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及CK-MB值,并进行比较,以评价两者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抑制法检测38例病毒性心肌炎、20例非心肌炎患儿和20例健康体检小儿血清cTnI,CK-MB。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和CK-MB阳性率分别为81.6%,55.2%,明显高于非心肌炎组(5%,30%)和对照组(0)(P<0.05)。结论:血清cTnI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是一项极具临床价值的心肌炎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肌钙蛋白Ⅰ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及CK-MB值,并进行比较,以评价两者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抑制法检测38例病毒性心肌炎、20例非心肌炎患儿和20例健康体检小儿血清cTnI,CK-MB.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和CK-MB阳性率分别为81.6%,55.2%,明显高于非心肌炎组(5%,30%)和对照组(0)(P<0.05).结论血清cTnI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K-MB,是一项极具临床价值的心肌炎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酶速率法测定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1例非心肌炎患儿和45例健康体检小儿的血清cTnI及CK—MB阳性率。结果3组间血清cTnI比较和CK—M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Х^2=72.21,P〈0.05;Х^2=35.24,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CK—MB阳性率较cTnI阳性率低(Х^2=4.32,P〈0.05);非心肌炎组cTnI阳性率低于CK-MB阳性率(Х^2=21.09,P〈0.05);对照组血清cTnI和CK—MB阳性率均为0。血清CK—MB阳性率随病程延长下降,病程在1周内血清cTnI阳性率高于血清CK—MB阳性率(Х^2=4.50,P〈0.05)。结论测定cTnI对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
朱华  梁妍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0):1180-118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生长因子(NGF)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VM患儿)血清中表达,旨在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38例急性期VM患儿血清,进行连续检测,即在病程1、2、4周时各检测1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GF-1、NGF水平,测定病程不同时期VM患儿两个指标水平变化,并与38例健康患儿作对照。结果:血清IGF-1、NGF水平在VM患儿病程1、2、4周表达水平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均<0.05),随着病程延长,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结论:IGF-1、NGF可能参与VM发病机理中的细胞凋亡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钙蛋白T( c Tn T)、肌酸激酶同工酶- MB( CK- MB)对病毒性心肌炎( VM)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一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和免疫抑制法,对5 3例不同病程VM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 Tn T和CK- MB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VM患者血清c Tn T和CK- MB的阳性率分别为49.0 6%和32 .0 8%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 ) ;病程小于6个月的VM患者,血清c Tn T和CK- M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6个月以上病程的VM患者( P<0 .0 1 )。结论:c Tn T和CK- MB是心肌细胞急性损伤时比较敏感的指标,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酶速率法测定5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1例非心肌炎患儿和45例健康体检小儿的m清cTnⅠ及CK-MB阳性率.结果 3组间血清cTnⅠ比较和CK-MB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72.21,P<0.05;χ2=35.24,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CK-MB阳性率较cTnⅠ阳性率低(χ2=4.32,P<0.05);非心肌炎组cTnⅠ阳性率低于CK-MB阳性率(χ2=21.09,P<0.05);对照组血清cTnⅠ和CK-MB阳性率均为0.血清CK-MB阳性率随病程延长下降,病程在1周内血清cTnⅠ阳性率高于血清CK-MB阳性率(χ2=4.50,P<0.05).结论 测定cTnⅠ对于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心脏肌钙蛋白Ⅰ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分层法测定146例病毒性心肌炎和138例非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结果 血清cTnI阳性率为89.7%,明显高于非心肌炎组2.17%.结论 血清cTnI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一项极具临床价值的心肌炎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近5年来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0例分别于入院后2 h、24 h、72 h、7 d抽取肘静脉血对其血清中cTnI和肌酸肌酶-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浓度进行测定,同时观察其动态水平变化.结果 血清中cTnI和ck-MB均升高.但cTnI较ck-MB有出现时间早,诊断时间窗更宽等特点,在评价心肌损伤敏感度方面cTnI优于ck-MB(P<0.01).结论 血清cTnI水平可反映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是一个较理想的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可作为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及56例VMC患儿血清中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结果对照组20例cTnI及CK-MB均在正常范围;56例VMC患儿(VMC组)cTnI及CK-MB分别为(3.10±1.76)μg/L、(29.88±14.27)I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193、6.064,P均小于0.001),cTnI及CK-MB均阳性者23例,均阴性者4例,cTnI阳性但CK-MB阴性者28例,而cTnI阴性但CK-MB阳性者仅1例;cTnI阳性率(91.1%)明显高于CK-MB(42.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20.443,P<0.001).结论测定cTnI对诊断心肌损伤具有高灵敏性及特异性,有利于VM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M)患儿血清微小RNA-1(miR-1)和微小RNA-146b(miR-146b)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86例V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49例)与重度组(37例),同时选取正常儿童52人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组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心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采用RT-PCR法测定血清中miR-1、miR-146bmRNA表达,Logistic多因素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1、miR-146b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M患儿CK-MB、LDH1、cTnI、TNF-α、IL-1β、CD8、miR-146bmRNA升高,随着病情加重,其水平逐渐升高(P0.05);CD3、CD4、CD4/CD8、LVEF、miR-1mRNA水平降低,随着病情加重,其水平逐渐降低(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性分析显示,CK-MB、cTnI、CD4/CD8、LVEF、miR-1、miR-146b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与CK-MB、cTnI呈显著性负相关,与LVEF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miR-146b与CK-MB、cTnI呈显著性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VM患儿血清miR-1表达降低、miR-146b表达升高,且与心肌损伤相关,通过测定其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定VM患儿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心肌肌钙蛋白I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测定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脏肌钙蛋白I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分层法测定146例病毒性心肌炎和138例非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结果血清cTnI阳性率为89.7%,明显高于非心肌炎组2.17%。