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是目前治疗领域中的一种新方法 ,目前用于治疗高粘血症的报道较多 ,我院自 1999年以来将此项技术应用于临床 ,采用等容血液稀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伴有血液粘稠度增高的 5 8例冠心病者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 1999年以来住院的 10 8例冠心病患者(均按 1979年冠心病诊断标准确定诊断 :高粘血症参照文献 [1 ] 的标准 )分为观察组 5 8例和对照组 5 0例。观察组男性42例 ,女性 16例 ,年龄 46~ 71岁 ,平均 (5 8± 6 .0 2 )岁 ;对照组男 35例 ,女 15例 ,年龄 44~ 73岁 ,平均 (5 6± 7.31)…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是中老年常见病 ,且多合并高粘血症。我们自2 0 0 0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塞高粘血症患者 6 0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6 0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4 3例 ,女 1 7例 ;年龄最大79岁 ,最小 4 6岁 ,平均年龄 5 9.2 2岁 ;病程在 6  相似文献   

3.
自 1 995年以来 ,自拟减粘降脂胶囊〔中国中医药科技 ,1 997( 4) :2 60〕治疗高血压 1 66例 ,疗效可靠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 66例中 ,男 1 1 2例 ,女 54例 ;<4 0岁 1 3例 ,4 1~ 60岁 87例 ,60岁以上 66例 ;病程 1~ 3a1 7例 ,3 ~ 6a38例 ,6 ~ 1 0a76例 ,1 0a以上 35例 ;均经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 ,在 1 0项指标中有 5项以上增高。血脂检查T ch、TG增高为本病观察的范围。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中医辨证为风阳上扰和痰浊上蒙 2证。2 治疗方法 减粘降脂胶囊 (每粒含药 0 5g)每次口服 5粒 ,每日 3次 ,30d为 1个疗程 ;…  相似文献   

4.
我院采用博福 -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银杏叶片 (商品名 :达纳康 )治疗高粘血症 3 6例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9月~ 2 0 0 0年10月经我院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70例 ,治疗前测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证实为高粘血症。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 6例 ,其中男 3 0例 ,女 6例 ,年龄 46~82岁 ,平均 69 0岁 ;冠心病 5例 ,肺心病 12例 ,高血压病 5例 ,脑梗死 14例。对照组 3 4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7例 ,年龄 48~ 83岁 ,平均 67 5岁 ;冠心病 5例 ,肺心病 10例 ,高血压病 4例 ,脑梗死 15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1 …  相似文献   

5.
红花注射液治疗高粘血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桂 《华夏医学》2003,16(6):882-882
高粘血症是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导致的综合征 [1 ] ,是最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个边沿性学科。临床上比较常见 ,特别对于中老年的高粘滞血症者 ,如长期不治疗 ,从而引起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或微循环障碍 ,使心脏、脑、肾、肺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1 ] ,导致缺血缺氧 ,加重原有疾病 ,因此 ,笔者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我科收治的 5 2例高粘血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共 1 0 4例 ,经用北京普利生L BY- N6 A型血液流变学检验仪检测诊断为…  相似文献   

6.
香丹注射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附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 ,我们应用香丹复方注射液治疗高粘滞血症患者 ,并采用自身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其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用药前先抽血检验血液流变学 ,凡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高或其他指标异常者符合高粘滞血症的诊断标准共 4 0例 ,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 4 7~ 81岁 ,平均6 2 .6 5岁 ,脑血栓形成 2 4例 ,高血压病 2 5例 ,冠心病 2 0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例 ,糖尿病 8例。在用药前化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以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1.2 用药方法 香丹复方注射液 (四川…  相似文献   

