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全国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原因,为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国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77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发病4 863例,死亡3例,波及人数6 393 908,罹患率为76.05/10万,伤寒暴发疫情31起,副伤寒暴发疫情46起。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以农村和学校为主,流行菌型以甲型副伤寒为主(61.33%)主要原因是卫生设施缺乏、水源和食品污染。[结论]全国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饮用水污染引起为主(53.25%),其次为食源性(23.38%),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民工、农民的主动监测,提高确诊率,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对预防控制伤寒副伤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浙江省1953-2013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浙江省1953-2013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浙江省1953-2013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16起,其中伤寒5起,甲型副伤寒11起。时间集中在第一和第三季度,各占31.25%,地点主要在农村,占62.50%,城乡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1,P0.05)。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和学生,各占75.00%和25.00%。不同血清型(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暴发疫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1,P0.05)。16起暴发疫情由水源污染引起为主,占62.50%。结论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青壮年和学生为主要人群,农村和学校是重点地区和场所,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玉溪市伤寒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的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玉溪市1999-2010年期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伤寒甲型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10年玉溪市报告伤寒甲型副伤寒13 977例,年度发病率波动在10.29/10万~99.87/10万之间,1999年报告发病率最低,2001年起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主要是红塔区),且间隔1~2年出现1次高强度流行;2008-2010发病率较低.流行季节集中出现在4~11月份;全市9县区均有病例报道,但以红塔区及澄江县发病较高,坝区乡镇发病高于山区乡镇;发病职业以农民、学生、工人和干部职员为主(占77.85%);发病年龄组以10 ~ 45岁为主(78.93%);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结论 2008年后玉溪市伤寒甲副伤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人数以青壮年农民和学生为主,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对控制伤寒甲型副伤寒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3~2002年广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探讨广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广西1993~2002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资料。结果 1993~2002年广西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47305例,年均发病率10.27/10万,以15~19岁最高(14.50/10万),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均病死率0.10%;病例以农民为主(占41.09%),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及所辖区(占51.99%);发病高峰在6~10月份(占61.56%);年均发病年龄以10~44岁为主(占86.52%)。10年间共发生暴发疫情趁起,传播方式大多为水型(占77.27%),多数发生在农村学校和城乡结合部的大中专院校,并有以桂林市及所辖区为重点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趋势;1994~1998年实验室分离的菌株216株,均为伤寒沙门菌,自1999年以后以甲型副伤寒为主,占92.64%(630/680)。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氟哌酸、氯霉素等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超过90%,但对磺胺的敏感率较低,分剐为25%和77%。影响流行的因素主要有城镇和农村的供水和污水处理严重滞后、学校卫生安全存在薄弱的环节、迟报疫情和误诊、传染源的管理不善等。结论 近10年广西伤寒、副伤寒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优势菌型由伤寒沙门菌转向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993-2006年灵川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其流行规律,为控制伤寒副伤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1993-2006年灵川县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最高的年份发病率达181.76/10万,年均发病率为76.51/10万;14年间共发生流行暴发疫情18起;学生和农民为高发人群,占82.97%;6~11月为流行高峰,占64.66%;水污染是伤寒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因素。结论灵川县伤寒副伤寒疫情仍较严重,必须加强学校和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的异同点,为有效防控伤寒与甲型副伤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04 - 2010年广西传染病报告数据,分析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特征.结果 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的年报告发病率基本呈平行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分别在每年7月和8月,后者晚1个月,两者发病曲线相似;二者呈现明显地区流行特征,且地区分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38,P<0.001);两病病例男性均多于女性,但发病率很接近;伤寒在各年龄段人群的发病率较为均衡,甲型副伤寒则以5~30岁年龄段人群发病率较高;两病病例均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和工人为主,伤寒以农民发病最多,而甲型副伤寒以学生最多.结论 广西伤寒与甲型副伤寒应以农村和学校作为防控重点,且均应加强病人的规范治疗与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追溯菌株的流行优势型,了解菌株的耐药性,分析流行因素,为查明宁波地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回升原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水产品检测采用GB、PCR和mini VIDAS联合检测方法;病人、从业人员检测采用全国临床操作规程或GB方法;菌株鉴定采用VITEK、ATP方法;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基因分型采用PFGE方法。