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婵维  许奕  王树玉 《北京医学》2004,26(4):283-284
非整倍体异常是胎儿最常见的一类染色体数目异常,主要包括以下两类:由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非整倍体(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和由性染色体数目引起的非整倍体(包括X单体如Turner综合征和性染色体三体型如克氏综合征、超雄综合征和超Y综合征).过去,此类综合征的筛查以母亲年龄为指标,即分娩时年龄》35岁的母亲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培养检查染色体核型.虽然高龄妇女生育非整倍体胎儿的概率大于年轻妇女,但据统计,60%以上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的胎儿是由年龄《35岁妇女所生,所以,以年龄作为筛查指标存在严重缺陷.近20年来,国内外开始用母体的血清生化指标筛查21三体综合征[1],随着此技术的逐渐成熟和临床运用,发现血清生化指标不仅可用于筛查21三体综合征,还可筛查其他胎儿染色体核型非整倍体异常.现就其筛查所用的生化指标和实验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的产前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非整倍体是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或少了一条或多条。非整倍体畸变可分为单体型、三体型、多体型、嵌合体。临床上常见的非整倍体畸变包括了21三体综合征(Down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Edwards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Patau综合征),以及一些性染色体畸变,例如X单体(Turner综合征),或性染色体三体,如47XXX(X三体综合征)、47XXY(K linefelter综合征)、47XYY(XYY综合征)等。多年研究表明13、18、21及X,Y非整倍体占新生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95%。在这类遗传病中,在胎儿期常有流产、死胎、畸胎等,患儿可表现为先天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畸形,对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危害。基于这点,学者们在不断地寻求各种诊断方法来避免这类患儿的出生。近年来,随着多学科不断发展并相互渗透,使得产前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快捷和准确是发展方向。目前常用的有非浸入性产前诊断方法和浸入性产前诊断方法。1非浸入性产前诊断方法1.1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的DNA和RNA 1997年Lo[1]等利用PCR技术在妊娠12周~40周孕期男性胎儿的孕妇血浆和血清中检测到睾丸决定基因(S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重定量荧光PCR(QF-PCR)技术在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脐血样本16份,羊水样本73份,21、X、Y染色体数目异常患者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71份,针对21号染色体和X、Y染色体上7个基因位点21S1435、D21S11、D21S1411、AMXY、DXS981、DXS6809和X22应用QF-PCR方法进行多重扩增,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并分析结果。所有样本同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有129例为正常核型46,XX(XY);26例21-三体(其中1例为易位型,余为标准型);1例45,XO/46,XX;2例47,XXX;1例47,XXY;1例45,XX,der(13,21)。QF-PCR结果中,确诊1例47,XXY,26例21-三体征中23例确诊,2例47,XXX被提示可能存在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其余为阴性结果。结论多重定量荧光技术可用于染色体非整倍体畸变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4.
双亲核型畸变性反复流产的胚胎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双亲染色体畸变性反复流产中流产儿的染色体畸变。设计:回顾性对照队列研究。机构:大学医院的三级转诊中心。患者:1108例在孕20周前出现过3-16次流产的患者,其中113例具有染色体畸变,995例无畸变。干预:应用标准G显带技术检测双亲和205例刮宫所得流产儿的核型。主要观察指标:根据双亲核型确定的整倍体和非整倍体流产的发生率。结果:成功获得203例流产儿的核型。在164例双亲无染色体畸变患者的胚胎中,有38例(23.2%)具有染色体畸变。双亲有染色体畸变患者的39例流产儿中,17例具有正常核型,8例具有平衡易位,2例具有与双亲一致的染色体倒位,还有12例(30.8%)核型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4,95%C1I.63-3.39)。该39例流产儿中只有4例的核型具有非平衡易位。  相似文献   

5.
