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改革传统的本科护理教学模式,介绍和探讨基于Moodle的JiTT教学模式在本科《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我校2008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引入基于Moodle的JiTT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显示,83.6%的学生认可Moodle平台的JiTT教学方法,对新教学模式考核满意率达76.4%,认为新型模式综合考核方式及分数分布更趋合理;考核成绩统计学上显示,实验组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1.5%认为难度有所降低,但额外付出的时间更多;6.7%认为网络学习要求太高不愿意接受;78.4%认为课堂内外互动分比重比较合理,有助于高素质护理人才团队协助及沟通能力的培养.结论 基于Moodle平台的JiTT教学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交互性强的网络课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协作的能力,对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护理学导论》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理学导论》课程的考试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06级19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课堂考核、课外作业、学习态度等多种形式的开放性综合考试,并对考试方法和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赞成开放性综合考试的学生占97.5%,认为这种考试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提高理论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结论考试方法的改革是有益的尝试,对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法对2006级三年制护理专业131名学生进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将2005级与2006级学生《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及理论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教学改革后,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考核成绩优于改革前;90.12%的学生更喜欢新的教学方法,90.57%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协作精神,89.16%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个人的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结论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护士角色。  相似文献   

4.
刘梨  张月娟  彭晓玲  贺涟漪 《护理研究》2013,(27):3049-3051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培养效果。[方法]将我校2010级护理学专业4年制本科1班和2班随机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根据不同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课堂理论知识测验、综合实践能力考核、护理专题汇报、学期末考试和学生问卷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培养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核心胜任力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护理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案例式考核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方法 使用自编案例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通过"职业素质、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分析问题、沟通技能和理论知识"6个方面进行评价.考核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赞成案例式考核法,认为此法优于传统考核法.结论 改革后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考核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方法 对30名专家问卷调查,9名主讲教师座谈,对2002、2003级214名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结果 专家问卷调查显示89.66%的专家认为分学期开课比较合理,100%专家认为护理专业的学生需要早期接触临床,主讲教师座谈会多数教师认为分学期开设课程更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将《护理学基础》课程由原来的一段式教学改为三段式教学,分为导论部分、生活护理部分、无菌技术及治疗部分3个模块教学,分别安排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课.启发诱导式分组教学得到学生赞成并取得实际效果.结论 护理学基础“三段式“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启发诱导式分组教学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吴永琴  姜文莉  杨晔琴 《护理研究》2006,20(13):1207-1208
[目的]通过改革《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培养护生开展整体护理的能力。[方法]76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参加给氧或鼻饲操作考核,参加每项考核的护生又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展示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考核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认为病情展示考核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化贯彻护理程序、培养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中,采用病例展示考核法能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和开展整体护理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外科护理学”考试方法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考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已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经过多年教学的探讨,并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考试模式和我国护理专业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对我院“外科护理学”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确立了A、B、C3个考试模块,A模块:理论考核模块(占总成绩的40%);B模块:技能考核模块(占总成绩的40%);C模块:综合素质考核模块(占总成绩的20%)。通过反馈调查证实这一考试方法顺应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多站式考核形式为主的护理技能大赛的实践和成效。方法技能大赛参照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的模式,尝试采用了“护理程序”与“综合能力多站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共有32名选手参加。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参赛选手、领队和裁判教师们对此次大赛的效果反应良好,均认为此种大赛形式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很有帮助。100.0%裁判教师们认为护理技能大赛很有必要设置“多站式考核”,并认为与以往技能大赛模式相比,此种形式很适合考核学生的临床实际水平。结论多站式考核护理技能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结合临床模拟情境在《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中的效果。方法在我校护理本科2009级《护理学基础》课程中采用标准化患者结合临床模拟情境对学生护理学基础技能进行考核,并考核后运用自制的问卷对参加考核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于此种考核形式持肯定意见,认为有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结论标准化患者结合临床模拟情境进行《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可以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临床情境,使考核教师能全面观察学生综合运用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情感、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等各方面水平,但对教师的组织实施和学生的临场发挥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护理本科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护理本科教育中加强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确立护士核心能力内涵、改革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遵循能力本位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等4个路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张巍  李昆  赵静霞  刘静泉  陈立 《全科护理》2016,(13):1301-1304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学》多种教学改革方法下对护生核心胜任力的培养。[方法]以护理学院2012级94名本科护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小组汇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及利用高级模拟人Siman进行实验教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针对教学环节中护生对核心胜任力的感受及认知进行调查。[结果]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开展的教学改革活动反馈较好,得到大多数护生的认可。[结论]以核心胜任力为导向开展《妇产科护理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核心胜任能力,并促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先导联合"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培养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方面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56名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学员为对照组,对照组沿用常规教学模式;选取64名重庆市急诊专科护士学员为观察组,采用临床先导联合"三明治"教学模式,包括组建教学师资、制订教学计划、设置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急诊专科护士学员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工作核心能力。结果两组急诊专科护士学员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工作核心能力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急诊专科护士学员培训中应用临床先导联合"三明治"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其工作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儿科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和核心能力的期望。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重庆市1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15~2018级的13名全日制儿科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归类、提炼主题。结果从访谈资料中提取以下5个主题:综合权衡准入四要素、具备专业化的临床能力、强化临床教学能力、发挥人格修养的正性影响力、提升护理科研能力。结论儿科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临床师资的学历、职称、临床经验、教学经验有很高的要求,期望其具备较高的临床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人格修养的正性影响力和护理科研能力,可为儿科研究生临床护理师资的遴选、核心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教学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条件。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护生将课堂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质量。因此,为保证临床教学“教”的质量及“学”的效果,2009年1月至今,我院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目的性原则,在临床护理教学中构建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及评价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在PBL教学法中的实施。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6大组,每组选组长1名,负责任务分配和组织协调工作。在实施教学时,每大组再分成4小组开展学习。所有组同时接受理论课教学,实践课全部使用PBL教学法。结果护生对PBL教学法普遍表示欢迎,教师的引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结论PBL教学实践中可以促进护生核心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在高职护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10月在上海市某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大专护生63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1人,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对照组32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整体护理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培训前后核心能力。结果培训前对照组护生核心能力为(142.95±20.987)分,培训后为(155.84±22.6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94,P=0.000);培训前研究组护生核心能力为(148.32±24.370)分,培训后核心能力为(178.00±22.5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120, P=0.000);培训后研究组护生的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891,P=0.000)。结论在整体护理教学中采用“整体护理比较学习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高职护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定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养和评价的指标。方法参考《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27名不同层级护士采用访谈法了解手术室护士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2名专家进行咨询,最后对专家的意见综合处理。结果得出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架构,包括应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沟通协作能力与人际关系、教学科研能力、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与自身基本能力6维度。结论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架构可为研制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提供依据和框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知识点问题式授课片断”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中的培训效果.方法 根据记忆心理学创建“知识点问题式授课片断”执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平台.将我院2010年毕业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在实习期间需定期接受网络课程培训,而后者则需在考前接受为期1个月的集中面授.对两组护生的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合格率和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网络课程可实现较面授更佳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潘正群  范秀珍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38-1940
目的探讨在护理实训基地仿真环境下采用"四步法"对护理专科学生进行《儿童护理》专科教学的效果。方法将2007级两个护理专科班随机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和按常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并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结果实验组在专科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意义,但实验组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t=3.62,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实验组对"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与对照组对传统授课方法的认可程度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四步法"专科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儿童护理》专科教学,可提高专科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