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或已确诊CHD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12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33例)、双支病变组(32例)、三支病变组(29例)及非CHD组(34例);检测并比较各组Hcy及hs-CRP水平.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HD病人的Hcy和hs-CRP水平也随之升高(P<0.01);三支冠状动脉病变病人高Hcy的比例高于非CHD组和单支病变组(P<0.05);CHD病人Hcy与hs-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HD病人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Hcy和hs-CRP水平亦随之增高,同时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Hcy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纤维蛋白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以及对Fg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以病变支数、病变Gensini总积分表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别用磁珠法、化学发光法测定血Fg、hs-CRP浓度。分析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hs—CRP相关性。以Fg浓度为因变量,以冠心病患者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hs—CRP、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APO-A/APO-B、尿酸(URI)、白细胞计数(WB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冠心病患者单支、双支、三支以上病变组Fg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值均〈0.01)。在控制年龄、性别影响因素之后,对Fg和Ig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采用偏相关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t).513,P〈0.001)。(2)冠心病双支病变组、三支以上病变组hs-CRP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单支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Fg与hs-CRP呈线性正相关(r=0.376,P〈0.001)。(3)以Fg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仅hs—CRP、吸烟、糖尿病进入回归方程(F=12.67,P〈0.001),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78(P=0.003)、-0.239(P=0.018)、-0.283(P=0.031)。结论Fg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有一定预测价值;Fg与hs-CRP呈正相关性;吸烟、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血Fg水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收集76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8例;对照组24例。所有患者均用Ba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用ELISA法测定TNF-α,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测Hs-CRP。结果 SAP组、UAP组及AMI组Hs-CRP和TNF-α浓度均升高,高于对照组;各组Hs-CRP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AP组、AMI组TNF-α浓度显著高于SAP组。结论 冠心病患者Hs-CRP、TNF-α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明显增高,随着冠状动脉病变加重,CRP、TNF-α也逐渐增高,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为预测心血管病变和冠心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比较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冠心病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RP是冠状动脉硬化炎症状态的一种敏感、可靠指标,可用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同时定期进行CRP的检测也可用来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与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7月-2006年7月期间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356例,其中按照中国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对两组进行C反应蛋白水平测定。两组的冠造和C反应蛋白进行组内和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C反应蛋白浓度下冠脉病变类型比较表明,随着C反应蛋白水平的升高,代谢综合征组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加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反应蛋白可作为预测代谢综合征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冠状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白介素-6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的心绞痛患者17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86例,稳定型心绞痛组84例,另40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IL-6水平,免疫浊度法(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仪)测定hs-CRP.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IL-6,hs-CRP水平分别为(35.5±10.2)pg/L,(2.1±0.7)μg/L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的(22.2±8.4)pg/L,(1.9±0.7)μg/L(P<0.01),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的(16.1±6.2)pg/L,(1.2±0.5)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IL-6与hs-CRP正相关(rs=0.715,P<0.05).结论: IL-6可能通过激发炎症反应,导致hs-CRP水平增高,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的研究认为,糖尿病是由细胞因子介导的一种低度炎症性疾病,其血清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明显升高[1],且升高的CRP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有一定的预示作用,与微血管病变也可能存在某种关联,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2型糖尿病和髓过氧化酶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210例胸痛临床怀疑患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大于50%的160例患者按照2003中国糖尿病指南的标准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两组同时进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测定.结果:不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下冠状动脉病变类型的比较说明,随着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升高,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在髓过氧化物酶大于65.2Auu/L,这种差异更为明显.结论:髓过氧化物酶可以作为预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病理生理意义。方法选取冠心病组患者123例(单支病变38例,双支病变43例,三支病变42例)和正常对照组48例,检测血清脂联素、hs-CRP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冠心病各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双支、三支病变组显著低于单支病变组(P均〈0.05);三支病变组稍低于双支病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递增,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双支、三支病变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单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联素和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范围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将70例T2DM分为合并大血管并发症组(33例)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37例),正常对照组(35例)。对所有纳入对象测定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和CRP水平。