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联合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肝病分成隐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硬变6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用紫外酶联连续监测法测定血清ALT,用酶偶联BNT法测定血清TBA。结果 各组肝病ALT和TBA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4.292,P〈0.001。阳性率分别为100%,85.9%,64.6%  相似文献   

2.
郝彦开  杨玉巧  郭皓  燕锋 《河北医药》2011,33(19):3006-3006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成为血站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本血站自2010年3月全面开展流动采血车ALT初筛检测,旨在降低因ALT阳性而致的血液不合格,现将2010年3月至lO月经采血车初筛后血液与2009年同期血液进行对比,进一步探查ALT初筛对减低血液报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m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是检测肝细胞损伤的传统指标~([1])。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建议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区间范围~([2])。我国颁布的参考区间行业标准(WS/T404.1-2012)中ALT项目参考区间为男性9~50 U/L,女7~40 U/L~([3])。笔者所在科室从体检健康人群中选取男女各20例验证,40个数据中有1例在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萍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99-200
目的探讨干化学试纸法与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无偿献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参加本院无偿献血的520人,均行干化学试纸法(实验组)和速率法(对照组)对比检测,比较两组的不合格率、总符合率、不合格检出功效率。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的不合格率为3.46%、总符合率为99.6%、不合格检出功效率为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干化学试纸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筛查无偿献血,能有效提高检出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2例AS患者用药后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改变的情况。结果:2例患者均因强直性脊柱炎皮下注射依那西普1~2周后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经保肝治疗2~4周后肝功恢复正常。结论:依那西普(益赛普)能抑制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活性,调节炎症反应过程,用于早期及活动性AS患者的治疗。在使用依那西普治疗过程中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经保肝治疗后肝功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肝功能指标中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升高的病因及临床分析。方法:对1 627例ALT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多于女性,其中<1岁849例,1~2岁组245例,3~5岁组229例,6~12岁组260例,13~16岁组44例。感染性疾病709例,其中病毒感染566例,以巨细胞病毒、EB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非感染性疾病471例,以结缔组织病、外伤、肝胆系统结构异常最常见;不明原因组447例。黄疸126例,肝大472例,脾大204例,淋巴结肿大180例,出血倾向51例。结论:婴儿是ALT异常主要人群。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是ALT异常的主要原因。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病最常见。此外,外科疾病、药(毒)物、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均能致ALT异常。  相似文献   

7.
王军  蔡健 《贵州医药》2013,(11):1015-1016
目前在无偿献血中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有两种,一是经干化学生化分析仪初筛合格后采集血液回实验室做复检,二是直接采集后回实验室做初复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为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的标准之一,对于团体及单位集中献血的情况,做初筛实验对整个献血流程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2012年1~8月未经初筛直接采集标本回实验室做初复检与2013年1~8月经干化学试剂条初筛合格后采集标本回实验室复检,对这两段时间实验室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单项报废率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LT检测在血液安全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筛选出ALT单项首次检测阳性的无偿献血者,追踪分析其重复献血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 2010~2011年955例单项ALT阳性的献血者中,再次参加献血者476例,其中,HBsAg、Anti-HCV、Anti-HIV、梅毒抗体及ALT5项均阴性者347例;不存在ALT合并其他4项传染病阳性的献血者中,ALT单项阳性者129例;重复献血1次者256例,其中ALT阳性者42例;重复2次及以上次献血者220例,其中ALT阳性者87例;油腻饮食、烟酒、疲劳、睡眠不足等非病理性因素是引起ALT升高主要原因。结论尚未发现ALT为血液检测带来任何帮助;在献血者的招募工作中,建议对2次以上ALT均不及格的献血者,需要加强健康征询干预,或者采取献血前进行ALT初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杨少玲  任会莹 《河北医药》2011,33(21):3329-3329
临床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是肝脏功能诊断的重要指标;在血站系统,卫生部把ALT检测定为必检项目之一。ALT检测结果不合格一直占据血液报废比例最高的一个项目,尤其下乡采血时ALT报废比例更高,有时高达10%左右。本文在对秦皇岛市参加无偿献血的ALT不合格者信息进行汇总时发现,ALT异常血液报废和地域采血有一定的关联,为此我们对2009年所有参与献血的ALT不合格人员进行资料收集和电话咨询,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树娟  邵石祥 《河北医药》2010,32(19):2684-2685
目的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特点。方法对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2例行肝脏病理检查,同时检测血清HBeAg、HBVDNA,研究患者病理组织学改变与HBeAg、HBVDNA的关系。结果 242例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G0~1/S0~1约45%,炎症活动度3级以上约8.3%,纤维化分期3级以上约7.4%。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组与慢性HBV携带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05,χ^2=0.22,P〉0.05)。慢性HBV携带者比较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区别,2组炎症活动度比较(χ^2=0.30,P〉0.05)。2组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P〈0.05),HBeAg阴性组纤维化程度更显著。结论 ALT正常的患者不论HBeAg阳性与否,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及纤维化;肝脏炎症活动分级、纤维化分期与HBVDNA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正常肝脏含脂肪5%,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称脂肪肝[1].总胆固醇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脂代谢异常的诊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肝损害、糖尿病的诊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用于多种肝病的诊断.现对健康体检252人中脂肪肝的血液生化检查资料做对比分析,以了解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脂肪肝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常肝脏含脂肪5%,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称脂肪肝[1]。总胆固醇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脂代谢异常的诊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肝损害、糖尿病的诊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用于多种肝病的诊断。现对健康体检252人中脂肪肝的血液生化检查资料做对比分析,以了解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脂肪肝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25人,均已完成体检,年龄25~60岁,其中男125人,女100人。  相似文献   

