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咽旁隙肿瘤及其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咽旁隙肿瘤手术方法及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4~1997年经各种手术入路治疗的27例咽旁隙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口入路仅适于较小肿瘤切除;经腮腺入路主要用于侵入咽旁隙的腮腺深叶肿瘤的切除;经颈或经颈合并下颌升支裂开入路具有手术适应症广、视野较清楚等优点。结论 经颈或经颈合并下颌升支裂开入路是一种切除咽旁隙肿瘤的理想入路,术后并发症少和手术安全、彻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咽旁隙肿瘤的MRI表现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9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咽旁隙肿瘤的MRI征象进行分析,并以手术和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MRI对咽旁隙肿瘤定位和定性准确;不同组织来源的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MRI特征上有不同;良性肿瘤界限清楚,信号分布均匀,T1WI主要表现为中等信号;恶性肿瘤信号分布不均匀,T1WI表现为低中信号。结论 本研究结果证实,MRI在诊断咽旁隙肿瘤中有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咽旁隙肿瘤的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诊断及治疗的52例咽旁隙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手术入路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52例患者中23例(44.2%)经颈侧入路,14例(27%)经腮腺颈侧(腮颈)入路,10例(19.2%)为颈侧下颌骨入路,5例(9.6%)经口内入路。术后病理良性占80.8%,恶性19.2%。唾液腺及神经源性肿瘤分别占总数的46.2%和28.8%。52例患者中48例行Ⅰ期手术切除,术后恶性肿瘤复发率30% (3/10),良性肿瘤复发率7.1%(3/42)。结论术前运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手段判断肿瘤性质及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对于制定和完善手术计划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有助于术中充分暴露肿瘤,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咽旁隙的原发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0.5%~1%,绝大多数为良性,涎腺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最常见。颈侧入路和经颈-腮腺入路手术是处理咽旁隙肿瘤的主要方法。颞下窝内原发肿瘤较少,且恶性居多。该区域手术可采用颞下窝入路,上颌骨外旋入路、下颌骨外旋入路等。随着内镜辅助下经鼻、经口入路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机器人手术、影像导航系统的发展,咽旁隙和颞下窝肿瘤的外科治疗呈微创化趋势。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和神经外科等相关专业的多学科合作和内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是该区域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4例经颌颈联合侧入路并切断下颌骨升支,切除咽旁隙原发巨大肿瘤病例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咽旁隙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原发于该部位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具体的手术步骤。全面分析了此手术入路的优点与缺陷,并对术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作者认为此手术入路暴露良好,便于操作,变通术式容易,术后功能障碍较轻,对咽旁隙内原发巨大肿瘤的切除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咽旁隙是头颈部重要的软组织间隙,有许多重要的血管及神经通过,其位置深在,结构复杂,手术暴露困难。咽旁隙肿瘤虽然临床发病率不高,主要以良性肿瘤为主,但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生长的部位及方式都有很大不同。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为实现良好暴露,临床开发了多种手术路径,近年来,内镜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咽旁隙肿瘤手术的发展。为了解临床咽旁隙肿瘤手术的进展,本文对目前咽旁隙肿瘤的手术路径及其发展进行了概括,并在归纳总结多种临床路径后,对一些临床常见咽旁隙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提出了建议;同时,对咽旁隙的区域划分和咽旁隙的区域化治疗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9例侧颅底咽旁间隙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采用耳后颌颈联合侧进路,全切肿瘤。本组有1例术中剥断颈内动脉,出现短期对侧肢体偏瘫,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侧颅底肿瘤以原发良性肿瘤多见,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病史也不可忽视。由于位置深在,解剖结构重要、复杂,此部位肿瘤的手术切除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术前和术中应认真考虑如何保证大脑供血,术中视野要大,采用显微手术有利于保护血管和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总结1966-2002年收治的88例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88例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中神经鞘膜瘤73例,占83%,神经纤维瘤15例,占17%。颈部CT扫描及彩色B超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经颈侧径路摘除肿瘤75例,经咽侧径路摘除肿瘤12例,经颈侧及咽侧联合径路摘除肿瘤1例,均完整摘除。术后出现神经麻痹9例。结论 颈侧径路是安全、彻底切除咽旁间隙神经源性肿瘤的最佳手术入路。对咽旁间隙巨大肿瘤,应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咽旁隙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寻找最佳手术入路。