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易位扩张皮瓣在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中的设计方法及应用体会,探讨提高软组织扩张术效果的方法。方法:对25例头面颈部瘢痕、皮肤肿瘤患者,根据易位转移扩张皮瓣的设想,根据其皮肤缺损的形态、位置,进行合理逆行设计,采用国产硅橡胶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应用易位转移扩张皮瓣为主的方式修复。结果:本组共形成40个易位扩张皮瓣,其中单纯易位扩张皮瓣11个,易位结合推进及旋转皮瓣29个。有1个易位扩张皮瓣出现远端血运障碍(0.5~2cm),其余皮瓣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根据易位转移扩张皮瓣的设想逆行设计,合理埋置扩张器,不失为提高软组织扩张手术效果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颈阔肌肌皮瓣重复扩张修复面颈部瘢痕畸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修复面颈部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  1997~ 2 0 0 0年我们对 11例患者采用颈部颈阔肌下重复扩张 ,形成大面积的肌皮瓣 ,分次向颈面部滑行推进 ,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  11例患者重复扩张肌皮瓣全部成活 ,无血运障碍、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术后近、远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 ,重复扩张后的颈阔肌肌皮瓣向上滑行推进分次修复面颈部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安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55例头面颈部皮肤肿瘤病例,采取将肿瘤及其边缘0.1~3cm正常组织一起切除并彻底清创的方法,综合考虑创面的性质、部位、大小等因素,设计局部皮瓣一期修复切除后遗留的创面,术后随访期6个月~2年。结果:本组155例患者的切口均I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形态、功能良好,瘢痕不明显,无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局部皮瓣I期修复头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2.0cm×1.5cm~7.0cm×4.0cm),手术简单易行、适应证广、疗效较好,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成人头面颈部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瘢痕旁的正常皮肤上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扩张的皮肤面积达到预计量后,切除瘢痕组织,用平行推进法或旋转推进法进行皮瓣转移修复。结果:48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术后5天扩张器外露,遂行Ⅱ期手术,术后疗效良好;其余病例未发生血肿、感染、扩张器外露、扩张器不扩张、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4个月,皮瓣转移修复区域色泽良好、质感较好、皮色与周围皮肤接近。结论: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面、颈部瘢痕,具有皮肤色泽接近、质感充实、有弹性、手术效果好、容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房林  王佳琦 《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1):1598-1600
目的:总结应用扩张皮瓣修复眼睑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一期手术选用30~100ml容量的扩张器埋置于睑部临近的正常皮肤皮下层,注水扩张3~4月,二期应用不同大小的扩张皮瓣修复眼睑缺损创面,恢复睑缘正常位置。结果:对2005~2009年间的临床病例,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眼睑缺损共10例10只患眼,均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术后随访2周~1年,皮瓣全部成活,均获得满意效果,睑缘位置恢复正常,瘢痕不明显,无睑外翻出现。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产生过多的额外皮肤,应用扩张皮瓣修复不同程度的睑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颞浅血管预构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颞浅血管预构扩张皮瓣在修复面、颈部较大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其修复效果。方法:通过将颞浅动、静脉植入颈部皮下,皮下置入扩张器,经过3个月的组织扩张,形成以颞浅动、静脉为蒂的颈部预构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同侧面、颈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2001年至2006年,应用此方法修复10例面、颈部瘢痕挛缩患者的面颊部及颏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取得了成功。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采用颞浅动、静脉颈部预构扩张皮瓣修复面、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扩张后超薄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后不再发生挛缩,减少臃肿,保持色泽和谐。利用扩张器置于颈、上胸部真皮下血管网下进行皮肤扩张后修复面颈部缺损。结果临床完成9例,效果满意。用扩张后超薄皮瓣修复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扩张后超薄皮瓣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探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后不再发生挛缩,减少臃肿,保持色泽和谐。利用扩张器置于颈、上胸部真皮下血管网下进行皮肤扩张后修复面颈部缺损。结果临床完成9例,效果满意。用扩张后超薄攴昨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的效果。方法采用单个或多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46例面颈部瘢痕患者的面颈部正常皮肤下,经注水扩张后,再将扩张的皮肤软组织合理转移到要修复的瘢痕区整形缝合。观察术后皮瓣成活率、皮肤色泽、瘢痕恢复情况和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面部扩张器埋置术后感染,3例出现面部皮瓣下血肿,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对手术效果无影响,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无扩张失败终止治疗病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面颈部局部皮瓣转移后血运、色泽正常,外形良好,无功能障碍,面颈部为线状瘢痕,较为平整,无增生性瘢痕出现。结论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是皮肤烧伤整形外科中修复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扩张皮瓣在头面颈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皮瓣在头面、颈部皮肤各类缺损修复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自2004年以来,应用扩张皮瓣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患者23例,根据缺损不同部位情况设计扩张器的大小、形状及埋置方式,二期以旋转,推进,轴形皮瓣方式转移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所有23例患者的共使用扩张器36只,一次修复缺损面积最大16.0cm×12.0cm,出现扩张器渗漏1例及扩张器外露1例则选择二期扩张器置入,并发血肿、感染1例,发生率约13%。术后皮瓣均成活,修复后形态自然。随访3个月至5年,疗效满意。结论:充分做好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应用扩张皮瓣是修复头面、颈部皮肤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