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题释义: 细胞自噬:指细胞在受到创伤、饥饿、缺氧、感染等应激状态下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一过程可以无选择性地发生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真核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老化的细胞器和蛋白,以此来维持细胞生长发育的平衡。自噬过程主要的诱发因素是饥饿,即细胞营养物质的缺乏,此外也可通过一些感染、损伤、特定的蛋白如热休克蛋白、细胞因子等选择性地引发。 华勒氏变性:是指周围神经损伤后,残留的轴突及髓鞘结构迅速发生退化、崩解、吸收的过程。这一复杂过程有多种细胞因子及炎症细胞参与,是周围神经损伤后最重要的病理变化过程之一,影响损伤后续的修复再生。 背景:近年最新研究表明,华勒氏变性的发生与许旺细胞的自噬活动密切相关,对许旺细胞自噬活动进行调控,可以显著影响华勒氏变性的发生发展,从而改变后续的轴突再生及髓鞘化过程。 目的: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中对移植片段的细胞自噬过程进行抑制,观察是否影响移植后的修复效率。 方法:获取8只雌性C57BL/6J小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坐骨神经片段16条,分2组,分别于含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的培养基及普通培养基中处理72 h。取16只雌性C57BL/6J小鼠,建立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实验组(n=8)植入含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培养基处理过的坐骨神经片段,对照组(n=8)植入普通培养基处理的坐骨神经片段,术后2,4,6,8周,记录坐骨神经指数;术后8周取再生坐骨神经段,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观察等。动物实验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术后8周的坐骨神经指数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余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神经组织完整,对照组神经组织可见大面积空洞;③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较完整的神经束结构,对照组未见完整的神经束结构;④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有髓神经纤维和部分再生无髓神经纤维,对照组仅见少量有髓神经纤维与新生无髓轴突;⑤透射电镜显示,实验组髓鞘厚度及有髓纤维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 < 0.05);⑥结果表明应用3-甲基腺嘌呤处理移植前神经片段,可抑制许旺细胞自噬,有助于保留移植物髓鞘结构完整性,促进轴突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ORCID: 0000-0002-6259-2668(徐筑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几丁质管桥接周围神经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材料几丁质制成的管道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2周取桥接物远近端和中央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纤维内部结构,结果表明,再生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平行排列,板性一致,相邻神经纤维共同用一髓鞘,有髓神经纤维有分支现象,髓鞘完整,板层与板层排列紧密,轴突膜与髓鞘膜紧密相邻,间质无髓神经纤维丰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对小鼠肺iNKT细胞数量、活性和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2只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α-GalCer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12只CD1d~(-/-)Balb/c小鼠随机分为CD1d~(-/-)α-GalCer治疗组和CD1d~(-/-)对照组,每组6只。野生型和CD1d~(-/-)α-GalCer治疗组小鼠单次腹腔注射α-GalCer 2μg,并用等量PBS对照。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肺iNKT细胞、IL-4~+和IFN-γ~+i NKT细胞的数量;HE和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和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姬姆萨染色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IL-10、IL-13水平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L-5、IL-13水平。结果野生型α-GalCer治疗组小鼠肺iNKT细胞、IL-4~+和IFN-γ~+i NKT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野生型正常对照组(P0.05)。野生型α-GalCer治疗组小鼠肺组织无炎症改变和基底膜杯状细胞增生;BALF中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BALF及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L-5和IL-13水平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野生型α-GalCer治疗组小鼠BALF中IL-10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型正常对照组(P0.01),但CD1d~(-/-)α-GalCer治疗组小鼠BALF中IL-10水平与野生型正常对照组和CD1d~(-/-)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注射α-GalCer可以增加小鼠肺iNKT细胞数量和活性,但不能诱导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预损伤对脊髓损伤后小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Control),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组和坐骨神经预损伤(sciatic nerve injury,SNI)组。