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肺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住院的3~10岁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发病1周内)患儿60例为观察组,行常规肺功能检测,随访至恢复期(发病后第3周),再次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 60 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各项肺功能通气指标(FVC、FEV1、FEV1/FVC、PEF、MEF75、 MEF50、 MEF25、MMEF)较对照组均下降(t=-6.719、-6.835、-1.754、-6.171、-6.926、-5.661、-6.889、-6.874, P<0.05) ;恢复期各项指标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FVC、FEV1、FEV/FVC、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F75、 MEF50、 MEF25、MMEF仍明显降低(t=-2.306、-1.995、-3.305、-2.557,P<0.05)。结论 MPP患儿的肺功能在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在恢复期大气道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小气道各项指标虽较急性期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故在临床上需动态监测MPP患儿肺功能的变化,对治疗的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柳 《中国卫生产业》2014,(27):118-11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6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儿予以常规阿奇霉素静滴治疗,研究组31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9.12±2.15)d,咳嗽、发热、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5.58±2.13)、(3.85±1.12)、(5.13±1.49)d比对照组(14.56±3.16)、(7.66±2.14)、(4.54±1.32)、(6.83±1.55)d短,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FVC及PE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2.26%(10/31)明显低于对照组83.87%(26/3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加快患儿恢复速度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瞿军民 《现代保健》2011,(20):60-61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其中A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B组采用红霉素治疗。结果A组患儿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均较B组短,胸片复查结果显示正常例数也较B组多,A组出现胃肠道反应、静脉注射部位疼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均少于B组,且以上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好、副作用少、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潍坊医学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阴性组与阳性组组间对比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对比,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两项指标,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EV1、PEF和MMEF 25-75、PEF25、PEF50各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MMEF 25-75下降为主。2)阳性组组内对比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将阳性组患儿再次分为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将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可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且以加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因此日后对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100例哮喘儿童资料。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的54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的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入院治疗后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8.9±1.4)d,治疗时间为(7.4±1.3)d;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6.4±0.8)d,治疗时间为(5.2±0.9)d。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75%)、用力中段呼气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滴度肺功能参数,发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以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但其严重程度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无关。  相似文献   

6.
胡文洁 《中国校医》2020,34(5):340-34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3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细胞因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最大通气量(MVV)(49.57±2.84)L/min、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72.19±4.08)%、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2.92±0.18)L/s,高于对照组(46.78±3.15)L/min、(69.45±3.25)%、(2.64±0.25)L/s,白介素-17(IL-17)(19.82±3.54)pg/mL、白介素-18(IL-18)(104.35±17.53)pg/mL、γ干扰素(IFN-γ)(26.58±11.86)pg/mL,低于对照组(24.57±6.47)pg/mL、(121.19±15.76)pg/mL、(36.59±12.9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佐治儿童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效果.方法 对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患儿1 373例,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分泌物RSV及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分泌物MP DNA,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MP IgG、IgM抗体.其中确诊RSV肺炎168例,MP肺炎143例,RSV试验组、RSV对照组各84例.MP肺炎患儿143例,年龄(4.75±2.36)岁;男78例,女65例;MP试验组72例,MP对照组7 1例.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分析各组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MP试验组和MP对照组发热、过敏原阳性、血生化异常发生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RSV试验组和RSV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试验组和MP对照组喘息、肺部哕音、影像学阳性发生率分别低于RSV试验组和RSV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咳嗽、神经系统症状、肝和/或脾脏肿大、呼吸衰竭、血培养阳性发生率及白细胞(WBC)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P试验组与MP对照组、RSV试验组与RSV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缓解率明显高于RSV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缓解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喘息缓解率明显高于M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 0.05),余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缓解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V试验组影像学阳性缓解率高于MP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MP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肺功能的变化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意义及联合应用顺尔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2月在该院儿科病房住院的72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均间断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治疗3周,治疗组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治疗。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肺功能检测。结果: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免疫球蛋白E(Ig E)减轻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大、小气道通气指标较急性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与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气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0)及最大呼气流速(PEF)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气道通气指标PEF25、PEF50及PEF75较观察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顺尔宁治疗支原体肺炎疗效明显,可改善小气道功能,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5例MP感染患儿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组,另选同期体检5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CD3+、CD4+、CD8+、CD4+/CD8+水平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MMEF25-75、PEF25、PEF50,并比较MPP组中不同滴度支原体抗体之间的肺通气功能差异。