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布氏杆菌误诊为附件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选取收治的1例首诊为附件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检查后确诊为布氏杆菌病,后进行对症治疗。结果患者用药后随访未复发。结论应掌握流行病学资料,详细询问羊、牛接触史、居住地、职业等。掌握此病的特点,及时做相关血液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5年前笔者所在地区很少见到的布氏杆菌病患者例数在近几年里逐渐增多。总结本院2007年2月1日~2009年3月15日的15例布氏杆菌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均出现了误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总结经验,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23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传播途径发生改变,容易导致误诊。应详细询问病史、职业、饮食及全面细致的查体,对于长期发热伴有呼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常规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本病。结论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病过程结合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以减少布氏杆菌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也呈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蓄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是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及睾丸炎等。本病易转为慢性可迁延多年反复发作,且常误诊为支气管炎。现将我院近年来17例布氏杆菌病误诊支气管炎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1)
目的回顾我院收治的脊柱布氏杆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脊柱布氏杆菌病诊断方法、治疗措施。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23例脊柱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病例资料特点。结果男15例、女8例,颈椎2例、胸椎2例、腰椎19例、骶椎3例、髂腰肌1例(其中1例同时累及胸腰椎,3例同时累及腰骶椎);23例患者均有颈、胸或腰背部疼痛病史,有牛羊接触史,MRI检查提示存在感染性病变,23例患者经血清学检查、细菌培养确诊后,行药物保守治疗(19例)或手术治疗(4例),均获得了满意效果。结论颈胸腰背部疼痛患者伴有发热,MRI提示存在感染性病变,既往有牛羊接触史,在诊断时要高度怀疑脊柱布氏杆菌病,该类患者可行相关血清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明确诊断,大多数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伴有脓肿形成压迫神经或脊髓压迫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也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玮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6):724-725
患者女,70岁。主因活动后心悸,伴头晕、头痛1个月,入住我院心内科。查体:体温37℃,血压11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叩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叩诊心界正常,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脏彩超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血常规示:嗜中性粒细胞0.449、淋巴细胞0.492、血小板计数75 相似文献
8.
9.
张玉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0):68-68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近些年来布氏杆菌病的人畜疫情中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也有增多趋势,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变化的特点,总结布氏杆菌病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方法对确诊的24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这些变化的特点。结果布氏杆菌病流行以牧区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化,规范地联合用药治疗痊愈较快、预后较好。结论掌握大庆地区布氏杆菌病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可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12.
6例布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布氏杆菌临床及实验特征的认识,以利及时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布氏杆菌病6例。患者标本进行常规血液培养,鉴定,药敏及血清凝集试验。结果6例患者均为疫区的农民,临床表现有发热、呈波状热、畏寒、大汗、关节痛。6例中有4例有肝炎及肝炎肝硬化病史,脾大,白细胞均偏低,血红蛋白3例,血小板3例均低于正常值。血沉检测5例中3例高于正常,转氨酶5例高于正常。细菌呈小球杆状或短杆状,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革兰染色不宜着色,延长时间呈革兰染色阴性,生长缓慢。培养阳性的5株布氏杆菌对四环素、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等均敏感。用广谱抗生素无效,细胞内抗菌药联合应用效果明显。结论城市医院临床及检验医师应高度重视布氏杆菌病,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MRI特征性影像改变,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CT、MRI资料。结果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好发于下腰椎椎体边缘,常侵犯2~3个椎体,椎体破坏与骨质增生硬化同时存在,骨破坏灶小而多发,周围有明显硬化带,反应性新生骨内又见新破坏灶,关节面增生硬化,椎间盘破坏轻,少数可见椎旁脓肿,但无流注现象。结论加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T、MRI特征的认识,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及早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非牧区布氏杆菌病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病畜(牛、羊和猪等)为传染源,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器官、眼结膜和损伤皮肤等途径传播。据资料显示,布病在我国有回升的趋势,尤其在山西、河北、京津周边地区。人患病后病情复杂,与多种疾病相类似,临床难于鉴别,易发生误诊。为加强布病临床及实验特征的认识,以利于及时诊断与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至2008年收治的32例布病患者资料。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在本地区有明显的增高,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损失,身心健康亦有明显的损害。现回顾总结我院2001~2009年收治4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本病特点、总结经验。结论布氏杆菌病是可防可治的,但本病地域性强、临床表现多样,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加强防护,合理治疗,降低本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1岁,山西省沁县人。主诉间断发热、关节痛0.5a后出现发作性右半身无力及行走困难1a余。2001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8C~39C)伴双膝及腰骶关节疼痛,予抗风湿治疗数月体温恢复正常,但关节痛未完全消失。约0.5a后出现发作性右上下肢无力、麻木,有时伴失语,数分钟自行缓解,1个月内共发作7次~8次.同时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