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微量注射和微电泳方法,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f)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表明,pf接受大脑皮质、丘脑室旁核、丘脑网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未定带、上丘、中央灰质、黑质网状部、蓝斑、LorentedeNo'核、小脑齿状核、小脑间位核、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脑干网状结构、某些感觉中继核和脊髓灰质的某些板层的传入纤维。  相似文献   

2.
通过破坏大鼠匠脑束旁核(pf)用Nauta法显示轴索和终末溃变,观察pf的传出纤维联系,结果发现:在纹状体、丘脑腹前核。丘脑腹外侧核,丘脑板内核的嘴侧部。丘脑网状核有较多的溃变纤维和溃变终末;在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外侧核可观察到少量溃变纤维和溃变终末。  相似文献   

3.
大鼠丘脑束旁核的传入纤维联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微量注射和微电泳方法,观察大鼠丘脑束旁核(pf)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表明,pf接受大脑皮质、丘脑室旁核、丘脑网状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未定带、上丘、中央灰质、黑多状部、蓝斑、Lorente de No'核、小脑齿状核、小脑间位核、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脑干网状结构、某些感觉中继核和脊髓灰质的某些板层的传入纤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和电生理学方法研究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表明:丘脑束旁核可接受广泛的传入投射,并与许多痛觉调制结构具有密切的机能上的联系。从而使人们对丘脑束旁核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形态学方面的研究以往认为束旁核只是丘脑髓板内核群中一团密集深染的梭形小细胞。但自1976年以  相似文献   

5.
采用Nissl染色的大鼠丘脑冠状切片对基PF细胞构筑进行了定量研究,大鼠PF中的神经元有长梭形(纺缍形)、圆或椭圆形、三角形及多极形四类、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各形态细胞在由MD和CL分隔成的PF内,外侧部中分布不一,内侧部长梭形为主占39.94%,外侧部圆或椭圆形为主占42.76%,大小上,内侧部小型细胞占47.58%,中型细胞占51.79%,外侧部小型占58.37%,中型占40.95%。  相似文献   

6.
透射电镜下观察了大鼠PF中参与突触构成的各种轴突终末及突触联系为主的超微结构特征,PF中参与突触构成的轴突终末分为R,F,P及G终末四类,R终末包括SR及G终末四类,R终末包括SR及LR终末,SR终末占81.53%,为含有小圆形清亮小泡的轴突终末,所含小泡平均直径为43nm,LR终末占94.5%,含较大直径的圆形清亮小泡,平均直径为56nm,与树突构成对称或不对称的轴-树突触,F终末占6.44%,  相似文献   

7.
大鼠丘脑束旁核的亚区划分||[陈军,熊抗辉,饶志仁等。神经解剖学杂志,1994;10:57]已知丘脑束旁核是上行痛调制通路中的一个中继核,为了深入了解此核的结构和作用,作者在大鼠尼氏染色切片上对此核的细胞构筑进行再观察。根据神经元胞体的形态、大小、染...  相似文献   

8.
张香桐等的工作已经证实丘脑束旁核与痛觉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以往的工作进一步说明丘脑束旁核中有两种与痛觉感受有关的单位,其中一种对伤害性刺激发生兴奋性反应,称为痛兴奋单位(pain-excitation unit,PEU),另一种则对伤害性刺激发生抑制性反应,称为痛抑制单位(Pain-inhibition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吗啡成瘾大鼠束旁核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按逐日递增法背部皮下注射吗啡6d,制作成瘾模型,用电镜观察成瘾后大鼠束旁核超微结果。结果:吗啡成瘾组大鼠Pf神经元细胞核畸变明显,核表面出现形态不规则的切迹,细胞浆内线粒体空泡变性,突触膜融合,突触小泡消失,神经毯区髓鞘灶性崩解或裂解,轴突内线粒体絮状变。结论:吗啡成瘾严重损伤束旁核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10.
前已报导,大脑皮质通过锥体束与传导躯干、四肢痛觉的脊髓背角细胞直接联络,并认为这直接的联络可能是大脑皮质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发挥下行抑制影响的解剖学基础。三叉神经脊束核是与传导面部痛觉有关的一个结构,它是否也接受大脑皮质的传出纤维呢?现在我们从可能存在着针刺镇痛下行作用途径的设想出发,探讨大脑皮质与三叉神经脊束核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脊束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  相似文献   