假手术组仅移除小鼠T8-T10椎骨上棘暴露胸髓,SCI组移除小鼠T8-T10椎骨上棘暴露胸髓给予外力打击造成标准损伤,SNI组小鼠手术切断右腿坐骨神经,在预损伤7d后进行脊髓损伤。在恢复期(即脊髓损伤14d后),通过电生理实验检测运动神经传导功能,通过组织病理学检验检测组织缺损恢复、髓鞘再生及小胶质细胞的募集活化。结果电生理实验表明SNI组小鼠运动传导功能恢复明显强于SCI组;HE染色结果说明SNI组脊髓组织缺损恢复情况明显强于SNI组;以MBP为指标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NI组髓鞘含量明显多于SCI组,髓鞘再生能力明显增强;以IBA-1为指标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NI组小胶质细胞明显增多,坐骨神经预损伤明显增强了小胶质细胞的募集活化作用。结论坐骨神经预损伤处理可促进小鼠脊髓损伤后组织形态恢复、小胶质募集活化作用、髓鞘再生作用和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TLR4突变对小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TLR4基因突变型C3H/HeJ小鼠和野生型C3H/HeN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实验设C3H/HeJ夹伤组(HeJ)、C3H/HeN夹伤组(HeN)及C3H/HeN假手术组(control)。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构建小鼠坐骨神经夹伤模型。分别于术后6、12、24和48 h,qPCR检测损伤神经IL-1β、IL-6、TNF-α因子的表达。术后12 h和24 h,Western blot检测损伤神经p75NTR蛋白的表达。术后1周、2周、4周和8周取小鼠坐骨神经,HE染色观察神经恢复情况,免疫组化检测GAP-43、p75NTR蛋白表达情况。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评价小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6、12和24 h时,与control组相比,HeN组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而HeJ组的变化不明显。HeN组与HeJ组之间TNF-α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1)。与control组相比,在6 h时HeN组IL-6的表达显著上升(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HeN组相比,坐骨神经损伤后12 h或24 h时HeJ组小鼠p75NT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01)。HE染色表明,与HeN组相比,HeJ组小鼠淋巴细胞表达较少,炎性反应较弱。免疫组化结果发现,与HeN组相比,HeJ组小鼠GAP43和p75NTR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SFI结果显示,与HeN组相比,HeJ组小鼠的SFI评分在术后同期相对较高,神经恢复更好。结论成功构建突变小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揭示出TLR4突变可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而加快坐骨神经修复。为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雌激素受体 ( ER)敲除小鼠脑内 ,ERα和 ERβ在介导内侧杏仁核中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表达的作用。IL-1β表达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并且在 ER敲除小鼠含量减少。细菌脂多糖 ( L PS)或卵巢切除能够促进野生型和 ERβ敲除小鼠 ( BERKO) IL-1β表达 ,但对 ERα敲除小鼠 ( ERKO)无作用。相似的是 ,外源性雌激素能抑制野生型和 BERKO小鼠 IL -1β表达 ,后者时间稍有延搁 ,但对 ERKO IL-1β表达没有影响。结果表明 ,ERα是内侧杏仁核 IL -1β表达调节的重要机制 ,提示 ERs可作为选择性靶基因治疗和预防神经功能失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恒定自然杀伤T(iNKT)细胞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早产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型C56BL/6小鼠和缺乏iNKT细胞的Jα18-/-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炎症诱导性早产小鼠模型;计算早产率和死胎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蜕膜活化型免疫细胞百分率和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PS处理的Jα18-/-小鼠早产率和死胎率显著降低,蜕膜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40、CD80和CD86的表达显著下降,蜕膜活化型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结论 iNKT细胞可能在LPS诱导的早产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FLP/FRT、Cre/Loxp重组酶系统构建并鉴定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为深入研究SETD4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方法 将引进的Setd4flox/+小鼠自交,筛选出子代基因型为Setd4flox/flox的小鼠;与FLP小鼠交配,得到Setd4fl/+/flp小鼠;然后分别与C57BL/6小鼠交配去除FLP酶,筛选出Setd4fl/+小鼠;与Lyz2-Cre小鼠交配,筛选出Setd4fl/+/Lyz2-Cre小鼠;将得到的Setd4fl/+和Setd4fl/+/Lyz2-Cre小鼠交配,筛选出Setd4-/-/Lyz2-Cre小鼠,即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利用PCR技术鉴定小鼠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及肝组织中SETD4 的mRNA表达水平验证敲除情况。 结果 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SETD4 mRNA水平较野生型小鼠显著降低;而在肝组织中无显著差异。 