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历摘要男,40岁。以发热(37.5℃~39.0℃)及右上腹痛10天就医。上腹拒按,B超示肝有叶17.5cm×14.0cm低回声区。以肝脓肿收住院。查体:发育营养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蜘蛛恁,面色灰暗。肺、心无异常。右上腹饱满,无腹壁静脉曲张,肝下界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9.0cm,剑突下4.0cm,触痛明显,表面光滑,质韧。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移动性浊音(-)。脾不大。实验室及其它特殊检查: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8×1012/L,白细胞8.8×109/L,中性0.4,淋巴0.32,单核0.04,网织红细胞0.026,血小板140×109…  相似文献   

2.
1.病例:患者:女,万岁。主诉:“面色进行性苍白、纳差一个月,发热一周”来诊。患者于两个月前感嗜睡,肢体麻木不便而以“血塞通”治疗一周,近一周发热,进行性贫血。体检:体温38.2℃,心肺正常,神志清楚,表浅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腹手软,肝肋下5cm,剑下7cm,脾肋下2cm,质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无压痛,胸骨压痛,余(一)。实验室检查:WBC9.6×109/L,Hb70g/L,PLT77×109/L。分类:淋巴细胞25.0%,中性分叶核粒细胞23.0%,中性晚幼粒细胞4.0%,幼稚浆细胞12.0%,浆细胞36.0%。骨穿检查…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Caroli病),是一种罕见病,本病系1938年Caroli首次报道,现将我院从1985~1996年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3岁6个月。1985年10月2日住院。因腹痛10天伴恶心呕吐,大便变白3天入院。无发热,原正常。查体:皮肤巩膜黄疽.心肺无异常,腹胀,肝肋下2.5cm,剑下2cm,质中。腹水征(—)。化验:WBC9.6×109/L,N0.80,L0.18,E0.02,尿常规正常。B超:肝脾肿大,肝左右叶多发性囊性占位性病变。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1985年10月8日在基础麻醉下,行经皮肝穿引流术(PTC)检查证实为肝内…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患者女,55岁。因右侧胸痛10个月,于1988年12月5日入院。患者因胸痛曾在当地医院按“肋间神经痛”给予B族维生素、卡马西平、消炎痛、扩血管药等治疗2月余无效。近20天来右胸痛日渐加重,无咳嗽、咳痰及外伤史。检查:T36.4℃,BP18.8/10.6kPa,全身皮肤粘膜千燥,未见皮疹,面部皮肤及手掌呈紫红色,以鼻尖、口唇为甚,双眼结膜充血,心肺正常,右侧胸部2~4肋间压痛(+),肝肋下2cm,脾助下4cm,质中、边锐、无触痛,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血象:RBC7.5×1012/L,Hb170g/L,HCT0.58,WBC22.6×109/L,…  相似文献   

5.
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8岁。因左上腹不适伴反复乏力、盗汗、咳嗽3个月入院。查体:T38.0℃,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咽稍红,扁桃体不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下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无特殊;腹膨隆,巨脾,Ⅰ线10cm,Ⅱ线12cm,Ⅲ线2cm,质中,轻压痛。入院血常规:WBC286.2×10^9/L,HB75g/L,PLT302×10^9/L,幼稚细胞62%,网织红细胞(RET)1.9%;骨髓涂片:粒系增生极度活跃,中性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为71%;Ph染色体阳性;肝功能:白蛋白31g/L,总胆红素(TB)64.1μmol/L,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男,65岁。因腹部肿块、消瘦1年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无出血点,肝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0cm,质中,无压痛;脾胁下21.0cm,质硬,无压痛。实验室检查:WBC43.6X109/L,中性晚幼粒0.03,中性杆状核及分叶核粒细胞09O,嗜酸性粒细胞0.03,嗜碱性粒细胞0.04,Hb1509/L,BPC300X10'/L,网织红细胞0·02;骨髓细胞学检查:骨田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为29:1,分类:早幼粒0.005,中性中幼粒0.015,中性晚幼粒0.05,中性杆状核0.18,中性分叶核。605,嗜酸分时核0.01,嗜碱分叶核0.005,中幼红0.of,…  相似文献   