结果:从11类1500份海产品中检出6株沙门菌,检出率为0.40%,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2株,检出率为0.13%,肠炎等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0.20%,伤寒沙门菌1株,检出率为0.07%;住院病人及暴发疫情标本中分离到沙门菌593株,其中伤寒沙门菌25株,占4.2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占0.17%,甲型副伤寒沙门菌567株,占95.62%;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2株;病人胆汁中分离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株。18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3株伤寒沙门菌药敏试验显示,大多数菌株对常用多种抗生素均敏感,其中1株分离于水产品伤寒沙门菌出现多重耐药。14株伤寒沙门菌可分为3个PFGE型,36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12个PFGE型。结论:宁波地区伤寒、副伤寒疫情回升与食源性有关,同源性试验提示菌株来是同一克隆系的可能性较大,优势流行型为PFGE 2型,且发现宁波地区副伤寒疫情的流行强度与此型细菌相关。检出的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对氧哌嗪青霉素、妥布霉素及头孢哌酮等第3代头孢菌素药物显示良好的敏感性,可作为当前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伤寒出现多重耐药株,应引起我们的关注。PFGE分型有助于病原的追溯,分析菌株的变迁,为流行病学进一步分析病因提供支持,在确定传播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1~2004年广西伤寒副伤寒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2001~2004年广西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了解监测工作的效果,为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桂林市8个高发县(区)作为监测地区,监测内容包括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病后带菌者、暴发点、外环境和病原学等,资料按规定上报、汇总和反馈。结果:8县(区)疑似病人血培养和粪便培养平均阳性率分别为10·08%和0·24%,病原分离的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高,占菌株总数的94·59%,肥达氏平均阳性率23·45%;恢复期带菌、慢性带菌和密切接触者带菌率分别为1·26%、0·14%和0·81%;水体、食品和其它外环境标本阳性率分别为0·10%、0%和0%;共发生较大暴发疫情22起,95%由甲型副伤寒引起,罹患率在2·07%~35·10%之间,发生于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学校占81·82%,传播途径以水型传播为主(占90·91%)。结论:该市伤寒副伤寒流行优势菌型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传染源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严峻;监测区内开展伤寒副伤寒的主动监测对于提高病人确诊率、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桂林市2002-2010年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菌株的耐药性,提出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方法 对桂林市2002-2010年间发生的49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收集到的246株甲型副伤寒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桂林地区甲型副伤寒疫情高发月份依次为6、11和10月,分别占总暴发疫情的22.45%、20.41%和16.33%.学校为疫情发生的重点单位,占总暴发疫情的79.59% (39/49).水源受污染是引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的主要因素.甲型副伤寒暴发菌株对氟哌酸、氯霉素、呋喃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啉敏感率达100%,对复方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基异噁唑耐药率分别为73.81%和69.05%.结论 桂林市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学校是疫情发生重点地区,水源污染是主要危险因素,氟哌酸、氯霉素、呋喃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唑啉5种抗菌素为桂林地区甲型副伤寒暴发时治疗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2月,连云港市灌云县宁海乡发生了起经水传播的甲型副伤寒暴发.经市、县卫生局、卫生防疫站的共同努力,于12月底成功地扑灭了疫情、连云港市是伤寒非流行区,近十年来,年发病率一直控制在2.4/10万以下.从1953年连云港市有疫情记载以来,从未发生过甲型副伤寒暴发.本次暴发既不在流行区,又不在流行季节.现将本次疫情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广西农村寄宿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与介水传染病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农村寄宿中小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现状及其与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密切程度,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在农村寄宿学校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对209所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末梢水进行采样,并对3项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进行检验和评价;收集、汇总2000年01月~2005年11月的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现场调查核实由于饮水引起暴发性传染病的种类、次数和患病人数等,并对典型介水传播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相关描述和分析。[结果]农村寄宿学校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仅为35.89%,其中以乡镇水厂和无设施自备水源供水合格率最低,分别为26.92%和33.54%;乡镇供水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9.23%、57.69%和42.31%;无消毒设施自备水源供水水质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67.07%、63.41%和43.29%;有消毒设施自备水源供水水质合格率为68.42%,其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依次为31.58%、31.58%和15.79%;2000年以来发生在209所寄宿学校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49起,81.63%为经水传播,疫情暴发和流行主要由于水源被生活污水污染以及未对饮水进行有效消毒引起。[结论]广西农村地区寄宿学校饮水受微生物严重污染,是导致多年来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在农村寄宿学校发生的根本原因;必须采取有效消毒措施以保证农村寄宿学校师生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05—2019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系统”资料及既往“疫情调查报告”,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5—2019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2005—2019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23起,伤寒17起,甲型副伤寒6起,发病数911人,罹患率0.55%。疫情集中在4-10月,共16起,占69.56%。疫情分布在7个市(州),安顺市、毕节市、黔东南州有14起,占60.87%。0~20岁组和31~50岁组分别占36.99%和23.93%;农民和学生分别占39.19%和33.26%。水型传播15起,占65.22%。采集血样标本491份,血培养阳性率40.33%,采集大便标本37份,阳性率5.41%,外环境水标本334份,阳性率6.59%。结论 贵州省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水型暴发为主,学生和农民是主要受威胁人群。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风险管控工作,减少疫情波及范围。  相似文献   

13.
