无足部病变组(NDF)、分别对年龄、性别、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ooB)、脂蛋白-a(LP(-a))及并发现视网膜病变(DR)、肾脏病变(DN)、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诸项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Lp(a  相似文献   

6.
Ⅱ型糖尿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96例Ⅱ型糖尿病的血清Lp(a),TG,TC,ApoA1,ApoB,FBG,HbA1c的浓度。结果Lp(a)水平与ApoA1呈负相关,与TC呈正相关,Lp(a)≥300mg组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显增加,提示Lp(a)增高是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早期筛选试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Ⅱ型糖尿病(NIDDM)74例,健康对照者11例。所有受试者常规尿蛋白均阴性。以放免法(RLA)和阻止凝集纸片法(AT)分别定量与定性检测受试者随机尿微量白蛋白(MUA)。结果认为,糖尿病患者MUA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相关。AT与RIA法结果一致,AT可以作为筛选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简便实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晚近尿白蛋白排泄(UAE)作为糖尿病肾病(DN)重要诊断依据已被公认,但有作者认为其不能更早地提示糖尿病肾损伤[1]。为此我们联合检测血尿内皮素(BET、UET)、UAE和尿肌酥(UCr)及其比值,以探讨对早期DN的诊断价值。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按1985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分为3组,平均UAE在25mg/L以下为DM Ⅰ组;平均UAE25~199mg/L为DM Ⅱ组;平均UAE在200mg/L以上为DM Ⅲ组。各组病程、年龄和性别都有可比性。55例正常人为实习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氧化损伤及抗氧化酶活性对型糖尿病( N I D D M)及其伴发高血压( H T)的影响。 方法与结果:采用鲁米诺依赖的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法,对136 例 N I D D M 患者(其中 70 例不伴有 H T,66 例伴有 H T)及30 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 检测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 O F R)的水平。采用化学定量法,测定其血浆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 丙二醛( M D A)的浓度及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 S H Px)的活性。 N I D D M 伴发 H T组,其 P M N┐ C L 峰值、积分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 N I D D M 不伴 H T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 M D A浓度较后两组也明显升高( P均< 0.01); N I D D M 组及 N I D D M 伴发 H T组的血浆 S O D和 G S H Px 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均< 0.01);但与 N I D D M 组相比, N I D D M 伴发 H T组的血浆 S O D 和 G S H Px 活性其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05); P M N┐ C L峰值与 M D A呈明显正相关(r= 0.7486, Y= 159.8 X+ 132.2, P< 0.01,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对树突状细胞抗肝癌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研究人血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TNF,GMCSF或IFNγ联合DC对淋巴因子和PHA激活的杀伤细胞(LPAK细胞)体外杀伤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L组(LPAK),D组(LPAK+DC),T1组(LPAK+DC+TNF5000kU/L),T2组(LPAK+DC+TNF500kU/L),G1组(LPAK+DC+GM-CSF500kU/L),G2组(LPAK+DC+GM-CSF100kU/L),I1组(LPAK+DC+IFNγ500kU/L)和I2组(LPAK+DC+IFNγ100kU/L).每组效靶细胞比分别采用5∶1和10∶1两种.培养48h后用中性红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活性.结果L,D,T2和T1组的细胞毒活性依次增强,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G1和G2组均高于D组(P<001),但G1,G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I1,I2组与D组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随效靶比增加,各组细胞毒活性均相应增强.结论DC能增强LPAK细胞对肝癌细胞BEL7402的细胞毒活性;TNF或GMCSF与DC联用,两者有协同作用;但与IFNγ联用,则无进一步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糖代谢监测指标——血清1,5-脱水山梨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1,5-脱水山梨醇(1,5-AG)作为一项新指标在糖代谢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57例非糖尿病对照和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和1,5-AG。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果糖胺(FMN)、1,5-AG,尿白蛋白(Alb)、尿肌酐(Cr),并计算尿白蛋白指数(Alb/Cr)。部分患者(45例)第二天行血糖监测,计算M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谷氨酸脱羧酶(GAD)对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的1型糖尿病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用猪脑GAD和不完全弗氏佐剂(FIA)混合后给4周龄雌性NOD小鼠腹腔注射(32例),同时单独射等量FIA作为对照组。8周龄时腹腔注射环磷酰胺以加速糖尿病。每周测定体重、血糖,糖尿病形成2周或20周龄处死小鼠后血清C-肽、GAD抗体(GAD-Ad)和脾组织T细胞亚群,观察胰腺病理、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血管并发症与血清脂蛋白(a)「Lp(a)的关系。方法 对老年NIDDM合并血管并发症组、无血管并发症组及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脂蛋白(a)、载脂蛋白、血脂和空腹血糖(FPC)测定。结果 老年NIDDM血管并发症组血清Lp(a)、ApoB^100、LDL-C、TG、TC含量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ApoAI显低于对照组;老年NIDDM组无血管并发  相似文献   