结果:2型DM患者的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有大血管并发症组显著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与2型DM的发生相关,升高的CRP可能是促使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与瘦素、Hs-CRP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瘦素水平与冠心病炎症反应的关系,以及炎症反应蛋白和炎症因子在新发冠心病中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 选择新发冠心病病人60例,其中心绞痛(CAP)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4例,检测其入院后24 h内血清瘦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CAP组血清瘦素、Hs-CRP、IL-6水平及AMI组血清Hs-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4.429~12.470,P<0.05).CAP组瘦素水平高于AMI组(t=3.098,P<0.05),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AMI组,差异有显著性(t=2.024~5.985,P<0.05).CAP组病人血清Hs-CRP水平与瘦素和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0~0.680,P<0.05);瘦素与IL-6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r=0.566,P<0.05).AMI组病人血清Hs-CRP水平与瘦素水平无相关关系(r=0.305,P>0.05),而与IL-6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585,P<0.05);瘦素与IL-6无相关关系(r=0.092,P>0.05).结论 瘦素及炎症因子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且在冠心病发病中,瘦素参与了免疫炎性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超敏C反应蛋白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病人(冠心病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各15例,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并与2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8.14~18.59,P〈0.01),幽门螺杆菌IgG阳性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Х^2=4.310,P〈0.05)。结论 血中hs-CRP浓度升高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了112例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IMA和hs-CRP浓度,并与3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CHD病人血清IMA与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6.798、20.528,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IMA和hs-CRP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88.612、68.513,q=5.591~10.803,P<0.01)。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IMA与hs-CRP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10~0.757,P<0.01)。结论血清IMA和hs-CRP浓度变化参与CHD的发生与发展,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病人血清sgp130与hs-CRP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清可溶性糖蛋白130(sgp130)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了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血清sgp130、hs-CRP水平的变化,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CHD病人血清sgp130水平明显降低,血清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97、6.86,P<0.01)。AMI、UAP及SAP病人sgp130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7.14、36.23,q=4.26-15.66,P<0.01)。AMI病人血清sgp130、hs-CRP水平均低于或高于UAP病人、SAP病人和对照组(q=4.59-15.66,P<0.01);UAP病人血清sgp130、hs-CRP水平显著低于或高于SAP病人和对照组(q=4.26-11.06,P<0.01);SAP病人血清sgp130水平与对照组之间亦有统计学差异(q=4.93,P<0.01)。CHD病人血清sgp130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574,P<0.01)。血清sgp130、hs-CRP水平在AMI、UAP组AUCROC均大于0.90,对AM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90和0.90、0.95,对UA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90和0.90、0.95。结论血清sgp130、hs-CRP浓度的变化对AMI和UAP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其变化的程度可以作为炎症反应和病情严重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病人血清sCD14和hs-CR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清可溶性CD14(sCD14)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CHD病人(CHD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各40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sCD14浓度,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浓度,并与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sCD14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5.75,P<0.01);AMI、UAP、SAP病人sCD1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2.94,q=9.70~27.58,P<0.01);AMI、UAP、SAP病人sCD14浓度差异有显著性(q=5.86~17.88,P<0.01),且以AMI病人增高最明显.CHD组hs-CR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10.68,P<0.01);AMI、UAP病人hs-CRP浓度明显高于SAP病人和对照组(F=80.25,q=5.91~20.11,P<0.01),且以AMI病人增高最明显.结论 血清sCD14和hs-CRP浓度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人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60例不同类型CHD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浓度变化,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D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8.02、8.43,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人、稳定型心绞痛(SAP)病人和对照组(F=31.48、24.60,q=4.32~12.84,P<0.01);UAP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病人和对照组(q=3.98~8.51,P<0.01);SAP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q=3.63、2.90,P<0.05)。CHD病人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287,P<0.05)。血清HMGB1和hs-CRP水平在AMI、UAP组AUCROC均大于0.90,对AMI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0.95和0.85、0.95,对UAP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85和0.90、0.90。结论血清HMGB1和hs-CRP浓度的变化对AMI和UAP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和较高的诊断准确度,可以作为评价CHD危险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组)36例,冠心病未并发2型糖尿病者223例,从中随机选取62例作为非糖尿病组,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与程度,左室造影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散。结果: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及多节段病变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P<0.05,P<0.01)。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显著高于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组(P<0.01,P<0.05)。结论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效果及其预后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