7.
类白血病反应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1】男,41岁,农民。因左季助区疼痛不适、干咳4月于1995年3月25日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以马利兰治疗半月(6mg/d)无效而转我院。查体:营养欠佳,皮肤无紫癜,胸骨无压痛,肝肋下2cm,脾助下4cm。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75×1012/L,  相似文献   

8.
例1,男,39岁。因乏力、全身浮肿20天入院。既往患精神分裂症10年,近2年服用氯氮平维持治疗,每日服50~100mg,分2~3次口服。门诊以“肾病”收住病房。入院检查:T38.5℃,P130次/分,BP13/8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扣及,全身皮肤浮肿呈凹陷型。轻度蛙状腹,腹软,无压痛,腹水征阳性。右肋缘下可构及肝脏2.5cm,左肋缘下可掬及脾脏1.5cm。实验室检查:RBC20×1012/L、Hb30g/L、WBC2.ZX10‘/L,N0.68,L0.32,尿蛋白(+),ALT60U/L,总蛋白4g/L,白蛋白Zg/L。骨髓检查示增生活跃,…  相似文献   

9.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三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1920年由Tuohy首先报道[1].其特点为骨髓内有接近成熟的粒细胞增生。因较少见,易被误诊,本文报道3例。1病例资料【例1】女性,45岁。主因左肋下硬块、脓血便3天。白细胞30×109/L,服红霉素5天无效而转我院。查体:肝肋缘下4cm,脾肋缘下18cm  相似文献   

10.
夏乐敏  王运律  胡琦 《临床荟萃》2009,24(4):346-346
患者,女,37岁,因“反复乏力1个月,加重1周”于2003年10月8日住院。查体:体温37.5℃,轻度贫血貌,皮肤黏膜苍白,四肢皮肤少许出血点,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口腔黏膜多处溃疡。胸骨无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脾肋下1指,肝元明显肿大。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0×10^12/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70×10^9/L,网织红细胞0.13,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15岁。因尿急、尿频2个月、有间断尿,排尿困难,下腹部憋闷感,发热一周,于1996年9月23日,以泌尿系感染人院。查体:T37.5℃,P86次,BP16/10KPa。血常规:WBC14.0×109几,N0.83,L0.17,HB12.5g/L,尿常规:WBC5~8/高倍视野,RBC(-),蛋白(+)。肛诊检查:前列腺增大Ⅲ°以上,硬度中等。B超检查:耻骨联合横切,膀胱充盈满意,壁光滑,规整。前列腺6.46cm×4.13cm×5.1cm大小,包膜不光滑,轮廓欠规整,内回声呈不均质改变,部分呈点状回声,前列腺中央见1.7cm×1.7cm无回声,无包膜(附图)。B…  相似文献   

12.
恶性组织细胞病在儿科属少见恶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了。在婴幼儿中发病者极少见。本文报告近亲婚配家庭中2例女婴皆发生恶性组织细胞病,实属罕见。1病历简介例1:长女,2岁1个月。发热1个月余,体温波动于39℃~41℃。查体:T39.6℃,贫血貌,精神差,恶病质,全身未见出血点,多处浅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头右顶部有3cmX2cm灶性软化区,右眼球外突,预软,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肋下5.0cm,创下6.0cm,脾肋下5.0cm,质地均韧。神经体征无异常。血常规示:Hb85g/L、RBC290X1012/L、WBC3.5X109/L、N0.235、L0.765、PC14X10…  相似文献   

