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中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女性与男性在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低(13.0%),与男性患者相比,吸烟者比例较少(12.5%VS81.4%,P0.001),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33.3%VS11.2%,P0.01),其它危险因素与男性相比无明显差异,女性患者更易发生室颤(12.5%VS2.5%,P0.05)。结论国内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女性吸烟者比例低于男性,冠心病家族史及室颤发生率高于男性,其它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与男性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国人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至2009-12期间入住我院的312例自发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并对男女性别之间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揭示性别之间的异同点。结果: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男性占87.8%(274/312),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17.6%(55/312)的患者有过敏史;心绞痛发作时18.9%(59/312)的患者合并心律失常;造影发现有54.8%(155/283)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7.1%(22/312)的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与男性相比,女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吸烟者比例低(10.5%vs 78.8%,P0.01),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31.6%vs11.3%,P0.01),室性心动过速(13.2%vs 3.6%,P0.05)及心室颤动(7.9%vs 1.8%,P0.05)发生的比例高。结论:变异型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比例较高,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情况。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常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对于狭窄严重者应行支架置入术。与男性相比,女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吸烟者比例较低,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更容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年女性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评价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构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方面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方法 入选1998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0日9年间在我院临床疑诊冠心病、年龄40~79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5685例.根据年龄分为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79岁),根据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以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在中年女性的分布情况、冠心病的检出率、冠状动脉病变及介入治疗特点、肾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结果 ①中年女性与同龄男性比较:血脂异常患病率女性(75.68%)显著低于男性(88.80%)(P<0.01);高血压患病率女性(59.42%)显著高于男性(50.66%)(P<0.01);糖尿病患病率女性(30.47%)与男性(3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陈旧心肌梗死患病率女性(11.48%)显著低于男性(42.50%)(P<0.01);脑卒中患病率女性(5.01%)与男性(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肾功能下降患病率女性(1.71%)低于男性(2.87%)(P=0.07).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检出率女性(36.64%)显著低于男性(69.10%)(P<0.001);在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中年女性组比男性轻(P<0.01);介入治疗比例(58.87%)低于男性(67.08%)(P<0.01).肾动脉狭窄检出率女性(8.62%)高于男性(4.97%)(P<0.05).②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比较: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陈旧心梗、脑卒中、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冠状动脉病变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例,肾动脉狭窄检出率均显著低于老年女性组(P<0.01).结论 在临床疑诊冠心病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中年女性血脂异常、陈旧心梗患病率、冠心病检出率、冠状动脉病变受累血管数量及严重程度、介入治疗比例显著低于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  相似文献   

4.
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41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180例(男性≤55岁,女性≤65岁)和晚发组23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发冠心病组女性患者比例(35.6%比22.1%,P=0.003)、血脂代谢紊乱比例(74.4%比55.7%,P<0.001)、陈旧心肌梗死比例(21.1%比13.2%,P=0.032)及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57.8%比41.3%,P=0.001)均显著高于晚发组。与晚发组相比,早发组患者舒张压水平(73±9.0mmHg比70±7.0mmHg,P<0.001)、三酰甘油(1.99±1.34mmol/L比1.51±0.84mmol/L,P<0.001)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4.65±0.91mmol/L比4.33±0.91mmol/L,P=0.001)均显著升高。