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乳性黄疸由美国Arias于1960年首先报道,近年来将母乳性黄疸分为两型,即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和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临床医师对迟发型较熟悉,但对早发型尚认识不足.参阅国外近年文献对母乳性黄疸尤其是早发型的发病机制、诊治、预防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景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2):77-78
母乳喂养与新生儿黄疸北京协和医院儿科(100730)徐景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早期(一周内)新生儿更为多见。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一般血清胆红素浓度足月儿不超过205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μmol/... 相似文献
3.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母乳性黄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乳性黄疸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无定论。Halim等认为。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beta—glucuronldase,β-GD)在此病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主要作用,但此结论尚有争议。为探讨β-GD在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作用,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爱婴医院的推广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得到广泛认可,母乳喂养率明显增高,但母乳性黄疸(BMJ)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为进一步提高对BMJ的认识,现对33例BMJ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妊娠期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克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6):323-324
妊娠期黄疸即妊娠期巩膜、皮肤黄染 ,简称妊黄 (JP)。Schiff报道JP发生率为 0 0 6 7% [1] ,1983年Ahltcla首先报道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至今国内报道ICP占JP比例加大。 196 6年Hammcrli等收集 2 3年世界文献 ,在 82 2 842例次妊娠中 ,发现JP 5 77例 ,其中病毒性肝炎居首位 ,ICP第二位 ,两者相加占JP的 6 2 1%~ 97 7%。我院 1982~1984年三年间 ,分娩总例数 75 73例 ,JP发生率为 0 0 6 6 %(5 / 75 73) ,妊娠期肝病 2 6例 (其中 3例合并两类肝病 ) ,孕期肝病发生率 0 34 % (2 6 / 75 73) ,…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母乳喂养健康足月新生儿服红素浓度及变化规律,对我院产科302例新生地血胆红素水平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5年12月~1998年6月,对在我院产科出生的302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进行了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其中男156例,女146例,胎龄为(39.9±1.1)周,出生体重为(3458±405)g。自然分娩147例,产钳助产36例,选择性剖宫产128例。除外窒息、头颅血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症、糖尿病母亲所生婴儿、感染性疾病、遗传代谢病及分娩前应用催产素外,性别、服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7.
8.
林微微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6):201-201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和妈咪爱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门诊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蒙脱石散治疗组和蒙脱石散、妈咪爱联合治疗组,经皮胆红素仪检测各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数值。结果:蒙脱石散治疗后,患儿经皮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联合使用蒙脱石散和妈咪爱治疗,患儿经皮胆红素也明显降低,且比单独应用蒙脱石散组患儿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联合使用蒙脱石散和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是更为有效的方案之一,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母乳性黄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乳性黄疸 (breast m ilk jaundice,BMJ)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 ,Halim等 [1 ]认为 ,母乳中 β-葡萄糖醛酸苷酶 (β-glucuronidase,β- GD)的活性较高可能是迟发型 BMJ发生的主要原因 ,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 ,为进一步阐明 β- GD在BMJ发病中所起作用 ,我们进行了下面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随机选择母乳喂养儿 32例和配方乳喂养儿 37例 (不含母亲患有糖尿病及实验室或临床发现有以下疾患 :产伤、感染、ABO或 Rh溶血、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婴儿 ) ,要求出生体重 >2 5 0 0 g,孕周 >37周 ,检测婴儿出生后第 7、14、2 1d血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院儿保门诊管辖的4个社区内的2010-01/2011-06出生的284例新生儿采取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干预组14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其进行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及时干预的对比观察。干预组在7d家庭访视时除全面体检外给予口服常乐康退黄,7d为1个疗程,效果不明显时给茵栀黄进行黄疸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检查。两组均观察黄疸的发生、发展及消退时间并做随访记录。结果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发病率29.9%(46/143),干预组有效率100%(46/46)高于对照组84.6%(33/3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家庭访视中开展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及时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常新生儿黄疸与围产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探讨围产期各种非病理因素对正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801例正常新生儿生后24h内开始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记录围产期可能与新生儿黄疸有关的各种因素。被检测的新生儿按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高胆红素组和随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各种围产因素对生后5d内血清胆红素的影响。结果 母乳喂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出生体重下降和生后红细胞压积增高对正常新生儿早期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显著影响(P<0.001)。母亲年龄、分娩方式、第二产时间、催产素使用时间、出生体重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母乳喂养,母亲妊高征、出生体重下降和生后红细胞压积增高,是正常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水平上升时期影响血清胆红素水平的重要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玉秀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1,(8X):409-409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发的皮肤、巩膜、粘膜等黄染的现象。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疽、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0.5umol/L、早产儿大于256.5umol/L或黄疸持续不退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疽。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导致严重后遗症或死亡。因此,对新生儿黄疸的防治及护理是产科和儿科医护人员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护理经验,现就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母乳库的建立及临床应用成黛丽,杨维平,李虹为解决高危新生儿纯母乳喂养问题,我院建立了简易母乳库。采集母乳经巴氏消毒后喂养新生儿。为检测母乳质量,又进行了母乳消毒前、后细菌检验和免疫球蛋白G(IgG),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检测。一、资料和方... 相似文献
14.
