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常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而诊断,目前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是心肌内膜活检(EMB)Dallas标准,但EMB属创伤性检查,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心肌肌钙蛋白为心肌特异结构蛋白,当发生心肌损伤时,其在血液中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诊断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我们测定了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浓度,以探讨血清cTnI对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有关肌钙蛋白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的临床和实验报道逐渐增多,作为心肌损伤的标记物,cTnI以其在早期诊断、特异性、灵敏性和诊断时间窗方面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1999年发表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1],将肌钙蛋白T(cTnT)和cTnI作为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地位等同的心肌损伤标记物.2000年新修订的小儿心肌炎诊断标准[2],也将cTnI和cTnT纳入小儿心肌炎的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除常规心电图检查外,近年来心酶谱测定为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今将我院有关资料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从1978年5月~1986年6月,我院儿科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105例,以全国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协作组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17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和预后。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病程进展快,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部分患者出现心室扩大;血清酶学增高、持续时间长且不伴有酶峰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检查阳性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需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注重对临床资料和心肌损害客观指标的收集,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7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和预后.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病程进展快,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部分患者出现心室扩大;血清酶学增高、持续时间长且不伴有酶峰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检查阳性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需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注重对临床资料和心肌损害客观指标的收集,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7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和预后.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病程进展快,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部分患者出现心室扩大;血清酶学增高、持续时间长且不伴有酶峰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检查阳性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需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注重对临床资料和心肌损害客观指标的收集,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总有效率达93.75%;心电图改善明显。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应及早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以保护心肌作用,注意观察并对比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电图,以了解病情进展,准确用药。  相似文献   

8.
孟涛  陈姝 《成都医药》2004,30(1):57-59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有关肌钙蛋白I(cTnI)在病毒性心肌炎中应用的临床和实验报道逐渐增多,作为心肌损伤的标记物,cTnI以其在早期诊断、特异性、灵敏性和诊断时间窗方面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1999年发表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部分患儿可形成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非常重要。现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10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昆明会议制订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1]。心电图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小儿心电图学》[2]。105例中男60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3∶1。发病年龄<3岁8例(7.6%);3岁~,46例(43.8%);6~12岁30例(28.6%);~14岁,21例(20.0%);3岁以上者共97例(92.4%)。发病时间:1~3月份共11例(10.5%…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过程中引起的心肌炎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多发于儿童、青年。笔者在应用西药营养心肌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配合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9年 10月以来 80例均符合 1994年感染会议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年龄 13~ 2 8岁 ,病程 8~ 34天 ,平均 19天 ,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 ;治疗组 :女 16例 ,男 2 4例 ;有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乏力者 32例 ;有低热者 2 2例 ;心律失常者 2 9例 ;心电图ST -T改变者 19例。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病毒性心肌炎120例,并对诊断标准提出一些补充意见。临床资料1.本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系1977年11月~1984年12月间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均按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于1980年10月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全部进行了心机械图检查,其中40例还进行了超声心动图、超声断层计波及彩色编码检查。2.本组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15~56岁,其中15~25岁者最多占64例。病程半年以内者87例为急性期,半年~1年者11例为迁延期;1~2年者6例为慢性期;2年以上者16例为心肌炎后遗症期。3.症状、体征、心电图变化见表(1~3)。4.本组均摄心脏远达象,其中心脏大小正常者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的常见病。我们自1995年以来试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入选病例符合1987年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订出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26.7岁(14~51岁);病程7.6±6.3d。对照组32例,男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壮年较常见的心肌疾病,最近的文献报道,国内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日趋升高的趋势。笔者选用58例均伴有心律失常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镁极化液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996~1998年住院患者58例(传导阻滞患者除外),一般情况可,除心悸、胸闷、胸痛、乏力、气短外,ECG均有异常改变。所有病历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1]。病例随机分为镁极化液治疗组31例,其中男 15例、女16例;常规治疗组27例,男12例、女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经统计…  相似文献   

14.
王建刚 《天津药学》2002,14(2):46-47
目的:观察与总结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为依据,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改善心肌酶谱,促进心电图恢复,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改善3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结论:黄芪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田素琴,薛承森,高永升,朱艳梅(河南省淮阳县中医院淮阳县466700)病毒性心肌炎为病毒侵犯心肌后引起细胞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改变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措施。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诊断标...  相似文献   

16.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典型病例诊断不难 ,而一些非典型病例则很难做出诊断 ,由于缺乏特异性检查手段 ,目前基层医院大都采用排他性诊断来确诊 ,这样就难免会造成误诊。近年来 ,我们应用高频心电图对 4 8例可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了评价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可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 4 8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2 5例 ,年龄 11~ 3 2岁 ,平均年龄 17± 5岁。按照 1999年 8月 6日在镇江召开的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学术研讨会制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草案[1] ,48例患者分为两组 :病毒…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日益多见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几年来我们在常规改善心肌代谢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 ,收到了较好疗效。兹将我院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的22 0例 (以下简称丹参组 )和常规治疗的 2 0 0例 (以下简称对照组 )作对比的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由于本病病源学诊断方法在基层医院尚未普及 ,我们参考《中华内科学》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主要为 :1发病时或发病前 1~ 4周有病毒感染史 ;2短期出现心肌炎症状和体征 ;3心电图有 ST T改变或心律失常 ;4排除其他心脏病变。两组病人的年…  相似文献   

18.
张寄南  马文珠 《江苏医药》2000,26(10):750-750
1999年 8月 ,全国心血管有关专家及医师们在江苏省召开了“全国心肌炎、心肌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依据病毒性心肌炎 (VMC)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 ,经过充分讨论 ,提出并通过了“成人急性VMC诊断参考标准”[1] ,今后发表有关VMC的文章 ,均须依此标准诊断的病例方能被接受。由此 ,临床心血管病医师尤其是基层医院同仁在诊断急性VMC时 ,有了可参照的标准。病原诊断 :成人急性VMC最多由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及肝炎病毒侵犯心肌引起。近年发现数种病毒侵犯心肌的证据 ,从活检或尸检心肌、心包…  相似文献   

19.
我院近两年来采用莪术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在1998年1月~1999年11月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44例。其临床症状、体征、X线检查、心电图以及心肌酶谱等辅助检查,全部符合1987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全部病例发病均在10天以内,病程超过10天的  相似文献   

20.
吴彩云  金宏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563-1564
病毒性心肌炎为儿科较为常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人体感染嗜心性病毒(如科萨奇病毒、人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脊灰病毒等)引起的心肌非特异间质性炎症[1],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病程可以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到目前为止,我国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尚缺乏迅速、准确而直观的方法[2].为了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效率,笔者采用动态心电图(DCG)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辅助诊断,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