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参凝胶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参凝胶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混合性阴道炎患者2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5例采用苦参凝胶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硝酸咪康唑栓和/(或)甲硝唑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间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周后复发率分别为3.4%和3.0%,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8周后复发率分别为5.9%和1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凝胶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作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郑红梅 《海峡药学》2014,(12):131-132
目的:探讨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100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例进行临床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用常规激素、免疫制剂治疗。对照组用免疫吸附治疗,观察组免疫吸附+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门诊收治的140例皮炎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仅给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特应性皮炎评分(SCORAD评分)、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显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程中SCORAD评分逐渐减少,治疗组治疗2、3、4周后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3个月及随访期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对皮炎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肾病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六味地黄软胶囊和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另加用泼尼松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蛋白(A1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24h尿蛋白量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TC、TG及24h尿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和补体C3,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软胶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口服白芍总苷+柳氮磺吡啶,对照组2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了解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间Schober试验、晨僵时间、扩胸度、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白芍总苷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苷草酸联合甲强龙在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疗效与降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住院的62例腹型HSP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l例,使用中剂量甲强龙10mg/(kg·d),加复方甘草酸苷1~2mg/(kg·d)。对照组31例,使用中剂量甲强龙10mg/(kg·d)。观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效率为80.65%,不良反应率为6.45%,3个月复发率为12.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2%,显效率为58.06%,不良反应率为15.63%,3个月复发率为16.13%。两组比较,显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强龙在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具有增效和减少不良反应作用,但对减低复发率,3个月内未见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口服给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中西药联合给药治疗方案。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为90.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受孕率,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本院门诊治疗荨麻疹的1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服用咪唑斯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服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均下降,且对照组的症状总积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9.57%,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17%,两组问治疗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和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优于单一应用咪唑斯汀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联合口服白芍总苷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咪唑斯汀联合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对照组单一给予咪唑斯汀。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率为8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43.37%,对照组复发率为71.2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咪唑斯汀联合口服白芍总苷胶囊可能对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疗、预防复发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佐治急性荨麻疹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荨麻疹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1:3服维生素C(VitC)、地氯雷他定。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增加口服孟鲁司特。急性荨麻疹患儿连续口服1周,统计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经过1周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后复发率对照组为18.0%,观察组为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联合孟鲁司特佐治急性荨麻疹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试验组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0.5年,试验组复发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IgA、IgM、IgG、C3、C4、可提取核抗原(ENA)、抗核抗体(ANAS)、抗双链脱氧核糖抗体(ds-DNA)几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方法对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健康者进行免疫学联合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组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3、C4指标明显低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非活动组的IgA、IgG水平均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健康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可用于判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物合剂佐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63例。2组均给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四物合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E2、P、FSH、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2、P、FSH和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合剂佐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以及医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5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所有患者选择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医治,研究组加以白芍总苷,对两组不良反应、复发例数、SLEDAL评分、环磷酰胺总量以及糖皮质激素用量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情况、复发例数、SLEDAL评分、环磷酰胺总量以及糖皮质激素用量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尿蛋白,无差异(P>0.05)。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加以白芍总苷医治疗效明显,可让患者环磷酰胺用量以及糖皮质激素有效减少,感染率降低,长期使用可让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6月什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他克莫司胶囊,起始剂量0.05 mg/(kg·d),2次/d,维持血药浓度5~10μg/L。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2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糖皮质激素日用量、血清因子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6%、9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LEDAI评分和糖皮质激素日用量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疫球蛋白A(Ig A)、Ig G、Ig M水平均明显下降,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抗双链DNA抗体(A-ds DNA)、抗Sm抗体(ASm)、抗核抗体(ANA)及抗组蛋白抗体(AH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为31.11%、1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芍总苷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胶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糖皮质用量,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胶囊(TGP)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2012年在本院选择诊断明确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GP,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预后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有效率(90.0%)无显著性差异,但其治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3个月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皮疹消退、关节痛缓解及腹痛缓解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治疗组仅出现轻度的腹泻,且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患儿部分出现了肝功能的异常。结论白芍总苷能较好地缓解HSP患儿的症状,缩短患儿症状改善的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雌激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复发性阴道炎症状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复发性阴道炎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泌尿系统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及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牵正散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0%,高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佐治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7):51-51,54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头孢噻亏加痰热清,对照组单用头孢噻亏。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抗生素联合应用痰热清可增强抗感染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