结论血清cTnI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一项极具临床价值的心肌炎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脏肌钙蛋白I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分层法测定146例病毒性心肌炎和138例非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结果血清cTnI阳性率为89.7%,明显高于非心肌炎组2.17%。结论血清cTnI反映心肌细胞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是一项极具临床价值的心肌炎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郭美珍  陈先荣  罗媛青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97-99,102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及病情观察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05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入院后1、2、3周及3个月时的cTnI和心肌酶谱的动态分析;cTnI阳性率与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病理检查诊断率的对照分析;cTn1与心电图(ECG)、及病程关系的分析。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各检测期内血清cTnI的阳性率(46.7%)较心肌酶谱各项目[肌酸激酶(CK)30.4%、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5.2%、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9.8%、乳酸脱氢酶(LDH)12.8%、a-羟丁酸脱氢酶(a-HBDH)12.3%]显著增高(P<0.005,P<0.05);cTnI阳性率(46.7%,49/105)与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诊断率(43.3%,1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阳性组ECG正常率(10.2%,5/49)明显低于阴性组(25%;14/56)(P<0.05);cTnI阳性组3个月的总治愈率(65.3%,32/49)明显低于阴性组(91.1%,51/56)(P<0.005)。结论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中cTnI可取代传统的心肌酶谱测定;cTnI具有与心内膜心肌活检同样重要的诊断价值;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情观察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及56例VMC患儿血清中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结果对照组20例cTnI及CK-MB均在正常范围;56例VMC患儿(VMC组)cTnI及CK-MB分别为(3.10±1.76)μg/L、(29.88±14.27)I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193、6.064,P均小于0.001),cTnI及CK-MB均阳性者23例,均阴性者4例,cTnI阳性但CK-MB阴性者28例,而cTnI阴性但CK-MB阳性者仅1例;cTnI阳性率(91.1%)明显高于CK-MB(42.9%),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20.443,P<0.001)。结论测定cTnI对诊断心肌损伤具有高灵敏性及特异性,有利于VM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心肌线粒体IgG和格林-巴利综合征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根据格林 -巴利综合征 (GBS)患儿以周围神经损伤为主 ,伴有中枢神经的免疫病理改变 ,并合并多脏器的功能紊乱及损害探讨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儿心脏是否存在自身免疫现象。方法 采用ELISA检测 32例格林 -巴利综合征患儿 ,112例病毒性心肌炎 (VM)患儿和 6 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心肌线粒体IgG (AMMIgG ) ,并检测了GBS的脑脊液 (CSF)中髓鞘碱性蛋白 (MBP)IgG和寡克隆IgG。结果 GBS组血清线粒体IgG阳性率6 8 75 % ,VM组 5 6 2 5 % ,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 6 0例全部阴性。表明GBS在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受累的同时也有心脏的损害 ,且心肌受损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组。GBS与VM组间血清AMMIgG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1 5 93,P >0 0 5 )。 8/2 2例阳性者有CSF中MBP -IgG出现 ,GBS患儿血清AMMIgG阳性者与阴性者间的CSF中寡克隆IgG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6 4 ,P <0 0 2 0 。GBS患儿血清AMMIgG阳性者CSF中寡克隆IgG阳性率 6 2 5 %低于阴性者的 18 75 %。结论 提示部分GBS患儿存在心肌免疫性损伤。因此 ,必要的AMMIgG检测 ,有助于了解GBS患儿心脏功能和体内的免疫状态 ,并起到监测自身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军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0):1874-1874,1880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多年来肌酸激酶(CK-MB)测定被认为是判断心肌损伤的重要检测手段.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高度特异、敏感的反映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本研究通过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及CK-MB,探讨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研究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的变化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 2 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 40例非心脏疾患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Ⅰ ,并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 -MB比较。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Ⅰ(1 .2 4± 0 .46)明显高于非心脏疾患患儿 (0 .49± 0 .2 8) ,(P <0 .0 1 )。且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经心肌营养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Ⅰ显著降低 ,而CK -MB变化不显著。结论 :心肌肌钙蛋白Ⅰ是诊断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敏感、特异、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血清心肌肌钙蛋白与血清CK-MB水平诊断心肌炎性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建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测定小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I)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水平;同时观察42例临床拟诊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及血清CK-MB水平.结果 28只病鼠中19例(67.85%)cTnI升高,17例(60.71%)cTnI升高,6例(21.42%)CK-MB升高;42例患者中26例(61.9%)cTnI升高,16例(38.1%)cTnT升高,2例(4.76%)CK-MB升高.结论测定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探查心肌炎性损伤远较血清CK-MB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联合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M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1例病毒性心肌炎和82例非病毒性心肌炎(NVMC)患儿及5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CK-MB及cTnI检测.结果 VMC组CK-MB及cTnI结果与NVMC组及正常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CK-MB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4.90%和89.39%;cTnI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31%和96.21%.结论 cTnl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优于CK-MB,CK-MB联合cTnl可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效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血清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发光免疫分析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结果:CK-MB轻度升高组(Ⅱ组)中,cTnI在正常范围;而CK-MB显著升高组(Ⅲ组)中,cTnI升高。结论:血清cTnI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