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及皮肤组织中内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和其中25例患者的皮损与非皮损组织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显示:(1)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进行期患者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P〈0.01),皮损大于30%患者高于皮损小于30%患者(P〈0.01)。(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内皮素含量较非皮损组织显著增高(P〈0.01),提示内皮素和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有一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4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和其中25例患者的皮损与非皮损组织内皮素的含量。结果显示:①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进行期患者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P<0.01),皮损大于30%患者高于皮损小于30%患者(P<0.01)。②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内皮素含量较非皮损组织显著增高(P<0.01)。提示内皮素和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A和CD45RO的表达情况,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A和CD45RO的表达,取10例正常人的躯干皮肤做正常对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D45RO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5RA的表达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真皮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记忆性T淋巴细胞为主,推测细胞免疫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表型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病情严重程度及发病部位等表型上的不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210例有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780例无家族史该病患者进行调查,用EPI和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有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较无家族史该病患者发病年龄早(t=3.585,P=0.000),在夏季的发病频率低(x^2=6.458,P=0.011),病情较轻(x^2=12.712,P=0.002),较少累及到臀部(x^2=8.059,P=0.005)、胸部(x^2=5.235,P=0.022)、腹股沟(x^2=7.496,P=0.006)、颈部(x^2=6.515,P=0.011)、腋下(x^2=9.594,P=0.002)、外生殖器(x^2=4.813,P=0.028)和甲(x^2=5.735,P=0.017)部位。结论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某些表型上差异有显著性,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86~1994年底,住院收治银屑病患者123例,从临床资料分析中发现,点滴状银屑病(PG)其病因、病程、治疗及转归与其他类型银屑病比较,具有一些特性,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银屑病123例,其中寻常型(PV)112例,占gi.06%,关节型2例,占1.63%,红皮病型9例,占7.31%。而PV中又以PG最多,71例,其余为钱币状13例,地图状20例,疣状7例,脂溢性皮炎样1例。性别、年龄及家族史:男:女约4:1;年龄6~78岁,15岁以下8例,16~30岁56例,31~50岁32例,51岁以上27例。71例PG中,15岁以下6例,16~30岁44例,31~5…  相似文献   

6.
寻常型银屑病(以下简称银屑病)是一种常见、顽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皮肤病。根据1984年全国银屑病科研协作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患病率约为0.123%,发病率约为0.1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国外资料显示银屑病患病率约为1%~3%,以欧洲和北美的白人最常见,美国黑人少见,印第安人几乎不发病。银屑病病程不定,往往是慢性缓解与恶化交替出现。临床上分为四型,即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与红皮病型,其中寻常型占90%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LA-DQA1*0201等位基因与包头市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全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64例寻常型银屑病者及63名健康对照的HLA-DQA1*0201基因型,记录此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HLA-DQA1*0201与包头市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HLA-DQA1*0201在有家族史及无家族史患者中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QA1*0201等位基因与包头市汉族寻常型银屑病相关。  相似文献   

8.
鉴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不明,作者自1992年下半年至1996年上半年对64例住院及门诊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血型观察,以期探讨银屑病与血型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比床资料64例患者中男性45例,占70.31%,女性19例,占29-69%;年龄20~76岁,平均41.4岁;初次发病年龄8~巧岁,平均28.8岁;病程1月余~58年,平均12.4年。其中寻常型57例,脓疮型3例,红皮病型《例。64例患者中,O型血31例,约占48.44%(其中男性24例,约占77.42%,女性7例,约占22.58%),A型血17例,约占26.56%(其中男性11例,占64.71%,女性6例,占35.…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IL-12B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 13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 132例止常对照的IL-12B基因多态位点rs3213094的基因分型资料(基因分型采用Illumina 610芯片).x2检验用于比较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 IL-12B基因多态位点rs321309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基因型=1.30×10-5,P等位基因=4.2×10-6).少儿发病患者和成人发病患者,家族史阳性患者和家族史阴性患者,慢性斑块型患者和急性点滴型患者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结果显示IL-12B(rs3213094)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易感性相关联,但与发病年龄,家族史及临床类型可能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男、女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34例AMI患者(男718例,女316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诊疗情况及住院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高于男性[(70.1±8.8)岁vs(62.3±12.1)岁,P〈0.001],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绞痛史阳性率均高于男性,Killip分级≥Ⅲ级患者比例高于男性(20.4%VS11.3%,P〈0.001)。所有女性AMI患者和女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男性(15.5%VS5.7%,P〈0.001;16.1%VS5.7%,P〈0.001),住院期间接受β受体阻滞剂和单纯介入治疗的比例低(64.6%VS73.4%,P〈0.05;16.5%VS32.0%,P〈0.001)。对所有住院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I〉70岁、心绞痛史、吸烟史、Killip分级≥Ⅲ级是独立危险因素,急诊PCI是独立保护性因素(校正后OR=0.323;95%CI:0.123~0.852)。结论:女性AMI患者心功能差,接受β受体阻滞剂和单纯介入治疗的比例均低于男性,且所有女性AMI患者和女性STEMI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1.
