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至而有效”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祥 《国医论坛》2000,15(2):47-47
针刺治病必须得气,这是针灸界流传几千年的古训,也是目前针灸临床奉行的原则。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嫩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清楚地表明“气至”是针灸获效的关键。不仅如此,后世还认为针刺获效不仅要“气至”,还与气至的快慢有关。若得气迅速,则收效也快,疾病易于痊愈;若得气缓迟,则获效也慢,疾病不易痊愈;若经反复运用各种行针催气手法而气仍不至者,则疾病预后多不良。如《针灸大成》所说:“针老得气速,则病易愈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什么是得气?古人的描述一…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得气"与"气至"的内在关系,通过重温《内经》有关理论,结合有关学者的观点,分析比较二者的关系。"得气"是中气穴的标志,也是气至针下的征象,更是针刺补泻的前提。得气的感觉来自医患双方,其表现形式既有"紧而疾""沉涩紧""轻滑慢"与"针下热""针下寒"的显性得气,也有"针染(游)于巷"的隐性得气,以及"徐而和"之谷气显示的气调状态。"气至"有"气至针下"与"气至病所"两方面含义。气至针下与得气内涵相近;气至病所,主要体现在气至而有效,表现形式有即刻效应与滞后效应两种。得气与气至含义各有侧重,得气突出医者在针刺过程(辨气、守气、调气)中的重要性,并提示隐性得气的临床意义;而气至强调气至而有效,即临证当分清表里虚实,表浅筋脉病候,可缪刺、浅刺,收效较快;深里虚实病证,当补泻得谷气,虽见效滞后,但脉象可鉴,告诫针灸临床不可忽视脉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Biaoyoufu (<标幽赋>), written by acupuncturist DOU Han-qing of Jin Dynasty, with extremely profound theory constructively revea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edling and yin-yang, five elements, zang-fu organs, meridians,qi, blood, needling techniques, methods in selecting points, points for attention and contraindications,introduced author's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realization,elaborated the essence of Neijing (<内经>), and it is highly praised by all doctors through ages and it also has guiding function in clinic. Some acquisitions from Biaoyoufu (<标幽赋>)is now reported as follow.  相似文献   

4.
针刺疗法萌芽于砭刺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 ,从实践到理论 ,又从理论到实践 ,在针刺疗法中积累了系统丰富的经验 ,留下了许多经典著作。  “得气” ,亦称针感 ,在针刺疗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古代医家均有精辟的记述 ,笔者就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浅谈一下有关“得气”的几个问题 ,以供参考。1 “得气”的临床意义  所谓“得气” ,又称针感 ,就是指进针后施行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 ,从针刺治疗和针刺麻醉以及经络感应的研究证明 ,是否“得气”或“得气”的强弱 ,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古代医…  相似文献   

5.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它首见于《内经》,《灵枢·终始》篇云:“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金针梅花诗钞》篇亦云:“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由此可见,得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捻转等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特殊感觉和反应(即“经气”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6.
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古籍所提出的“得气”思想为出发点,从施治前的寻气、辨气与推拿“得气”的前提条件——辨证精、手法明阐述推拿治疗中得气的重要性;继而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总结推拿治疗过程中患者具体“得气”表现,如酸、胀、痛、麻、温热感,微汗出,局部声、色的改变与气机调畅的表现等,以期推拿“得气”思想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得到重视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得气最早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气至”,《内经》中以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作为客观指标,并始终描述为针刺过程中医者的客观感应。清代后,至现代针灸学定义中多将得气等同于针感,尤以患者的感觉为重。随着中医针灸理论的国际化发展,得气与痛感的区分及其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增多。在循证医学研究中,国际上对得气与疗效的关系仍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因而其客观化的评价标准及其生物学机制成为重要且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可从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综合评价.并结合疗效,探索客观界定得气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气至而有效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研究》2002,18(4):1-2
  相似文献   

9.
从经络理论、针刺用穴、时间因素及天人相应、治神与得气、针刺禁忌5方面,论述《标幽赋》中所涉及的针灸理论。《标幽赋》有循环流注和根结两种经络理论;重视特定穴;重视时间因素,强调天人相应;注重手法,强调治神与得气;重视针刺禁忌。  相似文献   