任健俐  韩玉环 《医学综述》2005,11(8):695-697
染色体病是由于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造成基因物质得失所引起的特有的临床表现。常见染色体异常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异常。常染色体异常有: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等这些又被称为非整倍体异常,还有非常罕见的多倍体异常;性染色体异常有:Turner’s综合征、性染色体三体异常等。染色体结构异常有染色体缺失、易位、环状染色体及等臂染色体等。  相似文献   

6.
非整倍体是指染色体数目只有一条或少数几条增减的异常核型 ,主要是由于在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 ,减数分裂染色体不分离 ,异常配子受精后形成。另外 ,受精卵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亦可形成非整倍体 ,它是导致智力低下、性别异常、自发流产、多发畸形和染色体病的主要原因[1] 。人类非整倍体畸变机理一直是医学遗传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研究者从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及生殖生物学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非整倍体与减数分裂不分离非整倍体一般是由于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 ,减数分裂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其与MM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细胞24h短期培养法及常规制备染色体方法、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同时进行治疗随访。结果:49例MM样本中检出11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2.9%,其中染色体数目畸变为非整倍体,以超二倍体和亚二倍体多见,结构畸变以缺失、易位为主。结论:MM的细胞遗传学多以复杂畸变为主,涉及多种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范洪  纪洪猛 《疑难病杂志》2009,8(10):620-621
目的分析染色体核型畸变特点,为染色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1 065例咨询者静脉血进行细胞培养、制片、显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发现染色体畸变核型167例,其中常染色体畸变124例(74.3%)、性染色体畸变43例(25.7%),其中数目畸变105例(62.9%)、结构畸变24例(14.4%)、多态性38例(22.7%)。结论染色体畸变易发生于常染色体,常染色体畸变的主要类型是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性染色体畸变的主要类型是多态性。  相似文献   

9.
人类畸形精子与常染色体异常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精子形态与精子常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ICSI)时的精子选择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1例罕见的大头多尾畸形精子进行了13和21号染色体整倍体检查。结果:发现精子13和21号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率远高于同类研究,分别达51.59%和65.15%;多体的组成比相近,且与多尾有大致的平行关系;21和性染色体有较13号更高的非整倍体率。结论:尽管体细胞染色体正常,畸形精子仍可伴有严重的染色体数目异常。提示与形态学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 ,精子发生 (Spermatogenesis)是指生精上皮的干细胞发育为成熟精子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在正常情况下 ,人类男性细胞中Y染色体处于半合子状态 ,行父系遗传。广义的Y染色体畸变包括了细胞生物学的改变和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前者通常表现为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 ,后者通常表现为影响精子发生而又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分的改变。如果Y染色体发生上述过程中的任何一种变化 ,就可能影响精子的正常发生 ,导致生育功能障碍 ,出现男性不育。1 Y染色体畸变与精子发生Y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畸变和结构畸变。在Y…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102例Down综合征患者的随机样本作了细胞遗传学研究。计得游离21三体型96例(94.12%)、G/21易位型3例(2.94%)、正常/21三体嵌合型2例(1.96%),罕见的双重非整倍体嵌合体1例(0.96%)。本系列合并台湾77例,得出我国179例患者染色体畸变类型的相对频率。将此合并数据与白人患者和日本患者相比,未见显著差异。本文还提出了按患者出生时母令估计检出散发性和遗传性易位型Down综合征患者的概率,并讨论了本工作检出一例罕见双重非整倍体嵌合体(45,XO/47,XY, 21)的可能起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筛查胎儿全部染色体非整倍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结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儿全部染色体非整倍体结果。NIPT高风险的孕妇再用羊膜腔穿刺术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共检测5 909例孕妇外周血标本,其中7例(0.12%,7/5909)检测失败,余5 902例中共检测出48例(0.81%,48/5902)染色体数目异常:13三体高风险6例(4例假阳性),18三体高风险4例(3例假阳性),21三体高风险25例(1例假阳性),性染色体数目异常9例(6例假阳性),16号染色数目异常4例(4例假阳性)。结论:NIPT检测胎儿13、18和21三体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对于其他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准确度不高; NIPT筛查的高风险结果存在不少假阳性,仍需进行有创性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3.