方法:对15年间收治的50例咽旁隙肿瘤病人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0例中原发肿瘤46例,转移癌4例。原发肿瘤中以涎腺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最为常见,分别占36%(18/50)和32%(16/50),其他少见肿瘤占24%(12/50)。肿瘤主要表现为临近器官和结构受压所出现的症状,包括咽喉部不适、局部疼痛、鼻阻塞和耳部症状、气道阻塞、第Ⅸ~XII脑神经损害症状和Horner氏征等。44例接受不同入路的手术治疗。结论:咽旁隙肿瘤临床表现复杂,病理类型多样,且恶性肿瘤预后差。手术入路以颈-腮腺入路较理想,术野宽敞清晰,瘤体显露充分,适于绝大多数咽旁隙肿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15例咽旁隙肿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为选择手术适应证、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借鉴。方法 15例咽旁隙肿瘤经增强CT和MRI等术前检查予以充分评估后,采用经口径路手术切除5例、经颈侧径路切除6例、经颈侧腮腺径路切除4例。结果 所有患者肿瘤均成功切除,1例术后即刻出现颅底大出血,用明胶海绵等压迫填塞后成功止血;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接受放疗,1例失访,其余患者随访1.5~5年,均无复发。结论 根据肿瘤部位,结合患者需求选择合适手术方式,能彻底切除肿瘤,术前充分的影像学评估对制定手术方案和预防手术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14例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本文报道14例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介绍了3种颅底肿瘤的手术方法,即:耳前“∩”形切口颞蝶进路、改良的颞下窝进路、上颌骨拆装术,并对各自的适应症及优越性进行了讨论。结果:14例颅底肿瘤,良性6例,恶性8例。6例良性肿瘤术后随诊1 ̄7年,无复发;8例恶性肿瘤中,1例因年龄大,术后7个月死于心脏病,1例术后3年死于复发,1例术后4年带瘤生存,其余4例皆随诊2年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上颌骨骨异常增殖症患者行手术切除+骨创面液氮冷冻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术后颜面畸形矫正满意,随防2 ̄10年无复发,2例术后6个月及1年复发,再次手术治愈,无骨髓炎发生。结论:此方法简单,临床易掌握,疗郊满意,是治疗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讨论临床罕见的咽旁间隙肿瘤。方法总结1986年~1997年7月收治的59例患者的回顾性资料。结果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中,以神经源性肿瘤居多,约占60%。高分辨CT及MRI对临床诊断及手术径路的选择有重要作用。颈侧切开广泛应用于75%的良性病变;应用下颌骨正中裂开切除2例局限于隙上部的良性肿瘤和1例侵及颅底的颈动脉体瘤;应用侧颅底入路切除1例起源于颈静脉孔生长至咽旁间隙的神经鞘瘤。结论认为经口径路仅用于较小的肿瘤切除;经颈腮腺径路主要用于侵入咽旁间隙的腮腺深叶肿瘤的切除;经颈下颌骨正中裂开径路是切除咽旁间隙特殊肿瘤安全有效的入路。  相似文献   

14.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之效果。方法:65例(120侧)鼻息肉患者进行界内窥镜手术,术后随访6~15月。结果:参照FESS-95广州标准,痊愈78侧(65%);好转32侧(26.7%);无效10侧(8.3%)。结论:1)横行切除中鼻甲前五1/3~1/2,有助于减少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改善窦道复合体引流,减少息肉复发;2)术前细致研究鼻窦CT片,熟悉鼻窦解剖及术后加强换药,是防止手术并发症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咽旁间隙肿瘤及手术入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方法及入路的选择。报告66例经各种手术入路治疗的良、恶性肿瘤。结果表明,经颈或经颈合并下颌及正中裂开外旋入路较之其他几种手术入路具有手术适应证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认为经颈或经颈合并下颌正中裂开外旋入路是一种安全、彻底切除咽旁间隙原发肿瘤效果最好的入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咽旁间隙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部B超及CT扫描,3例行增强MRI检查;均行颈侧入路切除肿瘤,其中2例同期行同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例术后行放射治疗;术中快速病理、术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5例中恶性神经纤维瘤1例,恶性神经鞘膜瘤1例,腮裂癌1例,未分化癌1例,滑膜肉瘤1例;术前B超、CT、增强MRI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及与周边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手术入路及手术方式的选择;5例术后随访,3例随访1年内无复发,1例随访3年后死亡,1例半年后失访。结论 咽旁间隙恶性肿瘤组织类型复杂多样,预后差,颈部B超、CT扫描、增强MRI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帮助,选择合适入路肿瘤切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很关键。  相似文献   

17.
Otitis Media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practice of otolaryngology and one of the famous "three inflammations and one deafness".Otitis media has been with human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reatment for otitis media started in the west in 1774 and much later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正>骨外骨瘤症状不明显,好发于颅骨、面部扁骨与副鼻窦(尤其是额窦与筛窦),很少累及四肢骨,发生于颈部者罕见。2011年9月,我院收治咽侧间隙孤立性骨瘤患者1例,术后20个月未见复发,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入院时49岁,自骨科转入我科,因颈部酸痛伴头晕1 d来院检查,行CT检查发现环枢椎右前方、右侧咽旁间隙内见不规则混杂密度,边界清,密度不均,内见脂性、钙化及软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