13.
对恶性胃间质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女,58岁。以黑便半月,头晕乏力1d入院。既往无特殊。查体:贫血貌,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5次/min。辅助检查血:WBC6.7×10^9/L,RBC2.01×10^12/L,Hb54g/L。大便隐血强阳性,肝肾功能电解质正常。肝、胆、脾B超示: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质地均匀,门脉直径1.02cm,肝右叶小囊肿(1.8cm),胆囊壁毛糙,脾脏正常,未发现腹水。胃镜示:食管(-);贲门:下段可见破裂的蓝色静脉和溃疡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一例戈谢病伴骨髓增生异常结合征(MDS)的改变.病例患儿,女,岁.1个月前出现腹胀,饮食不佳.B超发现肝脾肿大而入院诊治.查体:患儿发育迟缓,营养欠佳,颌下可触及1cmX1cm有活动的淋巴结,心肺(-),腹胀,肝于肋下5cm,质中度硬,脾于助下10cm,质硬.血象:RBC:4.0X1012/L,Hb:90g/L,WBC:7.7X109/L中性粒细胞63%,淋巴细胞37%,BPC:120X109/LRDW15%,网织红细胞0.1%.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原粒12%,早幼粒13%,其它粒细胞42%,中幼红5%,晚幼红10%,淋巴18%.涂片尾端可见大量戈谢细胞…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9岁。发现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2年伴肝区隐痛5个月,于2005年10月19日人院。患者于2003年12月因前列腺增生术前准备行血常规检查,发现淋巴细胞增多(WBC38.04×10^9/L,淋巴细胞0.81,Hb 105VL,BPC199×10^9/L),无发热和其他不适,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脏肋缘下未触及,脾脏肋缘下1.5cm。外周血涂片人工分类:中性粒细胞0.20,淋巴细胞0.32,单核细胞0.01,嗜酸粒细胞0.01,幼稚淋巴细胞0.46。根据骨髓涂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诊断为“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7岁。因进行性巩膜皮肤黄染1年,于2004年6月30日入院。于2003年5月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后出现恶心、乏力及全身皮肤瘙痒、腹胀、牙龈出血等症状。在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予保肝、退黄治疗,病情进行性加重。既往无其他病史,家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76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10/60mmHg。全身皮肤色素沉着。巩膜皮肤重度黄染,心肺(-),肝肋下10em,质硬,边缘钝,无压痛,表面不光滑。脾肋下2cm,质中等,无压痛,表面光滑.移动性浊音(-),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B超:肝硬化、脾大。胸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7.
1995年美国Simons等率先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了一种新型肝炎病毒一庚型肝炎病毒(HGV/GBV)。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此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现将我院收治病人中发现1例急性庚型肝炎报道如下。患者女,35岁。20天前困乏力、头晕、恶心、厌油、上腹部饱胀,曾在当地卫生院按“感冒”治疗无好转,继而出现黄疽,于1997年5月2日入院。病前未用任何损害肝脏药物。查体;全身皮肤粘膜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软,肝肋下2.2cm,压痛、脾(一)。实验室检查:WBC4.1×109/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36。Hb120g/L,大…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1岁,因黑便、呕血1d入院。人院前1d饮酒后出现上腹隐痛,伴呕血1次,呈咖啡色,量约10ml,继之有少量柏油样黑便。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40/80mmHg(1mmHg=0.133kPa),贫血貌,皮肤稍苍白,腹平坦,上腹轻压痛,肝剑突下4cm,肝、脾肋缘下均未扪及,腹部未扣出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g,/L,血小板86.00×10^9/L,白细胞6.69×10^9/L,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9.
宋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5):3622-3622
1病历摘要 例1:男,6岁。因发热2d就诊。体检:热病容,精神好,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扁桃体不大,充血,表面无脓性分泌物,左颈部可触及一蚕豆大小的淋巴结,压痛。WBC11×10^9/L,N0.76,L0.34,诊断为颈淋巴结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处理。2d后高热不退,伴恶心、呕吐。T41.2C,精神差,巩膜黄染,口唇干燥,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如前,触痛明显,局部皮肤不红,HR120次/min,律齐,腹稍胀,肝肋下2.5cm,质中,边缘稍钝,触痛(+),脾未触及。心电图示Ⅰ房室传导阻滞(PR—0.16)。  相似文献   

20.
1病例 1.1病例患者男性,62岁。患者因右上腹胀闷不适一周入院,无恶心、呕吐,无返酸、暖气,无腹泻、黑便。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水肿、皮疹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大,剑突下约3cm×2cm大,质地韧,表面光滑,无触痛,肋下未及,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正常。化验室检查: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甲胎蛋白AFP1.08ng/ml(0~20),白细胞11.24×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