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重点孕妇的筛查、评估、随访管理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因而,加强对重点孕妇的管理,是孕产期保健的重点工作。上海市卫生局为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下发了沪卫[2010]8号文,将原"高危孕妇"更名定义为"重点孕妇",要求自2009年12月1日起对孕妇进行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按风险等级不同分为红色、橙色、紫色、黄色预警。其中,黄色为低风险;红色预警属于不宜妊娠的严重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孕产期重点疾病筛查方法及初步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试点单位孕产期管理相关资料。结果:①38个试点社区重点孕妇初筛率22.11%,确诊率10.13%;在建册人群中重点孕妇的发生率为2.24%。不同户籍间重点孕妇筛出率、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点疾病顺位前3位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糖尿病。②33家试点接产医院重点孕妇确诊率1.60%,重点疾病顺位前3位为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甲亢\甲减;2009年第2季度和2008年同期相比其危重孕产妇发生数、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数均有所下降。③2009年第2季度确诊6例不宜继续妊娠孕妇并成功终止妊娠。结论: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方法与传统高危评分相比特异性高,可以在减少高危管理人数的同时,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秦敏  杜莉  施红  何丽萍  谭晶  朱丽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05-4807
目的:分析上海市开展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的实施情况和初步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论证制定《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筛查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以及分级管理方案,并收集分析方案实施后半年的相关个案和报表以及现场问卷调查资料。结果:全市2010年1~6月使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筛查表》后发现阳性孕妇17 069名,初次筛查阳性率22.3%;使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后,疾病确诊10 382人,确诊率65%,其中高风险(红、橙、紫色)孕妇占6.6%,发现17例不宜继续妊娠孕妇并及时进行引产或剖宫产终止妊娠,从而直接避免了这些极有可能发生的孕产妇死亡。结论: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实施以来取得初步成效,尤其孕产妇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方案还需进一步细化,急需促进信息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高危妊娠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少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292-1293
目的:为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护和处理,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我院加强了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方法:成立高危妊娠管理小组,制定高危妊娠系统监护程序。结果:妊娠并发症占高危孕妇的94.42%,剖宫产率为80.80%,围产儿死亡率为1.39%,孕产妇死亡率为0。结论:通过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管理,我院无1例孕产妇死亡,但降低高危妊娠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是今后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王芳  杨青  杜秉新  陈秀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190-4193
目的:探讨《全覆盖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对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影响。方法:开展全社会孕情排摸提高早孕建册率、评估孕期妊娠风险加强重点孕妇管理、设立危重抢救中心提高抢救技能与设立抢救"绿色"通道积极应对危重抢救、政府经济支持设立外来孕产妇住院分娩点及免费产后访视、开展孕产期全程健康教育等方法。结果:评估项目前后(2008年、2011年)非本市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早孕建册率、产前检查(产检)≥5次率、产后访视率、围产儿死亡率均有明显改变,经χ2检验,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目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效果明显,对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慧之  黄雷  周婷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39-4842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妊娠风险预警筛查、评估和妊娠结局情况,探索对重点孕妇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不断完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工作。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上海市卢湾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回收的1 726本上海市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妊娠风险预警筛查情况、重点孕妇确诊情况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重点孕妇发生率21.21%,外地户籍的重点孕妇发生率明显高于上海市户籍;筛查阳性的前3位是"基本情况","家族史","异常妊娠分娩史、妇产科疾病及手术史",固定因素中常见的包括瘢痕子宫、年龄≥35岁、双胎、体重指数(BMI)24、异常妊娠分娩史、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6 cm,占筛查阳性数的51.09%,确诊率为62.41%;重点孕妇的早产和低体重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结论:有效的干预措施包括立足社区重视筛查,提升社区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功能;依托网络规范转诊,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所在重点孕妇管理工作中的枢纽作用;有的放矢,努力降低重点孕妇的发生率;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教,降低重点孕妇不良结局的发生;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提高重点孕妇管理的整体性、连续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检查资料,加强高危妊娠产前的护理管理,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时筛出的高危妊娠孕妇资料。结果高危妊娠孕妇中名列前3位的高危因素是:胎位异常,乙肝病毒携带者和年龄大于35岁,分别为40.5%,32.4%和27.0%。实施护理干预后部分高危妊娠转为正常妊娠。296例高危孕妇中剖宫产280例(94.6%),顺产16例(5.4%);臀位助产3例(1.6%),流产3例;引产2例。产后出血3例。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病死率3%。结论高危妊娠产前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07年射阳县围产儿死亡病例的一般情况、死亡原因、产前检查和高危妊娠情况,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围产儿死亡构成比。结果:围产儿死亡的前3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畸形、脐带因素;围产儿死亡病例中,仅29.85%的孕妇接受过定期产检;高危妊娠使围产儿死亡的风险增加;二级、一级医院围产儿死亡构成比不同。结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加强和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三方面着手,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围产期保健工作,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台州市椒江区围产儿死亡原因与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分析椒江区81例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结果:围产儿死亡率9.40‰,其中满28周死胎为59例,占72.84%;死产为3例,占3.7%;7天内新生儿死亡为19例,占23.46%。围产儿死因依次为出生缺陷、脐带因素及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畸形儿进入围产期;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娟  马冬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36-2537