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单支、多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累及分支血管比例及病变长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陈旧心肌梗死史、冠心病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并不轻于晚发患者,对于早发冠心病患者亦应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同时应加强对女性早发冠心病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照评价45岁以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女性和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4月至2008年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择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岁以下所有未绝经的124例女性患者作为女性组,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6至2007年所有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45岁以下男性患者430例作为对照(男性组).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行临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所有患者均临床随访1年.结果 共入选124例女性患者160处病变,430例男性患者665处病变,两组皆完成随访.女性组的血脂异常、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吸烟史比例均低于男性组(均P<0.01).左主干病变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11.2%比2.9%,P<0.01).左前降支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61.3%比46.9%P=0.016).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女性组低于男性组(15.6%比30.2%,P<0.01).C型病变比例女性组低于男性组(36.2%比48.9%,P=0.004).分叉病变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26.9%比11.1%,P<0.01).靶病变长度女性组短于男性组[(20.36±13.37)mm比(23.04±13.86)mm,P=0.027].住院期及1年随访期间,女性组与男性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栓发生率及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变位于左主干、前降支和分叉病变的比例45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高于45岁以下男性冠心病患者,但是男性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45岁以下男、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临床特点及病变形态学的性别差异.方法 连续入选北京4家三级教学医院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具有临界病变(狭窄>20%且<70%)患者1 920例,分为男性组1 281例,女性组639例,入选临界病变2 215处,其中男性组1 475处,女性组740处,进行QCA分析.结果 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年龄较大(65.47±8.60岁比60.30±10.38岁,P<0.001),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比例高(分别为74.34%比60.50%,P<0.01;26.45%比22.25%,P<0.05),吸烟、既往心肌梗死史及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比例低(分别为6.42%比48.95%、4.39%比12.1%及12.21%比18.58%,P<0.01),女性组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比例高(40.69%比28.81%,P<0.01),而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比例低(40.54%比50.67%,P<0.01),女性组钙化病变比例高(6.36%比4.14%,P<0.05),斑块面积小(7.62±3.22 mm2比9.18±4.29 mm2,P<0.01),其余病变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年龄大,合并危险因素多,冠状动脉病变较男性轻,钙化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方法 收集该院心内科2002年4月至2012年12月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年龄≥60岁)疑诊冠心病患者668例,根据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eGFR正常、轻度降低、中度降低和重度降低四组,探讨不同分期CKD对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男性比例更高(x2=10.807,P<0.001),吸烟、高血压、心绞痛和糖尿病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患者(x2 =4.671,5.023,4.984,5.694,均P<0.001),且冠心病组患者eGFR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患者(P<0.001).与冠心病不合并CKD比较,合并CKD的冠心病患者年龄(P =0.033)更大、高血压(P=0.034)及心绞痛(P=0.008)的发病率更高;与eGFR水平正常组冠心病患者相比较,CKD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为严重(P<0.001),表现为患者平均病变支数更多(P=0.019)、3支病变率显著增高(P<0.001)及Gensini积分显著增多(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ensini积分与CKD分期(β=0.173,95%CI:1.319~ 3.345,P<0.001)、高血压(β=0.093,95%CI:1.435~2.936,P<0.001)和糖尿病(β=0.102,95% CI:6.215 ~9.217,P<0.001)独立相关.与eGFR正常组比较,不同CKD分期患者平均病变支数更多(P <0.001)、3支病变率显著增高(P <0.001)、Gensini积分显著增多(P<0.001);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与造影诊断冠心病存在显著关联(OR值2.314,95% CI:1.546~ 3.415,P<0.001).结论 冠心病的发病与性别、吸烟、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及CK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此外,冠心病患者的eGFR降低,其肾功能降低与冠心病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及增龄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的影响。方法在分析203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的基础上,按年龄、血脂及年龄与血脂分组进行分析。结果203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多为多支病变(≥3支比<3支为59.1%比40.9%,P<0.01)且血管狭窄程度高(≥75%比<75%为66%比34%,P<0.001)。