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内乳淋巴结作为仅次于腋窝淋巴结的重要淋巴转移途径之一,其转移情况在乳腺癌的准确分期及个体化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通过微创的方式评估内乳淋巴结的转移情况,本文就乳腺癌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与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合于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的术式。方法取2004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乳腺癌且内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患者共97例,其中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腔镜组),47例实施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开放组)。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的内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人组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器官损伤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腔镜组术后72hVAS疼痛评分比开放组低(Z=2.26,P=0.0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内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入组患者均无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腔镜下行内乳淋巴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不劣于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3.
内乳淋巴结属于乳腺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临床上对内乳淋巴结是否行放疗还有很大争议.目前认为,对于早期患者,内乳淋巴结照射的疗效并不明确.而对腋窝淋巴结阳性、内侧象限或中央区病变患者,术后对内乳淋巴结进行放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内乳虽然为乳腺癌的区域淋巴引流部位,但术后放疗是否需要照射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随机研究不同程度上对内乳放疗进行了探讨,均没有获得内乳放疗对总生存有肯定获益的证据。临床实践中,内乳预防放疗需要很好地权衡肿瘤复发风险、处方剂量和放疗技术,避免放疗相关死亡风险增加而抵消可能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5.
内乳虽然为乳腺癌的区域淋巴引流部位,但术后放疗是否需要照射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随机研究不同程度上对内乳放疗进行了探讨,均没有获得内乳放疗对总生存有肯定获益的证据。临床实践中,内乳预防放疗需要很好地权衡肿瘤复发风险、处方剂量和放疗技术,避免放疗相关死亡风险增加而抵消可能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时乳腺淋巴引流的特点。方法以2004年11月至2006年5月期间住院的20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91例术前行淋巴闪烁显像。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溶脂后腔镜观察联合验证淋巴闪烁显像所见的乳腺淋巴引流途径和前哨淋巴结。结果肿瘤周围腺体实质和肿瘤被覆皮下联合注射示踪剂内乳前哨淋巴结显示率为46.8%。淋巴显像、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溶脂后腔镜3种方法联合观察发现乳腺淋巴经不同输入淋巴管直接引流到腋窝或内乳区;腋窝前哨淋巴结位于第2肋骨与胸大肌外缘交界处周围,少数患者有浅、深两组腋窝前哨淋巴结。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26.2%,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时内乳转移率为50.7%。第2肋间隙是内乳淋巴结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内乳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或大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乳腺实质及皮肤的淋巴沿各自的集合淋巴管不经乳晕淋巴丛而直接汇人腋窝或内乳淋巴结;多数患者不同的淋巴管在腋窝汇人同一前哨淋巴结,少数汇人深浅不同组前哨淋巴结。有选择地行内乳淋巴结活检有助于乳腺癌的精确分期、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保乳治疗目前已是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而放疗则是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保乳术后放疗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进展,如腋淋巴结1~3个转移者区域淋巴引流区放疗取舍、放疗对远期生存影响的再认识、保乳治疗后乳房内复发模式的明确、导管原位癌保乳术后放疗地位的确定、调强放疗的剂量学优势与皮肤保护、影像引导放疗在保乳治疗中的应用、部分乳腺照射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治疗者的放疗选择等,下面分别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内乳淋巴结(IMLN)和腋窝淋巴结(ALN)同是乳腺癌淋巴引流的“第1站”淋巴结,是淋巴分期、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ALN的处理已经接近个体化水平,但是,由于缺乏评估IMLN转移状况的微创技术,常导致分期不准确,治疗不足或过度。乳腺癌扩大根治术曾是获取IMLN转移数据的主要途径,但该术式在增加损伤的同时并未改善预后,导致外科医生对IMLN的关注度降低。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出IMLN放疗的生存获益,但仅仅依靠转移风险(缺乏组织学诊断)来确定放疗指征很可能会导致治疗过度或不足。随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发展,“新型示踪技术”引导内乳前哨淋巴结活检微创诊断技术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IMLN转移状况,优化乳腺癌的区域淋巴分期,并指导精准的辅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毕钊  邱鹏飞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1):1104-1107
内乳区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lymph node,IMLN)引流整个乳腺约25%的淋巴液,其转移状况为乳腺癌预后指标之一,也是确定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internal mammary-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IM-SLNB)作为微创诊断技术实现对IMLN的评估,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为准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乳晕周围腺体内增加注射部位和注射剂量的新型注射技术显著提高内乳区前哨淋巴结(internal mammary sentinel lymph node,IMSLN)检出率,使得常规开展IM-SLNB成为可能。随着内乳区淋巴引流规律的深入研究,新型注射技术引导下的IM-SLNB的准确性目前已得到初步验证。本文将对乳腺癌内乳区淋巴结诊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乳腺癌手术方式的变迁,术后放射治疗的原则也发生了新变化,尤其是保乳术后乳房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淋巴引流区治疗的影响是目前争议的焦点.现综述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乳腺癌手术方式的变迁,术后放射治疗的原则也发生了新变化,尤其是保乳术后乳房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淋巴引流区治疗的影响是目前争议的焦点。现综述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的近期效果。方法 :对 0期 (导管内癌 )、I期和部分Ⅱ期乳腺癌患者共 90例进行非随机对照研究 ,观察保乳术 ( 4 2例 )和全乳切除术 ( 4 8例 )的近期效果。结果 :保乳术占同期乳腺癌手术的 19% ,保乳术组中位随访2 8个月 ,有 2例局部复发 ( 4 8% ) ,均为 0期乳腺癌 ,年龄均 <40岁 ;全乳切除术组中位随访 3 1个月 ,无局部复发 ,但 1例发生对侧乳腺癌 ( 2 1% ) ;两组均无远处转移及死亡病例。保乳术组美容效果满意率为 92 9%。结论 :保乳术也适于中国乳腺癌患者 ,美容效果满意 ,但存在一定的局部复发率 ,导管内癌局部处理较浸润癌更应慎重。  相似文献   

