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鉴别诊断心脏、心包病变良恶性的可行性.方法 对23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心脏、心包良恶性病变进行18F-FDG PET-CT扫描,其中恶性病变13例,良性病变10例.测得病灶、心腔(血本底)的最高标准摄取值(SUVmax)及SUVmax病灶/SUVmax心腔比值(lesion/blood),并观察病灶的内部密度及与周围组织关系.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分析SUVmax及SUVmax lesion/blood良恶性病灶中有无统计学差异.同时分别计算出CT、PET-CT鉴别诊断心脏、心包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SUVmax中位数分别为1.5和6.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1,P<0.01).良性、恶性病变的SUVmax lesion/blood分别为0.9和3.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0,P<0.01).病灶SUVmax值以3.5~4.0或SUVmax lesion/blood值以1.3~2.0为PET-CT鉴别心脏、心包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单独CT及PET-CT鉴别诊断心脏、心包病变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10/13)、100.0%(10/10)、87.0%(20/23)、100.0%(10/10)、76.9%(10/13)和100.0%(13/13)、90.0%(9/10)、95.7%(22/23)、92.9%(13/14)、100.0%(9/9).结论 18F-FDG PET-CT可用于鉴别诊断心脏、心包病变的良、恶性,并为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正常犬肝脏射频消融(RFA)后不同时期的病理、CT及PET-CT表现,为肝脏肿瘤RFA后随访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及参考依据.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1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RFA后即刻组、1周组、2周组、4周组和8周组),每组3只.对每只犬肝脏行2次RFA治疗,消融后的实验犬于所在组对应的时间点行CT和PET-CT检查,完成检查后,静脉注射氯化钾溶液牺牲后,腹部切口取肝脏标本行病理检查.以消融灶周围环形反应带与正常肝实质强化/摄取率(r_(p/p))变化对图像进行评估,并将影像表现与病理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FA术后即刻组,病理检查显示,消融灶中央凝固坏死,周围肝窦扩张充血;增强CT消融灶周围出现明显的环形强化带;PET-CT表现为低代谢消融灶被等代谢肝组织环绕.1~4周组,病理检查显示,消融灶坏死程度逐渐加重,周围肝组织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并逐渐成熟;CT动脉期和PET-CT消融灶周围均呈环形强化和高代谢,尤以1~2周组明显.8周组,病理检查显示,消融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明显;PET-CT显示上述强化和高代谢征象消失.增强CT动态变化曲线为术后即刻组明显强化(r_(p/p)=1.34±0.21),1周组达峰值(r_(p/p)=1.39±0.20),之后逐渐回落;PET-CT代谢变化为单峰曲线,1周组为代谢峰值(r_(p/p)=1.19±0.09),即刻组及8周组分别趋于等代谢.结论 CT和PET-CT均可较准确的反映肝脏RFA后的病理改变.为规避RFA术后炎症反应对评价肿瘤残余的干扰,影像检查应在术后即刻和8周后进行.术后即刻PET-CT扫描可能优于CT,1周后两者的诊断效能可能相似.  相似文献   

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对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对肺癌诊断、分期、治疗及疗效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肺癌患者,其中66例为术前诊断分期,14例为治疗后复查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23例行胸部检查,57例行全身检查。所有病例均在PET-CT检查前后加做薄层螺旋CT扫描。最后诊断均经手术病理、纤维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分析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18F-FDG摄取能力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肺癌的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CT、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 (1)所有原发性肺癌均示异常放射性高摄取。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对^18F-FDG的摄取能力差异较大,以腺鳞癌和低分化鳞癌的摄取能力最强。(2)66例术前诊断分期的患者中,与病理符合的肺癌N分期,PET-CT61例,CT48例。PET-CT对肺癌的N分期与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9,P〈0.01)。对肺癌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PET-CT分别为80.09%、97.14%、96.11%、84.70%;CT分别为56.48%、71.02%、63.21%、64.93%。CT发现了11例患者的17处转移,PET-CT发现了16例患者的39处转移。PET-CT与CT相比,改变了18例患者的治疗计划。(3)对14例治疗后复查的患者PET-CT能显示其在早期评价治疗疗效、区别手术瘢痕与复发提供了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信息。结论 ^18F-FDG PET-CT对肺癌的诊断、分期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治疗及预后监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SBP)的18 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线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BP患者的PET/CT图像。