≥60岁组4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60岁组,而≥60岁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低于<60岁组。并且≥60岁组左主干受累比例高于<60岁组;胆固醇异常组与胆固醇正常组相比,单支、双支、3支及4支血管病变、狭窄部位和狭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与血脂进行交叉分组对比分析,低脂高龄组病例数明显高于高脂低龄组(43%比20%,P<0.001),但低脂高龄组单支病变明显低于高脂低龄组(11%比32%,P<0.05),4支病变明显高于高脂低龄组(24%比7%,P<0.05)。结论胆固醇的降低不能改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随增龄而改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及近期疗效的性别差异。方法选择7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7例,男181例,女126例,统计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部位、手术成功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种临床类型分布在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不稳定性心绞痛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为主。男性血运重建史明显多于女性(18.8%υs 5.6%,P=0.001);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明显多于男性(74.6%υs 61.3%,P=0.015),血脂异常明显多于男性(62.7%υs 46.4%,P=0.005)。冠状动脉造影男性与女性均以3支病变为主(63.0%υs 70.6%,P=0.1 60),男性双支病变明显多于女性(29.3%υs 17.5%,P=0.018)。手术成功率和院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心肌梗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源性休克、病变血管部位(左前降支)、年龄、血糖是老年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女性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多于男性;冠状动脉病变均以3支病变为主,男性双支病变多于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类型和PCI的近期疗效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国人与澳大利亚人冠状动脉造影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规律差异.方法 中国南京入选冠心病患者3 021例(男性2 067例,68.42%),澳大利亚悉尼入选冠心病患者3 230例(男性2 195例,67.9%),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结果 (1)澳大利亚人组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中国人组(P<0.01);(2)中国人组男性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率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澳大利亚人组男性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率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1);(3)澳大利亚人组男性及女性三支血管病变、完全闭塞病变率及总的Gensini积分,均分别显著高于中国人同性别组(P<0.01).结论 澳大利亚人组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率较中国人高;两组男性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率均比女性高;澳大利亚人组男性及女性的三支血管病变及完全闭塞病变率均比中国人组同性别患者高.  相似文献   

11.
413例冠脉造影患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于南方医院住院的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的413例行冠脉造影患者,采集病历数据,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尿酸(UA)、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冠脉造影通过直径目测法判断是否患冠心病。以单因素分析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冠心病组患者男性比例、平均年龄、体重指数、LDL-C、TG、UA、CRP、Fg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非冠心病组,合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例显著多于非冠心病组(P〈0.05~〈0.0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HDL-C、增龄、高尿酸入选回归方程(OR=3.559~1.003,P〈0.05~〈0.001),其中LDL-C为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出素(OR:3.559,95%可信区间2.143~5.911,P〈0.001)。结论:LDL-C水平升高、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上升、HDH—C水平降低、增龄、高尿酸水平为冠心病的显著,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65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接受血运重建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3 457例接受了血运重建,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移植术(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压情况分为两组,高血压组[BP≥140/90mmHg(1mmHg=0.133kPa),n=2 002]和对照组(即血压正常组,BP140/90mmHg,n=1 455),对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的中位数为555d,比较两组间临床情况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间总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总病死率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为(3.5%vs.1.2%,P0.001),MACCE为(14.2%vs.10.5%,P=0.001)。