用超排卵技术使雌性小鼠排卵,排卵前用WD5或WD9处理,然后与雄性小鼠酱,以小鼠卵母细胞及第1次分裂合子雌性原核洒色体非整倍体及结构畸变为指标。研究其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卵母细胞及第1次分裂合子均未发现有染色体非整保体及结构畸变,处理组中,WD5和WD9可诱发小鼠卵母细胞及第1次分裂合子雌性原核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肌无力的患者和其双亲染色体核型及其患者与双亲之间染色体核型的关系。方法:采取肌无力患者及其双亲外周血,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常规制片,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肌无力患者检出染色体畸变32例,占20%;双亲中有染色体畸变者5例,占1.56%。发现畸变染色体有NO-3、NO.6、NO.7、X、NO.8、NO.14、NO.17、NO.19、NO.21及NO.22,染色体畸变类型有缺失、易位、断裂、裂隙及数目异常。结论:肌无力形成与多条染色体畸变相关联,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尤其是产前诊断该类疾病提供一种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接触二氧化硫、砷化氢和三氧化二砷工人与对照组比较,总的染色体畸变率有显著的差异(P<0.01),所见到的染色体畸变基本上是染色单体型,其中大多数畸变是染色单体裂隙和染色体单体断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分析正常男性精子XY染色体数目及异常率的方法。方法采用X、Y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对7例健康男性精子样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检测精子XY染色体数目异常情况(非整倍体,双倍体)。结果计数10 078个精子,杂交率99.00%。其中X染色体杂交率为(49.789±1.346)%,Y染色体杂交率为(48.814±1.296)%,精子中双体类型为XX、XY、YY,其中XX杂交率为(0.110±0.053)%,XY杂交率为(0.222±0.077)%,YY杂交率为(0.094±0.038)%。结论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分析精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检测方法,可作为精子质量遗传学检测手段,应用于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检查了接触三硝基甲苯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频度。结果表明:1.接触三硝基甲苯的工人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织(p相似文献   

18.
用超排卵技术使雌性小鼠排卵,排卵前用WD_5或WD_9处理,然后与雄性小鼠交配,以小鼠卵母细胞(M_1)及第1 次分裂合子雌性原核染色体非整倍体及结构畸变为指标,研究其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对照组小鼠卵母细胞及第1 次分裂合子均未发现有染色体非整倍体及结构畸变,处理组中,WD_5和WD_9可诱发小鼠卵母细胞(M_1)及第1 次分裂合子雌性原核染色体非整倍体率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移植前胚胎进行基因芯片检查,筛选出最常发生整倍体变异的染色体,为降低畸形胎儿的怀孕率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219例行胚胎植入的高龄孕妇的移植前胚胎进行基因芯片检查,并对基因芯片中发现非整倍体异常的病例进行FISH杂交验证。结果在异常胚胎里,染色体发生单处异常在16号染色体发生的几率最高,而染色体发生多处异常在15号染色体发生的几率最高。结论 15、16号染色体可能是影响胚胎停育的染色体,15、16号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可能是导致高龄孕妇早期流产的主要染色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DNA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8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优生科进行产前筛查高危的孕妇共727例,其中孕9~12周的孕妇33例为早孕组;孕14~24周的孕妇694例为中孕组。对早孕组和中孕组唐氏筛查为高危的孕妇采用大规模平行测序法对母体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结果早孕组33例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中,共检出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完全一致;中孕组694例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中,共检出9例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结构异常,其中2例与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不一致;检测准确率为99.7%。结论母体外周血胎儿游离DNA大规模测序,对于早孕期和中孕期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检测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产前筛查高危的补救检测技术及产前诊断的辅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