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异种骨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过适当处理既能保留骨诱导作用,并作为骨支架使其具有骨传导作用。检测猪源性骨支架材料与人源性骨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无明显差异,为猪源性骨支架材料取代人源性骨支架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03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实验室(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人源性、猪源性骨支架材料(为课题组前期制备);脂肪源间充质细胞(前期培养)。②实验方法及评估:体外细胞毒性实验:提取人源性、猪源性骨支架材料浸提液,用此浸提液培养脂肪源间充质细胞,并用无浸提液的DMEM培养基做对照,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人源性、猪源性骨支架材料皮下植入试验:于8只新西兰大白兔皮下,脊柱左侧植入异种骨支架材料,右侧植入同种异体骨支架材料。分别于4,8,12,16周将植入材料连同周围组织取出,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及电镜观察。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①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在同一时间点,浸提液组、正常培养组细胞生长状况均良好,未见明显细胞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3组细胞G1、G2、S期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皮下植入实验结果:组织切片光镜及电镜观察,4周两种植入材料周围均见结缔组织包绕,有大量巨噬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材料表面光滑,与结缔组织界限清楚;8周时炎症反应减轻,可见部分材料开始降解,材料表面稍显粗糙,有少量结缔组织长入材料内部;12周炎症反应基本消失、材料降解明显、异位成骨趋势明显,材料表面更加粗糙,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长入材料;16周均无炎症反应,两种材料大部分降解,并且猪源性骨支架材料降解更为迅速,均有新骨形成,材料表面粗糙程度较12周时为甚,骨支架材料基本消失。结论:猪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人源性异种骨支架材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背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是构建类似人体骨组织结构和性能的组织工程支架。目的:对比观察猪骨支架材料与人骨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力学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3/12 在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和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试验室完成。材料:新鲜健康成人尸体 4 具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接收点提供,家属知情同意。市售低温深冻 6 个月的成年猪6 只。方法:取人和猪髂骨,剔除软组织,刮除骨髓和骨膜,用锯骨机将松质骨切成 5 mm× 5 mm×40 mm 左右的骨条,超声清洗、H2O2和乙醇浸泡、甩干、冻干、辐照处理得到猪骨支架材料和人骨支架材料。主要观察指标:对两种支架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对比两种支架材料孔隙率、蛋白质和钙、磷含量及力学性能。结果:扫描电镜下两种材料均具有骨本身的骨小梁、小梁间隙及骨内管腔系统,具有天然网状结构。三维支架系统形态完整,其中猪骨支架材料较人骨支架材料具有更多的三维孔隙,2 种材料的孔隙大小接近,均在400 μm左右。猪骨支架材料孔隙率高于人骨支架材料(P < 0.05),蛋白质含量低于人骨支架材料(P < 0.05),钙、磷含量与人骨支架材料相当(P > 0.05)。两种支架材料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猪骨支架材料在理化性能和力学性能方面与人骨支架材料极相近。  相似文献   

3.
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内生物学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杰  郑启新  郭晓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49-51,i0003
目的:对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1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讨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3-08/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过敏试验:20只豚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只豚鼠脊柱两侧皮内注射等体积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浸提液、生理盐水及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记录激发部位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该两组腹腔分别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4,24,48及72h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③植入试验: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植入6只新西兰大白兔肌肉内,1,4及8周切取材料周围0.5cm处肌肉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 结果:①过敏试验结果:皮内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动物皮肤无红斑水肿,注射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出现中度以上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阴性对照组未见毒性症状,试验组4h后仅1只有轻微的运动减少,24h后恢复正常。③植入试验结果:所有试验动物伤口均一期愈合。 结论:聚(丙交酯-乙交酯)[天冬氨酸-聚乙二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新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重组合异种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合异种骨(RBX)在良性骨肿瘤和骨瘤样变术后骨残腔中的应用情况,并且与自体骨移植进行比较,进一步来评价RBX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1例良性骨肿瘤和骨瘤样变患者,其中RBX组15例,自体骨移植组6例,行病灶清除,植入RBX和自体骨于残腔中,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成骨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RBX具有较强的诱导成骨的能力,成骨迅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结论】RBX不失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植骨材料。