13.
光动力疗法治疗乳腺癌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6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光动力疗法治疗术前通过淋巴结显像证实有内乳区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12例、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15例。结果 术前淋巴结显像测定内乳区淋巴结直径在0.5 ~ 1.0 cm者,术后3个月复查完全消失。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的病例,直径在1.0 cm以下的小病灶完全缓解。结论 光动力疗法对协助清除内乳区转移的淋巴结和治疗乳腺癌术后胸壁复发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水平切线技术及剂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淋巴引流有三条主要途径:腋下、内乳锁骨上。其淋巴结受侵情况,是决定乳腺癌应照射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单纯放疗,还是配合手术,放疗的计划设计应符合一定的要求靶  相似文献   

15.
0 引言腋窝淋巴结状况是乳腺癌分期和治疗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而内乳淋巴结同样与预后密切相关.前者已常规进行淋巴清扫,后者因改良乳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而得到保留成为仅存的乳腺前哨淋巴结,目前是否作为常规检查,参与分期和指导治疗尚无肯定结论.本文收集经病理证实存在内乳淋巴结转移10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观察治疗后内乳淋巴结存在状态与癌转移复发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疗效与预后及合理的内乳淋巴结检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在老年人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46例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乳腺部分切除加腋窝淋巴清扫,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化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46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标本石蜡病理切片显示各切缘均无癌细胞残留,随访9~68个月,2例局部复发,均无远处转移。结论保乳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老年人早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以及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声像图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均增厚,增厚的皮下组织内可见裂隙样无回声,筋膜下肌肉组织回声模糊,纹理不清。结论:超声在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声像图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在乳腺癌分期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1年11月至2006年11月住院的病灶位于乳腺内侧或中央区的乳腺癌患者52例,常规乳腺癌切除术后行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分析术后病理分期的改变,计算术后的无病生存率。结果52例患者中内乳淋巴结转移20例,占38.5%。其中单纯内乳淋巴结转移6例,占11.5%;腋窝淋巴结转移1~3枚且内乳淋巴结有转移的5例,占9.6%;腋窝淋巴结转移4~9枚且内乳淋巴结有转移的3例,占5.8%,腋窝淋巴结转移≥10枚且内乳淋巴结有转移的6例,占11.5%。共有20例(占38.5%)乳腺癌患者在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术后区域淋巴结分期发生改变。术后1年无病生存率100%,2年无病生存率94.3%,3年无病生存率86.2%。结论胸腔镜内乳淋巴结清扫不仅可帮助明确乳腺癌的病理分期,以指导治疗,而且对于中央区和内侧病灶的乳腺癌患者还可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6例分析李卉,勾厚义,樊安银四川省肿瘤医院外科(成都市610041)乳腺的淋巴引流途径主要有:乳房大部分淋巴引流入腋窝淋巴结;乳房内侧大部分淋巴液引流入内乳淋巴结;乳房内下的淋巴液部分引流入隔下淋巴结或肝脏;引流至对侧腋窝淋巴...  相似文献   

20.
 内乳区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也是乳腺癌分期的重要依据之一。内乳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内乳区淋巴结的总体转移率为18 %~33 %,仅有内乳区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 %~11 %,其转移受腋窝淋巴结状况、患者年龄、原发肿瘤的位置和特点等多因素影响。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不断发展,内乳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能以最小的风险评估内乳区淋巴结状况,并进一步完善乳腺癌的淋巴结分期,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为准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