广西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广西近年发生于学校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学校肠道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2001-2004年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校爆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报告和资料,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并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64起爆发疫情中伤寒副伤寒35起、细菌性痢疾15起、感染性腹泻14起,共报告病例5 795例。疫情多发于乡镇和城乡结合部的寄宿学校(82.81%),以春、秋季节尤其是秋季开学为高发,传播途径以水型为主(65.6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首例与疫情报告时间间隔、病例隔离措施、病种和传播途径影响疫情处理效果。结论农村学校以水型传播为主的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是当前广西学校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疫情报告是否及时、病例隔离措施是否落实是影响疫情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学校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为降低和控制学校伤寒、副伤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广西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全州县为项目现场。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确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学校,建立以固定人群为基数、病原学为确诊依据的前瞻性监测系统进行伤寒、副伤寒监测,为期16个月。结果甲型副伤寒发病39例,伤寒发病0例,其中对照学校甲型副伤寒发病数33例,发病率为185.0/10万,干预组学校发病6例,发病率为30.7/10万。对照组学校发病率显著高于干预组学校(P=0.000)。由个体/村诊所、乡镇卫生院收集标本采集数和阳性标本数,分别占74.2%和66.7%。单份血标本W idal试验敏感度仅为32.3%,假阴性率为67.6%。结论在实施干预措施后,干预组学校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比对照组学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湖南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菌株耐药情况,为做好伤寒、副伤寒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0年湖南省伤寒、副伤寒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特征,对各市州分离上送的67株伤寒、副伤寒沙门菌采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10年间湖南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9 888例,死亡0例,年均发病率1.47/10万。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为主,5—9月为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湘南和湘西地区。2011—2020年湖南省共报告4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暴发场所均为学校,传播途径均为水型传播。67株伤寒、副伤寒菌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和厄他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复方新诺明敏感率为98.5%;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率为97.0%;对头孢唑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敏感性较低(<10%)。55.3%菌株对三类及以上抗生素耐药,发现1株同时对8种抗生素耐药。结论 湖南省伤寒、副伤寒发病呈持续低发状态,局部地区存在暴发。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疫情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004 - 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 - 2017年郑州市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 - 2017年郑州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939例,以副伤寒为主(70.71%)。2006 - 2007年和2015年发病率出现2次高峰,其他年份发病率波动在0.14/10万~1.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92/10万。郑州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郊县居民发病率高于市区,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 - 10月,主要集中在15~44岁的青壮年(63.79%),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病例职业主要为农民和学生,分别占39.51%和14.70%。结论 郑州市属于伤寒副伤寒的低发地区,但部分县(市)发病率仍较高,应增加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健康教育,加强传染源管理,加大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力度,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止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年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数据,掌握其流行特征,探索高发省份疫情聚集区域。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年全国伤寒、副伤寒被动监测个案数据,计算分年龄组发病率,描述其发病季节性、地区和人群分布特征。应用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方法对高发地区进行空间聚类分析。结果 2015年全国共报告伤寒8 850例(发病率为0.65/10万),副伤寒2 794例(发病率为0.21/10万)。伤寒、副伤寒全年均有发病,高发季节为5-10月;职业分布以农民(39.68%)、儿童(15.89%)和学生(12.01%)为主;<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57/10万和0.69/10万。对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和广东5个高发省份回顾性时空扫描分析发现,一类和二类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各省边界邻近县(区),邻省边界县(区)病例聚集。结论 2015年我国伤寒、副伤寒总体呈低发流行态势,以局部地区流行为主,高发省份之间可能存在跨地区传播,是发病聚集区域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伤寒、副伤寒发病动态,为做好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新疆疫情统计资料和实验室资料,对该区2004-2013年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新疆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3.12/10万,年均死亡率0.00048/10万,年均病死率0.0153%。全年8-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人群以农民和学生为主。10年间共发生暴发疫情9起,多数发生在喀什地区。结论 2004-2013年新疆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平缓下降趋势,但有些地区发病率仍较高,优势茵型仍是伤寒沙门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