14.
应用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61例NIDDM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并与相配对的2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表明无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GFR,升高率为35%,且与血糖呈正相关。提示 ̄(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最早期诊断的检测手段。NIDDM早期确实存在肾小球高滤状态.GFR>140ml/min可作为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预兆指标。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与肌酐清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6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3例对照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在IDDM组,无论是肌酐清除率(Ccr)正常或减低,其GH值均为2.53±1.7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71±0.53μg/L(P<0.05),GH与Ccr呈负相关(r=0.63,P<0.01),NIDDM组Ccr<50ml/min者GH值为1.83±0.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Ccr>80ml/min组(GH0.83±0.49μg/L,P<0.05)。糖尿病(DM)伴微血管并发症者,GH值为2.92±1.70μg/L,高于无此并发症者GH1.24±0.97μg/L,(P<0.01),认为GH与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炜  施鸣  黄洪 《临床内科杂志》2000,17(2):113-114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因素,比较合并糖尿病肾病(DN0与未合并DN患者的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方法 检测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左正中神经,左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MCV1,MCV2),左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同时测定FBG,HbA1C和晨尿白蛋白(MAC),按MAC的水平确定有无DN并分组,分别统计两组的MCV1,MCV2,SCV。结果 MCV1,M  相似文献   

17.
熊脱氧胆酸促进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对胆道梗阻肝脏部分切除(PH)后肝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70%肝部分切除组(N-PH)、胆道梗阻2周70%PH组(BDO-PH)、BDO—PH UDCA治疗组及BDO—PH生理盐水治疗组。观察肝组织学改变,检测70%PH后肝细胞BrdU标记、肝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Met mRNA表达。结果 UDCA治疗能促进胆道梗阻后肝功能好转并减轻肝组织学病变;UDCA治疗组大鼠70%PH后肝内HGF/Met mRNA高峰表达值均高于BDO—PH组(P < 0.05),肝细胞 BrdU高峰标记指数(59.39±10.82)%高于 BDO—PH组肝细胞 BrdU高峰标记指数(36.22±8.37%(t=4.149,P<0.01),而与N-PN组肝细胞BrdU高峰标记指数(68.64±11.2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1.451,P>0.05)。结论 UDCA通过缓解胆道梗阻后肝组织损害并上调70%PH后肝内HGF/Met mRNA表达,从而促进胆道梗阻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18.
Ⅱ型糖尿病人治疗前,后血浆vWF与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的关系。方法:对25例病人治疗前、后乐HBA1C,vWF及AT-Ⅲ进行了测定。结果:NIDDM病人HBA1C正常后,vWF显下降,AT-Ⅲ显升高量均未达到正常。结论:NIDDM病人HBA1C得到控制后仍应继续进行抗血管病变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9.
测定32例老年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17例有大血管病变,15例无血管病变)及26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浆Lp(a)、apoA1、apoB、TC、TG。NIDDM并发大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Lp(a)浓度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apoB升高,apoA1、apoA1/apoB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Lp(a)、apoA1,apoB异常都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Lp(a)升高与NIDDM大血管病变的发病关系更密切。Lp(a)与NIDDM血浆apoA1、apoB、TC、TG无显著相关性,提示Lp(a)是老年人NIDDM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TGF—β在人类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系统在体内广泛存在,主要作用包括:促进细胞肥大、使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及其它。细胞培养、动物实验及人体研究都证实了TGF-β是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重要中介,而它对人类DN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是受关注的新热点,有人提出这是今后DN治疗的靶点。糖尿病(DM)状态下,多元醇途径与蛋白激酶C(PKC)途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等生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