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观点是手术复位后植骨修复骨缺损,但在骨缺损的填充物选择方面仍有不同的意见.目的:观察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置入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01/2010-12 采用注射硫酸钙人工骨植骨及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 例.全部病例均行X 射线摄片、CT 扫描及三维重建,以准确了解骨折的塌陷和粉碎程度及骨折碎片的移位方向.结果与结论:34 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个月~2.5 年,X射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平均愈合时间为12 周,无骨不连发生;无感染情况发生;2 例患者切口有渗出,渗出液细菌培养为阴性.Lysholm 评分(88.3±5.1)分,优13 例,良17 例,一般4 例.初步证实微创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结合钢板内固定重建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复位后的骨再丢失,改善远期疗效,可注射型硫酸钙人工骨是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塌陷型或伴平台外周劈裂骨折,在平台下骨折远端骨开窗逆行击顶复位、注射型硫酸钙或硫酸钙加松质骨植骨充填骨缺失的疗效.方法 对46 例胫骨平台上述类型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胫骨骨折远端开窗,逆行击顶将塌陷骨折复位,对伴平台外周骨折的加用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塌陷复位后骨缺失用注射型硫酸钙或松质骨植骨加硫酸钙充填.术中先行关节镜检查并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全组随访12 ~23 个月,平均14.2 个月,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按HSS 膝关节评分标准,优36 例,良10 例.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逆行击顶治疗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简便、复位固定满意等优点,同时能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硫酸钙人工骨材料应用于跟骨骨折1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背景: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观点是手术复位后植骨修复骨缺损,但在骨缺损的填充物选择方面仍有不同的意见.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结合内固定置入物治疗跟骨骨折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10/2008-12采用硫酸钙人工骨植骨及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跟骨外侧"L"形手术切口,将骨折复位后选取粉状或颗粒状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植骨后于跟骨外侧放置预弯好的树形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术后每月门诊复查平片,8周起按照X射线片显示的骨折愈合情况指导患者部分负重锻炼,骨折愈合后患肢完全负重行走.手术前后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患足功能.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经7~18个月(平均11.2个月)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周,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总优良率92%,所有患者无排斥反应、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提示硫酸钙人工骨植骨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治疗跟骨骨折;硫酸钙人工骨是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13例获得随访。按Merchan评分标准:优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术前常规X射线片、CT、MRI检查,关节面解剖复位,塌陷骨折复位后的植骨及坚强内固定,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下肢力线并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于胫骨外侧平台下开窗、推项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外侧平台中央塌陷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膝外侧手术入路,于外侧半月板与胫骨平台问切开关节囊.显露胫骨外侧平台.于腓骨前缘胫骨髁下面胫骨前方皮质骨开窗,通过此骨窗用骨科冲头器械将压缩的关节面推项复位。干骺端部位形成的骨缺损,取髂骨植骨。下部用钢板作支撑内固定。撕裂的半月板予以修补。如有侧副韧带断裂,则予以缝合修复.结果本组7例,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1年,骨折愈合,胫骨外侧平台关节面平垫,膝关节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内固定钢板于术后1年取出。结论采用于胫骨外侧平台下开窗、推顶复位、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外侧平台中央塌陷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植骨方式治疗简单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9例胫骨平台Schatzker分型Ⅱ型、Ⅲ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后,43例行开窗夯实植骨钢板内固定,36例行填塞植骨钢板内固定,植骨材料均采用人工骨。随访618个月,根据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X线表现评价胫骨平台术后塌陷情况。结果:开窗植骨组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按Rasmussen评分明显优于填塞植骨组(P=0.022)。胫骨平台术后再塌陷>2 mm的患者开窗夯实植骨组有4例,占9.30%,填塞植骨组11例,占30.56%,填塞植骨组胫骨平台术后再塌陷发生时间多在术后6周内,而开窗夯实植骨组再塌陷例数少且术后早期无关节面塌陷。结论:开窗夯实植骨治疗胫骨平台Ⅱ型、Ⅲ型骨折预防平台术后关节面再塌陷较填塞植骨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检查方法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7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17例获得随访。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术前常规X片、CT、MRI检查,关节面解剖复位,塌陷骨折复位后的植骨及坚强内固定以重建关节稳定性恢复下肢力线并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背景:探讨医用硫酸钙人工骨可替代同种异体骨作为骨缺损的修复材料的可行性。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治疗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应用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于临床修复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病例31例和同种异体骨材料修复病例36例。观察植入材料后4,8,12周摄X射线片植骨吸收情况及植骨材料降解率。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均获随访3个月以上。两组病例在随访期间植骨材料降解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良性骨肿瘤植骨区无复发。患者植入材料后3个月X射线片示骨缺损部位有新骨生成。结果表明医用硫酸钙人工骨材料临床疗效和同种异体骨接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62例,均经切开复位,螺丝钉、钢板内固定,骨缺损者同时给予植骨.结果 随访5~24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无皮肤坏死、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X线显示无骨折畸形愈合,均恢复患肢正常力线,无内固定松动.按Sanders膝关节评分法优21例,良33例,可8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应考虑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手术切口、骨折解剖复位、植骨和坚强内固定,以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常遗留较大的松质骨缺损,需要有效的植骨填塞和内固定治疗。目的:探讨运用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特点。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以"纳米人工骨,胫骨,骨折"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有关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8篇,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同时对采用纳米人工骨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其中优39例,良2例,可1例。检索分析表明纳米人工骨是应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人工植骨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高度的丢失,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骨传导性好,无排斥、过敏反应,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马文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160-1162,1164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常见骨折之一,其治疗目标为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活动及防止继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发生。手术治疗得到普遍认可,术前进行X线、CT和MRI检查确定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入路,切开复位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固定,早期针对合并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置换,利用关节镜达到微创治疗,术中植骨预防骨折二次塌陷。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雪平  张朝跃  张勇军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463-1464,1468