13.
尚慧锋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57-75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结果:289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282份标本HCV-RNA均高于检测上限(1 000IU/mL),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6%。ALT异常率随着HCV-RNA载量的增高而升高。HCV-RNA载量与ALT异常率呈正相关(r=0.968,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并无相关性(r=0.028,P>0.05)。结论:HCV-RNA载量与抗-HCV检测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指标,HCV-RNA载量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复制的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HCV感染和评价抗HCV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建立简便、快速、适合于大批量检测原料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的测定方法。方法用微量滴定板法代替传统的赖氏试管法 ,用酶标仪代替分光光度计 ,测定原料血浆ALT。结果微量滴定板改良法赖氏试管法相比 ,检测速度提高了 3倍 ,试剂用量仅为赖氏试管法的 1/ 10。经统计学处理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对于大批量原料血浆ALT的检测 ,微量滴定板改良法是一种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龚江锋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00-3302
目的 探讨强生快速生化分析仪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比对情况.方法 对强生快速生化分析仪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对Cr和ALT质控物测定精确度和血清样品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强生快速生化分析仪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对不同质控物测定Cr和ALT精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强生快速生化分析仪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样品的Cr和ALT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0.79,均P>0.05).结论 强生快速生化分析仪和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测定Cr和ALT结果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南药学》2019,(5):742-745
目的比较不同校准方法校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后测定血清样本的结果,分析不同试剂盒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12家企业生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及配套校准品为待测检测系统,试剂盒及国际标准品为目标检测系统,分别检测40份血清样本,测定结果通过回归方法计算目标检测系统y和待测检测系统x之间的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 8)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进行比较,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部分企业生产的试剂盒待测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测定结果存在差异,目标检测系统测定结果更为集中,离散度更小。结论统一校准增加了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校准品等标准物质统一溯源有利于实现试剂盒检验结果间互认互通。  相似文献   

17.
肝硬变病人血清AST/ALT比值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肝硬变病人检测了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ALT)比值 ,旨在探讨其在肝硬变中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83例 (男 57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51 55± 1 5 2 4岁 )。观察组为按 1 990年全国肝硬变专题学术会制订的标准 ,临床及辅助检查综合诊断的住院肝硬变病人 82 3例 (男 569例 ,女 2 54例 ,平均年龄53 70± 1 1 31岁 )。其中 88例病情恶化死亡 ,2 0 4例并发原发性肝癌 ,2 2 5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根据child pugh积分 ,肝功能分为A、B、C三级。1 2 方法 采用紫外 苹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表达、纯化重组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并测定该酶活性,为建立特异性的ALT分型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从肝癌细胞中扩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ET-28 a表达载体中。重组表达质粒pET28 a-ALT1,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1.0mmol.L-1IPTG诱导,表达可溶性重组融合蛋白,通过硫酸铵沉淀、镍离子柱亲和色谱及QHP柱色谱3步纯化,并检测融合蛋白活性。结果经过表达条件的优化增加了可溶性蛋白的表达,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达到85%,经测定重组蛋白具有很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200 U.mg-1)。结论通过基因克隆及大肠杆菌表达,能得到活性较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蛋白。  相似文献   

19.
幸建英  王凤学尹玲 《贵州医药》2005,29(12):1081-1082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和多种酶类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将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和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引起血液中多种蛋白质浓度和酶类活性的变化。近年被认为判断肝实质性损害的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假胆碱酯酶(PChE)、前清蛋白(PA)、总胆汁酸(TBA)等,为评价联合测定ALT、PChE和PA对临床诊断肝病的价值,我们对609例肝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郑莹 《首都医药》2011,(22):26-27
目的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ALT指标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评分并分别与同期检测的血清ALT指标比较。结果血清ALT平均值随着病理炎症活动度的升高而升高,但仅在412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43,P<0.05);血清ALT平均值随病理组织纤维化增加而升高,但仅在中重度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08,P<0.05)。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指标,临床诊断中各指标仅Knodell≤4组特异度为79.5%,余均较低。结论血清ALT不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