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医学院学报》2000,17(6):1040-1041
  相似文献   

2.
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方法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小鼠肠道出现菌群失调后.随机选取1组以生理盐水灌胃,作为自然恢复组.其余3组分别灌服微生态调节剂(主要成份为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含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小鼠灌服抗生素溶液同时分别加生理盐水.微生态调节剂,20%低聚果糖及中药(同前).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小鼠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调节肠道菌群动物模型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和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②预防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给予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果糖及中药可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菌群失调与抗生素应用情况 ,以增强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识。方法 :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染色法诊断有无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的程度 ,并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 ,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的发病率为 6 5 .0 % ,引起菌群失调的药物种类多样化 ,主要是头孢菌素、亚胺培南、青霉素、哌拉西林、克林霉素。结论 :对特殊人群使用抗生素时 ,有必要进行肠道菌群的监测 ,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动物模型和预防肠道菌群失调的模型,探讨微生态调节剂不同的使用方法对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方法 ①预防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预防组和对照组模型;②调节菌群失调:建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后,再分为自然恢复组和调节组.以上各组分别在给受试物后无菌采取粪便,观察各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及肠球菌数量.结果 ①预防菌群失调:在菌群失调下同时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小鼠肠道内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②调节菌群失调:菌群失调后,给予微生态调节剂,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在小鼠肠道内的数量与自然恢复组相比较明显增加.结论 微生态调节剂产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作用.停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5.
金双歧治疗小儿肠道菌群失调48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滥用抗生素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间接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笔者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口服,治疗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使用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200例非肠道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抗生素。分别于抗生素使用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及第15天做大便的肠道细菌分析。结果有60%的患儿出现不同程度菌群失调,其中1周岁内婴儿有74.7%出现菌群失调,与1~3岁及>3岁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且程度较重。Ⅱ度菌群失调的发生率为31.9%,而1~3岁及>3岁组Ⅱ度菌群失调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12.16%;肠道菌群失调多发生在抗生素使用1周内(91.1%);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的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影响大。结论抗生素使用对婴幼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  相似文献   

7.
四君子汤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在小鼠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发中药四君子汤提供理依据。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抗生素造型组、中药预防组。预防组先给予四君子汤,3d后在给予四君子汤的同时,与抗生素造型共同给予盐酸林可霉素。3d后进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预防组小鼠肠道菌群受抗生素影响小,与抗生素造型组比较差异显(P<0.001>)。结论:四君子汤对抗生素造成的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君子汤改善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中药四君子汤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经盐酸林可霉素灌肠造成菌群失调模型。将小鼠分自然恢复组。丽珠肠乐组,四君子汤组,治疗后,进行组织病理学和肠道菌群检测。结果:四君子汤组中肠道菌群最大幅度增加,与自然恢复组相比差异显。肠道粘膜损伤修复比自然恢复组好。结论:四君子汤能够促进肠粘膜损伤修复。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是一种理想的微生态调节剂。  相似文献   