结论 利用FLP/FRT、Cre/Loxp系统成功构建髓样细胞特异性SETD4基因敲除小鼠,为后续的功能学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牛膝活性提取物(ABPPk)对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的修复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BPPk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5.0、10.0 mg/kg),阳性对照组(弥可保,0.13mg/kg),生理盐水组(阴性对照).行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横断缝合术,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给药.于术前1d和术后1、7、14、21、28 d行热痛阈实验,测定大鼠热痛阈值;术后7、14、21、28d行足迹实验,测定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28 d行电生理检测,测定大鼠复合肌动作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再生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厚度和髓鞘板层数目;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大鼠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ABPPk中、高剂量组大鼠热痛阈值、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复合肌动作电位幅度、再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板层数目及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均增高,各剂量组之间呈量效关系.结论:ABPPk有利于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能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在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C57BL/6野生型(WT)和Tlr4敲除(Tlr4-/-)小鼠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建立EAE模型。定期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变化;苏木素-伊红(HE)和劳克坚牢蓝(LFB)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内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脱失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结果:MOG35-55免疫后,与WT组相比,Tlr4-/-小鼠体重下降程度较轻、发病时间延迟、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髓鞘脱失减轻、MBP表达增加。结论:敲除Tlr4可减轻EAE小鼠的病理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 I:C)/D-galactosamine(D-GalN)诱发的急性肝脏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poly I:C/D-GalN诱发的爆发性肝炎小鼠模型,观察比较野生型C57BL/6小鼠、Rag1-/-小鼠(C57BL/6背景)和过继转输调节性T细胞的Rag1-/-小鼠的血清转氨酶活性;肝脏HE染色评价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TNF-α和IFN-γ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IFN-γ和TNF-α蛋白水平。结果:poly I:C/D-GalN联合注射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Rag1-/-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明显增高,肝脏损伤更加严重,炎性因子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显著增加。给Rag1-/-小鼠过继转输CD25+细胞后能明显降低poly I:C/D-GalN诱导的肝脏损伤。结论:调节性T细胞对poly I:C/D-GalN诱发的肝脏损伤有抑制作用,提示调节性T细胞可以负向调节天然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建立野生型和PGRN敲除(PGRN~(-/-))小鼠卵巢切除骨质疏松模型,采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和三维重建获得小鼠骨组织微观结构并进行骨小梁数据分析, 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骨组织中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骨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P65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骨组织TRAP 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MP14、 P65蛋白水平。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 PGRN~(-/-)组小鼠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及骨小梁厚度(Tb.Th)均显著增加,骨小梁空间距(Tb.S)显著降低;在PGRN~(-/-)小鼠中观察到骨质疏松程度更轻,破骨细胞数量更少,骨组织RANKL、 TNF-α、 P65蛋白, TRAP mRNA, MMP9、 MMP14表达均低于野生型小鼠。结论 PGRN促进卵巢切除小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因敲除小鼠研究维生素D在免疫功能发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25羟维生素D-1α羟化酶基因敲除小鼠(1-alpha hydroxylase gene knockout,1-α(OH)_(ase)~(-/-))体内无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1,25(OH)_2D_3,研究这种小鼠的免疫功能,分析维生素D在免疫功能发育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1)普通饲料组;(2)高乳糖饲料组;(3)野生型对照组。用生化分析仪测定小鼠血钙浓度。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CD4、CD8、CD19等亚群。