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肿瘤均发生于胸椎,分别发生于T4、T6和T11,3例病变均位于椎体,PET/CT表现为椎体膨胀性、穿凿样溶骨性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边缘有硬化带,呈中一高度不均匀葡萄糖代谢增高。结论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好发于中老年,以胸椎为好发部位,PET/CT全身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肝癌(HCC)是全球癌症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种影像学技术为HCC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信息。随着PET/CT在肿瘤学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其在HCC的诊断、鉴别、精准分期以及局部残留和复发的评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示踪技术已经成为辅助HCC诊断的重要技术,新型示踪剂的出现提高了PET/CT对HCC的诊断能力。笔者就目前PET/CT在HCC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PET-CT)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MSCT增强扫描,其中的13例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3名医师分别采用5分评价法对CT图像中淋巴结进行综合评分,≥3分时该淋巴结记录为阳性(淋巴结有转移),〈3分时记录为阴性。采用目测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相结合分析PET—CT图像所显示的淋巴结,分别作阴、阳性记数。将PET-CT、增强MSCT对腋窝淋巴结的检出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用精确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患者行MSCT检查共检出腋窝淋巴结158枚,其中CT阳性计数91枚,阴性计数67枚;术后病理阳性99枚,阴性59枚。13例行PET-CT检查者共检出腋窝淋巴57枚,PET-CT显像阳性39枚,阴性18枚;术后病理阳性39枚,阴性18枚。CT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94.91%、91.14%、96.70%和83.58%;PET-CT分别为97.44%、94.44%、96.49%、97.44%和94.44%。CT与PET-CT对腋窝淋巴结转移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ET-CT的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ET-CT都能准确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状态,但PET-CT检测腋窝淋巴结的阴性预测值高于MSCT,PET-CT能在术前更准确评价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因肺部病变行PET-CT检查的图像资料,将全部病例按照肺内原发病变、转移性淋巴结病变、远处转移性病变进行编组,以其病理或长期随访结果为标准,与CT比较,评价PET-CT的临床应用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肺内原发病灶共50处,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0·0%、95·2%、62·5%、93·0%、71·4%和74·0%、76·2%、62·5%、91·4%、33·3%,PET-CT的诊断准确率与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病变,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7·9%、100·0%、96·4%、95·5%、100·0%和69·3%、61·9%、75·0%、65·0%、72·4%,PET-CT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P<0·01);远处转移性病变,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分别为95·0%、91·6%、100·0%、100·0%、93·2%和87·8%、68·7%、100·0%、100·0%、82·8%,PET-CT和CT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在肺部病变的定性诊断及肺癌的临床分期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应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全身显像,探讨PET、同机CT和PET—CT融合图像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332例^18F-FDG PET—CT受检者中有35例发现骨异常病变。分别阅读和记录^18FDG PET图像、同机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判断的良、恶性病变,比较3种方法在诊断骨转移瘤上的差异。结果 35例中共检出89个病灶,其中68个病灶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骨转移,21个为良性病变。PET诊断骨转移病灶62个,诊断良性病变17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为91.2%(62/68个),特异性为81.0%(17/21个),准确性为88.8%(79/89个);同机CT诊断骨转移病灶55个,良性病变16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9%(55/68个),76.2%(16/21个)和79.8%(71/89个);PET.CT融合图像诊断骨转移病灶64个,良性病变19个,诊断骨转移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1%(64/68个),90.5%(19/21个)和93.2%(83/89个)。