9.
多糖合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模型,应用细菌学检测方法,研究了中药多糖合剂(P.F)对小鼠AAD模型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多糖合剂可能效地促进小鼠肠道双歧杆菌的生长,其检测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同时结果还显示,该合剂对小鼠肠道乳杆菌亦有一定的扶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个简便快捷检验微生态制品保护效能的动物模型.方法:用氨苄西林钠8.4 g/kg灌喂小鼠,每天3次连续2d,造成小鼠肠道菌群Ⅱ度失调.随即再用氨苄西林钠12.5kg继续灌喂,每天1次连续6d;同时试验组加喂双歧杆菌7×106个/只,亦每天1次(均在抗生素灌喂后8h以上进行)连续给予12d.用粪便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徽镜下细菌计数的办法判断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以及双歧杆菌的保护效能.结果:造成小鼠肠道菌群Ⅱ度失调持续发生7d,同时灌喂双歧杆菌者此期间肠菌群失调由Ⅱ度变为I度.结论:用氨苄西林钠灌喂的办法成功地制作肠道菌群Ⅱ度失调的动物模型,该模型可有效地检验微生态制品保护效能,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稳定的抗生素诱导的胃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方法 SPF级的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组,一组随机饮用0.5 mg/mL的头孢曲松溶液,一组灌胃125 mg/mL的头孢曲松溶液,连续4 d后检测盲肠菌群的变化,并且检测停用抗生素一周后菌群是否恢复正常.结果两种途径均能诱导菌群失调,且停用抗生素一周内难以恢复正常水平,但灌胃大剂量抗生素组小鼠的肠黏膜在一周内恢复较快,淋巴结的细菌移位率低于随机饮用抗生素组.结论饮用低浓度的抗生素是一种更优化的诱导菌群失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失调1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英俊  胡晓艳  刘华 《四川医学》2004,25(6):634-635
肠道菌群正常时保持平衡状态,构成肠道的屏障,彼此制约消长。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菌群失调,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等症状。为了更好地研究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学,我们对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住院病人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发现有167例患者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发生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度其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了解233例患者者年龄、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结果腹泻是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症状,老年人(〉60岁)123例(54.2%)。其中Ⅰ度44例(18.9%);Ⅱ度134例(61.8%);Ⅲ度55例(23.6%)。大便常规检查54%患者正常,46%患者大便检查异常。195患者有应用抗生素史,使用1种抗生素的45例,使用2种抗生素的122例,使用3种抗生素的21例,使用4种抗生素的7例,发生菌群失调在使用抗生素后3~21d,平均(9.8±5.6)d,1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中3例应用2种,11例应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超过14d。结论 老年人、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长期用药以及使用疗效高的广谱抗生素都是连续发生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同时应用活菌制剂及益生元,可能有利于增加有益菌群,调整菌群失调,增强肠道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六君子汤对住院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急诊科住院确诊为细菌感染,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或比阿培南)抗感染以及相应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六君子...  相似文献   

15.
周丽  张翠珍 《吉林医学》2011,32(25):5240-5241
<正>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滥用抗生素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间接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本文使用微生态制剂金双歧口服治疗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对住院老年人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住院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单用美罗培南)和研究组(美罗培南+参苓白术颗粒),疗程14 d,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和菌群失调发生的情况。结果:美罗培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有效果良好,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8%和74%(P0.05);研究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率、肠道二重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用于预防住院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疗效显著,可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查阅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肠道菌群失调的年龄分布、基础疾病、诱因、治疗及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个登记。结果:在所有302例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者77.8%;其中恶性肿瘤患者达32.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3%,肝硬化患者10.6%,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9%,糖尿病患者29例9.6%,脑血管意外患者24例7.9%,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尿毒症患者6.3%,风湿系统疾病患者3.3%;其中使用抗生素者达84.1%;表现为I度菌群失调者14.6%,II度菌群失调者76.8%,III度菌群失调者8.6%;其中94.7%主要表现为腹泄;所有302例患者均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1.7%在治疗7天内症状缓解,76.8%治疗8-14天症状缓解,15.9%治疗15-21天症状缓解,1.3%治疗22-30天症状缓解,4.3%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结论:年老体弱合并慢性疾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大部分表现为II度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粪便涂片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范琳  马国力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2):66-66,74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肠道微生态特征,加强临床对抗生素相关腹泻的重视。方法采用粪便涂片染色诊断244例腹泻患者菌群失调的程度。结果244例腹泻患者188例出现菌群失调。其中Ⅰ度菌群失调50例(26.6%),Ⅱ度菌群失调78例(41.5%),Ⅲ度菌群失调68例(36.2%)。真菌感染率6.1%。结论肠道菌群失调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滥用抗生素,粪便涂片检查对快速诊断菌群失调,正确治疗腹泻,避免滥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五倍子止泻散对脾胃虚寒型腹泻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方法 大黄致脾虚造型法和粪菌群定量检测法。结果 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数量下降,经五倍子止泻散治疗一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五倍子止泻散对脾胃虚寒型腹泻小鼠菌群失调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