用~3H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普通饲料组1-α(OH)_(ase)~(-/-)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4和CD8淋巴细胞阳性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以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而在高乳糖饲料组1-α(OH)_(ase)~(-/-)小鼠中,以上各项异常均恢复正常。CD19淋巴细胞阳性率在各组之间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淋巴细胞CD4、CD8阳性率明显降低。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无明显变化。提示低血钙在1α羟化酶基因敲除小鼠免疫功能异常中占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56(GPR56)基因敲除对小鼠脑胼胝体内轴突髓鞘化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s)成熟的影响。方法:筛选出GPR56基因杂合型(GPR56+/-)和敲除型(GPR56-/-)小鼠36只,分为GPR56+/-和GPR56-/-组,每组18只。每组根据小鼠出生后时间分为出生后7 d(P7)、14 d(P14)、21 d(P21)和28 d(P28) 4个亚组。应用FluoroMyelin染色观察P14、P21和P28 GPR56+/-和GPR56-/-小鼠脑胼胝体内髓鞘形成。用电镜观察P28 GPR56+/-和GPR56-/-小鼠胼胝体内轴突髓鞘化,比较髓鞘的厚度。用荧光免疫组化染色观察P7 GPR56+/-和GPR56-/-小鼠胼胝体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阳性(PDGF-αR+)细胞(即OPCs)的数量。用原位杂交监测P28 GPR56+/-和GPR56-/-小鼠胼胝体内髓鞘蛋白脂质蛋白阳性(PLP+)细胞数。用出生后1 d的 GPR56+/-和GPR56-/-小鼠脑皮质做体外OPCs培养并诱导其分化成熟,观察pro-oligodendroblast、immature oligodendrocyte和mature oligodendrocyte阶段O4+细胞百分比。结果:与GPR56+/-小鼠比较,在P14、P21和P28 GPR56-/-小鼠脑胼胝体中髓鞘的形成明显减少。电镜见P28 GPR56-/-小鼠脑胼胝体内髓鞘化轴突的数量明显减少,髓鞘g-ratio值变大,髓鞘厚度变薄。荧光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7 GPR56+/-和GPR56-/-小鼠胼胝体内PDGF-aR+细胞数量无差异,但P28 GPR56+/-小鼠胼胝体内PLP+细胞数明显多于P28 GPR56-/-小鼠。体外细胞培养结果显示在pro-oligodendroblast阶段GPR56-/- O4+细胞百分比明显多于GPR56+/- O4+细胞,在immature oligodendrocyte和mature oligodendrocyte阶段GPR56-/- O4+细胞百分比明显少于GPR56+/- O4+细胞。结论:GPR56蛋白可能参与了脑白质轴突髓鞘化和OPCs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坐骨神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ADSC组。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实验DPN大鼠模型,ADSC组尾静脉注射ADSC细胞悬液,造模后14 d检测各组血糖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坐骨神经TNF-α和MBP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ADSC组血糖显著增高,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坐骨神经TNF-α和MBP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模型组比较,ADSC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高,坐骨神经TNF-α和MBP 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下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坐骨神经TNF-α和MBP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稳态、衰老、饥饿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条件下Pqlc2(PQ loop repeat containing 2)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稳态下Pqlc2基因缺失小鼠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利用造血干细胞体内移植模型检测Pqlc2基因缺失对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的影响;(2)分析衰老下Pqlc2基因缺失小鼠外周血中各类血细胞的数目,脾脏中B细胞、T细胞及髓系细胞比例,胸腺中四类T细胞比例,以及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的比例;(3)建立能量限制压力模型,检测在连续3 d的饥饿处理下,Pqlc2基因缺失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4)构建野生型和Pqlc2基因缺失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LL-AF9 AML)小鼠模型,检测Pqlc2基因缺失对白血病小鼠生存率及造血系统的影响。结果:(1)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qlc2基因缺失导致稳态下小鼠造血干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造血祖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造血干细胞重建造血能力显著下降(P<0.05);(2)Pqlc2基因缺失对衰老小鼠的造血系统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SHP-2信号通路中关键接头蛋白Gab2对SHP-2激活突变引发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是否具有调控作用。