在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RBX和自体骨,扬长避短,达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成为组织工程合适的三维支架材料,关键在于支架材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实验应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丝纤维制备三维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并探索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6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和骨科实验室完成。①用全物理相过程制备三维疏松多孔的丝素蛋白支架材料,将鼠骨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上述载体材料体外复合培养。②观察指标:应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材料复合生长情况;复合培养1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了解材料有无致畸性;在培养第2,4,6,8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诱导培养条件下在第2,4,6,8天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了解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①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材料为疏松多孔结构,孔隙大小较均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和生长。②复合培养条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周期未受材料的影响,未检测到有异倍体细胞。③MTT法检测显示细胞增殖未受材料的影响,诱导培养条件下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显示其未受到材料的影响结论:用全物理相过程可初步制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好孔隙率的三维疏松多孔的天然支架材料,其有望作为组织工程理想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盐与异种骨构建组织工程载体的适宜浓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研究认为,载体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载体的功能。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盐凝胶与去抗原异种骨构建组织工程载体的生物学性能。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材料:海藻酸盐,氯化钙,骨髓基质细胞,异种骨。方法:取小牛松质骨,制成骨粒,脱脂、脱蛋白,真空冻干;选择孔隙直径在300~500μm左右的骨粒,环氧乙烷消毒。将提纯后的海藻酸钠以DMEM培养液为溶剂,配制成0.5%,2%,8%和16%的海藻酸钠DMEM溶液;将诱导后的骨髓基质细胞以1×1012L-1浓度等体积与海藻酸钠DMEM溶液充分混合,在0.5MPa的负压状态下复合,使细胞悬液充分占据松质骨的空隙,以50g/L的葡萄酸钙浸渍30s,以使海藻酸钠获得交联。置于CO2培养箱中,培养4d。观察异种骨孔隙中凝胶复合情况及其中细胞生长情况。观察不同藻酸密度复合松质骨粒中细胞生长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海藻酸盐凝胶与去抗原异种骨复合情况,复合后的载体中细胞生长状态和基质分泌情况。结果:海藻酸盐的浓度为0.25%,1%时,凝胶在异种骨中均匀复合,浓度为4%和8%时藻酸仅复合在松质骨表面。体外培养4d后,0.25%海藻酸盐复合异种骨的表面大部分凝胶脱落,1%的海藻酸盐均匀复合在异种骨的骨孔中,细胞形态饱满,基质分泌;4%的海藻酸盐中,细胞生长受到限制;8%的凝胶的质地不均匀,无法见到细胞结构。结论:1%的海藻酸盐适宜与异种骨复合构建骨组织工程载体。  相似文献   

7.
背景:异种脱蛋白松质骨因其来源广泛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有望成为较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不同处理方法可使其免疫原性和力学性能产生差异.目的:对异种脱蛋白松质骨的制备工艺及免疫学和力学性能进行论证.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8-02/10在黑龙江省纤维化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取成年猪新鲜股骨远端松质部分,所截取骨块内不含软骨及皮质骨成分,初制为3 cmx0.5 cm×0.5 cm大小,其长轴与所取松质骨骨小梁排列方向一致,取材各骨块的表观孔隙密度基本相同.方法:骨块于1:1氯仿甲醇液脱脂24 h,50℃蒸馏水震荡冲洗,体积分数为012的H202浸渍24 h.反复3次.将处理后的骨块蒸馏水于室温下浸泡透析24 h,烘干.主要观察指标:大体形态结构和组织学特点,氨基酸含量,生物力学性能.结果:经脱蛋白处理的松质骨立体空间结构并无大的破坏,由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网架构成大小不等、相互交通、开放的孔隙和高度的孔隙间连接.材料中胶原类氨基酸与新鲜松质骨无明显差异,而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蛋氨酸波峰消失.脱蛋白松质骨弹性模量高于新鲜松质骨(P<0.05).结论:异种脱蛋白松质骨具有良好的孔隙与孔隙率,低免疫原情况下可以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理想的支架材料必须对机体无毒性,无免疫排斥反应,并能适时地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能否长期存留体内并发挥功能值得研究。 目的:观察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植入鼠体内后机体局部组织生物相容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实验于2006-03/2006-07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选用18只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202)g,雌雄各半:1只昆明小鼠,体质量20g:1只雌性家兔,体质量2.5kg,以上实验动物均由吉林大学基础医院实验动物部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猪松质骨(髂骨)为市售。实验用IMDM培养基为美国Hycolone公司产品,FBS购自美国GIBCO公司,四甲基偶氮唑盐及ConA均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方法:采用猪髂骨制备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①采用随机抽签法将BALB,C小鼠分成支架材料植入组、异种骨植入组及对照组,每组6只。支架植入组将支架植入到BALB/C小鼠的下肢肌肉内,异种骨植入组将昆明鼠骨植入到BALB/C小鼠下肢肌肉内,对照组仅将局部肌肉损伤。②术后21d取材料植入部位及周围组织,大体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观察材料与组织相容性:采用刀豆蛋白A诱导各组脾淋巴细胞转化,酶联免疫检测仪在λ570nm波段检测并记录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以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评估各组小鼠免疫功能,即采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λ570nm波段检测并记录各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杀伤率。 主要检测指标:①植入物周围组织相容性。②刀豆蛋白A诱导后淋巴细胞刺激指数。③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各组细胞杀伤率。 结果:18只BALB/C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  相似文献   

