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病毒载量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25例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第二代分子杂交捕获技术(HC2-HPV-DNA)和TH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系统检测,病理结果为宫颈癌金标准,分析HR-HPV感染及病毒载量与宫颈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25例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HR-HPV阳性感染率为39.20%,以22~26岁、27~31岁为主要感染人群;病理结果显示40例为宫颈炎/CIN(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患者,8例为CINⅡ/CINⅢ患者,1例为宫颈癌患者,HC2-HPV-DNA联合TH超微病原体可视检测系统检测符合率为93.88%;HPV16、18、52型感染时,不同宫颈病变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31、33、51、58型感染时,宫颈炎/CINⅠ与CINⅡ/CINⅢ病毒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35、39、45、56、59、58型感染时,不同宫颈病变病毒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妊娠期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不同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以及宫颈病变的发病情况,为建立乌鲁木齐地区维、汉妇女HPV感染数据库提供可靠资料。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维、汉族妇女各1 150例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C-Ⅱ)方法、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法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对于HPV感染阳性或者TCT诊断≥ASC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1)HPV检测阳性385例,其中维吾尔族妇女231例,HPV感染率为20.08%;汉族妇女154例,感染率13.39%;两民族间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0岁之前各年龄段维吾尔族妇女HPV感染率均高于汉族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和阴性组与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癌组的病变率分别为48.63%、59.52%、72.94%、61.53%,汉族妇女分别为51.36%、40.47%、27.05%、38.47%,维、汉族妇女在各级宫颈病变组中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维吾尔族妇女慢性宫颈炎和阴性组与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子宫颈癌组的HPV感染率分别为54.4%、60.2%、73.8%、61.5%,汉族妇女分别为45.6%、39.8%、26.2%、38.5%,维、汉族妇女在各级宫颈病变组中的HP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维族妇女HPV感染率、50岁各年龄段HPV感染率均高于汉族妇女,积极加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防治工作能大大降低该地区子宫颈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Ⅱ(second-generation Hybrid 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Ⅰ448例(12.42%)、CINⅡ376例(10.42%)、CINⅢ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Ⅰ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载量均是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载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载量有差别,HPV病毒载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疾病与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诊断与预测宫颈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诊治的232例宫颈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Ⅱ)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 (HPV-DNA)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病毒载量用相对荧光光度值(RLU)/阳性定标域值(CO)表示,并行阴道镜多点定位活检,所选患者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确诊标准,根据宫颈病理组织学结果和HR-HPV病毒含量作分组,分析宫颈疾病与生殖道HR-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232例患者中HR-HPV阳性检出72例,阳性率31.03%,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HR-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14%、61.54%、81.82%和100.00%,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10.27% (P<0.01);CIN和宫颈癌患者HR-HPV病毒载量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患者(P<0.01),但不同宫颈疾病病变程度与HR-HPV病毒载量大小各组分布不完全相符.结论 生殖道HR-HPV感染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关系不大,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影响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病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水平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载量的相关性及二者在宫颈癌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测定3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患者、5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30例晚期宫颈癌患者和30例复发宫颈癌患者治疗前及宫颈癌治疗后血清VEGF-C水平;采用HCⅡ法测定各组患者宫颈HR-HPV载量。结果 CIN组血清VEGF-C水平明显低于宫颈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组与宫颈癌组血清VEGF-C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C水平与HR-HPV载量呈正相关(r=0.286,P0.05)。