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精性肝硬化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酒精性肝硬化33例临床分析陈晓黄康龄任晓光我们对经住院确诊的33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994年1月至1995年5月我院共收治肝硬化750例,其中单纯酒精性肝硬化33例,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患者总数的4.4%,...  相似文献   

2.
自体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患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病因较多,治疗较困难,我院采用腹水浓缩回输入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20 例 54 例次,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000年7月~200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伴大量腹水患者 36 例(男 23,女13),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 62 岁。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其中乙肝肝硬化 14 例,丙肝肝硬化 2例,酒精性肝硬化3 例,隐源性肝硬化 1 例;对照组16例,其中乙肝肝硬化 12 例,丙肝肝硬化 3 例,酒精性肝硬化1 例。所有患者治疗前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与方法 3…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院近10年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住本院的肝硬化患者21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68例,酒精性肝硬化22例,丙型肝炎肝硬化5例。年龄大于60岁者63例为老年组,小于60  相似文献   

4.
2009年10月-2010年5月我们采用壳脂胶囊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门诊患者,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未经任何调脂药物治疗。排除伴有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肝硬化、糖尿病、严重心肾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1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近 2年间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并将其临床特点、细菌学发现、抗菌治疗及临床转归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110例患者均为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因肝硬化腹水住院的 2 74例患者中合并SBP的病例 ,其中男性 78例 ,女性 3 2例 ,年龄 2 0岁~ 73岁 ,平均年龄 5 0岁。按病因分类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82例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 8例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肝硬化 5例 ,酒精性肝硬化 8例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硬化 5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按肝硬化Child P…  相似文献   

6.
48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8例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分析许燕萍本文收集了1991年以来,住院确诊的酒精性肝硬化48例,对其临床特点及转归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1年1月至1995年12月住院确诊的酒精性肝硬化48例,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患者总数的9.8%,仅次于肝炎后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其与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丙型肝炎(丙肝)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临床特点的异同。方法总结和分析2002--2012年住我院的部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73例)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住院的部分乙肝肝硬化患者(205例)、丙肝肝硬化患者(104例)和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121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好发年龄段为40。59岁(68.36%),尤其以40。49岁发病率最高,达到43.43%。与其他3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相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男性占绝大多数(9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和平均红细胞容积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1)。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AST/ALT比值、TBIL和GGT/ALP比值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酒精性肝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与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相比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应对酒精性肝硬化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临床并不少见 ,且有其特征性表现 ,我院 1986~ 2 0 0 1年共收治肝硬化患者 2 62例 ,其中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 3 6例 ,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 6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患者中 ,男 2 3例 ,女 13例 ;年龄 3 0~ 77岁 ,平均 5 0 3岁 ,肝硬化的诊断按1984年南宁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肝炎肝硬化 2 6例 ,酒精性肝硬化 4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 3例 ,其它 3例。按Child分级 ,肝功能A级 12例 ,B级 14例 ,C级 10例。 3 6例中上腹部饱胀或隐…  相似文献   

9.
酒精性肝硬化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酒精性肝硬化51例临床分析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325000)陈超,薛战雄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酒类消耗量日益增多,酒精性肝病发病率亦随之增高,但国内有关酒精性肝硬化的文献报道不多,现总结我院2年半的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至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观察病情进展情况,根据是否发生肝硬化将患者分为肝硬化组(n=79)与非肝硬化组(n=147),收集各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血小板、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黏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至肝硬化有关(P0.05);吸烟史、三酰甘油、γ-谷氨酰转肽酶、透明质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至肝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模型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至肝硬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0%、63.30%。[结论]吸烟史、三酰甘油、γ-谷氨酰转肽酶、透明质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至肝硬化的危险因素,利用上述因素构建模型为临床预测是否发生肝硬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和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接受超声检查,收集临床资料,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比较两种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的异同。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男性占比为86.2%,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70.8%,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乏力和纳差、蜘蛛痣、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率分别为79.3%、43.7%和28.7%,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为56.3%、25.0%和3.1%,P<0.05】,而肝功能分级也显著好于乙型肝炎肝硬化(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6.2±1.6)×109/L,NLR为(3.5±2.8),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为(4.9±1.3)×109/L和(2.6±1.9),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和ALT水平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而血清GGT和ALP水平分别为(296.5±22.7)U/L和(249.6±48.2)U/L,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24.4±25.8)U/L和(116.7±30.2)U/L,P<0.05】;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增大和肝实质回声增强发生率分别为36.8%和86.2%,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分别为12.5%和52.1%,P<0.05),而锯齿状肝被膜和肝实质不均匀回声发生率分别为26.4%和19.5%,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分别为75.0%和55.2%,P<0.05)。结论 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相比,酒精性肝硬化有独特的临床特征,这些有助于临床医生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1月起,我院采用巯甲丙脯酸治疗,28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病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系1990年1月始收治的患者,男42例,女13例。年龄:25—39岁者22例,40—50岁者28例,51岁以上者5例。肝炎后肝硬化46例,酒精性肝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以往病死率超过 5 0 %。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院收治肝硬化腹水合并 SBP患者 110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中男 78例 ,女 32例 ;年龄 2 0~ 73岁 ,平均 5 0岁。乙型肝炎肝硬化 82例 ,丙型肝炎肝硬化 8例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肝硬化 5例 ,酒精性肝硬化 8例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酒精性肝硬化 5例 ,胆汁性肝硬化 2例。按肝硬化child- pugh分级标准 :A级 32例 ,B级 6 7例 ,C级 1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胀、腹泻、腹部压痛及反跳痛。根据 FongTL的 SB…  相似文献   