结论 PET-CT融合图像在诊断骨转移瘤方面,可减少单用PET或单用CT诊断时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了鉴别骨良、恶性病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PET-CT)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前评估并对术后复发病灶的早期发现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1例(34例次)肝癌患者拟行或已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和^18F-FDG PET-CT的影像学资料。肝移植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扫描者10例(12例次),其中8例(8例次)PET检查的目的是肝移植术前评估,2例(4例次)行PET检查的目的是了解介入综合治疗或手术切除后肝癌病灶的灭活情况及全身转移情况。肝移植术后进行^18F-FDG PET-CT扫描者11例(22例次),检查目的是了解肝移植术后肿瘤有无复发转移,术后行PET检查距离肝移植手术13之间的平均时间为8-68个月。结果 (1)肝移植术前评估的8例中有2例PET显示全身各部均未发现转移性病灶者,均按期进行了肝移植手术;有2例PET显示转移灶位于拟手术野区域内,也按期进行了移植手术(术中对局部的转移灶进行了外科清扫);有4例患者因已有不同程度的远处转移,放弃肝移植手术,而改用介入或其他内科治疗。(2)肝移植术后进行PET-CT扫描者11例(22例次),其中2例术后行PET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及全身其他部位的转移灶;1例术后发现霉菌性脑脓肿;其余8例(19例次)PET检查中发现移植的肝内出现复发病灶者4例,另外还发现肝左右静脉和下腔静脉内癌栓、肺内转移及多部位多发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脾脏内转移、胸壁胸膜转移、胸椎椎间孔等处转移征象。结论 ^18F-FDG PET-CT的全身性扫描兼有对肿瘤显示高敏感性的优势,在肝移植术前评估和术后早期发现复发病灶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分患者因此改变了诊断分期及相应的治疗计划,它在肝移植的术前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对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病灶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7例接受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7例均行常规肝脏平扫及动态三期增强扫描,其中动脉期图像由双能量扫描方式获得.采用2种方法观察,A法观察常规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图像,B法观察虚拟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图像,评价2种方法对栓塞病灶内部及其周围肝组织内强化信息的判断.以DSA结果为参照标准,计算A、B2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采用x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 27例TACE术后复查患者中共检出63个病变,DSA明确其中39个病变有强化,24个病变无强化.B法的敏感性为94.9%( 37/39),高于A法的74.4%( 29/39;x2=6.303,P<0.05);B法的特异性为95.8%( 23/24),与A法的83.3% (2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09,P>0.05).结论 以动脉期双能量扫描代替常规CT平扫与动脉期增强扫描,与常规CT动态增强相比,对TACE术后肝癌病灶的评估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期间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从生命质量的角度对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评价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万祟华等编制的肝癌特异性生命质量评定量表对广东省 3家医院 1 75例经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定 ,统计介入术前、术后 1个月及 3个月的生命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分析其影响因素 ,归纳介入期间生命质量变化曲线。结果 生命质量总分平均值在介入术后出现明显提高 ,术前、术后 1个月及 3个月的分值分别为 :1 1 5 4± 45 1、1 2 8 1± 2 8 3、1 2 9 8± 46 4(P <0 0 1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示肝癌分期、肝功能分级、有否超选、有否栓塞及介入次数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得分的主要因素 (P <0 0 5)。生命质量变化曲线可分为 3种类型 ,术前得分高于 1 50分者为Ⅰ型 ,其生命质量变化曲线为下降恢复型 ;位于 89和 1 4 3分之间者为Ⅱ型 ,变化曲线为持续上升型 ;术前得分低于 83分者为Ⅲ型 ,变化曲线为上升下降型。结论 总体上介入治疗能够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程度与肝癌分期、肝功分级和介入治疗方法等密切相关 ,生命质量分型对于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生命质量趋向的预测和指导临床选择介入治疗方式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肝动脉灌注血管生成抑制剂合成的烟曲霉素衍生物(TNP-470)治疗ACI大鼠肝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在20只雄性ACI大鼠肝包膜下移植Morris Hepatoma3924A肝癌小瘤块(2mm^3),移植术后第13天时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体积V1,第14天时,在荷瘤大鼠经胃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至肝动脉而采取以下介入治疗方案:治疗组:碘化油(0.1ml)+丝裂霉素(0.1mg)+TNP-470(5.0mg)(10只);对照组:碘化油(0.1ml)+丝裂霉素(0.1mg)(10只)。