与宫颈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血清VEGF-C水平及HR-HPV载量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EGF-C水平与HR-HPV载量有相关性,VEGF-C参与了宫颈病变的发生及进展,血清VEGF-C有可能成为宫颈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及复发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HR-HPV E6/E7 mRNA)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进行宫颈病变检查的28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炎症组18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CINⅠ)组42例,CINⅡ组33例,CINⅢ组15例和宫颈癌(SCC)组7例,并进行HR-HPV E6/E7 mRNA、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HR-HPV DNA)检测和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各组间HR-HPV E6/E7 mRNA和HR-HPV DNA的阳性检出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CIN组和SCC组HR-HPV E6/E7 mRNA、HR-HPV DNA阳性率(CINⅠ组分别为52.38%和64.29%,CINⅡ组分别为84.85%和87.88%,CINⅢ组分别为93.33%和93.33%,SCC组分别为100.00%和100.00%)均显著高于炎症组(分别为14.75%和34.97%),CINⅡ、CINⅢ和SCC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组HR-HPV 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R-HPV E6/E7 mR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 E6/E7 mRNA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HR-HP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使用HR-HPV E6/E7mRNA检测宫颈病变灵敏度为73.20%,单独使用TCT检测灵敏度为81.44%,两者串联检测灵敏度为92.78%,显著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 E6/E7 mRNA检测在CINⅡ、CINⅢ和SCC组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HR-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载量与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方法 汇总1999-2008年间在我国14 6个城市地区和8个农村地区开展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横断面研究的数据.共有18 186名17~59岁的妇女参加了筛查,并收集子宫颈脱落细胞用于HR-HPV DNA检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e2),病毒载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与标准阳性对照之比(RLU/PC)来衡量.根据HR-HPV载量,除阴性组[0,1.00)以外,将阳性对象分为3组:低度载量[1.0,10.00),中度载量[10.00,100.00)和高度载量≥100.00.子宫颈病变按照病理诊断分为正常、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1)、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和子宫颈癌(SCC).采用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级别的关系.结果 HR-HPV感染率为14.51%(2515/17 334),其中100.00%(29/29)的SCC、97.63%(206/211)的CIN 3、93.43%(199/213)的CIN 2、75.04%(421/561)的CIN 1和10.17%(1660/16 320)的正常妇女HR-HPV DNA检测阳性.HR-HPV感染阳性的SCC、CIN 3、CIN 2、CIN 1和官颈正常妇女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是320.85、158.05、143.70、125.34和9.64.各级病变中病毒载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0.40,P<0.01);病毒载虽越高,CIN程度越高(X2=5493.35,P<0.01).低、中和高度载量组与阴性组相比,发生各级CIN的危险性均增加[OR(95%C/):CIN 1为9.01(6.31~12.87)、24.96(18.23~34.17)和68.42(51.40~91.08),CIN 2为26.44(12.07~57.95)、98.53(49.54~195.98)和322.88(168.62-618.27),CIN 3+为72.89(24.02~221.18)、343.58(121.81~969.09)和>999.99(473.38~>999.99)],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X趋势2势分别为3115.05、2413.95和3098.57,P值均<0.01).HR-HPV阳性人群各年龄组内,HR-HPV中、高度载量组患CIN 2+的危险性高于低载量组[OR值(95%CI):<35岁组为4.71(1.23~18.09)和15.06(4.40~51.49),35岁~组为4.01(1.62~9.90)和14.09(6.15~32.28),40岁~组为3.06(1.52~6.16)和7.78(4.05~14.95),≥45岁组为3.50(1.36~9.01)和7.57(3.13~18.30)],且随病毒载量升高,危险性升高(X趋势2分别为51.33、66.28、53.64和51.00,P值均<0.01);高载量40岁~组患CIN 2+的风险最大[OR值(95%CI)为2.02(1.15~3.52)].结论 子宫颈HR-HPV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级别、CIN 2+患病率高度相关;中、高度病毒载量是SCC、CIN 2和CIN 3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对于35岁以上女性的致病风险更大.综合考虑年龄和病毒载量将有助于医生有效地分类管理患者或筛查妇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该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筛查并有完整资料的患者276例,其中宫颈炎13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Ⅰ期76例、CINⅡ期25例、CINⅢ期24例、宫颈癌13例。均进行HR-HPV病毒载量检测和组织学活检;并对CINⅡ期、CINⅢ期和宫颈癌治疗后随访12个月,记录病毒载量。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关系。结果 HR-HPV感染率:宫颈炎为52.2%、CINⅠ期为81.6%、CINⅡ期为92.0%、CINⅢ期为95.8%、宫颈癌为92.3%,不同程度宫颈病变HRHPV病毒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载量在100.0~999.9范围分布时,CINⅡ期、CINⅢ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Ⅰ期(P0.05);病毒载量在1 000.0以上范围分布时,CINⅠ期发生率明显高于CINⅡ期、CINⅢ期(P0.05);CINⅡ期、CINⅢ期和宫颈癌治疗后病毒载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 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其病毒载量可判断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对宫颈癌有早期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
HR-HPV在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在中国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中的感染状况,为宫颈癌前病变的防治及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宫颈癌高发区江西修水县人桥乡2499例年龄为30~49岁农村已婚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横断面研究。采用了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多种筛查技术的联合筛查:包括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检查、醋酸染色肉眼观察(VIA)、碘染色肉眼观察(VILI)以及阴道镜检查等方法。不同方法间遵循独立、双盲原则。对其中任何一项检查异常的妇女进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HPV DNA检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Hybrid capture-2,HC-Ⅱ)对受检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行HPV DNA半定量检测。观察农村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病变程度与HR-HPV感染的关系以及HR-HPV在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人群中的感染状况。结果:2499例受检妇女中,352例妇女因HPV DNA缺失被排除,其余2147例妇女纳入本研究,共检出无宫颈病变1966例、宫颈鳞状细胞化生81例、慢性宫颈炎271例、CINⅠ82例,CINⅡ37例、CINⅢ59例、宫颈癌3例。