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在如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吸烟史(35.6%vs.55.4%,P0.001),脑血管病史(13.2%vs.8.8%,P0.001),周围血管病史(2.9%vs.1.6%,P=0.012);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为(15.3%vs.11.1%,P=0.004),不稳定性心绞痛(66.1%vs.61.2%,P=0.004);多支病变(43.8%vs.35.5%,P0.001),左主干病变(9.4%vs.6.4%,P=0.001),支架内再狭窄(ISR)为(3.5%vs.2.2%,P=0.028);完全血运重建率(70.9%vs.77.7%,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多支病变(HR=2.077,95%CI:1.129~3.819,P=0.019)是影响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总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血管病史(HR=1.550,95%CI:1.092~2.200,P=0.014)、左主干病变(HR=1.890,95%CI:1.198~2.982,P=0.006)、多支病变(HR=1.505,95%CI:1.248~1.814,P0.001)是影响其MACCE的危险因素。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总病死率和MACCE发生率高。多支血管病变是老年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后总病死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血管病史、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是其MACCE发生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危险因素的性别影响。方法:对337例疑诊冠心病(CHD)的中、青年患者行经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有无冠脉病变,及男、女性别的不同,分别将其分为男、女冠脉病变组及无冠脉病变组,比较各组危险因素的差异,及血管病变的特点。结果:(1)男性患者中,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57.1%)和高血压病(42.9%);女性患者中,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高血压病(53.4%)和CHD家族史(33.0%);(2)虽然男、女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相差10岁左右,但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3)男、女组患者血管病变均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分别占73%和79%;Loge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性CHD患者合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为吸烟年数(β=6.61,P=0.01),女性为合并糖尿病的年数(β=10.75,P=0.001)和高血压(β=8.82,P=0.003)。结论:男、女两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是相似的,但危险因素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既往研究证实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发生与发展有一定关系。本文探讨RDW与冠心病相关性的性别差异。方法连续收集因胸痛疑诊冠心病的患者67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99例(男性352例,女性147例)与对照纰175例(男性89例,女性86例)。分析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的差异,探计RDW在不同性别冠心痛患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不同性别总体的基线资料比较中,年龄、吸烟史、家族史、血红蛋白水平有性别差异(P〈0.05),男女两组的RDW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女性冠心病组与女性对照组相比,RDW显著升高[(12.9±0.7)%vs(126±0.6)%,P=0.001],男性冠心病组与男性对照组相比,RDW无统计学差异[(13.0±0.8)%vs(12.8±1.0)%,P=0.144]。女性冠心病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RDW是女性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测因素(OR=1.07,95%CI:1.03-1.10,P〈0.001;OR=203,95%CI:1.28-3.23,P〈0.01)。女性RDW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63,95%CI:0.56-0.70,RDW界值为12.75%,敏感性为57.1%,特异性为66.3%。结论RDW与冠心病之相关性存在性别差异,是女性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研究所青年(≤45岁)AMI患者150例,作为青年AMI组;纳入同期45岁以上AMI患者160例,作为老年AM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与老年AMI组相比,青年AMI患者男性比例和吸烟比例较高(分别为:96.0% vs.75.6%和62.7% vs.35.6%),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比例较低(分别为37.3% vs.49.4%和40.0% vs.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132例青年AMI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占50.0%),有8例(6.1%)未见明显冠脉狭窄,以单支病变为主;老年组则以多支病变为主(占74.8%).结论 与老年AMI相比,青年AMI患者合并症发生率较低,但吸烟比例较高,同时青年AMI患者较老年AMI的病变累及冠脉少,多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女性患者676例,按不同民族分为两组,其中维吾尔族组343例,汉族组333例。冠脉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部位、病变分型及Gensini总积分表示。结果 (1)两组A型病变率最高,维吾尔族低于汉族组(44.6%比64.8%),维吾尔族组B型、C型病变率(29.2%和26.2%)高于汉族组(15.0%和2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维吾尔族组三支病变(36.4%)高于汉族组(28.2%),而单支病变(36.2%)低于汉族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两组患者Gensini总积分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相同年龄段,维吾尔族组Gensini总积分均高于汉族组。结论冠脉病变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单支病变逐渐减少,三支病变逐渐增加。维吾尔族女性冠心病患者三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女性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浆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共525例,根据冠脉造影术结果分成冠心病组(266例,主干或分支直径狭窄程度〉50%)和正常对照组(259例,主干或分支直径狭窄程度≤50%)。再将狭窄组分为单支组(97例),双支组(97例)和多支(3支或3支以上)组(90例),采用免疫投射比浊法测定患者的Lp(a),并将狭窄组和正常对照组以及狭窄组中不同亚组患者的Lp(a)浓度进行比较,明确Lp(a)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Lp(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9.5±23.4)mg/L比(138.8±17.8)mg/L,P〈0.013。