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233例病人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流速.结果: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为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占其中25.89%,联合手术后血栓形成率为10.91%.与术前相比,血栓组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流速下降显著,无血栓组术后PV和SV的流速无显著下降.术后血栓组SV的流速与无血栓组病人比较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在术前和术后的相同时间,病人血小板无显著性差异,PT延长时间两组手术前后及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高达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液流速减缓在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脾切除后病人血小板升高并非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在减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门静脉高压症(PHT)的门静脉系统解剖成像和血流动力学研究的价值.方法 实验组为15例PHT症,对照组为10例正常人;MRA参数:采用Siemensl.5T磁共振仪,体相位线圈,造影剂Gd-DTPA 0.2mmol/kg肘静脉注射,3D-FISP序列扫描门静脉系统,MIP法重建血管;PC法测定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1)PHT门静脉主干(MPV)、脾静脉(SPV)、肠系膜上静脉(SMV)直径(cm)分别为1.58±1.17,1.28±0.19,1.10±0.1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3±0.10,0.90±0.10,0.80±0.10).(2)ChildA、B级病人间MPV直径无差别(P>0.05).(3)PHT病人的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示阳性率高,显影清晰.(4)PHT组对照组MPV的四流速度分别为8.34±1.06和7.52±1.79cm/s,血流量分别为8.90±1.46和10.47±2.71cm/s.结论 MRA对于PHT的门静脉及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影清晰,并可进行无创性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明显优于Doppler和其它常规影像检查,对于门静脉高压、TIPSS、肝移植、肝癌等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效果评价及预后的评估可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间接门静脉造影(IPVG)、多普勒超声(DUS)在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MRA检查,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显像和血流量,分别与IPVG和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A成像结果优于IPVG,能很好显示门静脉及其属支;对流速、流量的测定结果与DUS所测结果有正相关性。结论 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并可测得流速、流量,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在评价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手术效果中的价值。 方法  1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分别在术前 1周、术后 2周采用Siemens 1 5T磁共振仪测定门静脉直径、侧支循环、曲张静脉和门静脉主干流速及流量的改变。 结果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 2周门静脉主干直径明显变小 ,胃底曲张静脉、食管曲张静脉和食管支、高位食管支术后复查均消失或明显改善 ;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血流量比术前降低 ;15例患者中 9例患者术后胃体显影强度增加。 结论 磁共振血管造影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门静脉系统显影良好 ,并可进行血流动力学的客观评价 ,在无创性评价手术效果和预测患者预后中有重要的价值 ;术后胃体静脉性充血增加可能是断流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TIPSS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993年8月~1998年8月,我院对2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实施TIPSS治疗,其中20例行TIPSS与Sugiura改良术联合治疗。结果:TIPSS的技术成功率为94.59%,术后近期死亡率3.87%,出血复发率2.58%,轻度肝性脑病18.71%。经1至5年随访,出血和腹水复发率分别为27.08%和41.18%,分流道狭窄阻塞率30.77%,死亡率28.46%;TIPSS加改良Sugiura术后经1~24月随访,无出血复发,肝内分流道保持通畅。结论:TIPSS与改良Sugiura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曲张的冠状静脉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侧支血管,其解剖变异导致断流不彻底,是断流术后再出血的重要原因。我院1993年7月~1999年8月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病人在TIPS操作过程中行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和分析冠状静脉与断流术后再出血的关系;又于1996年7月~2000年12月对另5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人先行TIPS,2周后再行断流术,通过直接门静脉造影观察治疗前后冠状静脉的改变。材料与方法1993年7月~1999年8月,我院对31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改良式Sugiura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实用性、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间对94例施行经腹改良式断流手术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94例行改良式经腹断流手术后存活87例。82例(94.3%)获长期随访,术后18个月复查:31例(37.8%)存在中度食管静脉曲张;58例(70.7%)食管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或消失。3年内4例发生上消化道再出血;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62.2%,58.5%。结论 经腹改良式Sugiura手术难度相对较小,若适应证选择正确,可作为基层医院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8.
增强磁共振门静脉造影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门脉血管造影(3D DCE MR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及门体侧支循环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病人及51例非肝硬化对照组行3DDCEMRP检查,测量门脉系统各主要干支的径线并比较两者差异;于3DDCEMRP检查前后10 d内,对所有肝硬化症组病人行门脉间接造影,以其结果为标准,分析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分布范围,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MPV、SPV及SMV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门脉分支级数明显减少;但Child A、B级病人间MPV直径及门脉分支级数的减少无明显差别(P>0.05).同时,3D DCE MRP显示2例门脉主干海绵样变并检出48条肝外侧支血管,与DSA结果相对照,除1例脐静脉开放及1例自发性脾肾分流未见显示外,其余侧支循环在3D DCE MRP上均清楚显影,总符合率为96.0%(48/50).结论3D DCE MRP能较好显示门脉系统的解剖影像,并对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影良好,也是诊断门脉海绵样变的有效方法,对于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于门静脉高压病人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 15例门静脉高压症(PHT)病人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分别在术前l周、术后2周采用Siemens 1.5T磁共振仪测定门静脉直径、侧支循环、曲张静脉和门静脉主干流速、流量的改变;对照组为lO例正常人。结果 PHT病人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增粗,大量侧支循环存在,血流量、速度和对照组无显差别。PHT病人术后2周门静脉主干(MPV)直径明显变小,胃底曲张静脉、食道曲张静脉和食管支、高位食管支术后复查均消失或明显改善;PHT组术后MPV血流速度、血流量比术前降低;15例病人中,9例病人术后胃体显影强度增加,表明胃体静脉性充血增加是断流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增加的重要原因。结论 MRA对于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门静脉系统显影良好,并可进行血流动力学的客观评价,在无创性评价手术效果和预测病人预后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加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9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均行改良Sugiura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胃瘘、腹腔感染及肝性脑病发生,住院期间9例并发术后消化道中小量出血。出院后平均随访24个月,均无消化道再出血者。术后90例均行食管吞钡造影检查,36例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消失,15例由术前重度变为轻度。术后生活质量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能有效防止断流术后再度发生食管下端、胃底静脉曲张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改善了胃的血液供应,减少了术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发生,能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11.