HR-HPV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感染率分别为5.1%、54.9%、66.9%、80.5%、94.1%、98.1%、100.0%。HR-HPV检出妇女中总阳性率为20.63%,在30~34岁、35~39岁、40~44岁、45~49岁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1.07%、19.66%、21.29%及20.54%。宫颈癌前病变妇女HR-HPV感染率与慢性宫颈炎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年龄妇女不同年龄组HPV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杂交捕获2代试验(HC2)检测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的载量与各级别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妇女963例,均实施医生取材收集子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及HC2检测HR-HPVDNA,细胞学检查包括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或传统宫颈刮片检查。HR-HPVDNA载量由样本的相对光单位与标准阳性对照之比(RLU/PC)来衡量,载量1.00为阴性,载量≥1.00为阳性,将阳性分为3组:低度载量组(1.00,10.00),中度载量组(10.00,100.00)和高度载量组(≥100.00)。有244例行宫颈活检,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慢性宫颈炎105例、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35例、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29例、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40例和子官颈癌35例。对实施宫颈病理检查的244例,采用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年龄与子宫颈病变级别的关系。结果:HR-HPV感染率为74.6%(182/244),其中88.6%(31/35)的宫颈癌、97.5%(39/40)的CIN3、96.6%(28/29)的CIN2、74.3%(26/35)的CIN1和55.2%(58/105)的慢性宫颈炎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是宫颈癌:197.13、CIN3:77.78、CIN2:47.63、CIN1:15.11、慢性宫颈炎:1.13。各级病变中病毒载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P0.05);病毒载量越高,CIN程度越高(χ2=66.49,P0.05),低、中和高度载量组与阴性组相比,发生CIN2~3的危险性增加[OR(95%CI):18.11(1.60~205.28)、36.49(2.72~490.09)和39.35(3.91~396.16)],且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高病毒载量的35岁~组、45~岁组患CIN2+风险较大,[OR(95%CI):4.5(1.52~13.30)、7.75(2.74~21.96)]。结论:采用HC2检测子宫颈HR-HPVDNA结果显示,病毒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程度高度相关,高病毒载量是宫颈癌、CIN3和CIN2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对45岁以上女性的致病风险更大。综合HC2检测HR-HPVDNA定性及定量结果以及患者年龄指导临床筛查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42例行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查,同时行阴道镜定位活检并有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中HPV阳性57例,阳性率40.14%。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79例,HPV感染率为10.13%,CIN63例,其中CINⅠ38例、CINⅡ14例、CINⅢ11例,HPV感染率分别为71.05%、85.71%、90.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随之上升,CINⅠ~Ⅲ与慢性宫颈炎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检测,异常涂片72例,其中ASC37例,CINⅡ检出3例(8.11%),无CINⅢ检出;LSIL23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0例(43.47%);HSIL12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1例(91.67%),随着细胞学异常级别的升高,宫颈高度病变(CINⅡ、CINⅢ)检出率显著增加。病理学、细胞学、HPV检测同时比较,TCT和HPV均阴性的患者中,无1例CINⅡ以上的病例。结论: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及CIN的发生有关,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漏诊率低,若再有针对性地行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可早期、准确诊断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HPV负荷量和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gene,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以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对HCⅡ检测剩余宫颈细胞保存液进行hTERC检测。结果:①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也增高,慢性宫颈炎组与CINⅠ组、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与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逐渐升高。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除慢性宫颈炎组、其他各组与正常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慢性宫颈炎组与CINⅠ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与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随着HPV-DNA负荷量的增加,hTERC基因扩增阳性率也逐渐升高(r=0.995,P<0.01)。结论:HPV-DNA负荷量的增加与hTERC基因扩增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可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高危型HPV阳性、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病变患者300例,根据其病变程度分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包括炎症和CINⅠ;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CINⅡ~Ⅲ、宫颈鳞癌(SCC)。对≥CINⅡ或CINⅠ无随访条件者行手术治疗,随访于治疗后3、6、9、12、18、24个月均行HPV、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再次活检。结果:干扰素栓治疗100例,宫颈锥切术103例,全子宫切除术39例,宫颈癌根治术58例,不同治疗方式的HPV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素栓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INⅡ~Ⅲ患者宫颈锥切术与全子宫切除术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全子宫切除术两组HPV转阴率与宫颈病变级别无关(P>0.05)。年龄≤35岁、36~50岁、>50岁HPV转阴率分别为91.38%、90.91%、77.27%(P<0.05)。HPV低度载量组(1,100)、中度载量组(100,1000)、高度载量组(>1 000)治疗后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和CINⅠ、CINⅡ~Ⅲ、SCC组治疗后HPV转阴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7、7、4个月(P<0.05)。267例HPV转阴者未发现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随访中起重要作用。