治疗后再次进行MR检查测量肿瘤体积V2,比较肝肿瘤体积变化(V2/V1)。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大鼠经介入治疗前后的肝肿瘤平均体积分别为0.04cm^3和0.15cm^3以及0.04cm^3和0.34cm^3。治疗组和对照组肿瘤体积平均增长倍数(V2/V1)分别为4.11和9.14。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能明显抑制肝肿瘤体积的增长(P〈0.01)。结论在ACI大鼠肝细胞癌模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合肝动脉灌注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的治疗方法可明显抑制肝肿瘤体积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可切除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386例因肝癌行部分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根据是否辅以TACE治疗分为TACE组(230例)和非TACE组(156例).TACE组再根据手术与TACE的先后关系分3个亚组:仅术前行TACE者71例为术前TACE组,仅术后行TACE者86例为术后TACE组,术前术后均行TACE者73例为联合TACE组.为比较TACE对肿瘤坏死的影响,术前未行TACE者242例归为A组(非TACE组+术后TACE组),术前行TACE者144例归为B组(术前TACE组+联合TACE组).应用寿命表计算累积生存率,以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A、B两组肿瘤的坏死率.结果 B组(18/144)较A组(0/242)有较高的肿瘤完全坏死率(P<0.01).肿瘤完全坏死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优于不完全坏死者(P<0.01).患者1、3、5、10年累积生存率:联合TACE组分别为90.4%(66/73)、72.9%(42/73)、51.9%(22/73)和25.4%(2/73),术前TACE组分别为74.0%(50/71)、46.2%(28/71)、27.3%(5/71)和0(0/71),术后TACE组分别为88.0%(73/86)、59.6%(39/86)、36.7%(11/86)和0(0/86),非TACE组分别为75.8%(110/156)、63.4%(48/156)、31.0%(13/156)和23.9%(10/156).联合TACE组疗效最好,优于非TACE组及单纯术前TACE组和术后TACE组(P值均<0.05).术前或术后TACE组累积生存率与非TAC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术前联合术后TACE辅助手术部分肝切除可提高肝癌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仅单一术前或术后TACE对患者的远期生存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肝癌介入治疗后胆汁瘤的形成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病理基础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350例接受TA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和PEI(经皮肝穿刺癌灶内无水酒精清射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CT随访,对疑有胆汁瘤的11例又行经皮穿刺胆汁瘤造影,10例行?皮穿刺活检,1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所有胆汁瘤均进行外引流或酒精消融治疗。结果 共发现11例胆汁瘤(11/350,3.1%),且均呈囊状扩张(11/11)。其中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ISCT)灌注成像在定量评价软组织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前后肿瘤血管生成和介入治疗后早期疗效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4只成功种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介入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于肿瘤种植后第14天、介入治疗后第3天行常规CT平扫和灌注扫描,计算肿瘤组织和正常肌肉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值,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差异性;并将各灌注参数分别与肿瘤微血管密度(IVD)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平均吸光度(A)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肿瘤种植后第14天,介入组肿瘤BF、BV、MTT、PS值分别为(303.3±69.9)ml·100g^-1·min^-1、(7.02±3.10)ml/100g、(1.99±0.28)s、(65.9±9.4)ml·100g^-1·min^-1,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分别为(11.8±5.0)ml·100g^-1·min^-1、(1.04±0.47)ml/100g、(17.92±7.19)s、(13.1±6.4)ml·100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285.82、1867.46、413.04、698.42,P〈0.01);与对照组肿瘤的各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7、2.03、0.02、0.53,P〉0.05)。介入组肿瘤IVD值和VEGF平均A值分别为(50.1±4.1)个/高倍视野、0.352±0.011,与对照组肿瘤[分别为(50.2±3.7)个/高倍视野、0.352±0.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02、0.19,P〉0.05)。