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消灭血吸虫病10年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广西1988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转入监测阶段,随着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抓好常规监测质量控制?如何加强重点地区的监测力度?如何扩大毗邻地区和非疫区的清查?本文根据广西山丘型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特征,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了实践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主要措施与方法1组织自治区、地区、县血防专业人员分析历史图帐和水文地质图,结合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确定查螺范围和重点地段。2组织自治区、地区、县三级血防专业人员,对全区19个县(市)分期分批开展交叉质量检查,同时,开展重点县联合监测。3由自治区地病办组织全区各…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郊区消灭血吸虫病后,进行了螺情、病情和新感染的监测。先后在局部地区发现了少量残余钉螺,但未见再流行的迹象。血清流行病学纵向观察表明,在消灭血吸虫病10年后,原流行区人群免疫水平趋近于非流行区人群。通过对钉螺和传染源的监测实践,认为在“消灭’后的近期重点监测内在的残存,远期则重点监测外来的输入。在“消灭”远期,将监测工作纳入农村卫生保健网,使监测工作经常化与制度化,可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1985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1986年转入全面巩固监测阶段。为了使监测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使之长期扎根于基层和群众之中,我们将监测工作逐步纳入三级预防保健网的管理,进行多部门配合,并于1991年至1996年在原疫区采取各项技术措施,开展了试点研究,现报告如下。方法1选点在原13个流行县(市、区、农场)中,选择较严重的8个,再从中各择一个原疫情较重的管理区作为试点。8个试区原有累计钉螺面积12929万m’,现有人口9268入,耕牛768头。2组织措施2.1成立监测试点领导小组以镇政府(农场为作业区)的分管领导为组…  相似文献   

4.
5.
句容市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已于1978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螺情下降99.7%,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由5%下降到1.2%。再用粪孵法查病,困难较多。我们于1984-1993年应用综合查病法检查血吸虫病。对象和方法1 对象按流行村在册户口,凡年满5周岁以上,70周岁以下的常住居民作为对象。2 方法2.1 血吸虫皮内试验(皮试)按《血防手册》常规操作,新鲜成虫抗原均为江苏省血吸虫病研究所提供(批号:当年制备的有效抗原含蛋白量200μg/ml)。2.2 环卵沉淀试验(环试)冰冻干虫卵为江苏省血吸虫病研究所提供(批号:当年制备的与重感染兔血清反应的环…  相似文献   

6.
宝应县血吸虫病消灭后11年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应县位于江苏中部,地处里下河地区,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最北界(北纬33°15'),属水网型地区。全县29个乡(镇)465个村中,有13个流行乡(镇)、70个流行村,历史累计有螺面积4391029m2,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23926人,病牛613头。经过20多年综合防治,1987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8年开始转人巩固监测阶段,11年来坚持巩固监测工作,至1998年末发现活钉螺和新感染病人。1方法与结果1.1螺情监测1.1.1全面普查1988~1994年,每年春季组织人员对13个流行乡(镇)、70个流行村和毗邻的非流行乡(镇)、40个非流行村普查,方法是sin框…  相似文献   

7.
嘉兴市原属水网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所属7个县(市、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0100万m,历史累计病人127.3万人,晚血4.6万人,其中嘉善、嘉兴二县(区)曾是全国10个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县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并于1995~1998年进行了监测。1监测内容和方法1.1螺情监测对3年内有螺的村,每年春季轮流普查1次;对3~9年无钉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3村或面积;对10年以上无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5村或面积。对未经彻底改造的钉螺孽生地、毗邻交界处、引进外来水生植物的地段、钉螺反复出现的环境进行…  相似文献   

