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强调早期手术,术前要完善各项检查,才能保证手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56例接受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椎管扩大成形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术后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平均JOA评分由手术前的(9.7±1.31)分提高至手术后的(14.3±1.72)分,手术效果优良率为73.6%。本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手术的疗效。结果:优9例,良12例,可4例,差7例,优良率为78.2%(25/32)。术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且术后椎管矢状径也较术前明显扩大(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分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的的疗效.方法 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2例,均一期行颈椎后路椎板开门椎管扩大术,术后3~5个月,影像学提示前方脊髓压迫表现,二期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骨化灶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一期后路手术9例患者脊髓压迫症状缓解,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二期前路手术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分期后、前路联合术后,脊髓压迫症状改善明显,12例患者随访8~15个月,JOA评分增加3~7分.结论 对于后纵韧带骨化症合并脊髓型颈椎病,经后路椎管扩大术后,原有症状不能完全缓解且影像学提示前方脊髓压迫,二期前路手术可进一步解除压迫,改善脊髓受压症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治疗合并局限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32例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均采用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再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手术可Ⅰ期或Ⅱ期完成。结果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手术后出现颈髓减压综合征5例,2—4周后均自行恢复且较术前好转。所有患者的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颈椎活动范围较正常稍有减小。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是治疗合并局限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脊髓型颈椎病的可靠有效方法,它能将来自前后双方的颈髓压迫得以解除,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A组21例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18例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39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的颈椎病评定标准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但B组疗效略优于A组。结论:后路椎管成形术尤其适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合并颈椎椎管狭窄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泽  申勇  王伟  董玉昌  张标 《河北医药》2005,27(7):485-486,488
目的 探讨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5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8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3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4例;后路联合前路治疗重症颈椎病16例。采用JOA17分法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术后改善率83.8%;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后改善率89.9%;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改善率72.2%;后路联合前路治疗改善率76.7%。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方法,可提高CSM临床改善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扩大椎管、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1].我院自2003年2月~2006年7月采用一次性手术颈椎前后路减压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21例,经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扩大椎管、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段[1].我院自2003年2月~2006年7月采用一次性手术颈椎前后路减压治疗重度脊髓型颈椎病21例,经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两种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08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一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随访1~2年。结果运用日本JOA17分法实施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改善率达到了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6%。结论采用颈椎前后路一期联合手术治疗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椎管的内容面积,同时能够及时减缓患者脊髓受压的状况,疗程比较短,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采取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2007年4月至2010年11月住院的重症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2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采取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治疗,另对照组42例采用Ⅰ期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14个月。结果采用日本JOA17分法评估,治疗组的综合改善率为93%,对照组的综合改善率为81%。结论颈椎前后路Ⅰ期联合手术治疗能能改善椎管的内容面积,使得受压的脊髓尽快得到缓解,疗程较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是在影像学上存在≥3个节段连续或者不连续的颈椎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以及椎间盘变性突出等多种病理改变,造成了脊髓或硬膜囊多个平面的压迫,有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类颈椎病[1]。颈后路手术是通过扩大颈椎的椎管容积,使脊髓向后漂移,避开前方的致压物,从而达到间接地对脊髓压迫的缓解。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是治疗MCSM和后纵韧带骨化的有效后路手术方法,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其脊髓减压的远期效果满意[2]。在临床应用中,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改良术式  相似文献   

13.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大的临床疾患,行手术扩大椎管,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1,2].我院自2003年2月~2005年1月采用一次性手术前后路颈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前后均有压迫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永兴  刘大鹏  王振虎  王伟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6):428-429,F0003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较大的临床疾患,行手术扩大椎管,解除对神经组织的压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1,2].我院自2003年2月~2005年1月采用一次性手术前后路颈椎管减压治疗脊髓前后均有压迫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几年诊治的5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相关资料,评价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21例行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 53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疼痛缓解、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根据脊髓压迫来源、范围、程度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讨锚定钉(我院使用的规格为直径2mm,长度为10mm),在后路单开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具体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9-01~2011-01间应用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25例,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5~78岁,平均63.5岁。病程1.6~18年,平均为3.6年。其中3个节段17例,4个节段8例。20例合并有发育性或者是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经临床检查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受到压迫的症状,JOA评分3~11分,平均(6.7±2.2)分,实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治疗,开门的节段数均为C3~C7,应用直径2mm,长度10mm的锚定钉进行固定。结果:手术时间65~105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总量为100~400mL,平均200mL,无损伤脊髓、脊髓受到压迫并发症等。2例患者术接受了相应的对症处理2个月后疼痛症状消失。术后随访0.5~2.5年,平均1.9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10~16分,平均(13.8±1.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改善率为(68.1±7.5)%,优良率为88%。X线片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基本正常或有不同程度恢复,椎体中矢状径与椎管中矢状径比值平均为1¨1.2,锚钉无松动、没有出现颈椎不稳及再关门。结论: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时应用直径2mm,长度10mm的锚定钉固定开窗椎板方法简单可靠,手术时间短,对颈部肌肉,椎体周围小关节及软组织的破坏小,出血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桂阳中医院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8例,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33例(A组),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B组),术前和术后按照JOA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计算恢复率,MRI测量硬脊膜囊矢状径并计算膨胀回复率。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年11个月,两组手术病例术前JOA评分及硬脊膜矢状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和恢复率,硬脊膜囊矢状径和膨胀回复率前路手术组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减压手术均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优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或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9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n=43)、研究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n=4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随访期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关节活动度(ROM),统计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时颈椎ROM升高,NDI指数降低(P<0.05);研究组JOA改善优良率为77.78%,对照组为72.09%(P>0.05);研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20.93%(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颈椎ROM、NDI指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连续选择首次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颈3~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采用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1 d、7 d和14 d VAS评分降低,JOA评分改善率中优良率增加,并发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镜下经肌间隙入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31例为传统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形成术设对照组,另36例患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形成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设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回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JOA评分、椎管扩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3.88%,对照组为77.42%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降低颈部活动障碍,提高椎管扩大率,降低并发症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