方法:用Gab2-/-和SHP-2D61G/+模型小鼠建立4种基因型(SHP-2+/+、Gab2-/-、SHP-2D61G/+和SHP-2D61G/+/Gab2-/-)小鼠,解剖分析其脾大小,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及骨髓髓系细胞表面标志分子Mac-1和Gr-1并计数Mac-1和Gr-1阳性髓系细胞比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小鼠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对细胞因子反应性,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沉淀实验检测骨髓来源肥大细胞经IL-3刺激后磷酸化蛋白激酶B (p-Akt)和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的活化水平,以及Gab2与SHP-2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敲除Gab2后显著减轻SHP-2激活突变导致的小鼠髓系增殖表型,主要表现在:脾指数减小,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小鼠髓系来源的Mac-1和Gr-1阳性细胞比例降低。与SHP-2D61G/+小鼠相比,经IL-3刺激后,骨髓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骨髓来源肥大细胞内p-ERK和p-Akt表达明显下调,SHP-2D61G/+/Gab2-/-小鼠肥大细胞内无Gab2与SHP-2结合。结论:敲除Gab2可以明显减轻SHP-2D61G/+激活突变导致的小鼠髓系异常增殖,这种减轻作用可能与SHP-2无法与Gab2结合而导致下游信号途径ERK和Akt活化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与小鼠免疫系统功能和发育的关系。方法喂养含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的食物后,观察野生型C57Bl/6小鼠和PPARα缺陷型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及胸腺细胞、脾细胞数量的变化。用抗小鼠CD3、CD4、CD8a、CD19、IgM或CD45R/220单克隆抗体(mAb)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细胞、胸腺细胞和脾细胞的表型变化。用刀豆蛋白A(ConA)和脂多糖(LPS)分别刺激小鼠的脾细胞,用3H-TdR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用RT-PCR检测小鼠骨髓、胸腺和脾脏中PPARαmRNA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PP对PPARα缺陷型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和细胞数,以及ConA和LPS刺激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很小。PP可致野生型小鼠胸腺中CD4 CD8 T细胞数,骨髓中B220 B细胞总数和原/前B细胞数明显减少,但对PPARα缺陷型小鼠的上述T、B细胞亚群无显著影响。PPARαmRNA在小鼠胸腺和脾脏中呈低表达,在骨髓中不表达。结论PPARα在PP诱导的免疫调节中起主要作用,其可通过间接途径影响T、B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染毒大鼠坐骨神经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和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丙烯酰胺(ACR)对大鼠周围神经系统的毒性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9、18、36 mg/kg ACR组,每组8只,灌胃染毒21 d后取材。每周一次步态评分,记录大鼠步态改变;利用HE染色和劳克坚牢蓝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及其髓鞘的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蛋白MBP和MAG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大鼠步态得分与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呈正相关; HE染色显示随染毒剂量增大,坐骨神经神经纤维排列紊乱、髓鞘结构发生改变、轴突数目减少;劳克坚牢蓝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髓鞘染色较浅、着色不均,髓鞘变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BP和MAG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量均随染毒剂量增大而下降。结论:ACR染毒对大鼠坐骨神经髓鞘的毒性损伤,可能与MBP和MAG蛋白表达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0.
Du HQ  Yin M  Ye HY  Shang YJ  Dai XD  Jing W  Zhang L  Xiao N  Li JF  Pan 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1):751-755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双基因缺失(apoE^-/-/LDLR^-/-)小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特征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关系及发生机制。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apoE^-/-/LDLR^-/-与野生型小鼠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并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及主动脉形态学观察。结果所检测的11个脂代谢相关基因中,apoE^-/-/LDLR^-/-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载脂蛋白B100和脂肪酸转运体(FAT/CD36)的mRNA水平从14天龄至3月龄均升高。载脂蛋白AⅣ、载脂蛋白AⅤmRNA水平分别于14天龄和3月龄时明显降低。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F、过氧化物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肝X受体α、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酰基辅酶A氧化酶1及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血清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高于同龄野生型小鼠约7、2和30倍。随年龄增长apoE^-/-/LDLR^-/-小鼠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结论上述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表明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