结果 MPP组患儿血清中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降低,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MPP组患儿的肺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中段呼气流速(MMEF25-75)、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PEF25)及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PEF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滴度组患儿各肺通气指标平均值均低于高滴度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P感染会引起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免疫功能紊乱,肺通气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和药物敏感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60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咽拭子从咽喉部提取分泌物做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260例小儿肺炎患儿培养出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354例,阳性率为28.1%;肺炎支原体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高度敏感,对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中度敏感;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甲砜霉素和四环素等高度耐药。结论肺炎支原体已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但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明显的耐药性,咽拭子肺炎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和恢复期组(47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小儿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PCT的含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L-8含量。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CT、CRP及IL-8的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高峰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指标。分析血清PCT、CRP及IL-8水平变化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急性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5)。同时急性期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PCT、CRP及IL-8水平与肺功能通气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及IL-8水平会显著升高,且水平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MP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105例MPP病例和149例非MPP病例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特应性体质、不良生活环境、咯血、血沉升高、白细胞升高、IgM阳性、结节影、磨玻璃样影、斑片状实变影、树芽征等可能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486)、反复呼吸道感染(OR=3.337)、IgM阳性(OR=2.524)、结节影(OR=3.673)、磨玻璃样影(OR=3.232)、树芽征(OR=8.199)等均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反复呼吸道感染史、IgM阳性、早期X影像学异常结果等均为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3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12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病原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12例住院的CAP患儿按不同的年龄段分4组,4组患儿急性期血清标本均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按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季节组进行比较。结果:312例CAP患儿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62例(19.9%),其中7岁~14岁组阳性率最高,为56.1%(32/57);其次为4岁~6岁组,为49.2%(31/63);2岁~3岁组感染率为14.8%(16/108),0岁~1岁组感染率为5.9%(5/84),学龄期儿童感染率明显高于学龄前儿童;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差异不显著。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年龄分布上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季节分部在本地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支气管哮喘患儿52例分为两组,所有病例均在发作缓解期检测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及肺功能(FEV1),研究组36例为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组,按06版GINA方案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分级吸入预防治疗,对照组16例根据自愿原则未进行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3个月后再次检测所有患儿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结果:研究开始前两组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分别为(85.8±21.2)pg/ml和(66.4±15.6)pg/ml,3个月后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组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浓度降为(45.6±12.2)pg/ml,与研究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FEV1明显提高(P<0.001),而未吸入激素治疗的患儿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为(68.9±14.2)pg/ml,与研究开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未显示明显提高(P>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能降低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神经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杨杰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44-1145
目的了解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0年4月平舆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确诊为支原体肺炎21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特征。结果支原体肺炎男性患儿104例,女性患儿107例;5岁以下儿童占71.1%;咳嗽率98.6%,发热率75.4%,喘息率51.2%,婴幼儿喘息率明显高于年长儿(62.4%vs 39.2%,P0.01),呕吐腹泻率明显高于年长儿(35.8%vs 14.7%,P0.01),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长儿(14.7%vs 5.9%,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以咳嗽、发热、喘息为主要表现,婴幼儿较年长儿更易出现喘息,呕吐、腹泻及皮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MP)的发病情况,提高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1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红霉素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及单用阿奇霉素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3~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36.3%,婴幼儿占28.4%,6岁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病占全部病例的57.4%,表明MP在婴幼儿肺炎中并非少见,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显著差异(P>0.01),但单用阿奇霉素治疗起效快,安全性及病人的耐受性、依从性好。结论:MP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好发年龄明显提前,症状表现不典型,病程迁延,肺外并发症多见;阿奇霉素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1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2岁占48.28%,但年幼儿童感染率有所增加,3岁以下占15.52%。发热伴咳嗽的患儿占87.07%,平均发热8.42d。早期多无明显阳性体征,随病程的进展,83.62%的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MP—IgM阳性率为45.69%,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阳性率53.45%,MP—IgM阳性和或MP快速培养阳性患者共86例,阳性率74.13%。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58.62%)。胸片以一侧大片状阴影为多见,占72.41%,右侧(59.48%)多于左侧,下叶(70.23%)多于中上叶。42例(36.21%)患儿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效果大多较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大多数患儿肺部出现湿啰音,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检测结合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