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吻合血管串联式皮瓣修复小腿胫、腓侧皮肤软组织同时缺损伴骨外露相邻相隔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吻合血管的胫后血管营养的小腿内侧皮瓣串联足内侧皮瓣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胫、腓侧皮肤软组织同时缺损伴骨外露创面。结果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一期修复愈合。结论术前科学设计.术中精细操作,运用同一血管营养的两块皮瓣修复相邻两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创面,可达到良好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腓侧皮瓣是一新型皮瓣,位于小腿外侧,其蒂部血管为腓动、静脉及其分支。它可作为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进行转移,亦可作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还可形成包含腓骨和皮肤的骨皮瓣进行移植,同时修复骨和皮肤的缺损。此外,在进行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时,腓侧皮瓣还可作为“监测皮瓣”,观察血管吻合后的通畅状况。作  相似文献   

3.
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移植修复胫骨及周围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切取带肌袖腓骨和显露腓动、静脉血管蒂。为确保游离移植腓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结果术中无一例损伤腓动、静脉,切取腓骨时间为20~40分钟。术后16例移植腓骨均Ⅰ期愈合,骨愈合时间为2~3个月。随访6个月~9年3个月,14例患肢功能恢复正常,16例供腓骨侧均无踝关节不稳定发生。结论该改进法切取腓骨具有手术出血量少、解剖清晰及手术时间较常规方法明显缩短的优点。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法行植骨的同时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可对移植腓骨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小腿火器伤严重组织缺损桥式肌皮瓣移植修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小腿火器伤严重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移植修复而受区无供血血管可供缝接时的解决方法。方法:在形态学及动脉压和血流量测定的基础上,设计以健侧胫后血管形成一顺行皮瓣桥作为血管蒂携带游离肌皮瓣移植修复。结果:7例小腿火器伤严重软组织缺损伤者采用皮瓣桥携带的肌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修复;同时有2例伴胫骨缺损,采用对侧游离腓骨移植一期修复,经X线检查均骨愈合。结论:以健侧胫后血管作为游离组织移植时的供血血管是解决小腿火器伤严重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供血血管可供缝接时的一种理想修复方法;局部软组织条件改善、丰富的血循环是同期游离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骨愈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改进法腓骨移植治疗胫骨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方法治疗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条件不良的胫骨骨缺损。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腓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行带肌袖腓骨的切取和腓动静脉血管蒂的显露。为保障移植腓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结果:术中无1例损伤腓动静脉,切取腓骨时间在20~40min,16例腓骨均一期骨愈合。结论:该改进法切取腓骨具有手术出血量少、解剖清晰、手术时间较常规方法极大缩短的优点。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法行植骨的同时可修复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并可对移植腓骨的血运情况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报道应用小腿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3年2月~2002年6月应用小腿外侧皮瓣17例,其中带腓骨复合瓣6例,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包括胫骨缺损,皮肤缺损最大22cm×11cm,胫骨缺损2~4cm,切取皮瓣最大23cm×12cm,受区吻合血管为胫前动、静脉.结果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软组织及骨缺损修复效果好,随访6~38个月,植骨与骨折端于术后2~4个月达临床愈合,术后3~6个月达骨性愈合,术后11~18个月塑形接近胫骨形态.结果小腿外侧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可带腓骨复合瓣的优点,是修复小腿下段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伟  周业金  江渟  何高 《骨科》2011,2(2):88-89
目的探讨应用对侧游离腓动脉骨皮瓣移植治疗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坏死缺损的疗效。方法对因创伤所致大段胫骨及胫前软组织坏死的11例患者,清除坏死骨质及软组织后,行吻合血管的腓动脉骨皮瓣移植重建,包括一例非全周径(外侧2/3周径)的腓动脉骨皮瓣移植。结果结果经6~24个月随访,移植腓骨及皮瓣全部成活,胫骨严重粉碎性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一例截肢,无一例出现慢性骨髓炎,下肢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胫骨大段骨缺损,同时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病人,给予对侧带血管蒂的腓骨骨皮瓣移植,仍不失为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48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索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长管骨大段骨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长管骨骨缺损6 cm 以上48 例,用对侧腓骨游离移植修复缺损,均携带供观察腓骨血供的“监测皮岛”或供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结果 1 例失败,44 例于术后3 ~6 个月、3 例于1 年内骨性愈合。随访3 年以上36 例,移植腓骨均增粗、塑形,酷似受区长管骨。结论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长管骨大段骨缺损效果满意,“监测皮岛”是保证腓骨血供的有效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骨皮瓣桥式交叉移植,修复1例左小腿软组织大面积缺损伴胫、腓骨缺损患儿,获满意效果。 男性,13岁。因交通事故致股骨干骨折伴股动脉、腘动脉损伤及血栓形成,左小腿广泛软组织撕脱和胫、腓骨双骨折。先作了清创及股,腘动脉血栓清除术;股骨干骨折用Kuntscher nailing  相似文献   

10.
改进切取带血管腓骨及其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缺损合并胫前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法行带血管排骨及复合组织皮瓣的切取,术中先锯断两端腓骨,再切取带肌袖腓骨和显露排动,静脉血管蒂,为确保游离移植排骨的血运,腓动脉两断端均与受区胫前动脉吻合。  相似文献   

