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氧乙酸对饲养盒的灭菌效果吴敬民窦志勇(辽宁省卫生防疫站,沈阳110005)为保持实验动物生活环境卫生,控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质量,实验动物饲养盒必须定期消毒。我国规模较大的实验动物室,一般均采用湿热(高压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对饲养盒进行消毒。这两种...  相似文献   

2.
加强饲养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实验动物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人员对实验动物的等级和质量要求更加严格,提供合格的高等级高质量实验动物已成为科研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而饲养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是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的关键和基础。本着重阐述了对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科委、辽宁省实验动物学会自1982年以来,在沈阳、大连和锦州等地共举办了9期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班。目前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人员已有90%获得了培训证书,有的单位还达到100%。1990年8月省科委又举办了1期管理干部培训班。通过办班培训、不仅提高了领导干部对实验动物工作的认识,还使广大饲育人员掌握了实验动物科学饲养管理的知识,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辽宁省实验动物工作整体水平。去年年底,省里举办了第9期技术培训班。至此,辽宁省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初级技术培训工作已基本结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用实验动物饲养器材优缺点及改进建议李丽王祥银李力(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科,福州350001)为了创造合格的实验动物饲养环境,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使实验动物能更好地满足生物医学实验研究的需要,合格的实验动物饲养器材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IVC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IVC系统安装、相关数据测定、小鼠生长及生存试验,观察了IVC系统饲养实验动物的安全性、可行性。结果表明IVC系统饲养实验动物,符合新国标SPF级相关标准,动物生存、生长情况正常。提示IVC系统是动物饲养理想设备,用于动物实验是可行的,而且投入及维持费用比较低。  相似文献   

6.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占据十分重要地位.为保障和提高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质量,保证人类用药安全有效,必须不断探索完善实验动物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模式.本文结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以及国家相关规定,针对实验动物的管理难点,探讨了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对某单位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及科研工作的人员进行人兽共患病病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所调查的4种人兽共患性疾病中,血清检出阳性者只有流行性出血热,提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仍是预防的重点。只有改善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控制实验动物质量,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对某单位从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及科研工作的人员进行人兽共忠的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所的4种人兽共患性病中,血清检出阳性者只有流行性出血热,提示流行悸出血热病毒感染仍是预防的重点,只有改善实验动物饲养环境,控制实验动物质量,才能芭实有效地保障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更全面地了解实验动物质量环境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实验动物质量提供保障条件,从而为动物饲养环境及设施的建设与评价要求及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国内外有关实验动物环境标准要求及文献报道,以及被公认的对各类动物生长有不良影响的其他环境因素,结合我国现行有关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动物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更为全面的应予以控制的动物生长影响因素.结果 现有标准未充分考虑各类实验动物饲养环境的影响因素.不同温湿度对不同种类动物的影响有差异,噪声频率高低对某些动物的影响有特异性,大气和装修材料散发的化学污染物、紫外线、振动、电磁辐射等对动物的影响不能忽略.结论 应补充和完善实验动物环境中需进行控制的动物质量影响因素,以进一步保证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动物特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其寄生虫感染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我国,由于环境条件,人员素质,饲养方式,管理水平等因素,实验动物仍有寄生虫感染出现。这不仅直接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而且也使研究工作受到干扰,甚至得出错误结论。为了保证实验动物在研究工作中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实验动物寄生虫作为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的指标之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为了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经过十年有余的艰苦努力,我国已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等级标准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GLP工作的快速发展,实验动物在GLP试验中得到广泛应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在动物试验中尤为重要,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是保证动物实验的每个原始数据都真实可靠,保证安评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计划中,兽医护理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介绍GLP体系下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计划中的兽医护理这个组成部分,从实验动物兽医的资质、职责等几个方面,并基于GLP中心实验动物兽医的实践阐述实验动物兽医护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尤其是动物福利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各单位应建立一套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计划以确保在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过程中科学地、技术地、人道地对待动物。本文旨在介绍美国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使用计划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便于全面而直观的阐述该计划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动物实验设施和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保证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动物实验设施和实验室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动物的验收检疫等方面.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是药物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评价药物进入临床实验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动物实验室是安评中心的重要科室,安评中心所有的项目都在动物实验室完成,因此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工作可以保证动物实验的原始数据真实可靠,而且全程可追溯,也是保证安评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GLP动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设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的条款,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14.
按照辽宁省实验动物管委会和辽宁省医学动物管委会的统一要求.沈阳地区实验动物管委会于1990~1994年对沈阳、本溪、抚顺、辽阳、铁岭的39个单位的实验动物环境设施条件进行了检查验收,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实验动物科学技术与无菌(Germ Free)动物的培育成功有极密切的关系。根据使用的目的将无菌动物转变成悉生(Gnotobiote)动物,无特异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Free)动物和开放饲养的清洁动物。由于无菌动物技术能有效地对实验动物进行微生物学的控制,因而被公认为提高实验动物质量的经典  相似文献   

16.
实验动物科技包括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遗传育种、饲养繁殖、质量监测和开发应用的科学,这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新兴边缘学科;而实验动物技术则是实验动物学形成与发展的方法学或手段。两者相辅相存,互为依托,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日本实验动物科技经过几十年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验动物的质量对医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许多医学科研的结果。调查动物家系,这对动物遗传性状的分析,进一步有效地指导育种实践,提高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验动物部门迫切需要了解动物家系。 根据我校实验动物部饲养一批狗的数据资料,我们研制了由计算机对储存狗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医学院校实验动物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学院校的实验动物是进行教学实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作者就当前医学院校实验动物核算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物资管理体系,实行专门管理,统一计划,比价采购,加强日常监管和科学饲养,设置实验动物圈存帐。及时准确地提供实验动物信息。以合理,有效地使用学校实验动物资源。提高实验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在实验动物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养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实验动物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待;(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6):663-663
在实验动物的描述中,凡涉及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养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实验动物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待;(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