9.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血管化的研究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随着骨组织工程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面积骨缺损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目的:介绍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细胞因子、支架材料的特性及材料血管化情况。 方法: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血管化”为中文关键词,以“bone tissue engineering,scafold, vasculariza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选择与骨组织工程学概述、支架材料和血管化方面相关的文章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因子的应用、支架材料的性能及血管化程度均对组织工程骨成功修复骨损伤产生着重要影响。适宜的种子细胞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基础,细胞因子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三维结构的支架材料对于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组织长入、成骨方式和血管化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每种支架材料都有其不足之处,所以可以通过将多种材料进行复合达到综合效应来满足临床需求。另外也要积极寻求新的材料制备工艺和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以制造出更加优良的支架材料。但血管化仍然是骨组织工程要面对的重大考验。目前所应用的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如利用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化时,易造成代谢异常患者病情恶化等情况发生;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易导致其他部位形成创伤和畸形,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三嵌段高分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探讨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3-08/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过敏试验:20只豚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只豚鼠脊柱两侧皮内注射等体积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浸提液、生理盐水及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记录激发部位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该两组腹腔分别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4,24,48及72h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③植入试验: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植入6只新西兰大白兔肌肉内,1,4及8周切取材料周围0.5cm处肌肉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①过敏试验结果:皮内注射浸提液及生理盐水动物皮肤无红斑水肿,注射体积分数为0.05的甲醛溶液出现中度以上红斑水肿。②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阴性对照组未见毒性症状,试验组4h后仅1只有轻微的运动减少,24h后恢复正常。③植入试验结果:所有试验动物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聚(丙交酯-乙交酯)犤天冬氨酸-聚乙二醇犦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新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异种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处理相对简单容易,处理后骨支架保留原有骨的微结构,具有良好的促成骨、骨传导及骨诱导活性。目的:检测自制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质及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脱蛋白、脱脂、脱钙,深低温冻存制备猪源性松质骨支架材料。组织学检测松质骨处理前后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及计算孔隙直径,采用液体置换法检测支架材料的孔隙率,体外降解速度,能谱分析及体外复合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结果与结论:处理后的松质骨支架材料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孔隙直径150.8-306.7μm,孔隙率84.5%-89.7%。材料在前6周降解速度稍慢,6周后材料降解率曲线基本呈线性且降解速度明显加快,10周时材料接近完全降解,降解率达92.8%。松质骨支架材料孔隙大小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表明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性能良好,细胞相容性良好,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12.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寻找理想的支架材料是目前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阐述了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天然支架材料,人工合成支架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些材料的优缺点,并展望了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关键的问题是建立血管网,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氧气及营养物质,并为机体提供代谢途径。 目的:综述近年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特点,并着重介绍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 方法:以“骨组织工程,血管化,支架材料,复合支架材料”为中文检索词,以“bone tissue engineedng,vascularization,scaffold,compositescaffold”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1年1月至2014年1月的相关文章,将所有文章进行初步筛选后,对保留的文章进一步详细分析、归纳并总结。 结果与结论:按照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人工合成材料、天然衍生材料和复合支架材料,单一支架材料难以作为最理想的材料修复骨缺损,复合支架材料能在不同程度上弥补单一支架材料的缺陷,因此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由单一材料发展为复合材料,并呈现人工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有机结合的趋势。但复合支架材料在临床应用中仍然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控制复合材料比例,使材料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的生长速率相适应,保持复合材料的多孔隙和高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4.