经皮测定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测定胆红素预测新生儿黄疸朱国平,刘兴阳,袁衡新长期以来,人们对新生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测定,均通过抽血取血清进行。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采用通过测定脐血胆红素升高来预测新生儿黄疸 ̄[1,2],但此方法仅对胎儿期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胆红素自胎儿循环排除减... 相似文献
15.
陈业芳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3):113-114
母乳喂养是自然界赋予人类本能的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WHO和UNICEF联合宣言促使国际社会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保健的全球战略。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笔者从产科护理模式对促进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产科护理促进母乳喂养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内容提炼自2022年8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的主题为"数据共享, 方法共享, 科学共享"的"第二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会议的主旨是总结母乳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确定尚未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未来母乳科学研究的方向, 内容共分6个部分:(1)母乳科学研究的内涵与宗旨及整个母乳科学的发展前景;(2)母乳成分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现状, 及未来研究的方向;(3)母乳喂养的健康效应以及母乳喂养促进行动的科学支持, 未来母乳喂养研究的路线;(4)目前母乳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强调了方法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性, 以及未来方法学研究的思路;(5)患儿的喂养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措施;(6)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创制技术的创新和不足, 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次会议体现了在母乳科学研究中, 临床医学、营养学、围产保健、食品科学、政策制定等多学科交流、讨论和合作的重要性, 对未来泌乳生理学、母乳成分、母乳喂养以及婴幼儿营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学科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17例的并发症和处理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现就我院近 6年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117例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科共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117例 ;同期内收治子宫肌瘤 15 73例 ,妊娠合并肌瘤者占子宫肌瘤的 7 4 %。年龄 2 5~ 4 2岁 ,平均 32 5岁 ,其中 2 5~ 34岁 76例 ,占 6 5 % ,35~ 4 2岁 4 1例 ,占 35 %。初产妇 6 5例 ,占 5 5 6 % ,经产妇 5 2例 ,占4 4 4 %。孕龄 <2 8周 10例 ,占 8 5 % ,≥ 2 8周者 10 7例 ,占91 5 %。1.2 肌瘤特性 发现肌瘤时间以孕期和剖宫产时发现最多 ,共 114例 ,占 9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对患儿心肌细胞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复习本院儿科中心2020年4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86例病历资料,依据胆红素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和中重度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查体足月健康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于入院当日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期留取静脉血2~3 mL检测血清总胆红素、心肌酶谱(CK、CK-MB)、肌钙蛋白I(cTnI);对照组常规检测上述项目,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黄疸高峰期,中重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较轻度组和对照组均有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黄疸消退期,轻度组、中重度组心肌酶谱(CK、CK-MB)、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儿黄疸高峰期,cTnI检出率为51.4%(18/35),明显高于CK、CK-MB检出率[17.1%(6/35),25.7%(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9.
王国华 《中外妇儿身心保健》2014,(6X):99-99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干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106例建康足月新生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的资料分析。结果:治疗组新生儿黄疸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新生儿黄疸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脐血胆红素增加预测新生儿黄疸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早期诊断新生儿黄疸对防治核黄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定了166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脐血清胆红素浓度和经皮胆红素水平。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34.94%,当脐血胆红素浓度〈20μmol/L时,黄疸发生率为12.60%,而≥45μmol/L时,黄疸发生率高达81.82%。即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的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相应增高。提示:脐血胆红素测定能够更早地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早期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