李慧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1):597-598
目的 探讨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1例,并以银屑病PASI评价疗效。结果 51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愈12例(23.5%),显效32例(62.8%),有效(9.8%),无效2例(3.9%),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86.3%。疗程结束时平均照射剂量为(1.42±0.14)J/cm^2,平均照射次数为(24.47±4.36)次,累计照射剂量平均为(25.46±6.46)J/cm^2。有4例患者出现皮肤发红肿胀、灼热感、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 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1541例均为寻常型银屑病,其中男性858例,女性683例,男女之比为1.26:1。男女均以20~24岁为发病高峰,10~14岁间发病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20~24岁间发病者男性高于女性。本组最低发病年龄为4个月,最高发病年龄为82岁。由于扁桃体炎,感冒为诱因而导致发病者435例,占诱因较清病人中的59.73%(435/729),超过1/2以上。对1541例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诱因与疹型间关系统计分析看到,滴状型发病诱因多与扁桃体炎、感冒有关,与国外某些学者报告一致。而斑状型诱因多不清或略与外伤,受潮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诊断为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2例,其中益赛普组20例,阿维A组22例,按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对疗效进行评分。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12周后,益赛普组PASI30、PASI60、PASI90的比例高于阿维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靶向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可分为Ⅰ型和Ⅱ型2种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对银屑病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关性的研究积累了一些资料。目前认为HLA-DRB1*07是与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尚未见有维吾尔族银屑病患者HLA-DRB1*07频率的研究报道。文中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与HLA-DRB1*07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对200例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并与200例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分析了携带该基因的银屑病患者与其家族史的相关性。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组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Ⅰ型寻常型银屑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银屑病家族史患者与无银屑病家族史的患者HLA-DRB1*07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DRB1*07等位基因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南省银屑病住院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其临床特点,为银屑病病因及临床治疗提供合理参考。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在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确诊为银屑病的190例住院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SPSS17.0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的男女比例3.13:1,患者年龄集中在40~70岁;银屑病类型以寻常型最多(64.73%),红皮病型次之(1S.42%);银屑病类型在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能回忆明确诱因的患者有19例,其中因药物诱发最多(5例),喝酒(4例)诱发次之;96例银屑病患者的伴发症中以心血管系统疾病较多(24.21%)。结论:银屑病患者住院的季节性不明显;住院人数男性多于女性;中重度患者应综合考虑临床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个体因素等制定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包头市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HLA-DRB1*07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法,检测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80名健康对照者的等位基因频率。并相互比较。结果 ①HLA-DRB1*07与包头市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OR=2.72)②HLA-DRB1*07在Ⅰ型、Ⅱ型寻常银屑病患者中分布无差异(X^2=0.16,P〉0.05)。结论HLA-DRB1*07可能是寻常型银屑病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17.
498例儿童白癜风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强  高天文  李春英  王秋枫  卢涛 《医学争鸣》2001,22(24):2300-2302
目的:总结及分析儿童白癜风患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比较与成人白癜风的异同点。方法:就诊于西京医院皮肤科专病门诊的白癜风患认真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病期和活动性,皮损部位、单双侧及面积,家族史、发病季节、诱因及伴发疾病,对照组选择白癜风患年龄大于18岁。结果:儿童共498例,其中男性243例(48.9%),女性254例(51.1%),平均年龄为7.7岁,75%患在3岁-11岁范围内,平均 病程17月,累及头颈部最多,153例占36%,对照选择成人共949例,皮损部位以泛发型最多,392例占41.4%。儿童神经节段型79例(16%),明显高于成人95(10%)。儿童有阳性家族史36例(7.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占4.6%,伴发晕痣17例(3.4%),而成人伴发晕痣仅为0.9%。结论:儿童白癜风同成人白癜风比较有许多不同的临床特点,多方面的数据提示儿童白癜风的一个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中自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19例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治疗前,MTX治疗8周后及19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IL-8的表达。结果IL-8在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中治疗前的表达水平为76.84±31.05pg/ml,经过MTX治疗8周后的表达水平为43.25±31.64pg/ml,正常对照者的表达水平为34.79±15.75pg/ml。IL-8在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治疗前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者的表达水平(P〈0.01),治疗后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者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能抑制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8的表达,这可能是MTX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郑志广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156-157
目的观察分析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中医药内外结合辨证治疗。结果本组96例,2个疗程痊愈48例,3个疗程治愈16例,总计治愈64例;2个疗程有效20例,3个疗程有效5例;无效7例。治愈率66.66%,无效7.29%。总有效率92.71%。结论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云南籍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HLA-DR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与链球菌相关联的云南籍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HLA-DR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HLA-DR基因对免疫应答的遗传调控是否可影响链球菌感染后银屑病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探讨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发病的免疫遗传机理及遗传学的分子基础·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式反应(PCR-SSP)技术,对30例云南汉族咽部未检出致病性链球菌银屑病患者及39例云南汉族健康对照进行HLA-DR基因分型,计算各等位基因RR值,并与36例咽部检出致病性链球菌的云南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