不同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清除宫颈病灶及HPV感染,且手术治疗效果高于干扰素栓治疗,CINⅡ~Ⅲ患者可采用宫颈锥切术完全代替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前HPV载量高低与宫颈病变的转归无关,治疗后HPV持续阳性预示病灶残留或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石蜡包埋宫颈病变组织,其中慢性宫颈炎组织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Ⅰ、Ⅱ、Ⅲ级组织分别为25、15、10例,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30例(Ⅰ、Ⅱ、Ⅲ~Ⅳ期各1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92.00%、73.33%、40.0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结论:PTEN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Ki-67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宫颈组织石蜡标本94例,包括慢性宫颈炎20例,CINⅠ13例,CINⅡ17例,CINⅢ20例和宫颈癌24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16INK4A、Ki-67的表达及PCR技术检测HPV16/18型DNA。结果:①P16INK4A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53.8%、76.5%、95.0%、100.0%,CINⅢ组及宫颈癌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i-67在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69.2%、88.2%、95.0%、91.7%,CIN组和宫颈癌组与慢性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HPV16/18主要感染高级别CIN及宫颈癌;④P16INK4A及Ki-67的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并且与HPV16/18型感染也呈正相关。结论:HPV16/18、P16INK4A、Ki-67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阴道镜活检诊断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 INⅠ)进行重新评估,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TCT(液基细胞学检查)检测结果,评估阴道镜活检诊断C IN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1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妇科的宫颈疾病患者,行TCT、HPV16及18 DNA及阴道镜检查,同时选取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为C INⅠ的患者90例,短期内行LEEP术,并采取自身对照法,对比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病理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与宫颈LEEP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1.11%(73/90),宫颈LEEP术后有49例降级为炎症,占54.44%(49/90),24例仍为C INⅠ,占26.67%(24/90),LEEP术后病理级别未升级的73例患者中,有16例HPV16、18阳性,占21.92%(16/73);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有17例,占18.89%(17/90),C INⅡ10例,C INⅢ7例(其中4例患者因年龄大,无生育要求,自愿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术后病检为C INⅡ,1例为C INⅠ,1例LEEP术后累及腺体最后诊断为中分化鳞癌),其中HPV16、18阳性13例(C INⅡ组中有6例,C INⅢ组中有7例),占76.47%(13/17)。高危型HPV(HR-HPV)阳性率及病毒负荷量在低级别宫颈病变及高级别宫颈病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TCT检测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存在相关性,TCT检测结果级别偏高,LEEP术后病理结果也趋向于偏高;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TCT检测结果级别偏低的,LEEP术后病检结果级别可能会偏高。结论:阴道镜直视下活检对确诊C INⅠ尚不够准确,存在着高级别病变漏诊的可能;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 INⅠ而细胞学检查结果为HSIL或HR-HPV病毒负荷量较高时要警惕漏诊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可能,LEEP术在明确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中优于活检,是诊断和治疗C IN的一种有效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鸿  朱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98-1900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涂片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宫颈涂片检查的1 030例已婚妇女中有15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其中慢性宫颈炎91例,HPV感染15例,CINⅠ22例,CINⅡ8例,CINⅢ2例,宫颈癌6例。经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 36例,其中CINⅠ21例、CINⅡ9例、CINⅢ6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74%(36/38)。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可疑CIN 24例,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14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33%(14/24)。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符合率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处理得出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5.50%,特异性为89.26%,两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为72.21%,阴性预测值为95.8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病变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可作为该地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不同宫颈病变患者p16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疾病患者104例,其中HR-HPV阳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60例,HR-HPV阳性宫颈炎15例,HR-HPV阴性宫颈炎15例,HR-HPV阳性宫颈癌(CC)14例。检测患者宫颈活检病理组织中P1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3种高危型HPV分型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均≥50%,其中阳性率≥80%有7种,p16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84.3%;P16蛋白表达水平越高HPV感染率越高(P<0.05);不同宫颈病变者p16蛋白表达水平有差异(P<0.05),宫颈病变越严重p16蛋白表达水平越高,CINⅢ级患者p16阳性率(95.8%%)高于CINⅡ级患者(75.0%)(P<0.05)。结论:宫颈病变患者p16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及HR-HPV感染有关,检测p16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宫颈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