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目的检测门诊妇产科患者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从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随机抽取2 820例,利用斑点杂交法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感染分析检测,并记录检测效果,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结果 2 820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1 023例,感染率为36.28%;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中,高危型644例、低危型124例、常见亚型89例、混合感染166例,分别占62.95%、12.12%、8.70%、16.23%;>60岁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结论宫颈细胞学异常患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较高,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20~30、31~40及41~50岁组年龄段的HPV感染率相近,51~60岁患者感染率最低;而>60岁患者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颈癌与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宫颈癌患者100例为宫颈癌组,健康体检女性100名为对照组,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人乳头瘤病毒合并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合并滴虫、人乳头瘤病毒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的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的发生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宫颈癌患者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高危型为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沙眼衣原体、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北京海淀地区妇女宫颈病变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发生率,为现阶段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 抽取5个街道19个居委会945名25~54岁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颈细胞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检查和高危型HPV-DNA检测,细胞学检查结果 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以上的受试对象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并经病理确诊.结果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为9.52%(90/945),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以上的发病率为7.30%(69/945),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Ⅱ以上的发病率为1.59%(15/945);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并阳性率升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患者中的感染率为22.22%(12/54),宫颈上皮内瘤变Ⅱ为80.00%(8/10),宫颈上皮内瘤变Ⅲ为100.00%(4/4);早期浸润癌为100.00%(1/1).结论 在各年龄组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差异,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本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其他常见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诊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妇科检查的856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宫颈和阴道分泌物,检测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其他常见病原体,并对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假丝酵母菌感染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24.6%;细菌感染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34.4%;滴虫感染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29.3%;其他病原体感染中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43.4%;细菌感染与其他菌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次性生活年龄、妊娠次数均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预防生殖道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感染对于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和孕早期及孕中晚期TORCH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2015年有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无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150例为对照组,两组早期妊娠孕产妇100例,中晚期妊娠孕产妇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G和IgM抗体。结果观察组孕早期和孕中晚期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早期和孕中晚期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早期和孕中晚期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G+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和孕早期及孕中晚期TORCH感染关系密切,孕前及孕期进行TORCH筛查对降低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9例宫颈癌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同期接受常规妇科检查的50名女性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检测,比较两组上述生殖道感染检出率及人乳头瘤病毒合并其他生殖道感染检出率,比较两组中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患者人乳头瘤病毒不同基因型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沙眼衣原体、人乳头瘤病毒、滴虫、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滴虫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感染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患者中,研究组的高危型基因型比例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7%(P <0.05)。结论生殖道感染在宫颈癌发病中发挥着促进作用,其中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为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和孕早期及孕中晚期TORCH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2015年有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1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无不良妊娠结局孕产妇150例为对照组,两组早期妊娠孕产妇100例,中晚期妊娠孕产妇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G和IgM抗体。结果观察组孕早期和孕中晚期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G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孕早期和孕中晚期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早期和孕中晚期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gG+IgM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和孕早期及孕中晚期TORCH感染关系密切,孕前及孕期进行TORCH筛查对降低妊娠期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岳阳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亚型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916例临床疑似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共有327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病例,感染率为36%;检测出人乳头瘤病毒亚型高危型感染者129例,感染率5%;混合感染者179例,感染率54.74%;感染年龄集中在30~39岁,高峰在35~39岁年龄段(29.35%),与其他年龄段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岳阳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主要为混合性感染,占54.74%;亚型分布主要为16型、58型,其次为18型、33型等;感染人群高峰年龄在35~39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人疱疹病毒(EB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旨在了解EBV与HPV在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40例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石蜡包埋组织中EBV与HPV;选择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40例为试验组,其中10例乳头状瘤恶变,30例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且另外选择20例鼻息肉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患者HPV检出阳性27例阳性率67.5%,EBV检出阳性17例检出阳性率42.5%,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10.0%及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30例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HPV单独感染14例,EBV单纯感染4例,HPV与EBV混合感染8例;10例乳头状瘤恶变HPV单纯感染5例,EBV单纯感染4例,HPV与EBV混合感染1例;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中HPV感染率分别为64.7%、65.2%,EBV感染率分别为47.1%、8.7%,EBV感染率在复发组与未复发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存在有EBV、HPV感染,且二者病毒与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临床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基因类型和分布特点。方法利用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芯片对148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23种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检测。结果 148例尖锐湿疣患者中,HPV-DNA检测阳性率高达95.27%,共检测出15种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其中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6、11和43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4.59%、51.35%和2.70%,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31、33、45、51、52、56、58、59、66、68型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3.51%、2.03%、1.35%、1.35%、0.68%、0.68%、3.38%、2.70%、1.35%、0.68%、4.05%、0.68%;单一感染占68.24%,高危型/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交叉感染占27.03%。