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胸腺肽仅。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同期行吉西他滨+卡铂化疗的6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在化疗期间同时予胸腺肽α1皮下注射。21d化疗结束后测定两组T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IL-2和CD25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IL-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P〈0.05)。结论 胸腺肽α1可显著改善NSCLC患者化疗期间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利于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对反复肺部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58例反复肺部感染老年患者、分为胸腺肽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两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胸腺肽组有效率93%高于对照组;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升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CRP均明显降低(P〈0.05),胸腺肽组与对照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腺肽-α1可提高反复肺部感染老年患者CD3+、CD4+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CD4+/CD8+比值,有利于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3.
梁鸣来 《山东医药》2011,51(46):81-8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静滴液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肠外组)、肠内营养组(肠内组)和参麦注射液静滴联合肠内营养组(联合组),各20例,分别予以相应治疗。术前1d及术后1、8d检测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术后第1天,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术后第8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有所恢复,联合组较其他两组恢复显著(P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静滴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可明显增强胃癌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胸腺肽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常规组)及常规疗法+胸腺肽(胸腺肽组)治疗VM患儿,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CD8^+、CD4^+/CD8^+,并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VM患儿CD3^+、CD4^+、CD4^+/CD8^+明显降低;胸腺肽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并且胸腺肽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彩超改善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VM患儿多存在不同程度的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应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VM患儿,可以使病毒感染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较快恢复正常,并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路中  戚丽  李贵新  马长庚  刘锦 《山东医药》2010,50(47):49-50
目的探讨热疗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将5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予热疗联合化疗及单纯化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3+、NK细胞均高于治疗前,CD;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有效者CD3+、CD4+、CD4+/CD8+、NK细胞均高于对照组有效者,CD8+低于对照组有效者(P〈0.05)。结论NSCLC患者普遍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低下,化疗可有效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功能,同时配合热疗可以更好的发挥两者的协同和相加作用,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放疗2种方法对老年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与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采用食管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ES-24(V3.0)调查了治疗后1年存活且无复发及转移的患者中,分别接受根治量放疗(放疗组,10例)和根治性手术(手术组,9例)治疗后1年内的中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生命质量,采用FACSCanto测定2组各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和观察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潮气量(VT)、肺活量(VC)、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FACSCanto检测2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2组治疗后24h CD3^+、CD4^+、CD8^+、CD4^+/CD8^+均明显下降;手术组术后第3天淋巴细胞亚群基本恢复,放疗组治疗后24h和第3天CD3^+、CD4^+、CD8^+、CD4^+/CD8^+细胞比率较手术组下降明显(P〈0.05),并且持续至治疗后第7天,但在治疗后第14天恢复正常并与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间的MAP、HR、VT、VC、RR和SpO2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组术后围术期循环指标的变化和呼吸指标的变化明显低于放疗组。结论与放疗组相比,手术组围手术期时的生命质量降低,根治量放疗不仅符合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且也解决了某些不具备手术适应证或主观拒绝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元胶囊对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影响。方法45例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另设健康非老年组(20例)。治疗组给予复元胶囊、对照组给予芪参胶囊治疗,疗程60d,检测用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FN-γ、IL-4的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复元胶囊能明显提高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CD3^+、CD4^+、CD8^+亚群及IFN-γ的水平,对CD4^+/CD8^+和IL-4的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复元胶囊能增强老年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处于劣势的Th1细胞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外周血B细胞(CD19)、T细胞(CD3)、NK细胞和CD4^+、CD8^+亚群的变化。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2例,分为A(8例)、B(43例)、C(51例)3组。A组为甲状腺癌术后首次用^131I清除残余甲状腺者,用50mCi^131I治疗。B组为颈部淋巴结转移者,用100mCi^131I治疗。C组为远端转移者,用200mCi^131治疗。分别于患者口服^131I治疗前1天和治疗后第7天、1个月、3个月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B细胞、T细胞、NK细胞,CD4^+、CD8^+亚群的百分比。同时检测10名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A组中,仅治疗后7dNK细胞(P〈0.05)和B细胞(P〈0.05)百分比显著降低。B组中,治疗后7d(P〈0.01)和1个月(P〈0.05)NK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而B细胞百分比仅在治疗后7d显著下降(P〈0.05);对于T细胞,仅治疗后1个月CD4^+/CD8^+的比值下降(P〈0.05)。C组中,NK细胞和B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后7d(P〈0.05)和1个月(P〈0.05)均显著下降;治疗后1个月,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P〈0.05)。^131I治疗后3个月,3组中所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时,外周血淋巴细胞对^131I内照射的辐射敏感性主要取决于淋巴细胞的类型和^131I的剂量。NK细胞和B细胞对^131I的辐射可能最为敏感。大剂量^131治疗时,B细胞、T细胞、NK细胞,CD4、CD8亚群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恢复的。因此,^131I内照射治疗的免疫抑制作用是暂时的和可逆的。  相似文献   

9.