骨组织工程支架研究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理想骨组织工程支架所需满足条件的基础上,从材料的选取、设计、制备等方面就其发展现状做出了简要总结.国内外大量的实验证实了骨组织工程支架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优越性.然而,目前构建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还很不完善,在力学性能、降解速度、结构形态、生物活性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骨组织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和进步,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将会具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从来源上说可分为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两大类,每类材料又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每种支架材料各有其优缺点,虽然现有的支架材料仅能达到理想支架材料要求的一部分,但通过优缺点的分析为组合最优化的支架提供必要的素材。对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陶瓷材料、聚合物类材料、天然生物衍生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种类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仅在细胞黏附、增殖和新骨组织形成中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撑,而且还起到模板作用,引导组织再生和控制组织结构.寻找一种既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又具有特定形状的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聚合物及无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这些材料的优缺点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培养进行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5在教育部省部共建新疆民族与地方高发病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取新生小牛股骨下端松质骨,锯成15mm×5mm×5mm大小骨块,经1∶1氯仿,HCl,H2O2和PBS NaOH NaN3混合液等物理化学处理,制成去抗原异种松质骨载体。②选用清洁级健康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只,抽取骨髓,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将传代至第3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每孔加入5mm×5mm×3mm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一块。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每组4孔。于4,8d后进行处理,用于观察及检测。③通过扫描电镜、MTT测试法、考马斯亮蓝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法,观察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对细胞生长、增殖及功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能在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上黏附、增殖,细胞形态良好。②骨髓基质细胞在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生长结果:扫描电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生长良好。③实验组于接种后4和8d骨髓基质细胞增殖、蛋白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值)分别为0.50±0.03,0.78±0.10,0.44±0.02和0.73±0.14,1.21±0.07,0.59±0.03,与对照组(0.51±0.02,0.80±0.15,0.45±0.01;0.70±0.11,1.20±0.04,0.60±0.02)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去抗原异种松质骨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增殖和蛋白质合成无不良影响,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明显的干扰作用,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无影响,即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无细胞毒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8.
去抗原异种松质骨作为骨组织工程载体的可行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与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培养进行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05在教育部省部共建新疆民族与地方高发病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取新生小牛股骨下端松质骨,锯成15mm&;#215;5mm&;#215;5mm大小骨块,经1:1氯仿,HCl,H2O2和PBS+NaOH+NaM混合液等物理化学处理.制成去抗原异种松质骨载体。①选用清洁级健康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只,抽取骨髓.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将传代至第3代细胞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每孔加入5mm&;#215;5mm&;#215;3mm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一块。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每组4孔。于4,8d后进行处理.用于观察及检测。③通过扫描电镜、MTT测试法、考马斯亮蓝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法,观察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对细胞生长、增殖及功能表达的影响。 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生长情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能在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上黏附、增殖,细胞形态良好。②骨髓基质细胞在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生长结果:扫描电镜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在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生长良好。③实验组于接种后4和8d骨髓基质细胞增殖、蛋白质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值)分别为0.50&;#177;0.03.0.78&;#177;0.10.0.44&;#177;0.02和0.73&;#177;0.14,1.21&;#177;0.07,0.59&;#177;0.03,与对照组(0.51&;#177;0.02.0.80&;#177;0.15,0.45&;#177;0.01;0.70&;#177;0.11.1.20&;#177;0.04,0.60&;#177;0.02)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去抗原异种松质骨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增殖和蛋白质合成无不良影响,对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明显的干扰作用,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无影响,即去抗原异种松质骨材料无细胞毒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9.
背景:脱矿骨基质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具备骨诱导及骨引导的生物支架材料之一。 目的:总结脱矿骨基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65年1月至2013年5月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FMJS数据库有关脱矿骨基质及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Scaffold material, Groowth factor, Cells,drugs",中文检索词为"脱矿骨基质,支架材料,生长因子,细胞,药物",根据纳入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保留34篇密切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是组成组织工程骨的主体,而脱矿骨基质既具备骨诱导性又具备骨引导性,可为骨组织细胞的修复提供空间,又可与生物活性因子、活细胞、抗生素等在体外构建成复合体,植入骨内促进骨缺损的愈合。但这一技术也面临着脱矿骨基质与各种物质的配比、消毒、保存成骨活性及抗原性的消除等问题,充分了解脱矿骨基质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可为其服务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