目的:通过对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探讨相应对策,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围产儿死亡病例(69例)的相关资料。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14.46‰。死亡原因依次为胎儿畸形,母体因素,不明原因引起的死胎、死产,早产,脐带因素。结论: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加强孕期管理,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畸形儿进入围产期;加强高危孕妇管理,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加强围产期监护,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5月在南开区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接受妊娠风险评估及系统管理的4 118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各妊娠风险评估等级孕产妇例数、构成比和导致孕产妇高风险评估等级的前十位高风险因素,并选取其中妊娠风险评估为绿色(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及橙色(较高风险)共计4 09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及出生缺陷儿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风险评估低风险、一般风险及较高风险的孕产妇其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出生缺陷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妊娠风险评估分级对母婴妊娠结局产生影响,实施妊娠风险评估及分级管理对规范孕产妇围生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期待治疗中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PPROM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孕妇及新生儿严重并发症(包括新生儿死亡)的发生分别分为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组与对照组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及各项检验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32例期待治疗中,34例孕妇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5.8%(34/132),无孕产妇死亡。胎死宫内4例,47例新生儿出现明显并发症,其中8例新生儿死亡,围产儿死亡率为5.8%(8/138)。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就诊时间(以2h为界)及感染是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娩孕周、就诊时间及感染是新生儿病率及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PROM期待治疗过程需严密监测及预防感染,孕周小者适当延长孕周;在2h内就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促胎肺成熟,可减少孕产妇感染及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冯望德  宫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2-2433
目的:提高高危妊娠的监测质量,使高危妊娠管理更加规范化,降低母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根据河南省"降消"项目县级孕产妇急救网络建设和管理办法中《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信阳市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门诊4 650例孕产妇中的1 252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26.92%;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98.40%;高危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1.60‰。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及早识别和预防高危因素的发生和发展,是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及母儿死亡率、获得良好妊娠结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对肇庆市端州区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筛查、监测和管理;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将2007年3月~2008年9月在端州区产检的孕妇设为原发组,2009年3月应用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对端州区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筛查、监测和管理;将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端州区产检的孕妇设为对照组,对原发组和对照组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高危孕产妇筛出率、高危孕产妇随诊率、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高于原发组,剖宫产率和病残儿出生率低于原发组,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原发组。结论:应用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对端州区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筛查、监测和管理,显著提高了高危妊娠孕妇的检出率、随诊率、住院分娩率,有效减少了高危妊娠分娩并发症,降低了剖宫产率、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病残儿出生率。  相似文献   

15.
1606例高危妊娠产妇管理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加强高危妊娠监护管理.提高产科质量,通过对高危孕妇产前检查资料的分析,为制定预防高危妊娠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按照深圳市高危妊娠监护评分标准,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罗湖区中医院、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手册和高危妊娠监护结局评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06例高危孕产妇中,前6位高危因素为年龄≥35岁、人流≥3次、产前出血、疤痕子宫、体重≥80kg和胎位不正。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3.36%,单一高危因素占80.44%。结论应加强孕前保健意识,及时筛查高危并予以管理、监护和处理,使高危转为中危、低危,减少手术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做好高危妊娠监护管理是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围产儿和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晏辉 《现代医院》2013,13(6):151-154
目的了解孕妇对孕期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知识的认知,为开展孕期体重管理工作做准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孕期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知识调查问卷,对296名来本社区中心进行早孕保健检查围产建册的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对居民膳食平衡宝塔,豆类及豆制品营养价值,肉比汤有营养,孕中晚期每日钙的摄入量,孕期膳食指南,孕期运动原则,孕期体重管理,与营养关系密切的妊娠期并发症知晓率分别为18.5%,12.8%,5.1%,9.5%,8.4%,6.2%,16.9%,10.8%,孕期营养运动体重管理知识缺乏。92.3%孕妇们最希望从医务人员、临床营养医师处获得孕期健康教育知识。结论开展孕期营养运动体重管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社区医院可将孕期体重管理作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分类评定高危妊娠管理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为评价广州市分类评定高危妊娠管理方法的效果,对1997年广州市荔湾区2508例孕产妇围产保健卡进行统计分析,重点是997例高危妊娠者。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为39.75%,严重高危发生率为19.90%;高危妊娠发生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通过高危妊娠管理,与一般孕妇相比,高危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并没有增加,但与一般孕妇组及一般高危妊娠组相比,严重高危妊娠组发生围产儿不良结局的风险明显偏高(P<0.05)。不同孕周的严重高危因素发生率排位不同,羊水过少居临产前高危因素首位。由此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市城区高危妊娠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