董雪伟 《山东医药》2010,50(6):58-58
目的观察原发性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手术前后及20例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4^+、CD4^+/CD4^+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术前外周血CD4^+细胞减少、CD4^+/CD4^+降低,而CD8^+增多,P均〈0.05。与术前相比,胃癌组患者术后CD4^+细胞增多、CD4^+/Cd4^+增高,CD8^+细胞减少,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手术可逆转此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结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3例,给予常规手术、支持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早期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采用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测定患者术前1d、术后1d和5d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2组患者术后1d和5d时,外周血CD4^+和CD4^+/CD8^+比值均较手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5d时,治疗组外周血CD4^+和CD4^+/CD8^+比值明显回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较快纠正T细胞辅助/抑制免疫调节网络的紊乱或抑制,有助于维持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探讨相关因素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2例ITP和24例正常对照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结果:ITP组的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GPⅡb/Ⅲa及GPⅠb/Ⅸ抗体A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组血小板计数与两种特异性抗体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中,ITP组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的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较好地反映ITP这一病理过程,对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榆升白片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将79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40例及联合组39例,化疗组应用标准CHOP方案行单纯化疗;联合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地榆升白片0.4g,3次/d,第1~14天。两组均接受2周期治疗。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能力指标CD56^+水平,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除CD;水平高于对照组,余均低于对照组;化疗组各项免疫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联合组与治疗前和化疗组治疗后比较,CD4^+、CD56^+、CD4^+/CD8^+值明显升高(P均〈0.05),CD8^+明显降低(P〈0.05),CD3^+无明显变化。结论T细胞亚群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受到抑制,地榆升白片治疗能提高此类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化疗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I。A-DR抗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再障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再障患者治疗前CD4^+、CD4^+/CD8^+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HLA—DR^+则明显升高;重型再障组与普通型再障组比较,CD8^+、HLA-DR^+明显升高,CD3^+、CD4^+、CD4^+/CD8^+无统计学意义。②再障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4^+、CD4^+/CD8^+明显升高,CD8^+、HLA-DR^+明显降低。③再障患者治疗有效者与无效者比较,CD4^+、CD4^+/CD8^+明显升高,CD8^+、HLA-DR^+明显降低。结论:再障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调及T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LA-DR抗原有助于再障患者的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数量的影响。方法40例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麻醉前静脉给予负荷剂量DEX0.5μg/kg,术中以DEX0.3μg/kg·h。维持,对照组静脉给予0.9%氯化钠。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后1h、手术结束后1h及术后24h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开始后1h、手术结束后1h,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较麻醉前下降,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术后24h,两组各指标有所回升,但对照组仍低于麻醉前水平和观察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中T淋巴亚群和NK细胞下降的程度,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5.