在冠心病组中多支组与双支组的Lp(a)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组[(232.98±43.65)mg/L比(196.31±20.7)mg/L比(142.39±18.00)mg/L,P〈0.053;多支组Lp(a)水平显著高于双支组(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Lp(a)水平与冠脉的病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579,P〈0.05)。结论: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检测Lp(a)水平有助于对冠心病的诊断,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于30岁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至2012年收治的小于30岁 AMI患者41例为青年组,随机选择同期大于50岁 AMI患者360例为中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与中老年组比较,青年组男性(68.1%比97.6%),吸烟(50.6%比80.5%)、高胆固醇血症(59.2%比65.9%)比例及人体质量指数[(22.3±6.6)kg/m^2比(26.3±9.6)kg/m^2]明显升高;高血压(63.1%比24.4%)、糖尿病(30.6%比4.9%)比例明显较低(P<0.05或<0.01);发病诱因中,青年组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29.3%比3.6%)和熬夜(39.0%比2.8%)、大量饮酒(14.6%比4.7%)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而中老年组情绪激动(8.3%比0),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或<0.01)。青年组冠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为主(56.1%),且多为 A (53.7%)、B1型(29.3%)病变,中老年组以多支病变为主(48.1%),且多为B2(29.7%)、C型(33.9%)病变(P<0.05或<0.01)。结论:吸烟、肥胖、高脂血症是小于30岁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重要危险因素;熬夜、饮酒和心理压力大等为青年 AMI患者主要诱因;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A、B1型简单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DESIRE为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纳入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血运重建治疗的6005例患者。本研究从中选择ACS患者4865名,分为年龄〈40岁组135名、40~49岁组738名、50~59岁1329名、60~75岁2425名、〉75岁238名,回顾性分析其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ACS患者中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为77.1%比22.9%,P〈0.05),其中女性患者比例在50~59岁组(18.3%)、60~75岁组(30.6%)、年龄〉75岁组(28.6%)比〈40岁组(3.05%)、40~49岁组(7.5%)明显增加。50~59岁组、60~75岁组、年龄〉75岁组患者以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主,而年龄〈40岁组以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多见。年龄〈40岁组、40~49岁组患者多与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冠心病家族史有关 50~59岁组、60~75岁组及年龄〉75岁组患者多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此外在60~75岁组及年龄〉75岁组患者中血肌酐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显著下降,并且与其他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除60~75岁组(2.18±0.81支)与〉75岁组(2.23±0.81支)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组(〈40岁组1.67±0.81支,40~49岁组1.86±0.84支,50~59岁组2.04±0.85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75岁组更多见到开口病变(12.2%)。年龄〈40岁组及年龄〉75岁组的血运重建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患者血运重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年龄〉75岁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率较低(66.8%),与其他各组(〈40岁组81.5%,40~49岁组81.7%,50~59岁组78.7%,60~75岁组74.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年龄〉75岁组患者院内MACCE为5.0%,与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冠心病诊断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114例冠脉造影阳性的心绞痛患者为冠心病组,5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心绞痛类型冠心病组进一步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5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64例);又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24例)、双支病变组(26例)和三支病变组(64例),并计算冠脉病变积分。测定各组患者hs-CRP和PWV,并将其分别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hs-CRP和PWV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UAP组的hs-CRP和PWV均显著高于SAP组[(6.86±1.36)mg/L:(3.75±1.03)mg/L,(11.59±1.32)m/s:(9.60±1.75)m/s,P均0.05];双支病变组的hs-CRP和PWV较单支病变组明显升高[(5.32±1.17)mg/L:(3.05±0.95)mg/L,(10.51±1.23)m/s:(9.84±1.62)m/s,P均0.05],三支病变组的hs-CRP和PWV较双支病变组明显升高[(7.21±1.13)mg/L:(5.32±1.17)mg/L,(11.30±2.65)m/s:(10.51±1.23)m/s,P均0.05]。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56,0.32,P均0.01);PWV与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29,0.37,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hs-CRP和PWV对诊断冠心病、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