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后 2小时血糖 (PG2h)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3 7例患者实施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抽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 2小时静脉血。结果 :以空腹血糖作为主要诊断指标 ,空腹血糖为≥ 6.1mmol/L及 <7mmol/L时 ,结合PG2h血糖 ,则有 3 .76%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只使用PG2h血糖作为诊断指标 ,则有 3 .3 2 %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若只使用空腹血糖作为诊断指标 ,则有 3 9.3 8%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 :应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和PG2h血糖 ,以提高糖尿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后 2小时血糖 (PG2h)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 3 7例患者实施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抽取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 2小时静脉血。结果 :以空腹血糖作为主要诊断指标 ,空腹血糖为≥ 6.1mmol/L及 <7mmol/L时 ,结合PG2h血糖 ,则有 3 .76%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只使用PG2h血糖作为诊断指标 ,则有 3 .3 2 %的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若只使用空腹血糖作为诊断指标 ,则有 3 9.3 8%糖尿病患者被漏诊。结论 :应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和PG2h血糖 ,以提高糖尿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名正常人分别空腹顿服甜菊甙1g及2g,测其负荷后血糖及血清胰岛素释放效应,并与空腹顿服75g葡萄糖后的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相对照。结果表明:空腹顿服甜菊甙1g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是低平曲线,说明无明显升血糖作用及促进胰岛素释放作用。与空腹顿服葡萄糖75g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相比,有显著差异。空腹顿服甜菊甙2g后,血糖及胰岛素释放效应表明,有明显升血糖及促进胰岛素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波  李栩  倪亚芳 《华夏医学》2004,17(6):881-883
目的:探讨自然人群血糖水平与血压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测量1828名社区居民血压,并进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高血压比率为38.5%。高血压人群空腹血糖、糖负荷2h血糖和血糖变异系数显著高于正常血压人群,即使是在糖耐量正常人群,血压仍在高于中位数血糖组显著升高。血压水平随糖代谢异常而显著升高。结论:自然人群中血压水平与血糖水平存在密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传统诊断糖尿病的方法是血糖水平测定(主要是空腹血浆葡萄糖、随机血浆葡萄糖和口服75 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浆葡萄糖水平),该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变异性大、需一定附加条件(空腹8 h以上或口服葡萄糖后2 h测定)等。2009年,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修订糖尿病诊断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糖与胰岛素释放的关系,以及血糖水平对由血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的影响。方法124例2型糖尿病在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24 h后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对血糖和胰岛素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分析空腹和餐后血糖的高低、峰值血糖的时相、血糖峰基比等对基础和刺激后胰岛素释放的影响。结果空腹血糖与IRT 5个时间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峰值水平(Imax)和峰基比(M/Bi)都有明显负相关;OGTT负荷后血糖与IRT的刺激后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特别是所有5点血糖及峰值血糖与1、2 h、峰值胰岛素水平和M/Bi呈负相关。但血糖峰基比(M/Bg)和5点胰岛素和Imax呈显著正相关。空腹血糖大于11.1 mmol/L者,其IRT的最高胰岛素浓度及峰基比仅为小于11.1 mmol/L的1/3(P<0.01);峰值血糖大于16.7 mmol/L者的Imax和M/Bi不足小于16.7 mmol/L者的1/2 (P<0.01~0.05);血糖峰基比大于两者Imax和M/Bi明显高于较小者(P<0.01);峰值血糖时相越延迟,Imax和M/Bi就越低。结论2型糖尿病高血糖(基础血糖或负荷后血糖)对由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96例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做进食100g标准粉馒头餐(相当于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空腹血糖(FPG)升高,2h平均胰岛素分泌量(MIS)呈先升高后下降改变,当FPG>10.0mmol/L,MIS曲线幅度低平;提示轻型或早期NIDDM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异常是胰岛素抵抗(IR);重型或晚期病人则是胰岛素分泌降低或不足。2h平均血糖增值(MPGI)在NID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在NIDDM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餐后葡萄糖清除能力下降是NIDDM重要特征,且与β细胞功能无关。推测NIDDM病人FPG升高与禁食后肝葡萄糖释放或内源葡萄糖产生过多有关,而餐后高血糖症可能与葡萄糖-胰岛素调节下靶细胞受体与受体后葡萄糖摄取和利用障碍或IR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甜味剂阿斯巴甜及其组分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对昆明(km)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km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分别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干预组灌胃给予2mg/g阿斯巴甜或天冬氨酸或苯丙氨酸+2mg/g葡萄糖或淀粉,对照组灌胃给予2mg/g葡萄糖或淀粉.尾静脉采血检测灌胃后0.5h、1h和2h血糖,比较各个时间点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斯巴甜组km鼠葡萄糖耐量实验餐后0.5h血糖及淀粉耐量实验餐后1h血糖均有明显下降,KKAy鼠在葡萄糖耐量和淀粉耐量实验中餐后0.5h、1h血糖和AUC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天冬氨酸组在km鼠葡萄糖耐量和淀粉耐量实验中餐后0.5h、1h血糖和AUC均有显著下降,KKAy鼠淀粉耐量实验餐后0.5h、1h、2h血糖和AUC均有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苯丙氨酸组km鼠葡萄糖耐量实验餐后0.5h血糖,AUC及淀粉耐量实验餐后0.5h、1h血糖,AUC均有明显下降,KKAy鼠在葡萄糖耐量和淀粉耐量实验中餐后0.5h、1h血糖和AUC均有显著下降.结论 无论是km小鼠还是KKAy小鼠在给予阿斯巴甜及其主要组分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后均不同程度地降低餐后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9.