10.
针刺临床强调得气与调气,《灵枢》中即有"气至""得气"等术语,历代医家多有发挥,出现了"气至病所""靶向针灸"等各种说法。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关于针刺"气至"的文献,认为"气至"包含"得气"及"气调"两层含义,"得气"是针刺入腧穴后的经气感应,"气调"则是经过治疗后达到的目的和结果。而与"气至病所"相比,则"靶向针灸"在临床更实际,应用更广泛,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窦汉卿重视前人的理论基础,提倡调神与理气血并重,主张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施针,并创立了十四字补泻手法,善用毫针,重视得气,提倡按时取穴,用穴精准,明确了针刺宜忌,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患者的体质、针刺部位及病种3个方面,探讨针刺得气的影响因素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认为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针刺的适应能力较传统中医虚实体质对"得气"的影响更大;腧穴的深度及所在部位对得气感的性质与强弱有重要影响;得气与病种有关,并非得气越强则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文章旨在溯本求源,述"得气"与"治神"、"得气"与"调气"及"得气"与二者的内外之境变化,从此三方追溯《内经》、《难经》所述,作为立论"得气"之依据。方法查阅《内经》、《难经》录著古籍与历代各家的经文注述37本,以王冰、马莳、杨上善所注为据。结果依"治神"而言,需治医者、患者与环境三者之神,且需观、守气至之机。从"调气"而论,有"得气"即达"调气"补泻之效,从取穴端正、浅深适宜、方向逢时上述"调气",与强调候、辨气至之气而"调气"等不同著述。并且,内外之境的差异变化亦从"调气"与"治神"上对"得气"产生影响。结论无论是从"得气"的获取、判别及调整均与治神及调气存有密切关联。二者相辅相成于医者的整个针刺过程,是"得气"取效之精要所在。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中"气至"一词的本来含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胥荣东  张军伟 《中国针灸》2005,25(6):445-445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可见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气至与否也就成为针灸医师判断针刺疗效好坏与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浅谈内经针刺气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至意同得气 ,即在进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 ,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针刺必须在气至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 ,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足见气至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历代针灸医家均十分重视气至 ,在现存医学古籍中《内经》最早提出气至概念。1 气至的意义  气至是针刺获得疗效的关键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 :“刺之要 ,气至而有效。”强调针刺只有出现气至的反应 ,才能产生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针灸临床上气至与否也就成为医生判断针刺疗效与病情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某些病症即使针刺后病痛…  相似文献   

16.
"得气"与"气至"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起效环节的论述,"得气"强调守正气,与"针感"不同;"气至"要根据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来判断,是针刺有效的关键所在。针刺治疗中的各种手法,正是在"得气"基础上的"调气",从而达到"气至"之效。医患双方的"治神"和"守神",是发挥针刺治疗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标幽赋》是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窦默的代表作之一,根据《标幽赋》中针灸禁忌的内容从患者机体状况、四时气候禁忌、经络针道穴法、危重病症色脉不顺、禁针禁灸穴等五个方面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肾与三焦相通,具有枢机的调控功能,在气血化生及运行方面联系紧密,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关联息息相通,故临床上经常二者同治。妇人血晕及胎衣不下多属气血虚弱,治疗时重视气血的调理。《标幽赋》中"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跷阳维而下胎衣",体现了基于肾与三焦相通理论调理气血的方法。即任脉的阴交、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阳池(阳别)可平定妇人血晕;八脉交会穴之足少阴肾经照海通于阴跷,手少阳三焦经之外关通于阳维,故照海、外关具有催产止痛下胎衣的功效。本文拟从肾与三焦相通的角度探讨其蕴含的针灸治疗方法,进一步阐释脏腑别通关系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以期获得新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9.
“气至病所”是针灸界广为流传的一词。然而对其含义的理解则见仁见智,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则各有所悟。本文是笔者通过针灸临床实践,从循经感传的感觉性质、循经感传的路线、方向、针刺手法促使气至病所等方面,对“气至病所”与针刺疗效的关系加以验证观察,并加以总结颇有所获,略陈梗概。  相似文献   

20.
尹伯阳  李志道 《吉林中医药》2013,(10):1008-1009
“分经得气”法是李志道教授提出的一套针刺方法,此法善治由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麻木一类病症。李志道教授重视得气与疗效的关系,将坐骨神经痛分成阳明少阳型、太阳少阴型和阳明少阳、太阳少阴混合型3型。运用“分经得气”法治疗时,依据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和疼痛位置选穴,针刺时强调对针感传导路径的控制和把握,使针感传导方向与疼痛位置保持一致,再于疼痛神经分布区域排刺,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