14.
费志强  周静  刘兆爱  赵庆云 《肝脏》2014,(10):766-768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与白介素-6、-8水平在酒精性肝病病程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酒精性肝炎组、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TGF-β、IL-6和 IL-8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TGF-β、IL-6和IL-8水平均明显比酒精性脂肪肝组、酒精性肝炎组高(P<0.05),且酒精性肝炎组患者的TGF-β、IL-6和IL-8水平均明显比酒精性脂肪肝组高(P<0.05)。结论血清TGF-β、IL-6、IL-8水平和肝脏病变程度呈正比例关系,可作为判断患者酒精性肝病病程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酒精能引起肝脏损伤已为人熟知。以往认为我国酒精中毒引起的肝硬化约占所有肝硬化的 5 % ,但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量长期酗酒者较以往明显增多 ,故酒精引起的肝硬化也明显增多。国内对酒精性肝硬化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尚少研究。为此本课题以肝炎后肝硬化作为对照 ,以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一些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点。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检测对象 患者来自 1 993年 1月~ 2 0 0 0年 1 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临清市人民医院。其中酒精性肝硬化 86例 ,男 85例 ,女 1例 ,年龄 3 0~ 68岁 ,平均 5 1岁 ;肝炎后肝硬化 3 2 8例 ,男…  相似文献   

16.
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以同期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为对照,对59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酒精性肝硬化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的7.9%,辅助检查提示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以及MCV升高、AST/ALT比值增大,肝脏增大、脂肪肝、合并胆结石比例高,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比较差异显著;酒精性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增加,乙肝后肝硬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增加.酒精性肝硬化以合并戒酒综合征、酒精性脑病较为特异表现.对此给予相应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以长期大量酗酒,较特异的临床表现与相关实验室检查为诊断依据;治疗应绝对戒酒,针对戒酒综合症给予对症支持疗法.预后较肝炎后肝硬化好.  相似文献   

17.
益母软肝汤治疗肝硬化腹水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00年1月~2002年4月门诊及住院肝硬化腹水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全部病例均属失代偿性肝硬化,经B超检查腹腔内有液性暗区,PV>1.2cm。其中男性96例,女性24例,年龄31~72岁,平均47岁。肝炎肝硬化92例,血吸虫病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活动性肝硬化86例,静止性肝硬化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探究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8例为肝炎后肝硬化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患者48例为酒精性肝硬化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防治方法。结论经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男性出现肝硬化的几率明显比女性高,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组男性所占比例为91.67%明显比肝炎后肝硬化组男性所占比例70.83%高,而女性酒精性肝硬化所占比例8.33%明显比肝炎后肝硬化组女性所占比例29.17%要低,肝炎后肝硬化组患者出现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肝大以及蜘蛛痣的概率明显比酒精性肝硬化组要低,肝炎后肝硬化组GGT、ALP、AST/ALT等明显比酒精性肝硬化组等生化指标明显比酒精性肝硬化组这些指标要低,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后肝硬化与酒精性肝硬化二者的临床特征不同,应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才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 764例的临床特点,其中男2 742例,女22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中西医诊断资料,通过描述性和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探讨酒精性肝硬化证候特点。[结果]①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好发年龄段为50~59岁,占53.33%,与其他病因所致肝硬化患者相比,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男性占绝大多数(99.20%)。②酒精性肝硬化证型分布为气虚血瘀证占33.94%,肝胆湿热证占20.98%,肝郁脾虚证占15.30%,气滞血瘀证占9.66%,脾虚湿滞证占6.80%,痰湿瘀滞证占3.37%,水湿内阻证占2.57%,肝肾阴虚证占2.42%,湿热蕴结证占1.70%,脾肾阳虚证占1.12%,气阴两虚证占0.98%,肝气郁结证占0.62%,瘀血阻络证占0.54%。[结论]①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与病因形成有密切关系。②酒精性肝硬化中医证候按照构成比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滞证、痰湿淤滞证、水湿内阻证、肝肾阴虚证、湿热蕴结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气郁结证、瘀血阻络证,以气虚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侧支循环形成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侧支循环是冠状静脉 胃 食管的侧支通路。此外也可通过其他路径进入循环 ,若门静脉血流一部分流入出生后已闭锁的脐静脉或副脐静脉 ,使其重新开放 ,即称为克鲍综合征。本文收集我院 1994年 1月到 2 0 0 1年 8月收治的克鲍综合征 37例 ,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我院 1994年 1月到 2 0 0 1年 8月收治 5 35例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肝硬化患者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5 0 7例、酒精性肝硬化 2 6例。其中 3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发现有脐静脉开放 (克鲍综合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