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通过手术切开复位、AO双钢板法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病例资料,探讨其手术疗效。方法采集2003~2006年我院采用双钢板内外侧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病例25例,其中按AO的Muller分型:C1型8例,C2型6例,C3型11例,总结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本组25例均解剖复位,肘关节功能按改良Cassebaum标准评估,优12例,良9例,可3例,差1例。结论 AO双钢板法内固定是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应用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09年3月采用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结合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8~65岁,平均41.6岁。按照AO/ASIF分类:C1 7例,C2 12例,C3 6例。结果术后24例复位满意,1例复位较差;无切口感染,2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21例获得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22.3个月。尺神经损伤恢复,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4~24周,平均17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法评分:优5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0.9%。结论经肱三头肌劈开入路显露骨折充分,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能有效地防止骨折不愈合,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T形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用T形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移位骨折38例,按A0分类:B形26例,C形12例。平均随访23个月(10~41个月)。结果术后无伤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2~4个月(平均3.1个月)。按照Neer’s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6例,良7例,可3例,差2例。结论T形钢板对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牢稳,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满意,为一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AO锁定内固定支架即AO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6月-2005年5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23例,其中新鲜骨折19例,陈旧性骨折4例,采用瑞士Mathys公司生产的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8~22个月),全部病例均在随访期达到正常的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84周。无内固定松动及肱骨头坏死病例发生。Neer评分,优1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AO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效果满意,并发症低,在老年人骨质疏松时也能达到理想的固定。  相似文献   

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59中心医院骨关节外科2014年5月-2016年9月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10例股骨髁间骨折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9~60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6例,高处跌伤4例。骨折Müller AO分型为:33-C2 6例,33-C3 4例。评估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0例获随访12~30个月(平均19个月),手术时间1~2h(平均1.6h),出血量200~400mL(平均250mL),随访期间手术切口愈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术后Sanders肢体评价:优7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0%。结论使用桥接组合式固定系统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术中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新的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6.
雷炎  张竹林 《人民军医》2008,51(7):437-437
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肌腱膜条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4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32岁。新鲜骨折35例,陈旧性骨折5例;受伤时关节处于屈曲位32例、伸直位8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1月采用切开复位锁骨近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13例锁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42-72岁,平均57.7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6例,运动伤4例,坠落伤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2-72h,平均为48h。术前行锁骨正轴位X线片以及CT三维重建扫描检查,以了解骨折的损伤类型、受累范围以及有无合并同侧肩胛骨损伤。根据Craig分型:Ⅱ型5例、Ⅲ型3例、Ⅳ型3例、Ⅴ型2例。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标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18个月,平均12.3个月。X线片示术后5-6个月骨折端愈合,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时未见内固定失败、骨不连、钢板周围骨折、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87-92分,平均90.2分,与健侧肩关节的功能评分接近。结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锁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可以在直视下实现解剖复位,可获得坚强稳定的固定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 17例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临床资料的分析 ,认为T形钢板内固定可使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得到牢固固定  相似文献   

9.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板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方法1999年1月- 2006年5月,通过尺骨鹰嘴截骨或游离肱三头肌两侧人路,行切开复位、AO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4例。经过平均2年4个月的随访,随访到29例,以Cassebaum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Cassebaum评分优19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5%。1例鹰嘴截骨患者出现鹰嘴不愈合。结论切开复位、AO钛板螺钉内固定,尤其是双板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探讨经皮接骨板固定(MIPPO)技术,采用肩峰下前外侧经三角肌入路,关节囊外间接整复骨折,肱骨近端Philos接骨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尺神经前置对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骨科2008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13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尺神经前置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术后两组并发症有切口红肿、皮下血肿、钢板断裂、神经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两组的并发症基本缓解。结论尺神经前置术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肱骨髁间骨折患者中具有促进临床疗效、改善肘关节功能和减少不良反应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后入路应用平行或垂直双钢板固定治疗成人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2年11月采用后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成人C型肱骨远端骨折54例,其中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18例,经尺骨鹰嘴截骨人路36例;双钢板平行固定14例,垂直固定40例。骨折按照AO/ASIF分类:C113例,C223例,c318例。结果46例获得随访,时间5~28个月,平均14.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5.4周,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疗效参照改良的Casse—baum法评估:优14例,良29例,可6例,差5例;优良率79.6%。双钢板平行固定组优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78.6%;垂直固定组优10例,良22例,可3例,差5例;优良率80.0%,组间比较优良率无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适用于所有C型成人肱骨远端骨折,而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主适用于未累及滑车中央部的c1、c2型。平行或垂直双钢板固定稳定性好,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疗效好,皆为治疗C型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7例,按骨折AO/ASIF分型:C1型6例,C2型13例,C3型8例。分别尺骨鹰嘴截骨、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7例患者随访8~12个月,平均10.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优良率82.4%,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优良率60%。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明显优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  相似文献   

14.
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复杂肘关节骨折患者46例,26例行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2例,后孟氏骨折6例,经鹰嘴骨折脱位8例;20例行内固定结合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治疗(可调节支具组),其中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0例,后孟氏骨折5例,经鹰嘴骨折脱位5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固定支架组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可调节支具组术后采用可调节支具外固定。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术后10~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外固定支架组愈合时间为(12.6±2.4)周,可调节支具组愈合时间(13.8±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29.98°±12.59°,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42.15°±15.35°,MEPS评分平均为91分(58~96分),优21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可调节支具组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06.98°±10.36°,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21.32°±17.67°,MEPS评分平均为82分(55~92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4例,优良率为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可以使肘关节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日渐老龄化,以及人们接触高能量伤害的机会增加,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复杂的肱骨近端骨折对其周围组织损伤严重,治疗困难,尽管现在有诸多治疗手段,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率。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 MIPPO)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应用广泛,临床效果也满意。本文对目前MIPPO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接骨板治疗复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应用PHILOS接骨板手术治疗复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7例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74岁(59~83岁).按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8例,均有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治疗NeerⅠ型及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r plate,LCP)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6~72岁,平均56.4岁。21例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经肩峰下三角肌入路MIPPO治疗10例(MIPPO组),采用传统经胸大肌三角肌入路(即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周内VAS评分、术后3个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MIPPO组手术切口长度较ORIF组短[(7.23±0.54)cm vs.(14.45±1.56)cm],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2周VAS评分均较ORIF组低[(30.14±10.24)mL vs.(100.51±12.45)mL、(80.20±14.38)mL vs.(100.68±20.47)mL、(2.40±0.76)分vs.(4.17±1.21)分],术后3个月,MIPPO组肩关节功能评分较ORIF组高[(79.34±6.17)分vs.(60.63±5.01)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感染。结论 MIPPO治疗NeerⅠ型及Ⅱ型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伤口小、失血量少、疼痛轻,早期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有其应用指征,其风险主要是腋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