11.
吻合血管复合腓骨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报道吻合血管的复合腓骨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修复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4侧下肢标本采用有色乳胶从腘动脉灌注,解剖观测腓动脉及其穿支血管的分布、蒂长、管径等.临床设计切取小腿外侧区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与游离腓骨形成复合腓骨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共16例,皮瓣面积为6 cm×4cm~16cm×8 cm,骨缺损长度6~16 cm,移植腓骨长度8~20 cm.结果 腓动脉沿途平均发出5.3支穿支,其中40.6%为肌皮穿支、59.4%为隔皮穿支,分布在腓骨后缘3.1 cm范围内.平均直径1.1 mm,穿支间距4~8 cm,外踝后上方15~25 cm、4~7 cm范围内均可发现穿支血管.移植的16例复合腓骨穿支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0~36个月,平均22.3个月,移植的腓骨在术后3~5个月愈合,随时间延长及患者负重移植骨逐渐增粗.受区外形与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腓动脉穿支数目及位置相对恒定,根据腓动脉皮穿支的发出位置,可设计复合腓骨穿支皮瓣,临床应用证明是修复肢体长段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小腿创伤后,胫前或胫后主要血管之一长段受损栓塞,同时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的创面修复问题。方法:临床收治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9例,其中7例有胫前或胫后血管长段受损栓塞。采取以小腿远端胫前或胫后血管远端与腹壁下血管吻合的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9例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创面完全修复。结论:只要小腿胫前或胫后主要血管之一正常,受损血管远端正常,逆行供血良好,即可采用该法处理。其优点为在小腿清创的同时解剖出受区血管,不影响患肢血供,不需牺牲健肢血管,不需强迫体位固定;在小腿下段肌肉少,血管位置浅,容易解剖,吻合血管方便;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移植皮瓣血管蒂平直,不需翻转成角。  相似文献   

13.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组织移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克俭  王富  张伟佳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74-74,I002
1996~ 1998年我们对 3例因小腿外伤造成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骨外露并伴有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损伤的患者 ,利用其健侧胫后血管 ,采用桥接吻合血管的皮瓣或肌皮瓣的方法 ,结合外固定架技术 ,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取得满意疗效。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2 2~ 34岁。 2例为外伤后小腿中下段形成贴骨瘢痕 ,面积为 (2 0~ 2 7)cm× (10~ 12 )cm ,其中 1例因瘢痕足下垂致内翻畸形 ,1例骨缺损 8cm ;另 1例小腿下段开放性骨折骨外露 ,软组织缺损面积 2 5cm× 13cm。 3例患者中l例应用…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5岁,因左小腿中下段机器绞轧伤术后16d,小腿皮肤软组织坏死液化,伴有恶臭脓液流出,足部暗紫肿胀明显急转我院。急诊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小腿清创游离对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术中见小腿中下段皮肤、肌肉软组织广泛液化坏死,胫前血管在小腿中部断裂结扎,胫、腓骨骨折钢板固定,胫骨断端缺损约3cm,足部完整,清创后小腿和足部的软组织连接只有胫后动脉及伴行静脉、胫神经和部分肌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桥接吻合在小腿开放性损伤一期皮瓣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们为15例小腿开放性损伤的病人一期行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将皮瓣血管蒂的近、远端(旋股外侧血管)分别与受区胫前或胫后血管近、远端吻合,这样既修复了小腿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又重建了小腿远端血运,收到较好的效果。结果14例全部成活,1例因清创不彻底,术后出现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结论小腿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断裂并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一期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并桥接血管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逆行供血的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逆行供血的吻合血管胸脐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4侧小腿动脉铸型标本进行了观测的基础上,于1993年5月~2000年7月,对临床收治的25例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胫骨外露,其中18例有胫前或胫后血管长段受损栓塞,创面最大为28 cm×11 cm,最小为11 cm×9 cm.采用小腿远端胫前或胫后血管远端与腹壁下血管吻合的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三组主干型血管,三者彼此间在足踝部交通吻合十分丰富,有很好的相互代偿能力.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质地良好,创面完全修复.结论只要小腿胫前或胫后主要血管之一正常,受损血管远端正常,逆行供血良好,即可采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胫骨及皮肤缺损同时修复的临床方法。方法将腓血管制成1个或2个血管襻,该血管襻携带皮瓣,再将多段腓骨于骨膜内复合在一起,使成为一个骨膜包裹的粗骨修复胫骨与皮肤缺损。有丰富血运的骨膜,其骨膜下新生骨活跃,该新生骨充填骨膜内与腓骨段间隙、包绕腓骨,使移植腓骨增粗。结果3例胫骨缺损均获得良好骨愈合,移植骨无折断,皮瓣成活良好。供腓骨侧踝关节稳定,伸屈范围正常,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骨膜内双段腓骨复合小腿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胫骨与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腓骨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伴尺桡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尺桡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切取带有腓动脉供血的腓骨上3/4段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尺骨或桡骨骨缺损9例,其中伴桡骨骨折缺损6例,伴尺骨骨折缺损3例;切取腓骨皮瓣面积为14 cm×6 cm~25 cm×12 cm,腓骨移植长度为6~12 cm.结果 9例腓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6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1例桡骨近骨折端不愈合,但未发生骨折端移位.5例腓骨瓣与尺桡骨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9个月.前臂功能优2例,良3例,差1例.供骨区踝关节活动正常.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无异常.结论 应用游离腓骨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尺桡骨骨缺损,方法可靠,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法治疗小腿大面积骨外露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本组15例采用切取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或胸脐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8周后断蒂。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发生创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色泽、质地良好。患肢均成活。结论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道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特点和优势。方法:应用带血管健侧腓骨之腓动静脉段血管与患侧胫有动静脉吻合血管腓骨于胫骨缺损处。结果:临床应用16例,术后6-10周出现临床愈合,1年后骨质愈合可负重。结论: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具有抗感染能力强,骨愈合快,植骨愈合后强度大,可早期负重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