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对屈光异常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常州市部分幼儿园的251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较低。散光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各年龄组散光、远视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光无性别差异。结论: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屈光异常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林健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52-253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区2~7岁儿童视觉发育状况,及早发现并治疗弱视。方法:采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对1 515名2~7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1 515名儿童中存在屈光异常215名,异常率达14.19%,主要为散光、远视、屈光参差,近视发生率最低。性别间筛查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各年龄组间的异常率有显著性差异,并与年龄密切相关,散光和近视检出率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远视检出率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屈光参差检出率随年龄的变化而有波动。结论:儿童屈光异常率高不容忽视,儿童眼保健工作应从小抓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地学龄前儿童弱视眼屈光分布情况,为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8年1月学龄前弱视儿童420例(808眼)进行回顾性屈光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弱视眼屈光分布构成,远视散光(包括单纯远视散光和复合远视散光)、近视散光(包括单纯近视散光和复合近视散光)、混合散光、单纯远视、单纯近视分别占67.67%、10.40%、10.64%、10.40%和0.87%。结论:学龄前儿童弱视眼主要是远视散光,定期深入社区幼儿园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筛查是早发现早治疗弱视儿童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江苏省仪征市3~6岁托幼机构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该市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仪征市全部42家托幼机构的8767例3~6岁儿童为对象,使用美国伟伦公司的Sure Sight自动筛查验光仪,快速检查双眼屈光状态,参照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组眼屈光筛查转诊常模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筛查儿童中视力异常率4.85%、可疑率6.27%,不同性别间分布无差异。视力异常中散光所占比例最高(46.30%),其次是远视(28.41%)。散光、远视+散光、远视、近视+散光、近视5个异常类型在各年龄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加异常、可疑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各年龄组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优质园异常率5.15%,高于市优质园(4.20%),更高于合格园(3.78%)。三类托幼机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光、远视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屈光异常类型,对学龄前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实施眼保健。  相似文献   

5.
了解沈阳市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为防治儿童屈光不正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沈阳市10所幼儿园全体3~6岁儿童,应用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查视力,美国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光检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率为11.3%.随着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有增高的趋势.3~6岁儿童群体屈光筛查异常率为21.1%.儿童视力正常眼的屈光异常以远视和散光为主,且均以轻度为多.视力不良眼中近视所占的比例上升.>1.50 D的散光眼占所有视力不良散光眼的75.2%.无论视力正常还是视力不良眼,各年龄组间远视、近视、混合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应成为监测和干预的重点,尤其是视力检查正常但屈光不正的儿童,应作为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工作的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岳阳市城乡学龄前儿童(3~7岁)视力发育及屈光不正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城乡幼儿园3~7岁儿童进行调查,其中城区2 768名,乡镇854名。应用儿童图形视力箱检测视力,对视力检测异常者进行屈光检测,并排除眼底器质性病变。结果:学龄前儿童视觉功能发育随年龄增长逐渐成熟,城乡之间低视力的年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儿童屈光异常类型主要为远视性屈光不正,城乡之间屈光异常类型无统计学差异;城区幼儿园弱视患病率为2.82%,乡镇幼儿园为4.45%,城乡幼儿园弱视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眼保健工作,应定期检查视力,发现异常及时矫治;同时应加强乡镇幼儿园的管理工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视力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1 108例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对视力异常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均较低。散光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年龄组散光、远视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光无性别差异;筛查异常到眼科就诊的75例中有70例被确诊,符合率达93%。【结论】在儿童眼保健工作中应大力推广使用视力筛选仪,对早期发现异常儿童要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江东区4268例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视力异常状况,对视力异常儿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各年龄组散光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远视,近视发生率均较低。散光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各年龄组散光、远视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散光无性别差异;筛查异常到眼科就诊的172例中有158例被确诊,符合率达91.8%。结论在儿童眼保健工作中应大力推广使用视力筛查选仪,对早期发生异常儿童要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7岁儿童屈光异常情况。方法:采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辖区7岁儿童进行筛查。结果共筛查9 708名,检出屈光可疑和屈光异常3 461名,检出率35.7%,其中屈光异常检出率为8.6%,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异常儿童中,单眼屈光异常占69.5%;双眼屈光异常占30.5%。屈光异常中以散光、远视、远视散光三种类型为主;各年龄组散光、远视、远视散光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东台市7岁儿童屈光情况情况不容乐观,应高度重视小年龄组儿童的视力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情况,为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所辖幼儿园4288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705名儿童存在屈光异常问题,检出率为16.44%.其中单纯散光占70.49%,单纯远视占5.95%,复合性远视散光占19.71%,单纯近视占0.43%,复合性近视散光占1.84%;女童屈光异常患病率为17.12%,高于男童的15.94%;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屈光异常率下降. 结论 学龄前儿童的屈光异常问题较严重,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通市通州区7岁以下儿童视力异常情况,为通州区儿童保健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策略拟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伟伦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对7778名7岁以下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筛查视力异常335人,视力异常筛出率20.1%。视力异常以散光为主、远视次之、屈光参差第3,近视很少。对筛查结果为异常的儿童追踪随访,确诊有眼、视力问题的达61.15%。年龄越小屈光异常率越高。结论 7岁以下儿童应加强眼保健,广泛开展视力筛查和健康教育,早发现、早干预,是保证儿童视力健康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2011—2013年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异常状况,为干预视力异常儿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余杭区临平16所幼儿园14 729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视力正常7 696人,正常率52.25%;可疑4 990人,可疑率33.88%;异常2 043人,异常率13.87%。