断流加分流联合术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前瞻性分析门奇静脉断流加脾肾静脉分流术(联合手术)和断流术后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疗效。方 法: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各手术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随访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手术组PVD术后平均下降0.20 cm(15.87%)、PVF平均下降288.29ml/min(41.15%),FPP平均F降0.66kPa(17.41%);断流组PVD平均下降0.13cm(9.29%), PVF平均下降200.70ml/min(30.35%),FPP平均下降0.38kPa(10.56%);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比较PVD有明显差异(P< 0.01)。再出血率分别为2.9%和13.8%(P<0.05),肝性脑病率分别为5.7%和3.5%(P<0.05)。结论:联合手术组的门静脉血 流动力学变化及临床疗效优于断流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按期及远期胃动力。方法:选择41例研究对象,均无糖尿病,分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10例,手术对照组6例,术前组10例,术后近期8例(术后2周-6个月),术后远期7例(术后7个月以上)。各组病人行胃电图检查,胃排空时间测定及胃液pH值测定,术后近期组胃排空延迟并有症六者给吗丁啉10mg每日3次餐前30min及10mg睡前口服,1个月后重新行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术事两组胃电节律紊乱较正常均明显增大,术后两组胃电频率较正常无差异。术后近期组胃液pH值较正常明显升高,术后远期组胃液pH值较正常无差异。术后近期组胃半排空时间较正常明显延长者占80%,有症状者服胃动力药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下降;术后近期组胃半排时间较正常缩短者占20%。断流术后远期组胃半排时间较正常无差异。结论:断流术后近期大多数病人胃排空延迟,胃动力药物可缓解症状。断流术后远期胃排空接近正常。断流术不必常规行幽门成形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与间接门静脉造影术(IPVG)和多普勒超声检查(DUS)对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MRA在门静脉高压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3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和12例非肝硬化病人对照组进行3D-DCEMRA和2D-PCMR检查,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的显像和血流量,分别与IPVG和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A能很好显示门静脉系统的各属支,成像结果优于IPVG。对门静脉系统各血管流速、流量的测定与DUS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影像,并可测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可成为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和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徐庆  花荣  曹晖  吴志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4):286-288,291
目的评价近端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联合手术组20例,断流组18例,于术前一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及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于联合手术组,术后较术前的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门静脉直径和自由门静脉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于断流组,术后较术前的门静脉直径、流量及自由门静脉压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均有显著差异(P<0.05),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增加非常显著(P<0.01)。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而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两种手术皆可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而联合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效果明显优于断流手术,两组间的门静脉向肝血流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不破坏肝门部解剖,理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离断贲门周围血管后切除脾脏的腹腔镜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2月151例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LSPD),以2015年8月调整腹腔镜断流术手术策略为界,分为2组:A组70例,腹腔镜下先切脾后断流手术;B组81例,腹腔镜下先断流后切脾手术。比较2组资料近期临床疗效和住院费用。结果15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发热,对症处理后均消失。无胃肠漏、胰漏、大出血并发症发生。2组住院期间各1例死亡:A组1例术后第6天猝死,考虑为肺栓塞所致;B组1例术中胃内大出血,术后第3天多器官衰竭死亡。与A组相比,B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61.4±46.1)min vs.(180.8±61.4)min,t=2.558,P=0.019],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中位数:480(120~2000)ml vs.200(80~400)ml,Z=-5.376,P=0.000]。2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总费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术后1年,2组各有1例发生便血,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28.9%(20/69),B组23.8%(19/80),χ^2=0.526,P=0.468]。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优先的腹腔镜断流术治疗PHT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A, 3D-DCEMRA)检查移植脾的远期变化。方法:对行自体脾移植及食管横断吻合术后随访2年以上的17例PHT病人,行3D-DCEMRA检查,观察移植脾的成活、血液供应、与腹膜后组织中建立侧支循环的情况。结果:所有受检查病人的移植脾成活良好,并与腹膜后的静脉建立成广泛的侧支循环。结论:见腹膜后移植脾大小合适、血供良好、与周围组织建立了广泛的侧支循环,未见移植脾再行肿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在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8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病人和 12例非肝硬变对照组病人进行MRA检查 ,检测门静脉系统解剖形态成像和血流量变化 ,分别与间接门静脉造影 (IPVG)和多普勒超声 (DUS)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A成像结果优于IPVG ,能很好显示门静脉系统各属支 ,对流速、流量的测定与DUS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MRA能较好显示门静脉系统解剖影像 ,并可测得其流速、流量 ,应成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研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及其主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方法检索Medline、Elsevier、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中英文文献,采用R.2.1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中英文文献671篇,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入选23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为:再出血率为2l%(95%CI:0.18~0.24),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95%CI:0.02~0.06),腹水发生率为29%(95%CI:0.14~0.47);手术死亡率为3%(95%CI:0.02~0.04),死亡率为23%(95%CI:0.15~0.33)。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仍具有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临床最为常见且易导致死亡的是再出血,有必要对该术式做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