介入治疗后第3天(即种植后第18天),介入组肿瘤BF、BY、MTT、PS、MYD值和YEGF平均A值分别为(7.5±24)ml·100g^-1·min^-1、(1.20±0.23)ml/100g、(3.29±0.57)s,(40±1.5)ml·100g^-1·min^-1、(16.0±2.4)个/高倍视野、0.215±0.008,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为(390.2±116.3)ml·100g^-1·min^-1、(8.47±2.53)ml/100g、(1.88±0.34)s、(76.9±11.3)ml·100g^-1·min^-1、(84.8±5.6)个/高倍视野、0.366±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166.91、1310.19、272.84、1649.80、1239.72、4168.91,P〈0.01);与介入治疗前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53.49.62、-16.82、35.36、50.41、65.64,P〈0.01)。、肿瘤BF、BV、PS值与IVD值和VEGF平均A值呈正相关(r值均〉0.7,P〈0.05);MTT值与VEGF平均A值呈负相关(r=-0.78,P〈0.05),而与肿瘤IVD值无明显相关性(r=-0.315,P〉0.05)。结论 N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血流灌注及血管通透性改变的功能成像方法,可以无创、准确地对肿瘤介入治疗早期疗效进行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诊断小肝癌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检验多层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triple-phase helical CT,THCT)在小肝癌(SHC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分析100例SHCC患者的CT图像。采用高质量扫描模式,扫描参数为:层厚5mm,螺距3;增强3期扫描(以下简称3期扫描(分别为平扫、注射对比剂后20-25s动脉期扫描、45-50s门静脉期扫描、3min延迟期扫描,120kV,270-300mA。高压注射器单相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注射流率为3ml/s(剂量为1.2-1.5ml/kg)。通过放射科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的医学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分析SHCC的CT图像,确定肿瘤强化特点。分析SHCC强化特点与其组织学分类和分级间的关系。统计学分析CMH 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SHCC在3期扫描上81例为典型表现,即动脉期为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低密度或等密度;19例为非典型表现。SHCC3期扫描检出率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值为211.953,P=0.001),以延迟期检出率最高。SHCC中以梁型较多,与其他分类比较,统计学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604)。SHCC在病理组织分级上差异无显著意义(X^2值为2.133,P=0.144)。结论:大多数的SHCC在3期扫描上呈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靠增强的动态变化特点,延迟期检出率最高,薄层THCT扫描能提高SHCC检出率,综合3期扫描的表现可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2-cyanoacrylate,NBCA)在肝细胞癌(HCC)并肝动脉-门静脉瘘(arterio-portal fistural,APF)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别使用NBCA(NBCA组,26例)和无水酒精(无水酒精组,54例)栓塞治疗HCC合并APF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常规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过程中先使用液体栓塞剂对APF进行治疗.NBCA组根据APF的动静脉循环时间(≤1、1~2和≥2 s)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NBCA(分别为40%~50%、28%~33%和20%~25%)进行栓塞;无水酒精组则根据APF的分流程度用无水酒精加海绵颗粒等栓塞治疗.两组栓塞中的疼痛反应和肝功能受影响程度的比较采用x2检验,1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一次性栓塞闭塞成功率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 栓塞过程中NBCA组有4例、无水酒精组有52例患者感到不同程度疼痛,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6,P<0.01);一次性栓塞闭塞成功率NBCA组92.3%(24/26)、无水酒精组68.5%(3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栓塞前后肝功能的变化(x2=0.652)以及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CA柃塞治疗HCC合并的APF安全、有效、准确性高,为HCC合并APF的栓塞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癌经动脉穿刺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lnoelnbolization,TACE)治疗后肝内胆汁瘤形成的CT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我院2000年至2004年经CT检查系列随访的肝癌TACE后患者共3948例。观察TACE术后有无胆管阻塞和扩张等表现。结果 共发现35例(09%,35/3948)胆汁瘤,其中沿Glisson鞘呈分支样分布的低密度区4例,残癌病灶周围柱状改变7例,囊状改变33例。结论 胆汁瘤是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症之,随病情进展可以有不同CT表现。治疗上可采取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