结论无锡地区尖锐湿疣以单一型别及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1、6型感染为主,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以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吸烟是致瘤性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研究证实,吸烟为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但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混杂作用并不明确.因此,研究采用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吸烟作为宫颈上皮瘤2+和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的作用.根据吸烟情况,研究者将3187名妇女组成的队列分为3组:从不吸烟组、以往吸烟组和现吸烟组.研究者通过对854名妇女的前瞻性随访来分析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上皮瘤、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细胞学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这3组在主要指标或危险性行为(性行为史)混杂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现吸烟组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细胞学或宫颈上皮瘤1+/宫颈上皮瘤2+/宫颈上皮瘤3+没有改变.仅有少数的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和宫颈上皮瘤2+的混杂因素在3组中较常见,这表明吸烟状况为强干扰因素.3组中宫颈癌或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不存在差别.在多变量模式分析中,现时吸烟者是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5个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除年龄因素外,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是宫颈上皮瘤2+唯一的独立危险因子.这些数据显示,吸烟并不是宫颈上皮瘤2+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所增加的危险其实是由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所介导的,由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作用,现吸烟在多变量模型中成为独立性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科4种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感染的现状,建议重视对病毒感染的监测,以控制其所致的医院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总结近3年来本院4种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近3年来本院病毒所致的医院感染占全部医院感染的30%以上,1998年8~9月份这4种病毒均出现了发病高峰.结论有效防治病毒感染,控制其在医院的流行是医院感染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及基因分型。方法选取2010-2013年医院治疗的宫颈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39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9名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宫颈腺活检标本或手术切除物标本进行病理观察,判断与正常女性相比宫颈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病理特征;另外对采集的组织标本借助现代DNA基因分型定量检测系统,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进行基因分型研究。结果 39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病理观察以宫颈管内腺癌最常见19例,占48.72%;基因分型以混合型为主28例,占71.79%,其中以HPV-16、HPV-18型最常见,分别占35.90%、33.33%,其他常见类型还包括HPV-58、HPV-52、HPV-33等。结论宫颈腺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的HPV病毒病理表现以宫颈管内腺癌最常见,常以混合型HPV病毒感染出现,HPV病毒类型以HPV-16、HPV-18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感染及母婴传播情况.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DNA探针杂交检测方法 对不同孕期的1 660例孕妇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分型(23种型别)检测;对检测为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在出生洗净后进行口咽部和生殖器粘膜细胞HPV-DNA分型检测,综合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传播情况.结果 孕妇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为15.18%(252/1 660),新生儿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率为27.62%(29/105).人乳头状瘤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率为27.62%(29/105),母婴传播一致率为51.72%(15/29);不同性别新生儿的母婴HPV感染型别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新生儿口腔和外生殖器部位的母婴HPV感染型别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均P>0.05),高危型别组HPV感染孕妇与低危型别组的母婴HPV感染型别一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剖宫产新生儿的母婴HPV感染一致性高于顺产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结论 人乳头状瘤病毒存在垂直传播,母婴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型别的一致率提示新生儿感染不仅可由母婴传播,还可能由多种不同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孕妇与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 1,HSV-1)、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以及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等人疱疹病毒感染情况和母婴病毒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进行分娩的118例单胎妊娠孕妇及对应的11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巢式PCR法检测孕妇及新生儿HSV-1、HCMV、EBV感染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新生儿IgM和IgG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118例孕妇中HSV-1感染率最高为27.12%(32例)、HCMV感染率为11.86%(14例)、EBV感染率为13.56%(16例); 118例新生儿中EBV感染率最高为20.34%(24例);新生儿人疱疹病毒IgG阳性率均高于IgM阳性率。结论孕妇和新生儿之间存在人疱疹病毒的垂直传播情况,孕妇应加强孕期疱疹病毒的筛查并尽早注射疫苗,以降低新生儿人疱疹病毒的感染率,这对于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妇女、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82例健康体检妇女、118例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进行了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检测.结果 在382例健康体检妇女中,检测出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阳性标本2例、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阳性标本1例,阳性率分别为0.52%、0.26%;在118例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中检测出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阳性标本8例、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阳性标本3例,阳性率分别为6.78%、2.54%;健康体检妇女组与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组比较,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宫颈炎和阴道炎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均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佛山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 对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诊疗中心就诊的1 714例女性患者,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行反向点杂交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和美国新柏氏细胞学检测.分析佛山地区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情况.结果 检测出570人(33.26%)感染了包括21种亚型的784个人乳头瘤病毒,其中HPV16亚型最高(21.95%),其次为HPV52(16.70%).16~25岁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以HPV6(19.78%)和HPV11(10.07%)为主;26~35岁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以HPV16(19.30%)和HPV6(17.09%)为主;36~45岁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以HPV16(18.92%)和HPV52(16.89%)为主;46岁以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以HPV52(19.6%)为主.结论 反向点杂交基因芯片法可有效用于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和基因分型,佛山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感染及其分型,为临床诊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医院200例患者,分为结直肠癌组100例,癌旁组50例及腺瘤组50例,对比3组患者HPV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发生HPV感染49例,感染率为49.0%,癌旁组中出现HPV感染15例,感染率为30.0%,腺瘤组中出现HPV感染16例,感染率为32.0%,3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中分化HPV阳性感染率为48.8%,低分化HPV阳性感染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临床应加强对给类高危人群的HPV分型检测,且以HPV16为主。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院》2016,(9):1255-1256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不孕症妇女TORCH感染率及不同年龄段不孕症妇女TORCH感染分布情况。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0 531例不孕症妇女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TORCH IgM抗体检测。结果广东地区不孕症妇女TORCH IgM抗体阳性率从高至低分别是巨细胞病毒1.7%、单纯疱疹病毒1.1%、风疹病毒1.1%及弓形虫0.7%,TORCH总的感染率为4.6%。在不同年龄段感染特点各有不同,其中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在20~25岁组阳性率最低为0.7%,26~30岁组阳性率为1.1%,31~35岁组阳性率为1.0%,36~40岁组阳性率为1.8%,大于40岁组阳性率为2.7%,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有随着年龄增大感染率增高的趋势;在不同年龄段弓形虫、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孕症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感染,要广泛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减少由TORCH感染引起的不良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感染及其分型,为临床诊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医院200例患者,分为结直肠癌组100例,癌旁组50例及腺瘤组50例,对比3组患者HPV感染情况,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患者发生HPV感染49例,感染率为49.0%,癌旁组中出现HPV感染15例,感染率为30.0%,腺瘤组中出现HPV感染16例,感染率为32.0%,3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级中分化HPV阳性感染率为48.8%,低分化HPV阳性感染率为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临床应加强对给类高危人群的HPV分型检测,且以HPV16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