不同氨基酸对小鼠血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氨基酸对昆明(KM)小鼠餐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KM小鼠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氨基酸组,每组15只;氨基酸组给予氨基酸(2g/kg)和葡萄糖(2g/kg)混合液灌胃,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2g/kg)灌胃,测定灌胃后0.5h、1h、2h的血糖水平。结果 1)摄入D-亮氨酸或L-亮氨酸后0.5h、1h、2h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明显低于对照组;与D-亮氨酸组相比,摄入L-亮氨酸后0.5h、1h和2h血糖及AUC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摄入D-苯丙氨酸或L-苯丙氨酸后0.5h血糖和AUC明显低于对照组;与D-苯丙氨酸组相比,摄入L-苯丙氨酸后0.5h血糖水平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2)摄入苯丙氨酸0.5h血糖和AU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摄入缬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后0.5h、1h血糖和AU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摄入亮氨酸、色氨酸后0.5h、1h、2h血糖和AU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3)摄入谷氨酰胺和丝氨酸后0.5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摄入甘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后0.5h、1h血糖和AU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摄入天冬氨酸、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及天冬酰胺组0.5h血糖水平与其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基酸可明显降低KM小鼠餐后血糖水平,其中亮氨酸降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3 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 mmol/L者行75 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 h血糖(PPG)代谢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 828例调查对象中,5.6 mmol/L≤FPG<7.0 mmol/L的IFG患者627例(A组),6.1 mmol/L≤FPG<7.0 mmol/L的IFG患者245例(B组).A组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37.00%(232/627),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3.76%)显著高于男性(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13.88%(87/627),女性T2DM患病率(9.52%)显著高于男性(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饮酒、收缩压和体质指数(BMI).B组人群中,IGT的患病率为41.22%(101/245),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5.71%)显著高于男性(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病率为20.82%(51/245),其中女性T2DM患病率(11.84%)显著高于男性(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和BMI.结论 以5.6 mmol/L和6.1 mmol/L为切点的IFG阶段,PPG代谢异常率分别为50.88%和62.04%,共同且可控危险因素为体质量.  相似文献   

11.
