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超声定期随访,B组患者自行进行术后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158例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较A组169例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月经周期、放置的节育器类型等经统计学比较(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定期随访检查能够敏感、准确的显示宫内节育器位置、形态,较早的发现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陈小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6):110-111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围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要求行IUD取出术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IUD取出术,对照组行常规取环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性成功率、总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率、总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在B型超声引导下行IUD取出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轻、成功率高、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爱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38(6):537-537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妇女最常用的节育方法之一,目前约有50%育龄妇女在使用。B超探查IUD快速、简便、准确。本文旨通过对B超随访IU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选择IU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邹国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2):94-95
目的了解放置内节育器后随访效果,以探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方法随机抽查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随访及未随访妇女各200例,分别作为随访组与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访组发生不良反应及产生焦虑情绪少于对照组(P〈0.05),且满意度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进行随访并采取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措施,保证育龄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5.
6.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se,IUD)是一种高效、安全、可逆、经济的避孕措施,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较为常用的避孕工具.据统计,在我国2.3亿采用各种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中,有1.4亿人使用宫内节育器,占所有避孕措施的49.79%,占世界IUD避孕总人数的80%[1].IUD的不良反应之一为取出困难.随着IUD的广泛应用,取IUD并发症也随着增加.生殖器粘连或子宫形态异常[2]、嵌顿、断裂以及绝经后子宫宫颈萎缩等都会造成节育器的取出困难.有学者的研究显示,手术时间的延长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诱因,采用有效手段,缩短手术时间,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3]. 相似文献
7.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目前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节育器一次放置于宫腔,即可避孕多年,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可逆性节育方法.如何提高IUD在宫腔内的有效存放率,是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技术水平的关键[1,2].由于一些副作用及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带器妊娠等)影响了部分妇女对它的接受.引起这些副作用的原因除了IUD本身的因素外,IUD在宫腔内的异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B型超声能准确可靠的判定1UD在宫腔内正常和异常位置,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监测手段.本文报道经B超诊断IUD在宫内异常180例,重点阐述IUD在宫腔内的异常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8.
韩璐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22):27-28
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避孕工具,节育器在宫腔内的位置是否正常,直接影响避孕效果.本文应用超声仪器对60例IUD位置异常的病例进行了观察,并就其发生原因及超声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正>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宫内节育器(IUD)以其安全、有效、经济、可逆、长期、稳定的避孕效果而受到广大育龄妇女所接受。但由于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带器妊娠、出血、疼痛等)而影响部分妇女对它的青睐。引起这些不良反应的原因除节育器本身的因素外,它在宫腔内的位置是否正常是一个重要因素。B超能准确可靠地判断IUD在宫腔内的位置正常与否,它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监测手段,本文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莆田市计划生育服务站 相似文献
11.
李连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31):30-31
目的探讨阴道B型超声结合腹部B型超声诊断异位妊娠(EP)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E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阴道B型超声检查。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检查准确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型超声结合腹部B型超声用于EP的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B超联合宫腔镜在取出困难的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1994年第4次IUD国际会议数字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06亿育龄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我国占8000万以上,达我国育龄妇女采用措施中的40%。据估计,我国目前有1亿多妇女使用IUD。同时,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妇女因各种原因停用IUD,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在取环过程中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时有发生。对要求取器的妇女及时完整取出IUD是确保女性生殖健康及计划生育实施的重要措施。目前宫腔镜已广泛应用于计划生育工作中。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更好的观察IUD在宫腔内形态,嵌入的部位及范围,并可在直视下取出,避免病人的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现将本院经常规取器失败,后经宫腔镜诊断并取出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郑坤城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14,(12):55-57
目的探讨彩色B超及钼靶X线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81例,分别采用彩色B超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B超、钼靶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0%和78.46%)与B超+钼靶X线(93.85%)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超、钼靶X线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与B超+钼靶X线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B超及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明显低于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提示两种方法联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能使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本院88例早孕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其中对实验组采用B超引导微创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人工流产手术。统计两组在手术过程的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感觉疼痛的比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B超引导微创人工流产手术可以减轻患者创伤和痛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人工流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婴儿肝脏穿刺的护理配合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4例肝病息儿手术前后实行严密观察和有效护理。结果:24例息儿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术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和全面细致的护理是预防婴儿肝脏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马红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2):26-27
目的观察B型超声引导下施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6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3例,术前给予卡前列甲酯栓,观察组在B型超声引导下手术,对照组按常规手术方法操作。观察2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卡前列甲酯栓用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型超声引导下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于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2):30-31
目的观察B型超声评价胆囊功能在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372例胆囊结石患者据B型超声声像图特点分为甲组222例和乙组150例。2组均在B型超声指导下采用腹腔镜和输尿管镜微创手术进行保胆取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1、3、6个月和1、2年时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无中途剖腹病例。甲组随访1、3、6个月及第1年均无复发病例,随访第2年复发2例(O.9%),均为多发结石。乙组随访1、3、6个月均元复发病例,随访第1年复发2例,均为多发结石,随访第2年复发6例,其中单发2例,多发4例。总计8例(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型超声对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并指导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进行微创手术,对患者成功进行保胆取石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中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1年9364例团体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常规腹部B型超声(B-US)检查,根据体检结果分为胆囊息肉组和正常组,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US检查团体健康体检人群9364例,其中PLG 761例,患病率为8.1%。两组血脂、脂肪肝、年龄、性别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谷丙转氨酶(ALT)、胆结石、血糖、尿酸、肌酐、尿素氮(BUN)因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脂肪肝、年龄、性别是健康体检中PLG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经腹超声引导下为绝经后妇女取环,增加了取环的成功率,减少出血和并发症。方法:对2002年8月~2007年8月期间,观察31例绝经后妇女,经腹超声引导下取环为实验组(A组),绝经2~7年21例,绝经8~12年10例,绝育器部分嵌入肌层者6例;随机观察门诊绝经两年以上未经超声引导取环者31人,为对照组(B组),绝经2~7年24例,8~12年7例,绝育器部分嵌入肌层者8例。(绝育器不嵌入肌层者在这里不做观察)。观察参数:观察病例数、出血量、取环所用时间,成功病例数,以及成功率。结果:A组31例经腹超声引导下去患者27例成功,4例失败,出血量最多约10ml,取环时间最长40min。另外B组31例,未经腹超声引导取环的患者,其中21例成功,10例失败,出血量最多约15ml,取环时间最长60min。A、B两组相比较,A组成功率与B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超声引导下取环,成功率明显提高,出血量明显减少,取环时间缩短,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这种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