【目的】总结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从2006年3月至2008年11月对11例胫骨平台Ⅴ、Ⅵ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外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必要时配合内侧钢板固定,其中Ⅴ型5例,Ⅵ型6例,骨缺损较多者给予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骨折一期愈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膝关节屈曲110°~130°,膝关节功能用HSS平分法80~96分,平均90.4。【结论】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Ⅴ、Ⅵ型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背景:复杂的关节内骨折二维成像不能准确反应损伤特点,依靠三维成像从三维空间清楚准确地观察骨折移位情况,从而能有效指导成功实施骨折内固定。目的:观察三维C臂术中三维成像辅助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了骨折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三维C臂X光机扫描三维成像监视骨折复位及钢板螺钉位置。观察骨折复位、螺钉位置、切口愈合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一次性解剖复位17例,再次复位6例;螺钉位置良好11例,再次调整螺钉位置12例。18例随访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参照Rasmussen评分,优9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4%。提示胫骨平台骨折术中三维成像监视能实时细微地从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3个断层切面及立体三维重建了解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情况,有效提高了骨折解剖复位和内固定位置正确性,为膝关节功能恢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4.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35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5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通过对软组织进行评分来确定明确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骨折处软组织的保护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内固定。内固定后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随访,定期进行X射线复查。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功能恢复等指标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在治疗 A 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没有明显差异,B、C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提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骨折,尤其是胫骨远端复杂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中远期出现继发性骨性关节炎,但很少有研究者报道关节镜辅助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的中远期效果。目的:关节镜下经皮植骨或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1年及4年后的效果及放射学评价。方法:收集2007年3月和2009年3月期间,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外侧平台骨折经关节镜辅助下植骨或螺钉内固定病例的资料,记录骨折Schatzker分型、术中平台侧软骨缺损、股骨侧软骨损伤、关节内软组织损伤、复位不足及术后外侧平台骨折沉降资料。评估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年和4年时膝关节Lysholm评分、Ahlback骨性关节炎分级以及Rasmussen功能评分和放射性评分。结果与结论:23例患者完成随访研究,植骨或螺钉内固定后1,4年平均Lysholm评分分别为90分和87分(P=0.23),Rasmussen功能评分平均为26分和24分(P〈0.30)。术后4年有11例(47.8%)出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从术后初期17.4分下降至术后4年的13.6分(P=0.01)。各型骨折与预后无相关性;老年病例、软骨损伤或,和缺损、关节内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外侧平台沉降影响术后中期功能和影像学结果;但统计中发现,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结果提示:术后早期的影像学结果并不能完全与术后4年的结果相匹配,但中期随访的临床和功能结果仍然满意。患者年龄、合并关节内软骨和软组织损伤以及术后胫骨平台沉降均是影响治疗后患膝出现骨性关节炎的消极因素。胫骨侧软骨缺损对于中期发生关节炎的消极作用远低于股骨侧的软骨损伤,可能与完好的外侧半月板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监护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为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关节镜、微创技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40例胫骨骨折。常规膝关节镜检查,在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此隧道将解剖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上,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少数螺钉予以固定。结果35病例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4.5个月,平均3.1个月。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处理能提供关节内良好视野,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复位和固定;微创钢板接骨术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17.
沈洪林  蒋电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3):3148-3149,3152
目的探讨实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MIPPO)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效果。方法MIP—PO治疗胫骨平台59例,其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17~78岁,平均37.9岁。其中闭合伤46例,开放性损伤13例。按Schatzker分类方法:I型12例,Ⅱ型21例,Ⅲ型15例,Ⅳ型11例。术中骨折处塌陷严重者行植骨。结果所有59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2个月,无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畸形愈合,最终随访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43例,良11侧,可5例,总优良率为91.5%。结论MIPP0结合锁定钢板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牢固、感染率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Treatment for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plateau is in most cases carried out by stable fixation in order to allow early mobilization.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ologies such as tibioplasty or stabilization by locking plate, bone augmentation and cement filling (CF) have recently been used to treat this type of fracture.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tibial plateau by numerically modeling and by quantifying the mechanical effects on the tibia mechanical properties from injury healing.MethodsA personalized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the tibial plateau from a clinical case has been developed to analyze stress distribution in the tibial plateau stabilized by balloon osteoplasty an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the cement injected. Stres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different stages after surgery.FindingsJust after surgery, the maximum von Mises stresses obtained for the fractured tibia treated with and without CF were 134.9 MPa and 289.9 MPa respectively on the plate. Stress distribution showed an increase of values in the trabecular bone in the treated model with locking plate and CF and stress reduction in the cortical bone in the model treated with locking plate only.InterpretationThe computed results of stresses or displacements of the fractured models show that the cement filling of the tibial depression fracture may increase implant stability, and decrease the loss of depression reduction, while the presence of the cement in the healed model renders the load distribution uni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