指尖血糖测试值与静脉血浆糖测试值的关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华郁  武雯  王翔  李恒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1048-1049
为了解静脉血浆糖与毛细血管血糖之间的关系 ,我们采用美国强生 Sure Step稳步倍加型快速血糖仪 ,对我科 74例患者进行了 75 g葡萄糖负荷 2 h测毛细血管血浆糖 ,并同时抽取静脉血做血糖测定对照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入组病人为 2 0 0 2年 6月至2 0 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服葡萄糖后2 h血糖在筛选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河南省1335例怀疑为糖尿病的人群进行血糖检测.结果空腹血糖与服糖后2 h血糖同时增高921例;仅服糖后2 h血糖增高1181例,260例为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结论在糖尿病诊断检测中,空腹血糖与服糖后2 h血糖有差异.单独检测服糖后2 h血糖在筛选糖尿病患者中有简便、快捷、准确、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①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2个月75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结果及其相关的临床因素。②方法对98例GDM孕妇于产后2个月行OGTT试验,根据结果进行再分类,分为糖尿病(DM)组21例、糖耐量减低(IGT)组24例和血糖正常组53例,对其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③结果DM组诊断为GDM的孕周早于其他两组,孕期的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血糖水平及OGTT中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F=4.40~8.30,q=3.19~5.75,P〈0.05)。DM组孕妇胰岛素使用率高于正常组(χ^2=5.47,P〈0.05),开始使用胰岛素孕周早于其他两组(F=4.97,q=4.39、3.19,P〈0.01)。④结论GDM孕妇中表现为发病早、GCT血糖值高、空腹血糖高、胰岛素使用率高者常预示产后糖代谢异常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芭尔糖和其主要成分赤藓糖醇对昆明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昆明小鼠和KKay糖尿病小鼠各按空腹血糖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葡萄糖耐量实验: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葡萄糖2mg/g,对照组仅给予葡萄糖2mg/g;2)淀粉耐量实验: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淀粉2mg/g,对照组仅给予淀粉2mg/g.比较各时间点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3)餐后胰岛素水平测定实验:芭尔糖组给予芭尔糖2mg/g+淀粉2mg/g,赤藓糖醇组给予赤藓糖醇2mg/g+淀粉2mg/g,对照组给予淀粉2mg/g,测定灌胃后1h血胰岛素水平.结果 赤藓糖醇组与葡萄糖组比较,无论正常小鼠还是糖尿病小鼠,餐后0.5h的血糖较对照组都有明显下降.赤藓糖醇组与淀粉组比较,正常小鼠餐后0.5h血糖和糖尿病小鼠餐后1h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无论正常小鼠还是糖尿病小鼠,赤藓糖醇餐后血糖曲线下面积较淀粉组明显下降.与淀粉组比较,芭尔糖组和赤藓糖醇组对昆明小鼠和KKay小鼠餐后1h血胰岛素的分泌作用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芭尔糖及其主要组分不升高餐后血糖,甚至降低餐后血糖和血糖曲线下面积,不增加胰岛素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关系,判定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性明显优于空腹血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的筛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石德美  蔡小玲 《吉林医学》2010,31(6):764-765
目的:正确认识血糖(BG)和尿糖(UG)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提高糖尿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170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尿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多数糖尿病患者尿糖与血糖测定值呈正相关,但部分患者检验结果尿糖阴性而血糖增高,部分患者空腹血糖阴性而餐后2h血糖超正常范围。结论:应同时检查尿糖、血糖,有时还需要检查餐后2h血糖,才能使诊断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100g馒头餐试验,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值进行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HOMA-β和HOMA-IR)进行计算。结果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与HOMA-IR(分别r=0.364,P<0.01;r=0.312 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r=0.358,P<0.01;r=0.344,P<0.01)呈正相关,与HOMA-β呈负相关(分别r=-0.442 P<0.01,r=-0.311 P<0.01)。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814 P<0.001)。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对空腹血糖有着较大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成年空腹受损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3年7月Medline(Pub Med)、Em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及Cochrane数据库收录关于生活方式干预对成年空腹受损患者空腹血糖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文献,由两位评价者按纳入、排除标准,根据Cochrane5.0.1系统评价员手册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最后运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仅有5篇研究被纳入Meta分析,且总体质量不高;与对照组比较,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及负荷后2 h血糖水平。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能能降低空腹血受损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负荷后2 h血糖水平,但由于纳入RCT研究较少,且研究间存在高异质性,生活方式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血糖水平影响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s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对我院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并住院控制血糖的52例患者行连续血糖监测(观察组),与同期49例未行连续血糖监测者(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最高血糖主要集中出现于每日8:00~10:00,每日最低血糖主要集中出现于22:00一次日6:00;其中观察组早餐后血糖高值出现于早餐后(1.6±0.5)h,午餐后(1.6±1.2)h,晚餐后(1.6±0.8)h。观察组糖代谢异常White分类A2组(经饮食控制。空腹血糖3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23例)血糖水平较A1组(经饮食控制,空腹血糖〈5.8mmol/L,餐后2h血糖〈6.7mmol/L;23例)高,血糖波动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空腹和服糖后血糖及乳酸变化,探讨消化系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糖代谢 紊乱表现及其机理。方法 测定45例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正常人员空腹血糖、空腹乳酸、 服糖2h后血糖和乳酸含量,并计算服糖2h后血糖和乳酸含量与空腹血糖和乳酸含量比值。结果 恶性肿瘤晚 期患者空腹乳酸、服糖2h后血糖和乳酸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服糖2h后血糖与空腹血糖比值 以及服糖2h后乳酸与空腹乳酸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空腹血糖与正 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恶性消化系肿瘤晚期患者尽管空腹血糖正常,但仍存在糖代谢紊乱。 糖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空腹高乳酸血症和服糖后高血糖和高乳酸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