各年龄组视力异常可疑和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P均0.01)。视力异常儿童中女童屈光异常检出率为17.72%,高于男童异常检出率11.21%(P0.01)。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筛查结果,远视占49.53%,远视+散光占20.95%,散光占15.81%,屈光参差占9.79%,近视和近视+散光占1.66%和2.35%。各年龄组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屈光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处于较高水平,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射阳县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视力筛选仪,对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视力筛查13 289名学龄前儿童,异常率为11.92%,视力异常率女童略高于男童,城区高于农村。各年龄组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不同;儿童视力筛查异常以远视+散光为主,各年龄组视力筛查异常类型构成不同。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筛查异常率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重视,实施眼保健并对早期发生异常的儿童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大连市西岗区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了解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原因,为做好全区眼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2016年抽取全区三个街道2 63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视力异常儿童进行眼底、眼位和散瞳验光复查,逐项记录检查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散瞳验光后发现视力低下儿童405人(15.40%),其中男童患病率为51.10%,女童患病率为4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户籍儿童、非户籍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散光与远视位列由屈光不正导致视力异常前两位,弱视儿童占比为4%。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要做到早发现、早确诊和早干预。与儿童保健相关的医疗机构、幼儿园应经常对家长进行眼保健宣教,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开封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指导儿童眼保健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5所幼儿园7 862例3~6岁儿童进行屈光度筛查,屈光异常者进一步检查诊治;同时以问卷形式进行屈光异常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结果 (1)屈光异常者中共散瞳验光1 733例,确诊弱视81.3%.弱视屈光类型远视、近视、混合散光分别为75.9%、5.2%、18.9%.3年变化趋势为,远视成分逐年降低,近视有所增加,尤其混合散光所占比例明显增加.(2)影响屈光异常有母亲孕期的烟酒接触史、胎龄、窒息史及出生体重、家族史、父母眼保健知识及收入状况、视电子视频产品及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开夜灯睡眠. 结论 加强婚前遗传咨询,重视围产期保健,减少出生缺陷,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和屈光筛查,早期采取防治措施,对指导儿童眼保健,降低儿童眼病的发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平凉市1920名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平凉市崆峒区幼儿园在园儿童视力进行筛查,了解各年龄组儿童视力状况,分析视力异常儿童屈光状态,为进一步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6所幼儿园在园儿童1920名,应用图形视力表筛查儿童视力。结果1920名儿童中视力异常者有189人,异常率为9.84%。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异常率增高,5岁儿童最高,6岁时视力异常率下降。各年龄组间视力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8.642,P〈0.05)。各年龄组儿童平均正常视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视力异常儿童的屈光状态以远视为主,占55.56%。结论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儿童视力筛查,可有效预防其眼病的发生,使儿童的视觉异常在敏感期或最佳期得到纠正。加强儿童眼保健健康教育宣传,从而引起社会各届的高度重视,共同做好儿童眼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清城区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清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方法采用美国伟伦公司suresight视力筛选仪,于2009年对清城区68所幼儿园1375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同时,回顾性总结分析该地区近5年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展状况。结果各年龄段视力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177.44,P<0.05),视力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009年486名儿童存在视力不良,其中散光占77.16%,远视+散光占7.61%,远视占9.87%,近视+散光占2.26%,近视占3.08%;各类型视力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34名儿童存在视力问题。结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异常发生率虽有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必须引起各级地方政府、保健机构、幼儿园老师及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大丰市城区5 345例3~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大丰市城区3~6岁在园儿童视力发育状况,为制定本地区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大丰市城区全部10所幼儿园的5 345例3~6岁在园儿童为对象,使用美国伟伦公司的Suresight自动筛查验光仪快速检查双眼屈光状态,参照美国伟伦公司提供的各年龄组眼屈光筛查转诊常模标准[1]进行结果判定。 【结果】 男女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66,P>0.05),3~6岁各年龄组儿童的视力筛查结果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1,P<0.05),远视、近视、散光三种异常视力在各年龄组的分布也无统计学意义(χ2=4.884,P>0.05)。 【结论】 对学龄前儿童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实施眼保健并对早期发生异常的儿童进行及早干预;预防和保护青少年视力,应从学龄前儿童抓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安徽淮北地区2~6岁儿童屈光状态,为儿童眼保健及近视、弱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0年在安徽淮北城区对18所幼儿园2~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随机抽取1 390名儿童采用Suresight验光仪进行屈光筛查,并结合弱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仪器提供标准及国家《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标准分别判定屈光异常率,分析屈光异常因素的构成。结果 根据仪器屈光异常的标准判定儿童双眼屈光异常率为22.99%;按《服务规范》推荐标准判定屈光异常为14.39%,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为26.47%。不同年龄及性别的儿童屈光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6,0.90,P>0.05)。对各屈光状态构成分析,可疑远视储备量不足因素占74.7%,其次是散光因素占25.8%,屈光参差占22.3%,远视占1.8%。结论 采用国家推荐屈光异常判定标准,早期发现各种屈光异常,有利于屈光筛查分级健康管理,对指导儿童眼保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及其屈光状态,为社区预防儿童视力不良、防治屈光不正提供参考。方法在家长知情同意下,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镇在册登记的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裸眼视力及屈光筛查。结果共1,606名儿童(3,212只眼)完成筛查。视力异常检出率为6.91%。,不同年龄组间视力异常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8.508,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视力异常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2.912,P0.05)。屈光异常眼数占检查眼数的26.87%,以散光为主。公办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检出率(28.26%)高于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22.37%,χ~2=10.258,P0.0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情况不容乐观。应巩固眼保健的宣教、常规视力检测和屈光状态筛查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学龄前儿童初级眼保健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