7.
高粘滞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10多年来 ,血液流变学检测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监测手段。本文对 2 0 0 0 - 0 4~ 2 0 0 1- 0 4患高粘血症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 ,并对其中 8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本文选自 2 0 0 0 - 0 4~ 2 0 0 1- 0 4门诊及住院高粘血症患者10 4例 ,男 6 0例 ,女 44例。年龄 48~ 72岁。正常对照组 10 4例。1 2 观察内容血液流变学 8项指标〔1〕,即全血高切比粘度 ,全血低切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1 3 方法病人均清晨空腹采血…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肺循环阻力增加 ,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左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可出现慢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由于慢性缺氧继发红细胞增多 ,血液粘稠度增加 ,近 3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辅以复方丹参滴丸降粘治疗 ,可明显缓解病情、改善愈后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8例均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住院患者 ,诊断标准根据 1 997年我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无禁忌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 4例 ,治疗组 :男 2 0例 ,女 1 4例 ,年龄 5 …  相似文献   

9.
中医血证一般分虚实两大类 ,笔者选中虚证中的血虚证 ,实证中的血瘀证 ,应用激光衍射法 ,测定红细胞变形指数 ,从而探讨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和辨证特点及诊断条件。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均为本院门诊及病房住院病人 ,其中血瘀证 3 2例 ,男 1 7例 ,女 1 5例 ;年龄 2 8岁~ 59岁 ,平均 41岁 ;血虚证 3 6例 ,男 2 0例 ,女 1 6例 ;年龄 2 1~ 63岁 ,平均 43岁。正常对照组为本院职工及家属 3 0人。其中男 1 6人 ,女 1 4人 ,年龄 2 4~ 53岁 ,平均 3 9岁。三者的自然情况基本类同。  诊断标准 :①血瘀证诊断标准 :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偏瘫麻木…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张颖  王胜惠 《黑龙江医学》2003,27(3):216-217
血脂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改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瘀证与之密切相关。本文收集了逐瘀汤配合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资料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患者均为我科 1999年至现在的住院病人 ,均符合1992 - 0 2卫生部制定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平均 5 6岁 ,病程 2个月~ 10年 ,其中 ,不稳定型心绞痛 14例 ,稳定型心绞痛 16例 ;对照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平均 5 7岁 ,病程 3个月~ 9年 ,其…  相似文献   

11.
1 一般资料本组 9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根据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第二次报告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暂行标准 ,全部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糖尿病 (2型 )。其中男性 6 1例 ,女性 37例。年龄最大者72岁 ,最小者 2 8岁。 2 8岁~ 4 0岁 8例 ,4 1岁~ 5 0岁2 5例 ,5 1岁~ 6 0岁 36例 ,6 1岁~ 72岁 2 9例。病程最长者 2 0a ,最短者 3mon。空腹血糖最高者 2 6 .8mmol/L ,最低者 7.9mmol/L。单纯性糖尿病 6 7例 ,伴有合并症者 31例。其中合并冠心病者 2 0例 ,合并高血压者 15例 ,合并高粘血症者 2 4例 ,合并末梢神…  相似文献   

12.
高粘血症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心病、中风以及某些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血液粘稠度增高常引起微循环障碍 ,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液供应不足 ,导致缺氧而使原有病情加重。因此 ,积极治疗高粘血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于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对 12 0例高粘血症患者进行了激光血疗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0例 ,均为临沂市中医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将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 :治疗组 12 0例 ,男 84例 ,女 36例 ,平均年龄 (5 5 .2 1± 8.41)岁 ,平均病程(15 .90± 7.42 )月。…  相似文献   

13.
自 1 997年 6月~ 2 0 0 2年 5月笔者用自拟参芪益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1 5 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5 6例患者诊断标准参照 1 995年 5月北京第 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1 5 6例病人中 ,男 90例 ,女 6 6例 ;年龄 1 4~ 4 9岁 ;病程 6月~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高粘血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涛 《黑龙江医学》2001,25(3):178-178
同型半胱氨酸 (Hcy) ,又称高半胱氨酸 ,是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 ,它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其本身并不参加蛋白质的合成。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可毒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导致功能异常 ,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的平衡 ,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本研究探讨高粘血症的病人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高粘血症的关系。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选自 1999- 0 6~ 2 0 0 0 - 0 6我院中重度高粘血症患者 143例 ,年龄 38~ 79岁 ,平均 6 2 1岁。随机分为两组 ,合并治疗组 93例 ,男 5 7例 ,女 36…  相似文献   

