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5~1999年2月对子宫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子宫腺肌病B超特征,以便提高临床确诊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理确诊子宫腺肌病12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2岁,平均3991±692岁。以2...  相似文献   

2.
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约有半数病人同时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术前误诊、漏诊率甚高。本文就我院1992年1月~1997年12月妇科切除的子宫标本522例中经病理确诊而术前误诊或漏诊的子宫腺肌病38例进行临床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的术前诊断的准确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最小39岁,最大58岁,41~50岁28例,占76.69%。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46例,38例术前曾有误诊或漏诊,误漏诊率为82.60%。1.2 临床症状 部分病例有2种或2种以上症…  相似文献   

3.
983年1月~1995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88例病案进行临床分析,借以探讨误诊的原因,降低腺肌病术前误诊率。1临床分析1.1一般资料年龄30~50岁;分娩1胎以上80例(90.91%)。1.2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35例(39.77%);子...  相似文献   

4.
1991年1月~1996年12月诊治33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病例,现对临床表现和诊断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发病782例中内膜异位症64例,其中子宫腺肌病33例(4.2%)。发病年龄最小27岁,最大58岁。分娩次数与妇产科手术33例,均已婚,分...  相似文献   

5.
子宫腺肌病的B超诊断及误诊漏诊分析罗军国①黎奇②付晶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肌壁间的一种良性病变。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5例子宫腺肌病的超声诊断及误诊、漏诊原因做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组75例子宫腺肌病均为1990年1月~1995年12...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腺病45例和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1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子宫肌腺病术前诊断的准确率。1资料与方法1997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院妇科子宫切除术后标本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肌腺病共45例,其中合并肌瘤者24例...  相似文献   

7.
张信美  石一复 《新医学》2001,32(8):500-500
收集2000年2月至8月住院行子宫切除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的标本100例,患者年龄32岁至64岁,中位年龄40岁。其中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36例,子宫肌瘤21例,卵巢肿瘤8例,子宫内膜增殖病11例,宫颈癌1例。病程3个月至32年,中位病程5年。对次全切除术标本的子宫体下切缘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子宫体下切缘有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缘阳性的发生率为12%。切缘阳性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肌层最大厚度、临床症状以及是否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切缘阴性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误诊因素分析北京市第六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07)诸雪峻姜永香子宫腺肌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但术前漏诊、误诊引发的手术残障率甚高。我院1988年12月~1997年9月住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49例,现将误诊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38例误诊初探广东三水市人民医院(528100)谭曼红1990年1月~1995年12月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肌病者38例,年龄28~56岁。临床表现经量多或月经期延长、紊乱者36例,有痛经史16例。36例术前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仅2例B超疑...  相似文献   

10.
我院1993年10月~1994年10月行子宫全切术384例,其中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8例,占同期子宫切除术总数的10%。1资料与方法11适应证38例受术者中子宫肌瘤31例,功血3例,子宫腺肌病4例。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同一般子宫全切术,放置...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肥大症是由于连续多次妊娠、分娩,或子宫慢性炎症,使子宫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又类似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功血),容易误诊。我院1980年1月~1997年10月共收治子宫肥大症41例,均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发病年龄28~54岁,平均46.2岁。婚龄<20年38例,足月分娩4次以上37例。1.2 临床表现 38例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4例月经周期缩短,3例有下腹部疼痛或不适史。1.3 辅助检查 41例行B…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威海市立医院妇科治疗的135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子宫肌瘤84例,单纯子宫腺肌病31例,子宫腺肌病合并腺肌瘤20例,患者均使用经腹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验或者手术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对比TVUS及TAUS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74例患者中,61例为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病,13例为局限性的子宫腺肌病,弥漫性的子宫腺肌病更常见(P<0.01)。TVUS诊断准确率为89.19%,误诊率为5.41%,漏诊率为5.41%;TAUS诊断准确率为60.81%,误诊率为17.57%,漏诊率为21.62%;TVUS诊断准确率更高,误诊率及漏诊率更低(P<0.05)。应用TVUS诊断子宫腺肌病具有图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误诊率及漏诊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医院共收治怀疑为子宫腺肌病415例,其中采用MRI诊断65例,以病理组织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65例对象,病理发现97个病灶、63个为子宫腺肌病病灶或弥漫性子宫腺肌病。MRI检查病灶发现率、子宫腺肌病病灶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子宫腺肌病病灶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在95%以上,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漏诊位于前壁的局限性病灶1例、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ADC低于子宫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较高,可发现更多的病灶,鉴别诊断效用较好。  相似文献   

15.
沈惠  黄琼  金杭美 《浙江临床医学》2014,(11):1772-1773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CA125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如痛经的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变化。结果放置后脱落2例,其余130例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6个月后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变薄(P〈0.01),子宫体积缩小,血清CA125下降(P〈0.01)。结论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的MR征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病,近年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国内运用MR诊断子宫腺肌病报道不多.笔者就本院1995年2月至2002年6月46例子宫腺肌病MR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000年10月-2002年11月行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2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随访。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手术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和MVD的变化。10例腺肌病患者的手术中子宫内膜为术前实验组;7例腺肌病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为术后实验组;8例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腺肌病之子宫内膜其VEGF、KDR的表达及MVD明显降低,与术前子宫内膜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后6个月行再次电切的腺肌病内膜间质微血管较为密集,管径比较小;VEGF及KDR表达也较强,腺体染色较深。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腺肌病子宫内膜的VEGF、KDR的表达及MVD呈下降调节;TCRE术后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和MVD下降可能与手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8.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妇科常见病 ,但临床误诊率高 ,多被误诊为子宫肌瘤 [1 ] ,现对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 146例就其临床表现与子宫肌瘤进行比较 ,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8- 0 1~ 1999- 12我院施行的子宫切除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病者 146例 ,为腺肌病组 ,其中单纯子宫腺肌病 6 9例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 40例 ,子宫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7例 ,患者年龄 2 7~ 5 3岁 ,平均 42 .76岁。随机抽样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 146例 (除外子宫腺肌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 ) ,为肌瘤组 ,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子宫患者80例,其中子宫腺肌病者40例(腺肌病组),宫颈癌前病变但子宫内膜正常者40例(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M在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腺肌病在位内膜、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子宫内膜、子宫腺肌病组在位内膜ADM的表达,分泌期较增生期增强,P<0.05。无论是增生期还是分泌期,腺肌病组腺肌病病灶内ADM的表达较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增强,P<0.01;无论是增生期还是分泌期,腺肌病组在位内膜ADM的表达较对照组子宫内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M在子宫腺肌病病灶中呈高表达,提示局部血供丰富和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前后痛经程度、月经经量、血清CA125水平及子宫大小等变化。结果:置环3个月后6例患者痛经基本消失,经量减少2/3以上,CA125降至正常范围;置环6个月后子宫体积稍缩小。结论:释放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器治疗子宫腺肌病效果明显,特别适合于痛经伴月经过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