8.
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后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苏州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有 6个县(市、区 )、1 39个乡 (镇 )、2 32 7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4.1 3亿 m2 ,历史累计病人1 0 3万 ,其中晚期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晚血”) 2 5463人。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 ,至 1 995年全市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转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1 995~ 1 99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方案1 .1 螺情监测 对 5年内查到钉螺的乡 (镇 ) ,在春季对 5年内有螺村进行普查 ,其余村查 1 /2的应查面积 ;对 5年以上未查到钉螺的乡 (镇 ) ,以村为单位查 1 /3的应查面积 ;对 2 0年未查到钉螺的…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广东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86-1995年开展监测巩固工作。10年来,用各种方法查螺97768488m^2,1996年仅在径口华侨农场曹寨村发现1残存螺点2000m^2,钉螺最高密度为12只/0.11m^2,自然感染率为2.29%,共复查历史病人55143人,其中1例粪检血吸虫卵阳性,复治15025人。新感染调查易感人群,皮试阳性率5.61%,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2人15025人。新感染调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于1985年消灭血吸虫病,1986~1995年开展监测巩固工作。10年来,用各种方法查螺97768488m2,1992年仅在径口华侨农场曹寨村发现1残存螺点2000m2,钉螺最高密度为12只/0.11m2,自然感染率为2.29%(21/918)。共复查历史病人55143人,其中1例粪检血吸虫卵阳性,复治15025人(27.25%)。新感染调查易感人群,皮试阳性率5.61%(2949/52575),粪检血吸虫卵阳性者2人(1992年曹寨村)。解剖野鼠11630只,未发现血吸虫卵。大量监测结果显示,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病后,虽于1992年在曹寨村出现1个疫点,但经及时处理迅速扑灭,而其它地区均未发现残存钉螺及新感染病人,认为其消灭血吸虫病的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历史流行血吸虫病的6个县(市),至1995年已全部通过了消灭标准的考核。为了巩固血防成果,寻求水网型地区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监测的方法,已是十分必要。为此,从1995年开始,我们选择昆山市巴城镇进行了连续3年的监测方法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1.1螺情监测1.1.1查螺选择8个行政村,分为4组,每组2个村,采取不同的查螺形式,分别为每年查1/3面积、1/5面积、重点环境移动设点查(每个村10个点,每点 100 m2)、群众报螺等 4种。第3年镇、市组织专业队考核。查螺方法采取系统抽样结合…  相似文献   

12.
13.
浙江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监测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适合浙江省消灭血吸虫病后的监测方案,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方法在奉化、嘉善、衢州、义乌4个县(市)各选择2个基本条件相类似的乡镇为A、B两种实验区,A区实施<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监测巩固技术方案(试行)(1996)>,B区采用新方案.结果 A、B两方案最终均能有效地查到钉螺,在监测效果上差异无显著性.然而,B方案螺情监测的费用投入较A方案下降45.41%.病情监测均未查到现症病人.结论已无螺多年的历史流行区,可以将轮查时间延长,查螺框距适当拉长,以不查漏大面积钉螺为度,病情监测应以外来传染源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10年的疫情动态变化,评价监测防治效果。方法:对1992-2001年在全市流行范围内78个村重点监测人群(包括流动人群和低年龄组人群),耕牛进行血清免疫学监测和螺情监测,并坚持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结果:监测表明,病情螺情没有发生变化,但零星散在螺点和外来传染源仍有出现。结论:在达阻断传播标准地区,坚持做好巩固监测工作是防止疫情“灭灰复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在所辖7个县(区)、145个乡(镇)、1 263个行政村中,有51个乡(镇)、286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疫区人口42万,累计钉螺面积5 319万m2,病人69 689人,病牛10 956头次.经过50年的综合防治,各县(区)于1984~1993年相继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993年8月,全市进入监测巩固阶段.现将6年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金山区曾是水网型血吸虫病流行区,1984年达到消灭标准,但多年查到残存钉螺,也偶而查出输入性病例。为了解传播阻断地区的疫情动态,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现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溧阳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疫情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巩固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统计和分析1998~2007年溧阳市螺情、人畜病情监测资料。结果血吸虫病病情稳定;钉螺面积仍处在低水平徘徊状态,但发现新的有螺环境。结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仍需加强疫情监测,尤其是螺情监测,防治工作仍不能放松。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成都龙泉驿区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