11.
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明,针刺身体某些穴位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近来有些材料指出,针刺穴位所以能产生镇痛作用,是由于从针刺穴位发起的传入信息和从伤害性刺激部位传来的传入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在丘脑内相互作用、相互抑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我们观察了针刺穴位和伤害性刺激对丘脑朿旁核单位放电的影响。实验方法实验共用大白鼠68只,雌雄不限,体重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镇痛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如果阿片样物质对痛觉具有调制作用,则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应能改变正常动物的痛感受或痛反应。许多人试图通过纳洛酮的处理来揭露对伤害性刺激的传递或反应是否存在紧张性调控作用,惜现有的一些研究资料仍存在许多相互矛盾之处。有人证明外源性阿片样物质可抑制一些脑区神经元放电。脑啡肽对丘脑内痛敏神经元放电具有明显抑制效应。这些结果暗示:在痛觉信息处理中内源性阿片样物  相似文献   

13.
脊髓后角細胞是接受驅干、四肢痛觉传入冲动的初級中枢,痛觉冲动在这里經过整理加工后传入高位中枢,进入意識高度。脊髓后角細胞一方面将痛觉冲动传向高位中枢,另一方面也接受高位中枢的下行控制影响。关于脊髓中传导痛觉的上行通路已有不少报导,而有关高位中枢在針刺鎮痛中的下行作用途径的形态学資料則較少,牵涉到大脑皮貭的資料更是少见。我們根据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有关資料  相似文献   

14.
<正> 丘脑是痛觉及其它躯体感觉由脊髓向大脑皮层传递的整合中枢,在感觉知觉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有材料提出丘脑束旁核内存在对痛刺激表现为高频放电反应的病敏神经元,穴位电针可以抑制这类神经元的电活动,说明痛觉信号与镇痛结构的活动有可能部分是在丘脑束旁核里相互作用并进行整合的。以后的许多实验材料证明,刺激隔区、外侧视前区、丘脑中央中核和中脑中缝核等结构都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丘脑束旁核痛敏神经元的自发  相似文献   

15.
16.
实验用细胞外记录方法探讨黑质(SN)Ⅱ型神经元对刺激束旁核(Pf)的反应特点。共记录了42个Ⅱ型神经元。刺激Pf时可使29个(69.05%)Ⅱ型神经元抑制,9个(21.43%)被顺行激活。被激活的神经元抑制的潜伏期较长,被激活的神经元中有5个发生兴奋的潜伏期较短(均值为5.2ms),且对单刺激产生1~3次诱发放电,本文讨论了Pf与SNⅡ型神经元的联系途径。  相似文献   

17.
细胞外玻璃微电极记录丘脑束旁核神经元的伤害性放电。静脉注射惊厥下剂量印防己毒素0.4~0.8mg/kg,分别对注射前后的束旁核神经元伤害性放电的频率,脉冲个数、放电时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拮抗剂印防己毒素对束旁核神经元伤害性放电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共观察了13个单位,其中有9个单位静脉注射印防己毒素后反应为放电时程缩短,脉冲总数减少,放电频率降低。3个单位出现易化效应,1个单位药物注射后放电活动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研究电刺激大鼠丘脑束旁核 (PF)对丘脑腹内侧核 (VM)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为临床高频刺激PF治疗帕金森氏病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 应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不同频率电刺激 (强度 0 4mA ,波宽0 1ms ,时程 5S ,频率 1、 10、 2 0、 5 0、 10 0、 130、 2 0 0Hz)大鼠丘脑束旁核时丘脑腹内侧核神经元放电的变化。结果 高频刺激 (130Hz)PF可使大多数VM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 (P <0 0 1) ,该作用具有频率依赖性。结论 高频刺激大鼠PF对VM主要为兴奋作用 ,揭示高频刺激PF对帕金森病人的运动症状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