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河南省1991年至2010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全省预防控制甲肝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河南省1991年至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甲肝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每5a为1个时间段,共4个时间段)。结果:河南省近20a甲肝发病率由1992年最高时的58.52/10万下降到2010年的2.24/10万,呈连续下降趋势。4个时间段里,除发病率较高的1991年至1995年有明显的秋冬季高峰外,随着发病率的下降,发病的秋冬季高峰逐渐削平;0~9岁儿童病例占总病例的39.80%~49.18%;职业构成中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和中小学生病例占46.62%~57.14%。网络报告甲肝突发事件学校和幼托机构病例数占84.07%。结论:河南省近20a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学生和幼托儿童仍是发病的主要人群。做好甲肝疫苗的基础免疫,并在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人群中开展甲肝疫苗接种,加强甲肝监测以及做好甲肝突发事件的规范处置是河南省今后甲肝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梅州市1991~2002年病毒性甲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梅州市1991~2002年病毒性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的流行规律。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991~2002年年发病率平均为8.05/10万;自1994年起呈逐渐下降趋势,年发病率从1991年的29.24/10万下降到2002年的1.60/10万,下降了94.53%;年平均病死率为0.0l/10万;发病呈春夏季节性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96:1);199l~1998年以0~15年龄发病率最高,1995~2002年以25~40岁年龄发病率最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发病为主。结论 根据梅州市甲肝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提示今后应重点做好食源性及水源性甲肝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以及开展成年人接种甲肝疫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夏志才  曾庆秀  王辉 《中外医疗》2009,28(34):27-29
目的研究宣城市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全市甲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宣城市1990~2008年甲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0~2008年宣城市甲肝年均发病率为65.40/10万,发病率由1991年的241.15/10万降至2008年的2.00/10万;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也从1991年的65.41%下降到2008年的4.91%。病例以青少年为主,呈现主要感染年龄组逐渐由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转移的现象;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1.60∶1)。发病以农民、学生、工人和散居儿童占绝大多数,但学生和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则逐渐下降;全年均有发病,春季高峰逐渐被削平。结论宣城市甲肝防制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在做好低龄组儿童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还应注重青壮年等大年龄组人群的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宁夏西吉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西吉县甲肝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1年甲肝发病率12.42~102.32/10万,年均发病率为42.49/10万,以2009年最高.全县所辖19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散发和暴发并存,平均发病率白崖乡最高(75.94/10万),红耀乡最低(10.46/10万);发病年龄14岁以下占66.61%,15岁之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病例构成以学生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4.32%.结论 提高以学生为重点人群的甲肝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预防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平江区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平江区1991 ̄2005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平江区病毒性肝炎的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2.82/10万,甲肝为4.24/10万,乙肝为18.27/10万;具有春季相对多发、青壮年相对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城郊多于城区的特征;甲肝疫情具有典型的春季高峰,乙肝占病毒性肝炎的比重逐渐增多。结论总体疫情呈持续下降的势态,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是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夏志才  曾庆秀  王辉 《中外医疗》2009,(31):123-125
目的研究宣城市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全市甲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宣城市1990~2008年甲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0~2008年宣城市甲肝年均发病率为65.40/10万,发病率由1991年的241.15/10万降至2008年的2.00/10万;甲肝在病毒性肝炎中的构成比也从1991年的65.41%下降到2008年的4.91%。病例以青少年为主,呈现主要感染年龄组逐渐由低年龄组向高年龄组转移的现象;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1.60:1)发病以农民、学生、工人和散居儿童占绝大多数,但学生和散居儿童所占比例则逐渐下降;全年均有发病,春季高峰逐渐被削平。结论宣城市甲肝防制已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在做好低龄组儿童甲肝疫苗免疫接种的同时,还应注重青壮年等大年龄组人群的接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蓟县病毒性肝炎流行规律,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我们对天津市蓟县1991-2003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表明,1991-2003年共报告肝炎病例6010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9.47/10万,通过推广甲肝、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90年代以来蓟县病毒性肝炎发病明显下降,2003年报告发病率为45.54/10万,较1991年下降了74.12%,未形成周期性流行年。乙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逐渐上升,至2003年已占我县病毒性肝炎的首位(55.34%),甲肝及未分型肝炎发病明显下降,肝炎的秋季发病高峰逐渐消失。此结果为我县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27-130
目的?分析沈阳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控甲肝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年1月~2018年12月沈阳市的甲肝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结果2014~2018年沈阳市共报告甲肝1005例,甲肝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326/10万。年发病率分别为2.5163/10万、2.9654/10万、3.5701/10万、1.8331/10万、1.2780/10万,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94,P<0.001)。7月份为发病的最高峰,病例数占总数的14.63%;病例主要集中在城区(71.64%);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9:1;发病年龄以25~54岁为主,共775例,占病例总数的77.11%;病例的职业分布主要为家务及待业人员(458例)和干部职员(152例),占病例总数的60.69%。?结论?沈阳市2014~2018年甲肝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建议继续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众预防甲肝意识;积极开展成人甲肝疫苗接种工作,从而有效降低全市甲肝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梅县 1990~ 2 0 0 1年甲型肝炎的流行规律 ,为制订预防控制甲肝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90~ 2 0 0 1年梅县发生的甲肝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型肝炎的发病率自 1993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 ,从 1999年至现在更控制在 3/ 10万以下 ;1990~ 1992年甲肝发病呈春夏季节性高峰 ,而 1993~ 2 0 0 1年季节分布不明显 ;男性发病高于女性 (1 96∶1) ;1992年以 10~ 15岁年龄段发病最高 ,1995~ 2 0 0 1年以 30~ 4 0岁年龄段发病最高 ;1992年以学生、农民、散居儿童发病为主 ,1995~ 2 0 0 1年以农民、学生、工人发病为主。结论 甲型肝炎发病分布特征的变化是以接种甲肝疫苗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结果。提示今后应重点做好食源性及水源性甲肝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及开展成年人接种甲肝疫苗。  相似文献   

10.
应波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6):692-694
目的了解2010年宁波市慢性疾病发病情况,用于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宁波市通过慢性疾病检测网络直报系统上报的慢性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慢性疾病发病率高低依次为:恶性肿瘤(324.12/10万)、脑卒中(263.67/10万)、糖尿病(229.15/10万)及冠心病急性事件(24.0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40岁以上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60~、70~岁达到高峰,而后随着年龄增大而下降。讨论医务人员需进一步加强慢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以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