15.
活血止消汤对糖尿病血瘀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血瘀证的发病机理 ,治疗方法 ,我们从 1996~ 1999年对 6 0例糖尿病血瘀证进行了治疗及观察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 2型糖尿病血瘀证病人 ,所有病人均符合最新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第 2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会议制定的标准。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即中西医结合组为 30例。对照组即西药组亦 30例。治疗组中男性 12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7 88± 16 9岁 ,病程在4~ 2 1年。对照组男性 14例 ,女性 16例 ,平均年龄 5 2 97± 12 84,病程 3~2 3年。2 治疗…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高粘血症、高血脂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 ,并且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其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我科采用血液平衡疗法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从门诊及住院病人中选择高血压患者 34例 ,高粘血症 2 8例 ,高血脂 2 1例 ,平均年龄 5 6岁 ,男性多于女性。2   治疗方法 取病人肘静脉血 2 0 0ml或 4 0 0ml(根据病人一般情况而定 ) ,放入血磁机中 ,通过诱导、充磁、补磁、冷凝、吸附等步骤同时充入离子氧 ,完成血液磁化 ,然后回输体内 ,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脂、血流变、血压 ,…  相似文献   

17.
降纤酶治疗肾病高粘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万法  胡德华 《医学文选》2002,21(5):673-674
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血液高粘状态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自 2 0 0 0年开始 ,我们采用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制品研制中心生产的番桃花牌降纤梅 ( Defi-brase)治疗肾病高粘血症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4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0例 ,女 1 4例 ,年龄 1 3~ 61岁 ,平均 ( 35 .8± 1 3.2 )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2 3例 ,继发性肾病综合症 1例 ,糖尿病肾病 2例 ,狼疮性肾炎 5例 ,高血压肾病 3例 ;肾功能正常 31例 ,肾功能异常 3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降纤梅 (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制品研制中心生产 ) 5 u加入 5 %葡…  相似文献   

18.
高粘血症的治疗较为困难,治疗药物很多,但缺乏一种作用迅速且稳定的药物。我们应用黄连素对高粘血症患K进行治疗,部分患者收到了较好的疗效,血液流变学5项指标检测有较明显的下降,总结如下。回临床资料1.回治疗对象31例均为本院住院男性患者。年龄41~岁7例,51~岁20例,61~70岁4例。平均56岁。1.2原发病脑血管病19例,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2例。其中有同时患2种疾病者。1问3治疗与检测方法黄连素片剂口服,每次0.4g口服S次/d,共服30人治疗期间停用其它祛脂降粘药物,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液流变学5项指际。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常见 ,往往并发高血压、高脂血症 ,特别是高粘血症会使病情加剧恶化。因此改善冠脉痉挛、狭窄、阻塞及降低血液粘度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用乐脉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按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制定诊断标准 (1980年 ) ,选择符合该标准患者 6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45~ 71岁 ,平均 5 8岁 ;并发高血压者 2 8例 ,急性心肌梗塞 19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 13例 ,血脂增高 46例 ;对照组 5 1例 ,其中男 38例 ,女 13例 ;年龄 46~ 6 8岁 ,平均 5 7岁…  相似文献   

20.
神经官能症简称神经症 ,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类多发病症。我们从 1 997年 1月~1 997年 1 0月在门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症 87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系门诊就诊患者。其中男 2 7例 ,女 6 0例 ,年龄 2 0~ 30岁34例 ,31~ 5 0岁 49例 ,5 1岁以上 4例。中医分型 :肝气郁结 33例 ,占 37.93% ;肝肾阴虚41例 ,占 47. 1 3% ;心脾两虚 1 1例 ,占1 2 .6 4% ;肾阳不足 2例 ,占 2 .30 %。病程 3个月~ 5年 ,大多在 6个月至 1年。1 .2 诊断标准  1存在导致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 ;2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