抗肝衰复方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治疗,每次100ml,3次/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并检测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hol)值。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3.3%,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53、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两个疗程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降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华蟾素胶囊对直肠癌放疗后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合适直肠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放疗并对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接受放疗的同时加服华蟾素胶囊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气阴两虚症候的评分并与治疗前比较,另外通过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IL-2、TNF-α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作出评价。[结果]完成治疗后,研究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无效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在IL-2、TNF-a水平变化方面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下降,研究组的两项指标下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变化方面研究组患者的CD3^+、CD4^+分布以及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明显;两组间比较,研究组的CD4’/cD8’比值和NK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在治疗直肠癌放疗后引起的气阴两虚证方面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下法与温涩法在溃疡性结肠炎(UC)细胞免疫调节方面的不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标记法检测治疗前后温下组、温涩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温下组、温涩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8^+细胞绝对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温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细胞绝对计数亦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治疗后,温下组外周血CD3^+、CD4^+与CD8^+细胞绝对计数变化差值均显著高于温涩组与对照组(P〈0.01);温涩组外周血CD3^+与CD8^+细胞绝对计数变化差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D4^+/CD8^+比值变化差值高于温下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①UC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总体以CD8^+细胞水平升高及CD4^+/CD8^+比值下降为主,而CD4^+细胞绝对数增多与其活动性有关。②温涩法不但能显著降低CD3^+细胞计数和CD8^+细胞计数,还能提高CD4^+/CD8^+比值;温下法能显著降低CD3^+、CD4^+与CD8^+细胞计数,但不能提高CD4^+/CD8^+比值。  相似文献   

18.
艾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芳 《山东医药》2009,49(47):99-100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加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予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1天;顺铂15mg/m^2第1—5天。观察组于每周期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50ml,连用10d,3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周围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血液反应、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D3^+、CD4^+、CD4^+/CD8^+、CD五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 艾追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可降低化疗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化疗对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初治病人治疗前及化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据,与匹配的30例中青年结直肠癌病人及30例健康老年人群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前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组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NK、CD4+/CD8+表达明显低于老年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D3+、CD3+CD4+、CD4+/CD8+值低于中青年结直肠癌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4+/CD8+表达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病人治疗前存在明显的免疫抑制状态,化疗可以显著减轻晚期机体肿瘤负荷,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给予卡介苗(BCG)免疫治疗对结核病化疗效果和T细胞严群的影响。方法80只PPD皮试阴性sD大鼠随机分成(1)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2)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3)单纯化疗对照组;(4)模型效果判断组。各组于实验开始接受结核杆菌(Mtb)攻毒;第1个月末处死模型效果判断组全部大鼠作病理学和结核杆菌细菌学检查,其他各组于第1个月末接受抗结核化疗,其中第1组化疗开始加用BCG治疗,第2组化疗1个月后加用BCG治疗。观察各组大鼠死亡率;检测各组大鼠于Mtb攻毒前和Mtb攻毒后1、2、3、5个月末的外周血中CD3^+、CD4^+、CD8^+、DPT细胞含量,第2、5个月末加查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1)Mtb感染后1个月内1、3、4组各死亡2只大鼠,第2组死亡1只大鼠。化疗开始后4个月治疗期死亡率:化疗一开始即同步加BCG治疗组22.2%(4/18)高于化疗1月后加BCG治疗组(0/19),P〈0.05;化疗对照组为5.6%(1/18),(2)结核病鼠表现为CD4/CD8比值(可伴CIM^+细胞)降低、CD8^+(可伴DP)细胞升高,P〈0.05或P〈0.01;这种改变可在化疗后1~2个月内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3)化疗开始同步加用BCG组治疗1个月时表现为T淋巴细胞(CD3^+)、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8^+、DPT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或P〈0.01;治疗2个月后CD3^+、CD4^+T细胞恢复到正常范围而仍保持CD8^+、DPT细胞较高水平。(4)化疗1个月后再加用BCG组在加用BCG后表现为CD3^+、CD4^+细胞百分率不降低而CD8^+、DP细胞升高。结论淋巴细胞总数显著升高而T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是化疗开始同步加BCG治疗组第一个月死亡率升高的一个重要免疫学特征。DP细胞是抗结核保护性免疫相关细胞。BCG作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应在化疗1个月后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